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黏媽媽?別嫌煩,珍惜這段珍貴的時光

2020-09-18 淘媽育嬰

文|淘媽

前天,樓上鄰居敲門,說她有點急事不方便帶孩子去,想讓我幫忙看會兒孩子。我答應了,讓她放心去辦事吧。但是鄰居走的時候還是有些擔心,害怕孩子哭鬧。在媽媽剛走後,孩子是哭了一會兒,但很快我就把孩子哄好了,而且玩得很開心。鄰居回來領孩子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她是不是哭鬧了很長時間,真是不好意思,給你添麻煩了。」我跟她說孩子很乖,就哭了一會兒,然後一直都玩的很開心。鄰居還有些驚訝「是嗎?她跟我在一起的時候都是經常哭鬧,我不在身邊反而表現這麼好。」相信很多媽媽也都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會有這樣的一面:媽媽在身邊,各種黏、各種哭鬧,表現不太好;媽媽不在身邊,反而乖乖的。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只是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孩子在媽媽面前表現不乖,背後的原因要清楚

1. 孩子3歲前,和媽媽最親密

從懷胎十月開始,孩子就已經熟悉了媽媽的心跳、味道,已經和媽媽建立了親密的依戀關係。在3歲以前,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最為強烈的。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對媽媽的這種依戀就會變得越來越淡。所以,孩子在媽媽面前「無理取鬧」其實是更信任媽媽。這個時候,媽媽不要失去耐心,粗暴地制止孩子。我們應該保護好孩子敏感的心,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2. 知道媽媽的底線,不敢輕易「試探」別人

可能當孩子和他人在一起,表現很好的時候,媽媽會很欣慰「孩子長大了」。其實這並不是孩子長大了,而是孩子對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輕易去試探他人的底線。孩子都很聰明,他們知道,自己在媽媽面前怎麼鬧、怎麼哭,媽媽依然是愛自己的。但是在別人面前,孩子不確定自己不乖會有怎樣的後果,所以就會表現的很好。

孩子在媽媽面前表現不乖,媽媽要怎麼做?

媽媽在的時候,孩子表現不乖,其實這是孩子對安全感旺盛的需求。這個時候,媽媽除了要溫柔陪伴,還要做好這幾件事。

1. 允許孩子發脾起

大多數情況,孩子一發脾氣,媽媽內心也冒一團火,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但是希望媽媽們這個時候能冷靜下來,告訴自己大吼大叫也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媽媽的安慰和擁抱,媽媽可以抱住孩子,允許他把內心不良的情緒表達出來。然後告訴孩子你愛他,給足孩子安全感。

2. 離開孩子的時候,告訴孩子你要去做什麼

孩子們基本上都會有分離焦慮,尤其是熟悉的人離開他的視線,孩子就會不安。所以媽媽在離開孩子之前,不妨告訴孩子你要去做什麼,需要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回來。這樣孩子心裡有個數,也就不會格外的想念媽媽了。

3. 高質量的陪伴

很多家長把陪伴理解成,我只要在孩子旁邊就行,玩手機或看電視都可以。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一直都強調家長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就是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和孩子要有互動。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爸爸媽媽是在意我,愛我的,安全感才會慢慢越來越強。

淘媽說:孩子之所以這麼粘媽媽,主要還是因為太愛媽媽了,把媽媽當成了唯一。如果知道這一點,下次孩子「煩」你的時候,你也會覺得這是甜蜜的負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父母的依賴、依戀會慢慢變淡,等到那個時候,你想要孩子黏你,孩子卻不在你身邊了。所以媽媽們要珍惜孩子還能黏我們的時光,真的很珍貴。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問「為什麼」,家長別嫌煩,耐心對待會有效果
    孩子經常問「為什麼」,家長別嫌煩,耐心對待會有效果有時候家長們工作回到家會感覺到很累,可是到了家還要陪伴孩子,孩子還經常會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優勢這就是家長們的噩夢,家長們有時候也會嫌煩,但是嫌煩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家長們最後還是只能接受。
  • 孩子為什麼愛「黏」媽媽?珍惜依戀期,一生一次不要錯過
    媽媽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慢慢的有所改變。從前特別「黏」自己的孩子,現在開始與自己「疏離」。她們會認為這是由於自己的疏忽,才讓孩子有這樣的反應,是孩子不愛自己的表現。其實,孩子的行為雖讓媽媽心裡失落,但這是他們正常的心理反應。
  • 「媽媽,你別煩我了」父母一說話孩子就嫌煩?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10月的一天,氣溫驟降,敏敏穿了件短袖就想去幼兒園,媽媽說不能穿那件衣服去學校。她根本不聽媽媽說的話,死活不換,還鬧起了情緒「媽媽整天說我,我討厭媽媽」。敏敏媽媽無奈:「孩子才讀幼兒園,我一說話她就嫌我煩了,以後可怎麼辦啊?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卻和父母越無法愉快地溝通呢?
  • 「媽,你別囉嗦了,煩不煩!」別讓你的愛毀在了這件事上!
    兒子不耐煩了,朝媽媽大聲說:「都給你說了帶了帶了,你怎麼還在囉嗦,煩不煩啊!」母親沒有生氣,反而繼續討好的說:「好了乖乖,別生氣,媽媽就是擔心你沒帶,今天考試,別影響你的心情。」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 「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這恐怕是我人生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才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
    導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寶媽別嫌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男人愛上你了,才會有這些「黏人」的表現,女人可別嫌煩
    從那以後,男朋友就投其所好,經常約著陳茜一起去寵物店,或者去給流浪貓狗餵食。就這樣,陳茜和男朋友在你來我往中,感情慢慢升溫。後來,男朋友還給陳茜送了一條可愛的小狗。陳茜的男朋友是一個很細心的男人,他知道陳茜不喜歡吃香菜,每次出去吃飯時,都要囑咐店家不要放香菜。
  • 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大人一坐下立馬就哭,這是為什麼?別嫌煩
    寶寶出生以後,經常都會被全家人搶著抱,因為寶寶實在是太可愛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有的新手父母就會發現問題了,因為寶寶實在是「太黏人」了。有的媽媽是獨自一人帶娃,遇到寶寶時刻要求被抱著的時候更是苦不堪言,因為長時間抱娃實在是太累了。
  • 孩子更黏媽媽,未必就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媽媽們在這幾方面做錯了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總是有寶媽抱怨,說不知道為什麼家裡很多人可孩子就只黏自己,自己去哪兒孩子都要跟著,完全就如同一個小小跟屁蟲。
  • 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這就導致諾諾經常是一連幾天都見不到媽媽,一見到媽媽就「黏在」媽媽身上:「媽媽,抱抱我」「媽媽,陪我玩玩具」「媽媽,我要拉臭臭」「媽媽,我要喝水」這是因為,孩子從母體娩出那一刻起,就要經歷漫長的心理分娩期,大概從0歲一直到3歲。在這段時期內,孩子在心理上對媽媽的依賴感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變得獨立,而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正常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依戀」。
  • 孩子愛聊天,趕不走,甩不掉?別嫌煩,做到4點可促進其語言發展
    有時候我嫌她煩,就會敷衍了事,誰知她還是不肯放過我,我只能耐著性子配合她。這幾天我特意觀察了一下,只要跟他說話,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回應你,話多得讓我根本插不上話。我們都很擔心,你們孩子小時候是這樣嗎?被孩子黏上「嘮嗑」,我深知其中的煩惱,我家倆孩子也經歷過同樣的階段。他們表達欲望強烈,很愛聊天,趕不走,也甩不掉!老母親心裡可不是一般的嫌煩,一天到晚耳根子不得清淨。
  • 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帶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為什麼獨立的孩子突然變得黏媽媽?這是因為,孩子從母體娩出那一刻起,就要經歷漫長的心理分娩期,大概從0歲一直到3歲。在這段時期內,孩子在心理上對媽媽的依賴感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才能變得獨立,而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正常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依戀」。一般來說,孩子大概會有四個明顯的「依戀期」,分別出現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 張歆藝嫌孩子黏人:越黏人的孩子,長大越疏遠?全看家長怎麼做
    文/東動育兒日記當過媽媽的都知道,孩子都有一段特別黏人的時候,無論你去什麼地方,孩子都要跟著你;即使不跟孩子互動,也不能脫離寶寶的視線;對很多媽媽來說真是既幸福又痛苦。「二姐」張歆藝也遇到了這款問題,並且忍不住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這一美好的時刻。
  • 孩子真的需要提前教育嗎?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因為只有幾年
    在這個階段你教他很多東西都是枉然的,教他再多的東西,他都沒有辦法往大腦裡面記,所以孩子完全不需要提前教育,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因為能夠陪伴孩子時光的只有這幾年,在他上幼兒園之前的這段時光是我們需要好好陪在他身邊的,因為一旦他上了幼兒園,每天的生活都在學校裡度過。
  • 為什麼孩子到晚上就特別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辛苦了
    這位寶媽的情況,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幾乎是一模一樣,白天還好,但是到了晚上孩子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那麼為什麼孩子到了晚上就會非常的黏媽媽?這兩種原因很溫暖,媽媽們辛苦了。等到他們需要時,媽媽就會在身邊,可以讓自己吃飽,會抱著自己,在孩子的眼裡,媽媽意味著食物來源,還有溫暖以及依靠,這樣孩子就會更黏著媽媽。
  • 為什麼媽媽越吼,孩子越黏自己?背後的苦衷要讀得懂
    不過這道理在孩子身上並不適用,媽媽越是生氣、越是吼叫,孩子就越是粘著她,仿佛一塊狗皮膏藥,甩都甩不開!有寶媽坦誠:逼到發瘋時,一度想把孩子扔掉。為什麼媽媽越吼,孩子越黏自己?有一次吃飯,萱萱就跟我抱怨,說自己真的後悔生娃,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煩都煩死了,要是有人能來把孩子帶走就好了……「人家都是母慈子孝,你這倒好,怎麼還嫌棄自己親生骨肉了?」我無法理解她的思維模式。
  • 愛你的男人才會這樣「嘮叨」,女人別光顧著嫌煩,要記得珍惜
    雖然聽起來很囉嗦,但女人別光顧著嫌煩,要記得珍惜,因為這份囉嗦中包含著男人對你深沉的那份愛。1.多穿點衣服真正愛你的男人,是不會讓你為了漂亮,在寒冬臘月裡穿著單薄的衣服。他會在你穿的很少的時候,習慣性的脫下外套披在你身上。
  • 家長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還不會讓孩子嫌煩?
    家長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還不會讓孩子嫌煩?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孩子。2. 只會煩「爸媽是唐僧,我犯錯了,他講了,我知道了,可他們還是不停地講呀講呀。聽到後來,我都不知道他們講了什麼!」
  • 孩子經常黏著媽媽是好是壞?別讓你的「私心」,耽誤孩子成長
    孩子愛黏媽媽並非好事,別再沾沾自喜了,耽誤孩子成長你承受不起。有一個愛黏媽媽的寶寶,是怎樣的體驗?洗臉時,必須媽媽幫忙;吃飯時,必須媽媽餵;睡覺時,必須媽媽講睡前故事;就連上廁所,也必須和媽媽在一起,不想與媽媽分開。
  • 孩子平時乖巧,媽媽在,反而不乖?娃內心的苦衷,家長別太晚知道
    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大部分家長的回答可能是:媽媽。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從寶媽懷孕開始,寶寶和母親就建立了緊密的連接,這種關係是別人難以替代的。有經驗的寶媽可能知道,每當你回到家,孩子總是黏在身邊,無論媽媽在做什麼,寶寶都緊跟其後,生怕你又離開。但如果你不在,孩子反而會比較乖,這又是為何呢?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些淘氣表現,媽媽別嫌煩偷著樂吧
    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這種高級別刊物上發文了。 一時間人們對於這個天才少年,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大家紛紛猜測這名天才少年究竟成長在怎樣的家庭環境中,才會有如此出眾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