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對於我們來說是重中之重,如果頭部受傷後該怎麼去處理才不會受到感染或意外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在遇到頭部受傷時怎麼做到緊急處理才會沒危險。
頭部受傷多發生在交通事故中,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有可能使受傷者轉危為安。發現受傷者,應儘快檢查頭部有沒有外傷,是不是處於危險狀態。切記千萬不能隨意移動患者,尤其是搬動患者的頭部。如果必須要移動時,一定要幾個人同時抬起傷員,輕抬輕放。
急救措施:對於意識清醒的傷員,可以用語言進行安慰。但不能搖晃吵鬧,要保持安靜。如果頭皮出血時,用紗布等乾淨毛巾直接壓迫止血,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包紮及時送往醫院處理,如果現場沒有繃帶或三角巾,可用乾淨的被單、衣服等包裹。
如果頭部受傷後,有血液和腦脊液從鼻、耳流出,這時一定要讓傷員平躺,有傷口的那一面朝下。如果左耳、鼻流出腦脊液時則左面朝下,右耳、鼻流出腦脊液時則右面朝向下。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則容易引起呼吸困難,應讓受傷者側躺,頭向後仰以方便其呼吸。注意不要用紗布、脫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內,因為這樣容易引起感染,只要輕輕擦去血液就可以。
出血較多時,身體由於失血過多,體溫會慢慢下降,所以要加蓋毛毯、被子等保暖物品,使身體保持溫暖。迅速檢查還有沒有呼吸、脈搏,如果沒有呼吸或者呼吸微弱,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如果脈搏消失就要馬上進行心臟按壓。
如果受傷後只有頭痛頭暈,說明傷勢不嚴重,如果除此之外還有瞳孔散大,身體的一半癱瘓或活動受到障礙,那說明傷勢較為嚴重,必須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隨時關注傷員狀況:腦外傷病人一旦出現多次嘔吐、頭痛劇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狀,幹萬不要大意,應速送醫院診治。
傷員如果傷勢不重,不需要送往醫院時,就在家裡多休息,禁止劇烈運動。家屬要仔細觀察其各方面表現,大致觀察48小時,以確定沒有任何併發症。在這48小時的觀察期間,需特別注意傷員的意識狀態,要注意傷員兩側瞳孔是否大小一致。在發生頭部外傷的6小時內,應避免進食,最好多飲用開水。6小時之後若仍有噁心、嘔吐症狀時,應繼續避免進食。
頭皮血腫:頭皮血腫是指外傷處表皮沒有任何損傷,僅是局部出現血腫或硬塊,多因鈍器如被石塊、木棒或鐵器等碰傷所致。
根據頭部外傷後頭皮血管破裂形成血腫的部位,通常可分為頭皮下血腫、帽狀腱膜下血腫和骨膜下血腫。發生頭皮血腫時,應儘早局部塗上食用油或局部重壓包紮,以防止血腫擴大。較小的血腫早期予以冷敷,加壓包紮,以減少血漿外滲,減輕腫脹,24~48小時後改為熱敷,以促進血腫物質吸收。一般經過7~10天,血腫可被吸收。不要用用跌打藥酒對局部進行外搽和按揉。如果血腫較大,5~7天仍未見縮小跡象,則須到醫院,由醫生在嚴格的皮膚消毒下進行穿刺抽血後加壓包紮,一般每3~4天穿刺一次,直至血腫消失。穿刺包紮後,不要用手來回推動頭皮,以免造成血腫復發。
急救藥品家裡都常備,急救知識也要多了解。小編的分享大家收藏好,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碰到了要會運用及時去處理,把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