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的寶寶來上學,熱門的早教你真的了解嗎?

2021-01-17 哇塞媽媽的碎碎念

近十年來,各種各樣的早教中心像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湧現。曾有人在我所在的城市西安做過調查表明:在西安,平均每一周就有一家早教中心開張營業。

2012年,我迎來了早期教育工作生涯裡年齡最小的寶寶,6個月的慶慶。小慶慶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待在國外,而慶慶只得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幫忙照顧,打算等他到2歲左右也帶去國外。而慶慶的奶奶經常在溜娃時聽到別人家的老人們說起自家孫子上早教班之後學會了很多東西,抱著攀比和對慶慶父母有所交代的心態帶著僅6個月大的慶慶來到我們機構上早教班。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都對早教趨之若鶩?早教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聽聽擁有7年早期教育工作經驗的我來說說:早期教育,切勿本末倒置。

一、關於早期教育的誤區

提起「教育」一詞大多數家長都會聯想到「教授知識」和「學校」。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是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而狹義上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綜合來說教育就是培養一個人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早期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過程。

1、早期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知識

很多人認同教育就是教授知識這一觀點,所以順理成章的認為將知識提前教授給學齡前的孩子就是早期教育,但事實上早期教育的意義並非僅此而已。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用這句話概括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相當恰當。如果只是因為知識的積累量是不足以看到一個人長大後的人生,真正讓我們看到一個人未來是否成為「可塑之才」的判斷標準就則生活習慣、思維模式和人生格局。

得到了許多著名教育學家的讚譽和推崇、經過幾個世紀流傳的教育經典《卡爾·威特的教育》講述了一個天才的養成之道。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天才,他8歲就精通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英語、拉丁語和希臘語;9歲進入哥根廷大學;1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23歲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他一生都在德國著名大學裡授學。

看到這裡你一定以為卡爾·威特一定擁有異於常人的天賦,但實際上他在出生時就被認定是些痴呆的嬰兒。他之所以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取決於他的父親,也正是他的父親將他對卡爾·威特在14歲之前的教育寫成了《卡爾·威特的教育》。

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有這樣一句話:「從兒子出生那天就開始教育。」老卡爾認為從出生到3歲之前是最重要的時期,這時孩子喜歡重複,在重複的過程中大量吸收信息,是「硬灌」時期。「三歲看大」也是這樣的原理。

給3歲以前的記憶時期「硬灌」什麼呢?大致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反覆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所謂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的模式;另一方面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

從這段話中看出早期教育的重點除了我們通常理解的「知識」灌輸以外還包括規則和觀念的建立,也就是通常說的人生道理和「三觀」,這是奠定我們一生走多遠、爬多高的關鍵。但如果我們只把重心放在知識的積累上而忽視規則和觀念的教育,孩子也不過成長成為了「腹有詩書」的普通人甚至「惡人」。所以早期教育如果只看中知識的輸入而忽視了孩子行為準則和人生態度的培養就是與早教真正的目的南轅北轍。

2、早教班不是萬能的

有很多父母有這樣的觀念:孩子進入學校對家長而言仿佛就把教育的擔子移交給了老師,孩子成績好是老師教的好;孩子成績差就是老師能力不夠。這種觀念當然要不得。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遠重於學校教育。而且以孩子的成績判斷孩子和老師的好壞也太過偏激。學校教育尚且如此,那對於學齡前孩子的教育工作,父母們更是一頭霧水,所以父母更傾向於將孩子送到早教中心進行早教。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能將孩子送入早教中心說明家長對早期教育是重視的,這是人們教育觀念的進步。其次,對於那些對教育沒有明確目標和方法的家長來說,早教中心的老師確實有著更科學、更專業的理念和方法。經常與早教老師進行溝通也有助於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確又科學的方法。

但是,當我們了解了早期教育的內容除了知識以外還有規則和觀念後就會明白,相對於知識,觀念和規則的建立更需要父母的參與,也就是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和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家庭氛圍。

近年來蒙特梭利教育法十分流行,全國陸續出現「兒童之家」蒙氏幼兒園。蒙氏教育崇拜兒童的自發衝動,要求給兒童以極大的自由活動權,主張從自由經過作業到自覺秩序和服從,從而實現讓兒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儘管蒙氏幼兒園因對老師專業的極高要求和教具的先進而收費頗高,但依然有很多家長樂此不疲的將孩子送入蒙氏幼兒園,希望孩子得到這樣高品質的教育。試想一下,孩子白天接受著蒙氏「自主探索」的教育,晚上回到家卻被父母限制著這也不許、那也不能,孩子不會混亂又矛盾嗎?

有報刊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5層,第二層就是提升自我並言傳身教。這張圖有力的說明了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首。

3、小時候教過的東西長大就忘了?

與「早教是萬能」的相反的觀點是「早教無用論」。這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學習能力,就算記住了長大也會忘記。在我小時候,父親常常在晚飯後拉著我的手在院子裡一邊散步一邊教我背唐詩,聽父親講那時候他教我背過的唐詩沒有一百首至少也就九十九,然而當我慢慢長大父親卻發現曾經那些他教給我的古詩我盡然忘記了八成。

記憶中父親拉著我的手背唐詩的畫面還算深刻,但那些唐詩我確實不記得了。但這真的說明我已經忘記了嗎?不是的。從小到大我的語文成績總是高於其他科目的成績。小學時,我記憶和背誦古詩的能力經常被老師誇讚。同一首詩別的同學要10分鐘才能記下而我通常3-5分鐘就記住了。進入初中,我對記憶和理解古文十分得心應手,我學古文從不用刻意死記硬背通常都是在理解後很快就記住了。原因自然是歸功於父親那不自知的「早期教育」。

從我的體驗可以說明,

二、不同年齡段的早教重心

英國德斯蒙德·莫裡斯創作的人類行為學著作《裸猿》中有這樣的解釋:人類幼年時期持續的時間很長,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會生理成熟,不像其他生物,例如其他哺乳動物,大概一兩年便可繁育後代,昆蟲類的生物所需的時間更短。人類漫長的發育過在生物學中稱為:幼態持續機制。這種機制有利於智力的開發,幼年時期的延長,可以讓人類在父母和其他成年人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

但大腦在不同年齡階段發展速度和位置都不同,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通過磁性共鳴成像技術記錄了腦部發育過程。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是從額葉開始成長發育,然後逐漸過渡到後面的枕葉。腦科學家們認為,需要根據腦的發育狀態進行合適的刺激。教育是個系統工程,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都需要考慮。

1、0-1歲:建立依戀關係,加強大運動和精細動作

心理發展:對於0-1歲的寶寶最好的早教莫過於媽媽愛的表達。孩子剛剛從生理上與媽媽分離,對於這個未知的世界是惶恐、不安的,這時他需要媽媽無時無刻的照顧和陪伴。當他餓了、拉了、無聊了他都會通過哭聲來表達,這時媽媽就會來給他餵奶、換尿布、逗逗他。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寶寶就在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得到愛的滋養,他知道自己是被媽媽無條件接納和愛著的,在媽媽的生命中他是最重要的,從而與媽媽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

生理發展:在0-1歲這一年中,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動作是一生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老人常言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就說明了這個過程發展有多迅速。根據「一睡二抬三翻四撐五抓六坐七滾八爬九長牙十站十一扶周能走」的規律對寶寶進行早教,加強寶寶在各月齡的能力提升。

2、1-2歲:建立安全感、培養專注力是重中之重

心理發展:1歲後的寶寶大多開始走路,這時他們急切的希望去探索這個世界但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探索的願望,所以會對媽媽既依賴又想獨立。這時媽媽除了及時滿足寶寶的情感需要以外更要適時放手,鼓勵寶寶去探索發現他感興趣的東西,這是建立安全感的有效途徑。

生理發展:1歲後的寶寶語言發展明顯開始突飛猛進,有簡單的表達能力也能夠聽懂成人的日常用語,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走、跑、跳的大運動也日益靈活。這一時期的寶寶可以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進行視、聽、嗅、味、觸的感官刺激。另外 ,當孩子出現對某一事物保持長時間關注和興趣時請不要打擾他,讓孩子安靜地沉靜在他的樂趣中,這時是培養專注力的最佳方式。

3、2-3歲:接納與理解和能力的培養

心理發展:「可怕的兩歲」到來,寶寶會變得格外叛逆,好奇心更強,依賴心理與分離焦慮情緒也更加明顯。這時媽媽需要更多的耐心來接納和安撫寶寶的情緒,在安全的前提下輔助寶寶滿足好奇心,同時提升孩子各種能力。

生理發展:寶寶已經有了基本的語言能力,穩定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除此之外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比如: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想像力、創造力等等。在平時的生活中鼓勵寶寶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在嘗試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判斷和總結。市面上也有大量的益智玩具家長也可以和孩子通過親子遊戲培養學習能力。

總結

早期教育是更高層次的教育,他不局限於教授知識更在於規則和觀念的建立。如果只關注孩子在早教中心學到多少知識就背離了早教真正的目的。根據孩子不同時期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幫助孩子生理和心理更好、更健康的發展才是關鍵。

相關焦點

  • 六個月的寶寶來上學,熱門的早教你真的了解嗎?
    近十年來,各種各樣的早教中心像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湧現。曾有人在我所在的城市西安做過調查表明:在西安,平均每一周就有一家早教中心開張營業。2012年,我迎來了早期教育工作生涯裡年齡最小的寶寶,6個月的慶慶。小慶慶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待在國外,而慶慶只得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幫忙照顧,打算等他到2歲左右也帶去國外。
  • 和樹袋寶寶一起了解寶寶早教那些事
    早教適合哪個年齡段的寶寶?關於早教有哪些誤區?今天樹袋寶寶就和大家一起了解早教的那些相關知識!早教是什麼?從六個月到三歲之間的寶寶都是可以參加早教課程的。但是六個月到一歲之間的寶寶早教的話也就是進行撫觸,聽聽音樂之類的,其實這樣的早教課程寶媽在家就可以給寶寶進行,不需要去早教機構。因此建議寶媽最好等寶寶一歲後,再帶著寶寶開始參加早教課程。
  • 了解早教嗎?早教,早到何時?又教些什麼呢
    你真的了解早教嗎?早教,早到何時?又教些什麼呢?媽媽揮著娃娃吸引寶寶,算早教嗎?寶寶洗澡後做撫觸,算早教嗎?睡覺前給 寶寶講故事,算早教嗎?上面舉的例子都屬於早教!早教,其實寶媽寶爸每天都在進行中,只是可能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罷了。
  • 早教真的有用嗎?
    每一家早教中心都在說寶寶學習潛力最大的時期是在出生後的0-3歲之間,但依然有父母將信將疑,一方面對「教育要趁早」的理念已經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又對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接受早教感到困惑。那麼小的寶寶,還什麼都不懂,真的能接受「早教」嗎?這部分父母一般是將早教單純地理解成了學校的那種「教」,但對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他們是無法接受這種灌輸式的教育的,也很難有教育成果。
  • 關於早教你了解多少?
    最近經常也有一些媽媽問,讓寶寶上早教是否有必要,也有一些爸媽對早教存在很多困惑,例如「早教必須大人陪同參與,在家不是一樣嗎」;例如也有一些爸媽說「老師讓寶寶進行的活動,不就是平時爸媽與孩子互動的事項嗎?」  有一項來自密西根的研究,研究者把一群幼兒任意分成A,B兩組,並且進行智商、語言等方面的測試,兩組孩子沒有太大的區別。
  • 三個月的寶寶需要早教嗎?當然需要,這些早教準備你一定要做哦
    導讀:三個月的寶寶需要早教嗎?當然需要,這些早教準備你一定要做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個月的寶寶需要早教嗎?當然需要,這些早教準備你一定要做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六個月的純母乳餵養真的適合每個寶寶嗎?你做對了嗎?
    隔壁家妹妹剛升級做媽媽,出了月子後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醫生建議寶寶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之後在添加輔食,不建議給孩子過早的添加,小齡寶寶脾胃沒有發育好過早的添加對孩子沒有益處。然而家裡的而老人卻提議出了月子就可以給孩子添加營養米粉了,原因是孩子只喝奶會不飽,折騰大人也滿足不了孩子的生長。這下就犯了難了,聽醫生的家裡老人那關過不了,聽老人的怕孩子真的承受不了。
  • 有必要早教嗎?早教機構品牌排行榜
    想知道孩子英語水平如何嗎?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直接測出寶寶的英語水平有很多人問我:「是否有必要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因為大多數家長對早教機構的直觀印象都是「太貴了、浪費錢」,所以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以便各位權衡。
  • 早教真的有必要嗎?
    家長不要覺得寶寶們聽不懂而放棄了與他們交流的機會。英國早教專家認為,三個月大的寶寶就能開始和你對話了。而你要做的僅僅是在說幾句話以後停下來,留出讓他說話的停頓接下來,就會發現他們用聲音和動作來回應你了。
  • 孩子的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早教對孩子來說意義大嗎?
    孩子的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我覺得0-3歲的早教一定不要缺少,3歲看大,六歲看老,六歲歲前的寶寶有很多發育敏感期,錯過後很難補回來,我們希望我們的寶寶將來不要用一輩子來治癒童年! 選早教機構一定帶著寶寶去,讓寶寶去適應那裡的環境,還有帶資質的專業機構,考慮家裡的綜合情況!
  • 月亮寶寶早教說 | 好險,差點掉進早教誤區
    什麼樣的早教最有效?寶寶的智力該如何開發?……說起早教,不少爸爸媽媽的眼睛便會情不自禁閃閃發光。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反,要是能找到合適的方式搶跑,豈不是更爽? 但是,且慢!爸爸媽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為寶寶進行早教時,你真的做對了嗎?
  • 六個月的寶寶會些什麼?
    前些天有寶媽問我,你家寶寶會坐了嗎?我說不會那你家寶寶會爬麼?我說不會她似乎很不解地說你們不是已經快六個月了怎麼還不會坐?我說因為沒教給他坐呀,為什麼六個月就非要會呢?遵循孩子自身發展需求不是更好,他現在沒有坐的需求,自然也無心去朝這個方向努力。非常有意思的是,她問我的第二天早晨,小兮就會爬了,這真的是讓人驚喜,那天剛好滿六個月,也是從那天開始,他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
  • 早教機構發的書包每隻都是「LV」!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早教的意義,究竟在哪裡。1誤區 1早教=學知識?很多家長給孩子孩子報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早教≠學知識,早教不是補習班,通過每個星期40分鐘的課,真的不能指望小小孩能在早教課上學到什麼東西。所以我經常說,最好的早教班,不如媽媽自己好好看幾本育兒書。
  • 如何早教寶寶?巧虎來支招
    新手爸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早教寶寶。0-3歲是寶寶大腦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學習模仿能力非常強。如果在這一階段給予寶寶很好的學習模仿環境,對寶寶進行合適的早教,可以刺激寶寶大腦發育,讓寶寶更好地形成潛意識的行為習慣,給寶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早教有用嗎?線上早教靠譜嗎?寶媽小步在家早教的4個月深度日記
    在懷孕期間我就進行多種胎教(聽音樂、學英語、每天畫一幅畫、練一幅硬筆書法········),就想讓寶寶有很好的未來,什麼都想給寶寶最好的。我和嘟嘟來小步時間不長,剛剛130+天。和很多寶媽一樣,來小步前會有很多顧慮,能不能每天堅持和寶寶一起遊戲打卡?能不能引導寶寶很好地一起遊戲?
  • 六個月寶寶早教方法是什麼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現在的兒童早教市場也異常的火爆。其實最早的教育從女性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進行胎教。在寶寶出生之後,父母們也都會開找一些早期教育。那麼,六個月寶寶早教方法是什麼呢? 1、運動:六個月的寶寶應該可以坐穩了,這是寶寶發育的一個轉折,父母們應該幫助寶寶練習獨坐。孩子剛開始只能獨坐片刻,還經常會有身體前、後傾的情況。在寶寶能夠自己坐穩以後,緊接著就可以逐步的練習爬行了,父母可以用玩具來引逗,以增加寶寶爬行的欲望。
  • 六個月的寶寶沒長牙,不用給寶寶刷牙嗎?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拜遠航我家小寶現在七個月了,還記得寶寶三個月的時候,我在新生兒圈看見有個寶媽問青豌豆沒長牙的寶寶需要刷牙嗎?我也很好奇的湊了上去。很清楚的記得青豌豆說,六個月的寶寶不管長牙的或沒長牙都要給寶寶刷牙,說沒長牙的可以給寶寶按摩牙床,讓牙齒慢慢長出。
  • 寶寶如何早教?巧虎樂智小天地來幫忙
    >寶寶如何早教?巧虎樂智小天地來幫忙2020-11-09 12:09: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寶寶如何早教,是很多寶媽都在煩惱的問題。早教品牌如何選擇?怎麼教才能收穫更好的效果?對於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媽媽來說,這些問題都很難回答。其實,相較於自己沒有章法地進行早教,不如將這一重任交給專業早教品牌。比如說備受中國家庭喜愛的巧虎,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巧虎樂智小天地是專為0-8歲孩子打造的早教產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設計合理的早教方案,培養寶寶的自我管理力、思考探索力和社會適應力,讓寶寶全面發展。
  • 每隻早教機構發的書包,都是一隻「LV」!那些年報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早教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很多家長給孩子孩子報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早教≠學知識,早教不是補習班,通過每個星期40分鐘的課,真的不能指望小小孩能在早教課上學到什麼東西。所以我經常說,最好的早教班,不如媽媽自己好好看幾本育兒書。因為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早教老師是父母(或主要養育者),而最好的早教場所則是家庭。
  • 多大的孩子適合上早教?|早教機構|玩具|劉老師|教育_網易新聞
    隨著時代的進步,寶媽寶爸們思想日益開放,80和90的家長們都願意將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去培養,但對於六個月到三歲的寶寶上早教真的管用嗎?筆者帶著問題來到了木人教育集團旗下高端品牌貝比瑪瑪國際親子俱樂部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