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有個黃埔軍校,你知道嗎?

2020-12-20 老徐原創

桂平黃埔軍校舊址

文/黃德良

坐落在桂東南潯鬱平原上的桂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這裡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曾是黃埔軍校的駐地。

黃埔軍校從第七期起遷離廣州黃埔。1927年1月,因為寧漢分裂,黃埔軍校曾在南京、武漢兩地開設學校;9月,寧漢合作,軍校全部遷到南京。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遷往成都,改名為中央軍校,並在湘、贛、粵、桂和西北地區分別設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分校。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幾個分校都一再遷移。其中,第四分校於1937年12月遷到德慶;1938年2月,再遷到廣西桂平。軍校掛的門牌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四分校第十四期七總隊」。第七總隊長為白兆琮,副總隊長為蕭昌運、歐陽傑。第十四期有學生1400人,編為兩個學生營,分駐校內、城中及西山腳下的村莊。

當年仲夏,軍校招收第十五期學生,桂平及各地的熱血青年紛至沓來,踴躍報名應考。這一期共招學生1482人。

學校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將這批入伍的年輕人從老百姓轉變成軍人。學生們每天出操上課,學習「典範令」,包括步兵操典、射擊教範和陣中勤務令,此外,還要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學會利用地形地物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學生們在走向野外訓練場地和返回學校的路上,往往異口同聲地放聲高唱,一曲接著一曲。歌聲雄壯有力,此起彼伏,行人紛紛注目,大家抗日的熱情為之高漲。

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軍校師生在野外訓練結束後,回到公園的一棵大榕樹下集中總結、講評。突然,縣城的東南方向,傳來了轟隆隆的飛機聲。日本的三組飛機直向桂平黃埔軍校衝去。學生們立刻疏散和掩藏起來。敵機在軍校的上空呼嘯盤旋,狂轟濫炸,滾滾濃煙籠罩了桂平城的半邊天空。等到解除警報,回到學校,那裡一片狼藉,到處是斷磚,到處是殘瓦。軍校校舍被炸毀了,鐘樓左側兩層也被炸毀了,僅留下中間和右側部分。上校戰術教官陳壽昌,以及因病沒有去參加訓練的9名同學成了冤魂。

9月底,校本部命令將300名學生轉到湖南零陵工兵學校受訓,其餘師生隨總隊部遷往廣西宜山。這些學生畢業後,全部投入到了烽火漫天的抗日戰爭中。

桂平黃埔軍校的舊址,位於今天桂平乳泉酒廠的大院內。由於遭受日機轟炸,只有一座古老的鐘樓殘存下來。鐘樓的房門旁,掛著「桂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埔軍校舊址桂山鐘樓」的牌子。當年,這裡是桂平黃埔軍校的總部,並設有李宗仁的辦公室。

桂山鐘樓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位於桂平西郊的桂山村,坐西北向東南,佔地101平方米,高19.9米,是典型的哥德式和羅馬組合柱式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樓中有磚砌的房舍,設有禮堂兼飯廳。房舍宏偉壯觀,幽雅清靜。

當年,桂平黃埔軍校的精神面貌令人肅然起敬。高大的校門兩旁,張貼著一副對聯:「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門楣上「軍人魂」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更顯得莊嚴肅穆。校園的圍牆、宿舍的壁面刷著 「親愛精誠」 「明恥教戰」和「國家至上,民族至上,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等標語。這些,都讓參加訓練的學生們力量倍增,激勵著他們奔赴抗日戰場,義無反顧。

桂平黃埔軍校舊址。

相關焦點

  • 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你知道嗎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許多我們所熟知的軍事人才,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而黃埔軍校的教員,更是由當時最具分量的人才團隊組成,許多名將都曾經在黃埔軍校擔任要職。保家衛國,培養人才為了大量招攬適齡人才,黃埔軍校當時的招生標準可以說嚴格,卻一點兒也不苛刻。根據黃埔軍校《招生簡章》的要求,要進入黃埔軍校,需要先接受為期6個月的入伍訓練,考核通過後才可以正式成為黃埔軍校的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軍事、政治學習。
  • 李濟深與黃埔軍校
    李濟深先生是現代中國軍事家,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曾任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入學試驗委員會代理委員長、教練部主任、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對黃埔軍校的籌備、創建與發展有過突出貢獻。  一、崛起粵軍,縱橫兩廣  李濟深又名濟琛,別字任潮,祖籍江蘇武進。1885 年11 月6 日生於廣西蒼梧縣冠蓋鄉( 現大坡鄉) 料神村一富農家庭。其六歲時喪父,後隨叔父。
  • 黃埔軍校居然有這麼多潘家人!
    黃埔軍校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創建的新型軍事政治院校,被譽為世界四大著名軍校之一。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分校的發展歷程,一般根據黃埔軍校本校校址變遷分為三個時期,即黃埔時期(1924年5月至1928年初)、南京時期(1928年3月至1937年7月)、成都時期(1937年8月至1949年12月)。在黃埔時期,黃埔軍校先後開辦了潮州分校、南寧分校、武漢分校、長沙分校。在南京時期,先後設有南寧、廣州、南昌、武漢、洛陽、成都、昆明七所分校。
  •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招收了23期學員,在臺灣續辦校至今已招收學員約近80期。軍校在大陸時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畢業學生計有41386人。黃埔軍校洛陽分校,自1938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佔黃埔軍校畢業生總數的近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黃埔軍校分校」和廣州黃埔總校相比好像不太「正宗」,其實不然。
  • 你知道黃埔軍校的正確讀法是什麼嗎?這麼多年大家都讀錯了
    而他除了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黃埔軍校的校長。 從歷史的角度放眼望去,許許多多在戰場中出名的英雄,以及很多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偉人都出自黃埔軍校。這些人才為當年的抗日做出極大的貢獻,將武器先進程度遠強於我們的日軍,徹底的趕出了中國領土。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一所戰士名校曾經因為一個失誤而改名了。改名的正式當時擔任校長的老蔣。
  • 在廣西貴港,桂平社坡腐竹,豆香味濃鬱,你吃過嗎?
    晾乾桂平社坡腐竹東北黃豆品質好,所以深受「廣西腐竹之鄉」——桂平社坡鎮各大腐竹廠的歡迎。由於社坡鎮大力發展腐竹產業,基本上是達到家家戶戶都生產腐竹,如今有了規模的發展,有了很多新的腐竹廠,使之成為有名的「腐竹之鄉」,腐竹成為了社坡鎮的另一張新的名片。腐竹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三邊竹、圓枝竹、扁竹、毛巾竹等,每個種類劃分基本上都跟它的形狀有著密切的關聯。小夥伴們,在廣西貴港,桂平社坡腐竹,豆香味濃鬱,你吃過嗎?
  • 昔有黃埔軍校,廣州又籌建黃埔大學
    會議期間,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下簡稱「十四五規劃」)通過審議正式出臺。該規劃闡述了「十四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思路,明確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綠色發展、社會治理、民生福祉等重點領域的重點任務,提出從七個方面創建「黃埔樣本」。
  • 45.黃埔軍校-海員故事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這是一個只聽了名字就足可以讓人熱血沸騰,盪氣迴腸的地方。尤其是像我這樣的熱血青年,甚至這四個字不僅是代表著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理想。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也會像先輩那樣,報效國家,為民族獨立富強而戰。
  • 黃埔軍校謝姓第一期至二十三期學員名錄
    黃埔軍校共計培養學生:41386人,抗戰陣亡2萬餘人。
  • 【最新版】黃埔軍校第一期至第二十三期陸姓同學錄
    廣東黃埔軍校 第一期:(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 黃埔軍校潮州分校 第三期:(1925年1月至1926年1月)秋星25廣東中山 澳門前山谷都鴉岡鄉炮科第四大隊第四教授班陸如峰23廣西桂平萬壽街雙福堂
  • 胡漢民與黃埔軍校
    如在《中國國民黨批評之批評》文中指出:「說他們還和共產黨未斷關係,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知道同盟會時代,李石曾、吳稚暉、褚民誼幾位先生,曾在巴黎入過無政府主義黨嗎……疑惑這幾位先生已經不做同盟會的黨員,不和我們一起進行革命,到了辛亥革命實現時,這幾位同志今天還承認和我們是同志,尚且不必怕,他們和共產黨不斷關係,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 黃埔軍校第二期學員籍貫——湖南人居多
    黃埔軍校名將基本都在前6期,但是二期的名將相比並不是很多,只有幾位名將,其中邱清泉、鍾松二位是黃埔二期優秀將領的代表黃埔軍校二期開班時間1924年8月14日軍校舉行——1925年9月6日畢業,計449人其中在1924年11月19日,湘軍講武堂學生158人併入,所以黃埔二期學員以湖南人居多,黃埔軍校前幾期基本都是在南方各省招生,之後才延伸到黃河周邊省份以及邊塞省份,所以大家在看籍貫的時候沒有黃河以北的省份也是屬於正常的
  • 黃埔軍校走出的唯一女將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1926年2月,有183名女生正式入學,加上南湖學兵團30名女生被併入黃埔軍校女生隊,女生隊從而擴大為213人。黃埔軍校女生隊中有的是在校大學生,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有的已當了母親,有的還纏過足。從出身、年齡、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來看,大都參差不齊。
  • 黃埔軍校潮汕分校舊址
    舊址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舊址藏身李厝祠在人流熙攘的潮州市中山路中段,記者來到了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所在地——潮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厝祠。走進李厝祠,記者看到,這是一座很有傳統風格的潮汕民間建築,大體上保留了當時的樣貌,只有部分因為過於破舊而進行了修繕。房梁上依然保留著精美的潮汕傳統木雕裝飾,而屋頂原有的嵌瓷已脫落了不少,大門上方清晰可見「李氏宗祠」四個大字。記者了解到,這裡如今已成為潮州市潮劇藝術培訓中心,祠堂大廳是劇團學員平時練習的地方,裡面的各個房間也分別作為教室、教務處、宿舍等功能之用。
  • 閱兵式上旗幟落地,黃埔軍校就地解散,誰是黃埔「末代校長」?
    這個「弄丟了」黃埔軍校的人叫張耀明,他是黃埔軍校的第三任校長,是個抗日不含糊,卻又「生不逢時」的國民黨高級將領。「軍迷」朋友可能知道,有一種戰術叫「反斜面作戰」。張耀明雖然不是這個戰術的發明人,卻在對日作戰中率先應用過這個戰術。1933年1月,日寇進攻山海關,幾次激戰下來,張耀明和關麟徵師長為一個問題而苦惱。
  • 鄧演達與黃埔軍校(上)
    鄧演達是現代著名政治活動家和國民黨左派領袖人物,早年對於黃埔軍校的創建與發展有過重要貢獻,特別是他曾擔任黃埔軍校本部、潮州分校兩任教育長,武漢分校時期再任教育長兼校長
  • 黃埔軍校首次招生有什麼標準,共招收了多少人,有沒有走後門的?
    ,這個軍校十分牛叉,這裡的師生,影響了中國近代幾十年,凡是近代的大事幾乎都有黃埔子弟的身影,尤其是抗戰和解放戰爭中,黃埔師生就是主力,特別是解放戰爭,就是黃埔師生雙方的較量。所以說當時黃埔一期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推薦或者認同國民黨的主張才能報名。二、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黃埔軍校一期的學生不像之前其他軍校那樣,即使你不認識字也沒有關係,只要有能力就行。黃埔軍校完全不同,它需要嚴格的考試,還不是一次考試,分為初試、複試和總試三關,甚至考試內容包括了幾何代數,這就是說報考黃埔軍校要求告終學歷,或者高中以上同等學力,一下子將學員的文化水平給拉高了。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再就是當時的中國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在這種形勢下,自然有很多人願意抓住機會,奮力一搏,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救國救民。而且黃埔軍校對學員的選拔非常嚴格,對學員的個人能力和思想覺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後就是黃埔軍校的教育模式,這一點非常關鍵。黃埔軍校採用的是軍事教育和政治教育並重的模式,全面提升了學員素質。並不像保定軍校、講武堂等軍事學院,只注重對軍事素質的教育,忽略了政治。
  • 藏在5A風景區中的大學,越南領導人的「黃埔軍校」,卻默默無聞
    有人可能會問,這所大學會像武大和廈大那樣,被來來往往的遊客打擾嗎?其實他們的學區距離對遊客開放的區域並不近,周圍茂盛的樹木,也能起到一些遮擋阻隔作用,所以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上課。(圖源:廣西師大大學生通訊社馬肖僡)除此以外,這所大學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學校曾教出不少越南領導人。越南領導人的「黃埔軍校」目前,在廣西師大讀書的越南學生約有四百多人,是中國最多越南留學生的學校。
  • 【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舊影釋證
    軍校源起名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 1926年5月16日在南寧東郊原陸軍講武堂舊址成立。1928年16月1日改為「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校」。後一度稱「廣西各部隊幹部訓練所」。1929年秋改名廣西陸軍軍官學校。1930年4月7日起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7月,「北上護黨」的桂張兩軍敗退柳州之後,為恢復元氣決定重辦軍校,並於是年8月1日在柳州舉行開學典禮,校址設於廣西省立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