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時乖巧,媽媽在,反而不乖?娃內心的苦衷,家長別太晚知道

2020-12-18 宋媽說育兒

你家娃和誰最親?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大部分家長的回答可能是:媽媽。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從寶媽懷孕開始,寶寶和母親就建立了緊密的連接,這種關係是別人難以替代的。

有經驗的寶媽可能知道,每當你回到家,孩子總是黏在身邊,無論媽媽在做什麼,寶寶都緊跟其後,生怕你又離開。但如果你不在,孩子反而會比較乖,這又是為何呢?

家有「粘人孩」:孩子平時乖巧,媽媽在,反而不乖

朋友的兒子兩歲多了,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陪伴著孩子的成長,她家娃屬於「粘人孩」,連上個衛生間也要跟隨在其後。

去廚房做個飯,兒子還總是幫倒忙,有時候也覺得煩,但想想孩子黏人也就這麼幾年,便欣然接受了。

但是如果朋友有事,她就會將兒子送到奶奶家,當然回來之後,孩子就得掛在身上半個多小時,此時婆婆走過來說:「你不在的時候,我孫子一個人在那裡安安靜靜地玩兒,可乖了,你一來,他就開始折騰。」朋友一聽很無奈,但也找不到原因。

但從網友的評論來看,才發現朋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有無數寶媽在「黏人」的海洋裡迷茫暢遊。

媽媽在,孩子反而不乖?娃內心的苦衷,家長別太晚知道

孩子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心理動機,如果孩子出現了特別黏人的現象,那寶媽認真想想,是不是和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孩子在3歲之前很黏媽媽,以後會慢慢改變

很多人知道嬰兒在3歲之前基本沒有記憶,但科學研究表明,雖然記憶不清晰,但他們有情緒記憶能力。

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夠準確地記住他的養育人,和童年經歷過的苦難與快樂,如果這一階段的記憶被父母所忽略,或是對他的態度很不好,此時孩子的安全感就可能被破壞。

而這個時候,孩子也剛剛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想走出去,但又離不開父母,處在這種狀態下的孩子,會很黏和自己關係親近的人,但對於關係不緊密的人而言,反而會表現得很乖巧。

2)接觸到「陌生人」或「陌生環境」

孩子在0-3歲的時候,剛接觸外面的世界,內心會心存戒備,所以喜歡躲在爸爸媽媽的後面,尋求保護。

當面對陌生人或是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孩子內心的恐懼會比較重,如果這時沒有父母或親人在身邊,寶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因為他不能確定對方是否會對自己好。

3)害怕「一轉身」,媽媽就「離開了」

林志穎帶兒子去《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時,kimi總是圍繞在爸爸身邊,生怕他會離開。對於兒子的這個行為,林志穎認為,可能是自己因為工作原因,總是不在家,可能前一分鐘還在和兒子說話,「一轉身」就要拎著行李出門,所以Kimi才會這麼沒有安全感。

因此能夠看出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嚴重,這也使得「粘人孩」隨之誕生,誰也不希望父母總是遠離自己。

孩子的內心苦衷,家長別太晚知道,否則錯過了他們的「黏人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與父母建立感情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的孩子會很粘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題,但很多家長嫌煩,所以不與孩子溝通交流,從而也錯失了與孩子建立朋友的可能性。

所以面對孩子的黏人狀態,父母要予以理解和配合,不要將孩子推到旁邊,而是要緊緊跟著他們的步伐,共同成長。

當出現孩子平時乖巧,媽媽在,反而不乖的現象時,媽媽要能讀懂孩子的苦衷,和他們真正建立起親密關係,讓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些孩子說不出口的苦衷,別太晚知道
    有的媽媽很享受孩子黏著她,有的媽媽,就比如說我閨蜜,就因為孩子太黏著她了,處於崩潰的邊緣……耐心被孩子磨沒了,就開始吼,吼不管用甚至上手打屁股,結果孩子嚎啕大哭,自己冷靜後也後悔得要死,內心充滿了內疚。
  • 媽媽在孩子就鬧騰媽媽不在反而乖,背後的三個原因讓媽媽很暖心
    最近有為媽媽抱怨到,自己兒子目前2歲2個月,因為之前都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婆婆從來沒有幫忙,現在自己上班了,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每天自己回家後婆婆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不在孩子一天特別乖,吃飯吃得很好。你一回來孩子就開始鬧騰,你看你是怎麼帶孩子的。婆婆還經常在孫子面前說,你媽一在家你就不乖。這位媽媽特別心煩,覺得婆婆說的話沒有道理,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來反駁婆婆。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她說:「女兒最近太黏人了,只要我在家她反而不乖,都不知怎麼辦好啦。」奶奶喊她去洗澡都不願意去,硬拽過去還生氣的把洗澡水潑到了客廳,婆婆很生氣朝華姐發火說:「都是媽媽慣的,媽媽沒在家,孩子更聽話,媽媽一回來鬧得不得了。」華姐聽了婆婆的話,心裡酸酸的。難道我的家我回來還錯了嗎?難道孩子太黏人,我就不要了嗎?為什麼有媽媽在家,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 為啥媽媽在身邊孩子就會忒煩人,孩子說不出口的苦衷,要早了解
    在孩子出生之後,寶媽們的人生也會發生變化。不管之前自己在職場上怎樣的意氣風發,在生完孩子後精力肯定會隨之下降,生活重心也會從工作轉變到家庭,一心只想陪著孩子。孩子也懂得媽媽的心思,所以平常有什麼事都會在媽媽面前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 寶寶看到媽媽就不乖?面對無比黏自己的寶寶,聰明的媽媽會這麼做
    自從有了娃,媽媽們開始深深體會到了啥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戀愛結婚時,是我們對著娃爹作;有了娃之後吧,那些年作過的「不乖」,娃加倍奉還了,這叫啥世道呀。確實,很多寶寶在外人甚至爸爸和長輩面前,乖巧得像只小綿羊,一看到媽媽瞬間變了個人,各種鬧騰,各種作,還哭哭啼啼(都是假哭,假哭!)怎麼回事?媽媽們那份「娃很需要我」的喜悅剛剛有點苗頭,就被作沒了。為啥寶寶看到媽媽就不乖?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原因很暖心,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我忙問她咋地啦,她無奈地說:「婆婆說我不在家啥都好,我一回家孩子就各種作,各種鬧,各種黏人,還讓我中午下班也別回來了,連周末也讓我去公司加班,就不讓我跟孩子待在一塊。「聽完她的哭訴,我可算搞明白了,她不在家的時候,婆婆帶娃,孩子很乖
  • 孩子太乖未必是好事,父母需警惕那些平時不哭也不鬧的孩子
    小區兒童樂園裡,一個媽媽正在安慰哭鼻子的小孫女。原來小女孩跟別的孩子一起搶鞦韆玩,沒有搶到,就哭了起來,她媽媽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強調「哭是不乖的行為」,最後在那個媽媽的「媽媽不喜歡不乖的孩子」、「你再哭,媽媽就走了」的威脅下,小女孩停止了哭泣。可是,明明孩子心中還有情緒在,卻為了讓媽媽覺得自己很乖,讓媽媽繼續喜歡自己,而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孩子們說不出口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文|秘籍君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每當自己從外面回到孩子身邊,孩子都會有那麼一會兒磨人的表現。不是吵著要媽媽抱,就是哭著說自己要這要那,於是家裡的老人就會來上一句:「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孩子們說不出口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 為什麼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就不乖?
    這位媽媽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兒,她把孩子帶到一歲,就開始上班了,然後由奶奶一直帶著孩子。孩子平時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很少發脾氣。但是只要媽媽一下班,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情緒變得很激動,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哭鬧。一步都不離開媽媽,甚至媽媽去上廁所她也要站在旁邊等著。
  • 全職媽媽在家上廁所無奈將娃放洗衣機,孩子乖巧等媽媽
    都知道當媽媽不容易,尤其是如今工作生活壓力大,許多夫婦生了孩子以後,往往會留下媽媽在家裡全職帶孩子。而這些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們,很多都是在沒有老人幫忙的情況下,獨自承擔起照顧孩子,同時還要操持家務的重擔。其中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
  • 孩子不乖沒有錯,孩子太乖要小心!
    每次欣欣媽媽帶欣欣去參加媽媽聚會都特別驕傲,別的媽媽都會羨慕自己有個乖女兒,省心又懂事。但是最近欣欣媽媽憂心忡忡,因為她聽了一位幼教專家說,孩子3歲時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逆反調皮好動是正常的,相反太乖更應該要注意。恰好老師也反映欣欣在幼兒園很乖,很聽老師的話,但是沒什麼主見,做事都很被動,而且不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欣欣媽媽糊塗了,難道孩子乖不是好事嗎?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中國的教育總覺得孩子越乖越招人喜歡,但並不是「乖」就一定好。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中國的教育總覺得孩子越乖越招人喜歡,但並不是「乖」就一定好。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娃不聽話都是媽媽錯?這「鍋」甩得有點冤
    因為很多媽媽都清楚,自己不是慣孩子的人,也沒有故意讓孩子跟老人作對,心裡也是十分委屈。「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寶媽聽了這句話內心五味雜陳我朋友昨天晚上也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出差一周,昨晚剛剛到家,孩子一見到她,原本睡意朦朧的小臉,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抱著媽媽大喊大叫,還吵著不睡覺,要讓媽媽陪自己玩。
  • 當孩子犯錯,家長別總是打罵孩子,三招讓娃更加乖巧懂事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強在一個離異家庭中長大,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選擇離婚了,之後都是父親親自撫養小強。小強的父親脾氣暴躁,並常常為獨自撫養孩子而煩惱,他總會不自覺地通過打罵的方式來教導小強,這讓小強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 為什麼奶奶帶娃時寶寶乖,媽媽帶娃寶寶「沒事哭三場」?原因有三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場景,這又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交給了家中老人,對於父母而言,讓老人帶娃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好。畢竟很多新手父母沒有育兒經驗,獨自帶娃反而不能夠細緻的照顧孩子。但是奶奶帶娃的時候,孩子反而聽話又乖巧,幾乎不會有太多的小脾氣。明明是很好帶的寶寶,為什麼到寶媽這裡瞬間就變成了小惡魔?背後的原因可不簡單。
  • 「每次媽媽一回來就不聽話了」為什麼乖巧懂事的孩子變得不乖了?
    在我們的身邊,時常會聽到長輩們這麼抱怨道:「在家裡,孩子乖巧懂事,簡直就像個天使。可是,媽媽一回來就立馬變了個樣,愛撒潑,愛哭鬧!」類似這樣的話語,我也聽到過。為人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健康成長,誰成想當媽的一出現卻讓孩子變了個人,確實是件挺鬱悶的事兒。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 孩子脾氣大哄不乖?你可能用錯方式了,情緒管理教你培養天使寶寶
    可是兒子根本不聽,還把玩具重重扔到地上。眼看講道理不管用,小婷趕緊照著兒子屁股打了幾下,結果兒子不但沒有安靜,反而直接躺在地上邊滾邊哭。手足無措的小婷只好和丈夫向同事道歉,抱著兒子灰溜溜地回家了。小婷為此很是憂慮:平時懂事乖巧的兒子,怎麼發起火來怎麼哄都不乖?
  • 有多完美就有多孤獨:乖孩子的人生,別讓自己的娃去複製
    父母一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孩子,懂事、聽話、順從,最好無可挑剔,卻不知道乖孩子的內心其實很孤獨,在被外人羨慕的光圈下,「乖」仿佛是無形的緊箍咒,牢牢地鎖住了孩子的行為舉止,甚至連想一想出格的事,都覺得是有罪的。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乖孩子,是那種壓抑自己欲望,無條件順從型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