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就不乖?

2021-02-10 口袋育兒

我是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的老師,最近一位媽媽遇到了一件很苦惱的事情,她實在想不出自己的教育存在什麼問題,於是過來尋求我的幫助。

這位媽媽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兒,她把孩子帶到一歲,就開始上班了,然後由奶奶一直帶著孩子。孩子平時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很少發脾氣。但是只要媽媽一下班,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情緒變得很激動,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哭鬧。一步都不離開媽媽,甚至媽媽去上廁所她也要站在旁邊等著。

媽媽被孩子的各種作弄得很疲憊,但是最讓這位媽媽煩心的是來自家人的指責。婆婆說孩子和她在一起的時候都很好,只要媽媽一回來就把孩子的好習慣全部破壞了,原因就是媽媽根本不會帶孩子。這些話讓這位媽媽感覺既生氣又有些自責,她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只要見到她就會表現出不乖?

這個問題或許很多媽媽都遇到過,我也遇到過同樣的事情。今天口袋育兒(微信:koudaiyuer)就聊聊這個事兒。

孩子遇到媽媽就表現出各種調皮不乖,是因為孩子的內心有衝突,他需要藉助自己的行為來表現出內心的衝突。

:《迪士尼歡樂中國年禮盒》    團購價:79元kiddyfresh鹿優鮮-舟山凍帶魚中段   團購價:99元

也可以點擊本文「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產品。

0-3歲的孩子不乖

0-3歲的孩子不乖是因為安全感受到了挑戰。

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在兒童教育中,我們常常會強調安全感的問題,安全感實際上就是一種讓孩子感到安心和放鬆的感覺。

寶寶最初的安全感完全是從媽媽那裡獲得的。餓了的時候媽媽會及時給他餵奶,感覺不舒服了媽媽也會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我們常常會看到一歲多的孩子生病的時候,他或許不讓任何人碰他,只願意被媽媽一個人抱著。因為當孩子不舒服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不安和焦慮的,只有媽媽才能緩解他的情緒。

孩子一見到媽媽就表現出不乖的樣子,這其中蘊含了三種心理。

1、對媽媽有充足的信任感

別看孩子年齡不大,但是他們心裡什麼都懂,對不同的人他會採取不同的相處模式。比如孩子從小是媽媽帶的,後來奶奶接手帶他。在他的心裡,奶奶或許只是個外人。他需要和奶奶經過很長一段的磨合,才能對她有個全面的了解。奶奶也同樣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

但是孩子和媽媽之間是存在天然的信任感的,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安心的過了十個月。當他來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後,最初偎依在一起的親密時光也都是和媽媽一起,這種信任感是沒有人可以代替的。

當孩子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他會按照規矩做事,因為孩子還沒有和媽媽之外的人建立深入的情感關係。孩子不知道和其他人相處的邊界在哪裡,萬一自己的行為觸怒了對方,也許會遭到訓斥或者指責,因此孩子就會變得謹言慎行,格外守規矩。

2、向媽媽釋放情感

媽媽上班去了,在這一天中她都要和其他人一起度過。這一天孩子也會遇到些不順心的事情,或者一些他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但是這些喜怒哀樂他不方便向其他人表達,只有等到媽媽回來了,才能把自己一天的情緒發洩出來。

這些情緒有可能是對媽媽的思念,或者是對媽媽的諸多不理解,責怪媽媽沒有陪在自己的身邊。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會有同樣的心理,如果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遇到了情緒不好的事情,我們不會向朋友同事發火或者鬧脾氣,我們或許會對父母或者老公發發脾氣,因為他們是我們充足信任的人。

3、引起媽媽的注意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的孩子剛學會一首歌,他就會說:「我要等到媽媽回來唱給她聽。」有些孩子得到一些好吃的東西,他也會裝進兜裡,因為這是留給媽媽的。

孩子對媽媽的情感就是這樣深刻,他們會時刻關注媽媽,也希望媽媽能時刻關注自己。當媽媽回家後,孩子也會採用五花八門的辦法去吸引媽媽的注意力。有些孩子會用哭鬧、黏人的方式,有些孩子開始讓媽媽餵飯,甚至還有一些孩子已經能夠自己大小便了,卻在媽媽在家的時候故意尿褲子。如果你不知道孩子背後的特殊心理,可能真的會被他們的這些行為弄得抓狂。

對於0-3歲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安全感多是從媽媽身上獲得的。孩子安全感的培養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當孩子發現媽媽對他的關注變少了或者安全感不足的時候,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讓媽媽花費更多的精力在自己身上。

還有一些孩子,他們會採用特殊的方式求得媽媽的關注。比如有些媽媽工作非常忙,把孩子寄養在爺爺奶奶家裡,當媽媽偶爾去看望孩子的時候,他會表現出很冷漠的樣子,刻意和媽媽保持距離。這是因為孩子每次遇到分離的時候,他的內心都十分矛盾和痛苦。為了避免承受這種分離的痛苦,他就會遠離媽媽避免傷害。

3-6歲的孩子不乖

3-6歲的孩子不乖是在挑戰規則,獲得更多的自由。

對於3-4歲的孩子而言,他們已經逐漸開始試探做事的規則和邊界了。而媽媽是孩子最信任和了解的人,因此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去試探媽媽。看看媽媽對這些事的反應,以此來判斷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

因為孩子對媽媽有天然的信任感,孩子確信就算自己做錯事情了媽媽也不會傷害自己。我們常常看到一些5-6歲的孩子,他們和別人相處都好好的,但是一和媽媽接觸就會大發脾氣,情緒中充滿了怨氣。那是因為很多的媽媽從小對孩子監管地過於嚴格,或許連一些小事都不給孩子一點自由。當一個人沒有任何自由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想要掙脫這種束縛,這個時候他就會把這種怒火發洩到媽媽的身上。

如何處理孩子的這種行為呢?

1、有些媽媽擔心孩子太粘著自己,以後就難以獨立自主,於是儘量避免和孩子多接觸,或是選擇把孩子交給其他人來帶。慢慢地,孩子真的會像你想像的那樣變得不粘人了,但是實際上他們只是隱藏了自己內心的情感需求,也很難和媽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了。

一旦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了這種充滿距離感的親子關係,那麼你就再也難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孩子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藉助其它的渠道去尋求安全感。

對於0-3歲的孩子,當他們出現黏著媽媽的行為的時候,媽媽們不要把孩子推的遠遠的。我們不妨也去黏著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媽媽一直在關注著他,也很需要他。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安全感也充分建立了之後,他就要去開闢自己的小天地了,那個時候孩子黏著媽媽的時光就只能是回憶了。

2、對於3-6的孩子而言,媽媽要給他樹立規則和底線。有的時候我們也要有勇氣做一個「壞媽媽」,不要讓孩子輕易突破你的底線,要堅守做事的原則。但是也要適當給孩子些自由,在一些無關原則的小事情上,我們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01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真不見得這是一件壞事。,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最多就是從晚上回到家到孩子睡覺的那三個小時。時間久了,孩子的內心總會不安。他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不陪著他們,更不確定媽媽會不會回來,還愛不愛他。所以見到媽媽後,他們會表現出「分離焦慮」。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她說:「女兒最近太黏人了,只要我在家她反而不乖,都不知怎麼辦好啦。」奶奶喊她去洗澡都不願意去,硬拽過去還生氣的把洗澡水潑到了客廳,婆婆很生氣朝華姐發火說:「都是媽媽慣的,媽媽沒在家,孩子更聽話,媽媽一回來鬧得不得了。」華姐聽了婆婆的話,心裡酸酸的。難道我的家我回來還錯了嗎?難道孩子太黏人,我就不要了嗎?為什麼有媽媽在家,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看來,這位寶媽是遇到了「育兒魔咒」——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為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係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係健康又親密。一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可老公一臉驕傲的說:你不會帶孩子,總是把孩子弄哭,寶寶跟著我的時候,可乖了。婆婆也說,我正想和你商量,你要不每天中午別回來了。你不回來我們玩的挺好,你一回來,她就不乖,還經常惹得孩子大哭。為什么女兒跟著別人的時候,是天使寶寶,跟著我就根本不像人類的孩子?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孩子奶奶說,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俗話說的好,「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一場」。 朋友,豔蕊打電話哭訴,最近疫情在家,無法上班,她原本想好好的陪陪孩子,也讓婆婆休息一下,孩子奶奶天天幫忙看孩子,特別勤快,她和婆婆關係也挺好的,誰知長假在家這些日子她和婆婆的關係還不如以前了,難道想網上說的疫情考驗夫妻關係,不會也考驗婆媳關係吧?
  • 為什麼孩子會兩面派,其他人帶挺好的,媽媽在帶就不乖了
    記得剛開始有大大寶得時候媽媽和婆婆都有幫忙,我想大多數第一胎都是按書養了。每每下班回家孩子就特別粘我,各種撒嬌各種抱抱,一直就不知道為什麼哼哼唧唧的,媽媽最愛說一句:小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婆婆這也是:媽媽回來了奶奶也不要了,媽媽不在家自己吃飯,奶奶上廁所自己看一下就自己玩玩具了,到媽媽這就是各種抱抱,上個廁所非要打開門看看,看見媽媽打開暖霸還要幫忙關兩個說節約用電。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
    導讀: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孩子們說不出口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文|秘籍君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每當自己從外面回到孩子身邊,孩子都會有那麼一會兒磨人的表現。不是吵著要媽媽抱,就是哭著說自己要這要那,於是家裡的老人就會來上一句:「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孩子們說不出口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 媽媽在孩子就鬧騰媽媽不在反而乖,背後的三個原因讓媽媽很暖心
    最近有為媽媽抱怨到,自己兒子目前2歲2個月,因為之前都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婆婆從來沒有幫忙,現在自己上班了,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每天自己回家後婆婆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不在孩子一天特別乖,吃飯吃得很好。你一回來孩子就開始鬧騰,你看你是怎麼帶孩子的。婆婆還經常在孫子面前說,你媽一在家你就不乖。這位媽媽特別心煩,覺得婆婆說的話沒有道理,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來反駁婆婆。
  • 為什麼老人都埋怨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我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聽婆婆在我面前說:「只要你在家孩子就沒不乖,你不在家的時候可聽話了,該吃飯就吃飯,該玩就玩,該洗澡就洗澡,該睡覺就睡覺。聽到婆婆的吐槽,我只覺得心疼。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這些原因1、孩子的天性,本來就和媽媽更加親密。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會特別不乖
    很多寶寶在媽媽面前都是無理取鬧,在其他人面前就不會那麼肆意。寶寶有天生的洞察力,他知道媽媽的底線,而別人的底線他不敢去試探。在別處積攢的情緒只敢在媽媽身邊發洩,大人都是這樣在親密人面前更容易把脆弱的一面顯露出來,更何況一個孩子。還有生活中孩子得不到滿足,他就會向媽媽索取,向媽媽發脾氣。所以孩子在媽媽面前不乖,其實是一種愛你的表現,他知道只有媽媽能夠接受他所有的無理,和包容他的一切。
  • 為什麼李開復說不培養「乖」孩子?
    但是,在周圍眼裡袁遠和強迫症疾病相距甚遠。她身高接近一米七,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漂亮、獨立、善解人意。愛體育、愛唱歌,擅長長笛和打擊樂。成績優異,中學時出訪過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大家看到的是一個聰明、玲麗、高情商的乖巧的孩子。但是為什麼長達8年的強迫症困擾卻沒有被及時發現呢?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原因很暖心,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我安慰她:「老話不是說嗎『孩子看見娘,無事哭一場』,孩子黏你不是孩子不乖,也不是你慣壞孩子,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育兒百科》一書中說:「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者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別著急高興,這只是孩子對他人不信任,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媽媽還要背多久?
    前幾天,收到私信有位媽媽講述自己最近的困惑: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3歲的女兒變得特別粘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會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一回頭就是要抱抱,飯也不好好吃,睡覺更是得三催四請的。可就是這樣一個「小粘人精」,在幼兒園老師的嘴裡,卻是個「獨立寶寶。」家裡其他的人也都說過「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乖,只會鬧媽媽」。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
    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不少媽媽表示:孩子不在家時,乖的就像個小天使,只要一在家,孩子就變成了「混世小魔王」,孩子小小年紀,竟然有兩幅面孔,到底是為什麼?孩子只信任媽媽,孩子把媽媽看作是世界上最依賴的人,在媽媽面前想要嘗試各種事情,哪怕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吵鬧,媽媽也永遠不會離開他。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呢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孩子玩的好好的,只要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就像長在身上一樣的黏著媽媽,什麼都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喝水要媽媽給拿水杯,別人如果拿了就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像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吃吃,可媽媽一回來就變了一副面孔。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些孩子說不出口的苦衷,別太晚知道
    為什麼孩子只喜歡黏著媽媽?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家有一個&34;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很讓當媽的頭疼。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不喜歡黏爸爸,不知道你家是不是這種情況:當你正在忙的時候,讓孩子爸爸帶一會,結果才帶了兩三分鐘,孩子爸來一句&34;&34;……爸爸只顧自己的感受,不顧孩子,與媽媽細膩的心思和關愛形成強烈的反差,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爸爸&34;和&34;,自然就更願意待在媽媽身邊了。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別再讓媽媽背「鍋」了,是你不懂孩子
    家長都認為孩子不乖,一定是媽媽慣的,和媽媽在一起就有諸多不好,這讓多少媽媽既委屈又冤枉。:「你不在家那幾天,孩子挺乖的啊,你一回來這孩子一點也不聽話了。」寧寧聽完這話瞬間覺得委屈,緊接著找女兒仔細談了談心,問了她為什麼媽媽在的時候就偏偏不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