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2020-12-13 騰訊網

學生們常常抱怨說英文太難懂,英文難學,實際上拿漢語跟英文相對比就會發現,漢語要難學得多。雖然英文的詞彙量遠遠比漢語要多,然而漢語的意思卻比英文要複雜得多,這點從古人喜歡的文字遊戲就能看出來。不過注意的是,說是漢語,其實漢語還分成標準語和方言,人們常指的漢語僅僅是標準語普通話。

漢語方言就複雜了,稱得上是天南地北,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湖南人跟一個北京人說方言,他沒學過是聽不懂的。大的來分,方言分為十三種,細的來分就無法具體得知有多少種了。因為有的省簡直是一個縣有一種方言,然而縣內的鄉之間又有獨立的方言,他們互相之間說方言都聽不懂的那種。

中國的方言如此之多,也難怪當年秦始皇首次統一中國後,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文字,還試圖統一方言,可見其遠見。當然,難中自然有更難的,前些年網友曾做過投票,便是選出了中國前三難懂的方言。排名第一的,不僅外地人聽不懂,連情報人員都無能為力。先從第三開始說,第三是閩南話,傳說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西晉之後遷移至福建南部。

目前來說使用閩南話的在七千多萬人左右,閩南話在各地還有不同的稱呼,比如說泉州話、漳州話等等。這是漢語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只是其流傳較廣。有意思的是中國學者認為它只是漢語方言的一種,但西方學者認為它是一種語言,這大概還是因為西方對它複雜性的難以理解。

第二種廣東話,它的流傳較之閩南話更廣,也是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漢語。同時,廣東話在香港、澳門還有官方語言的地位,對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來說也有著數二數三的地位。至於廣東話的起源有爭議,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其源自楚國的楚語,這也是南方方言中保留中古漢語成分較多的一種,據說跟隋唐漢語共同語十分接近。

排名第一的則是極其複雜的溫州話,據說在二戰時期,我軍將其用作保密的一種方式。找兩個溫州人,互相之間用電話聯繫,就用溫州話溝通。這種語言自己人都搞不懂,鬼子就不用說了,所以溫州話被稱之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鬼話指的便是鬼子聽不懂的話,這當然還不能顯出溫州話難懂。

重要的還是自己人搞不懂,如同前面所言,鄉之間也搞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溫州話就屬於這種。兩個相隔一段距離的溫州話通話有時比較吃力,繁複程度真正稱得上是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它是南部吳語的代表方案,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其研究意義非凡。由於其古老性,跟普通話或者是其他吳語都是不通的,說它最難是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我國最難懂3種方言:外地人學不會,外國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漢語方言非常多,多到了讓外國人懷疑人生的程度,外國人經常覺得漢語難,漢字難學,發音難學,一個標準普通話就能學一輩子,如果再算上方言,恐怕給十輩子也分不清。通常情況下漢語方言分10種,包括官話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粵方言、贛方言等。 但是這樣的分類也只是粗略分,再細分下去,恐怕某個方言區的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種類型。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現代的學生常常抱怨說英語難學,其實相對外國人學漢語來說,英語已經算是很容易的了。除去普通話,中國的方言,中國人自己都未必搞得懂。一般來說是分成13種方言,可這些方言是還能細分的,就說其中的湘語,這是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中文除了普通話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地人聽不懂,連情報人員也無能為力
    不過方言對於說方言的老鄉來說,聽起來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就是「魔鬼語言」了,我們現在英語都普及了,隨便講幾句英語還能聽懂幾個詞,但是遇到難懂的方言,
  • 中國最難懂三種方言: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學不會,是你家鄉嗎?
    當然,這個「鬼話」不是真正的「鬼話」,而是「溫州話」,被稱為「中國最難的方言」,到底有多難呢?今天小編教大家韓國排名前三的「恐龍級」方言溫州的話是,「吳語」的一個次方言,屬於南部的吳語,吳語相同,北部的吳語,這也完全不一樣,所謂「三裡和調,十裡聲音」,其他地方的人根本聽不懂,但當年抗戰的時代,韓國軍隊親自來到了2個溫州人,負責信息傳達,日本軍隊的情報當局一字不漏記錄無論如何翻譯溫州話溫州話仿佛是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聽不懂又覺得好聽,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是什麼?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
  • 中國最難懂方言盤點,抗戰時期曾用於傳遞情報,日本人壓根聽不懂
    導語:中國最難懂方言盤點,抗戰時期曾用於傳遞情報,日本人壓根聽不懂。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領土面積非常的遼闊,這也就造就了各地不同的方言體系,有些方言和普通話差不多,我們能夠聽得懂,而有些則聽上去就感覺很有意思,比如四川話;但也有除了本地人,外地人根本就聽不懂的方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番幾種最難懂方言吧。要說最難懂的,溫州話肯定是能夠排上號的。溫州話的複雜程度到底有多大呢?
  • 國內最「複雜」的4種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想學都很難學會!
    國內最「複雜」的4種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想學都很難學會!雖然我們國家以普通話作為標準國內通用語言,在平時工作上大多數人也是以普通話溝通為主,但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特別是在旅遊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我們最常接觸的就是它的方言,如果能聽懂還算好,比如四川話,雖然不會說但至少能聽懂個七八成,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了一通,自己全程摸不到頭腦。國內的方言很多,也被分為了很多不同體系,芃汐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認為的最難懂,也最難學的四種複雜方言。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僅難倒外國人,本地人也為之折服!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由於疆域非常遼闊,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度,也正是因為民族之間的團結,才書寫出了我國一篇篇的傳奇,但是由於地區文化差異,也出現了很多方言,方言對於我國傳統文化都有著很重要的傳承意義,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溝通還是有著較大障礙,尤其是外國人來到我國,明明已經努力的學好普通話了,結果發現這一片地區都說方言
  • 這個市的方言被稱為「最難懂」,發音似日語,外地人:惡魔之語
    雖然日本文化有許多都是從中國學習的,但能恰巧和溫州方言很像,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很多人總說粵語很難懂,但小方認為粵語難度遠遠不及溫州話。溫州話最難學的是音調,同音字有很多,單一個「yi」,就有幾百個字發此音,可見其難懂程度。看專門講溫州語言的書籍,即便標註了音標,作為外地人的小方還是表示一臉迷茫。
  • 中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經常有人會問到,歐洲和中國有什麼區別,我覺得,最直接的區別就歐洲人隨便學上幾種方言就能在整個歐洲到處跑了,而在中國,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你根本聽不懂全國不同地方的方言,雖然現在普通話普及了,但是真正要是去與不同地方的人去語言交流,還是難免會在某些時候「不知所云」。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沒翻譯根本聽不懂,是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每種語言都有不一樣的含義和說法,有些地方的語言特別有趣,也很好辨別出,而有些地區的語言卻非常的難懂,聽當地人說話基本上一個字都聽不懂,就像外星語言。我國一共有56個名族,語言就有100多種,除了最普通和最廣泛的漢語,還有各個地區的方言,就像四川有四川話,北京有北京話,但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是變了一個調調,仔細聽還是能聽出其中的意思,可有些地方的語言簡直就像外星語,一點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不知道有你的家鄉嗎?
  • 中國最溫柔的 「方言」,有著南方水鄉的特色,外地人基本聽不懂
    中國國土遼闊,居住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而且由於長時間的地區劃分,即使是一個地區,發音也大不相同,因為每個方言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所以家鄉方言屬於什麼呢?
  • 湖南最難懂方言,你聽過幾個?婁底和郴州話真心聽不懂
    【湘鄉話】 難懂指數★★★★★據查證,湘潭湘鄉的方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兩個古語之一,很多字詞發音和口型與普通話都有天壤之別,根本無法在普通話裡找到同音字代替。而且湘鄉話「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在湘鄉境內說一個村落的湘鄉方言,其他村落的湘鄉人也完全聽不懂。
  • 我國「最難懂」的方言,包含7個聲調,外地人一聽就「懵」了
    我國「最難懂」的方言,包含7個聲調,外地人一聽就「懵」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旅遊成了人們很習慣的一種生活方式。不過異國他鄉,去旅遊的小夥伴肯定最怕聽不懂當地的話,以至於無法正常地溝通交流。
  • 中國方言最「難懂」3個城市,外地遊客聽起來吃力,外國人一臉懵
    那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繼承,現在還剩下,真厲害,外國人來我國旅遊,不這麼認為,但普通話很難懂,這些地方的方言別說了,這些外國人更不懂,今天我們要講三種方言,懂的方言到哪兒去了?談到海邊的這座城市,每個人都會想到廈門,這座城市真的很美,我很想去一次,這裡的風景和人都很好,人也很可愛,這裡的方言很難聽懂,來了三年左右,這裡的生活可能完全不知道,而且,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真的很難理解,我不懂對方的話,但是,這座城市很美,值得一玩。
  • 我國這城市「方言最難懂」,但外地人都喜歡來,不是廣州、上海
    說到語言,是能夠幫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感情的不可思議的東西,但是,國家之間,像英語、法語、漢語等,各個省、縣之間都有各自的地方方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但是下一個中國城市的方言,既不是廣州也不是上海,最難懂。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
    到國內旅遊,每去一個新的地方,適應方言都需要一段時間,但有的地方,即便你再怎麼努力,也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比如溫州話,就被人稱作是「惡魔之語」,但溫州話都還不是最難懂的方言,中國到底哪裡的方言最難懂?中國網際網路上常年流傳著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溫州話位列第一,榮獲「中國最難懂方言」稱號,而四川話,陝西話等方言也入選了榜單,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些方言都沒有自己的家鄉話難懂,這份榜單排行不切實際。
  •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說到方言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能隨便來幾句,「你幹啥子」、「苕吃哈脹」、「我勒乖乖」、「水了巴察」、「心裡老窩色額」等等。如果再細分的話就是某某地方的方言,比如說南昌話、廣州話、長沙話等等。要說哪個城市方言傳承最堪憂,上海無疑會算是一個。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綜合實力全國第一,堪稱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上海聚集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大方的國內外人士,可以說是各種語言、方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