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她的舞蹈教室沒有鏡子?_中國婦女報<20191018期>第3版:女界...

2020-12-22 中國婦女報

 

餘曦,原武警重慶總隊文工團副團長,今年3月轉業後,她選擇了自主創業,在重慶渝北區創立風兮舞雩藝術空間,期望通過舞蹈藝術幫助更多人找到幸福感。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伴著悠揚的音樂,一群女性翩翩起舞,在重慶市渝北區照母山森林公園風兮舞雩的教室裡,舞蹈老師餘曦帶領著一群女性,用心感受著身體的每一次舞動……

今年初,武警重慶總隊文工團副團長餘曦面臨人生重要轉折——轉業。當決定要脫下軍裝的那一刻,她有過惆悵,因為脫下軍裝就意味著要放下19年裡所有的榮譽。但很快,她明白,榮譽不應該是擺在那裡的獎章,而應該成為激勵她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她想帶著軍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餘曦曾榮立兩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她還是中國婦女十一大代表。轉業時,集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餘曦本有機會選擇到地方單位工作,但今年3月,她放棄了這個機會,創辦了風兮舞雩藝術空間。

軍旅生涯帶來創業啟發

餘曦15歲時作為文藝兵特招入伍,進入了武警重慶文工團,第二年她便在全國推新人大賽中獲得金獎,在全軍比賽中獲得「優秀演員」稱號,同年榮立二等功。「在部隊磨掉了嬌氣,收穫了勇氣與自信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舞蹈的魅力。」餘曦回憶,在當兵的19年裡,她們的慰問演出一次次為將士們帶去了鼓勵。

一次在若爾蓋草原的慰問演出讓餘曦至今印象深刻,連續20多個小時的車程,加上高原反應,到達目的地時她們已是頭昏腦漲。「穿著舞鞋踩在雪地裡,像是踩在棉花上。」餘曦說,那一次演出,十來個人在雪地裡撐起了整臺演出。表演結束後,她們的襪子和腳已經粘在一起,腳上早已沒有知覺。但這一次慰問演出,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即使是受傷的士兵,也在為她們鼓掌。

「在部隊19年經歷,讓我堅信舞蹈也是有治癒力的,即使我離開部隊的舞臺,我也想用舞蹈去療愈更多的心靈。」餘曦說,風兮舞雩課堂不僅僅是肢體的學習,更注重引導學員在舞動中去綻放自我。用舞動療愈心靈,就是她創辦風兮舞雩藝術空間的初衷。

讓更多人獲得幸福感

今年3月風兮舞雩藝術空間正式創立,幾次的教學下來,餘曦發現學員肖敏君(化名)每次都站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裡,便開始多一份注視和關心,當慢慢走進這個女孩的內心,得知她的故事後,餘曦不禁心疼。

因為有在部隊為女兵們疏導情緒的豐富經驗,餘曦很快與肖敏君成了朋友。原來敏君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人,因為長期在連隊,與女兒溝通太少,童年記憶中的父親只有對成績的詢問,童年的缺失使她漸漸關閉上自己的心房。餘曦了解到她的情況後,引導學員們積極與敏君交流,大家一次次鼓勵讓敏君漸漸敞開心扉。今年八一建軍節風兮舞雩藝術空間組織了一次特別活動,餘曦特意安排以「我的父親」為題,請敏君做一篇朗誦,這一次她邊流淚邊講述,將自己對父親的所有情緒都宣洩了出來。現在,餘曦很高興敏君變成了愛笑的姑娘,她的舞姿裡有了自信,眼神裡有了歡喜,學習時她也主動往第一排站。

敏君在舞蹈中打開了心扉找到了自信,全職媽媽羽菲(化名)也在舞蹈中重新找到幸福感。羽菲說,從孩子出生起她便成為全職媽媽,每天照顧孩子和家庭,圍著鍋碗瓢盆轉,忙碌了十幾年突然發現如今的自己毫無幸福感。在風兮舞雩的幾個小時裡,羽菲才能真正放鬆下來,在舞蹈中認識自己,感受每一次舞動帶來的美好心情。現在羽菲在外地陪讀,但每到上課時間,她一定坐高鐵回主城上課。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發現,與大多數舞蹈教室不同,風兮舞雩的教室裡並沒有鏡子。餘曦說,那是因為在這裡不要求學員更多地去關注外在,不用去做到讓別人看到多精緻,而要內視自己在舞蹈中的體驗,能不能真實充分地表達自己,從舞蹈中尋找到自己是用心,而不是用鏡子。

每個周六九點半,在照母山上的香樟林裡,風兮舞雩藝術空間都會組織一次對所有人開放的公益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前來參與的群眾盡情地跳舞,在一片落葉、一縷微風中去感受美。「我們想讓更多人通過舞蹈去發現美,用身體的舞動去創造美。」餘曦說,每一個人的美是不同的,也許是性格可愛,也許是有才華,她希望讓更多人明白,一個人的美麗是由內而外的,認可自己,認識自己,自信的人自然美麗,帶著這份美好心情,去定位自己在工作、家庭中的不同角色。

餘曦告訴記者,接下來她還希望能在渝北區婦聯的指導下,在風兮舞雩藝術空間建立起婦女微家,讓這裡變得更溫暖,更有情誼。

相關焦點

  • 退伍女兵餘曦的「舞動奇蹟」:為什麼她的舞蹈教室沒有鏡子?
    餘曦,原武警重慶總隊文工團副團長,今年3月轉業後,她選擇了自主創業,在重慶渝北區創立風兮舞雩藝術空間,期望通過舞蹈藝術幫助更多人找到幸福感。但很快,她明白,榮譽不應該是擺在那裡的獎章,而應該成為激勵她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她想帶著軍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餘曦曾榮立兩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她還是中國婦女十一大代表。轉業時,集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餘曦本有機會選擇到地方單位工作,但今年3月,她放棄了這個機會,創辦了風兮舞雩藝術空間。
  • 湖南長沙向「婦女兒童之家」授牌_中國婦女報<20210111期>第3版:女界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消息 1月7日,湖南省長沙市婦聯召開2020年度長沙市示範「婦女兒童之家」現場經驗交流暨長沙市村(社區)婦聯換屆工作推進會。會議為2020年度30個長沙市示範「婦女兒童之家」進行了授牌,對長沙市各級婦聯掛兼職副主席、執委履職20個優秀典型案例「微故事」進行了頒獎。
  • 一輩子將一件事做到極致_中國婦女報<20170406期>第A2版:女界報導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 賈瑩瑩2017年2月27日,遼寧鐵嶺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熱工檢修部專責工程師王淑麗趕赴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先進女職工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並捧回了遼寧省唯一一枚「全國五一巾幗獎章」。
  • 來自小縣城的「大V」家教平臺_中國婦女報<20201214期>第4版:視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許真學 任然在一個縣級市,做一個面向市內2萬餘名小學生的網絡電臺,訂閱量能達到多少?5萬——這意味著,起初僅著眼紮根四川廣漢市,以「家教」為主要內容的網絡電臺,知曉度已突破地域限制,在更廣的網絡空間有了一批「鐵粉」。
  • 「綠色庭院」助推綠色經濟藏富於民_中國婦女報<20190611期>第1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 記者 茹希佳「『千村婦女爭創綠色庭院』就是婦聯組織以綠色庭院為切入點、以鄉村婦女為主力軍、以生態富民為主抓手,立足打造生態文明的最小單元、鄉村振興的基層車間、農民增收的聚財寶盆,讓人人成為『美麗中國』的行動者、戶戶成為美好家園的享有者。」
  • 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解後顧之憂_中國婦女報<20210111期>第5版:家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富東燕「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來看待人口發展的「關鍵轉折期」。首先,生育率繼續下行的可能性很大,據數字估算,2011年~2015年,我國總和生育率均超過1.6,2016年和2017年的總和生育率則超過了1.7,但2018年該數字下降至1.5,2019年降至1.45左右。「從部分地區的出生人口來看,2020年的總和生育率可能再創新低。
  • 第十篇 女子教育和婦女保健、文化事業(三)
    還有一類是封建復古派婦女刊物,如民國3年(1914年)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之後鼓吹封建復古主義,當時出版的《女子世界》(與清光緒三十年出版的《女子世界》同名)等少數婦女刊物就曾宣揚舊道德,詆毀婚姻自由。   這一時期在上海創刊的婦女報刊主要有:   《女學報》 中國第一份婦女報刊,也是中國最早的白話報刊之一,旬刊。初名《官話女學報》。
  • 「扶貧小院」奏出姐妹幸福新樂章 _中國婦女報<20200326期>第3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麗婷□ 王聚芬 周慧玲「噠噠噠噠」……寬敞明亮的房間內,姐妹們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飛針走線,鎖邊接口,一個個毛絨玩具從她們指間靈活展現。伴隨著縫紉機「奏鳴曲」,偶爾還會傳出姐妹們的說笑聲。這裡是河北省邢臺縣抗大路沿線漿水鎮上寺村的「扶貧小院」加工車間。
  • _中國婦女報<20201209期>第4版:視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思維能力上的性別差異並不存在,我完全感覺不到,我覺得自己邏輯思維比形象思維更好,可能個體之間的差異要比性別之間的差異更大國家應出臺更多的政策,鼓勵、支持女性從事理工科領域的工作」□ 中國婦女報
  • 引種芭樂果 當年就成「發財果」_中國婦女報<20190329期>第6版:新...
    邱燕紅在護理芭樂果■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高峰■ 龔堅廣西象州縣有一種野生果樹,當地人叫「臭果」,學名叫作番石榴,現在它還有一個洋氣的名字,叫芭樂果。近日,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來到邱燕紅的果園裡,只見山嶺上一棵棵矮小的番石榴果樹上掛滿了綠色的果實。「我們這個果是從臺灣引進的,臺灣人把番石榴稱為芭樂。」邱燕紅介紹說,這種果的肉是紅的,切開後看起來就像小西瓜,還被稱為「西瓜芭樂」。2017年,邱燕紅在網上看到「西瓜芭樂」的介紹,專程趕到福建省漳州市的種植基地進行考察。
  • 疫情過後,想在舞蹈教室見到你!
    等到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在舞蹈教室看見你…01.或許這就是它的魅力,既是你的舞蹈練習的好幫手,也是你的好夥伴。是不是很久沒有摸過把杆了,快忘記把杆上你那優雅挺拔的身姿了。03.充滿魔力的「鏡子」成長的收藏地鏡子哪裡都有,但是唯獨舞蹈教室裡的鏡子,充滿了魔力。你的每一組動作,每一次肌肉的拉緊和放鬆,它都反覆又熟悉的記錄著。
  • 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舞蹈教室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後悔知道的晚了
    她說:「看你家孩子這氣質,一看就是學舞蹈的,這幾天正打算讓我家孩子也報名呢。」聽到這裡,艾莎同學也不禁想到,確實,一般學習舞蹈的孩子,體態輕盈、身姿挺拔,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自信的氣質。因此,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報舞蹈班的原因之一。但是,由於各舞蹈機構的特點不盡相同,導致家長們在選擇的過程中糾結不已。
  • 黃曉薇會見香港福建婦女協會骨幹研修班_中國婦女報<20191204期>第...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消息 12月3日,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會見香港福建婦女協會創會主席陳聰聰率領的香港福建婦女協會骨幹研修班。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趙雯參加。黃曉薇高度評價香港福建婦女協會為維護香港社會和諧穩定發揮的積極作用,並向大家介紹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她們為人民築起生命防護線_中國婦女報<20210114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麗婷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河北省石家莊市實施閉環管控已一周時間。1100萬居民不僅要居家隔離,還要進行兩輪核酸檢測。在這樣的戰「疫」時刻,河北省直屬機關第二門診部(以下簡稱省直二門診)的女醫生、女護士勇毅擔當,在寒冬裡努力為人民築起一道生命的防護線。
  • 各國如何鼓勵男性休育兒假_中國婦女報<20170809期>第B4版:環球女界
    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隨著生育率的走低,老齡化現象嚴重,韓國政府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進行改革,其中一項改革措施就是通過提供政府津貼的模式來鼓勵男性休育兒假。韓國現行法律規定,男性可以休一年的育兒假,這時期可以拿到政府的津貼,相當於每月收入的40%。2015年上半年,韓國男性休育兒假的人數比2014年上升了40%。
  • 數獨題目——20191018答案
    如您還沒有關注本公眾號,請點擊上面的「丁香晴空」關注本公眾號。
  • 村裡婦女建起互助基金會_中國婦女報<20160529期>第A1版:新農村新...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 許真學「會員本人患病一次性自費醫療2000~3000元的,給予慰問金100元,自費3000~4000元的給予慰問金200元……」這不是政府扶助措施,而是重慶市豐都縣仁沙鎮陶家坪村留守婦女互助組的基金會章程之一。
  • 學生VS家長 辯出家庭教育好方法_中國婦女報<20201214期>第6版:家教
    照片為辯論會現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文/攝「嚴厲是虎爸狼媽式教育的特徵而非全部,虎爸狼媽式教育可以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制定明確的目標……虎爸狼媽式教育有利於孩子成長。而作為媽媽的陳曉麗說:「雖然從來沒有以虎爸狼媽式的教育方式對待兒子,但這場辯論賽完全顛覆了我對『虎爸狼媽』式教育的認知,它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非打即罵,它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值得我學習。」參加完辯論賽的唐語唅說,在她家裡,父母所給予的教育有點「虎爸狼媽」式。「我非常明白為什麼他們對我很嚴厲,因為他們愛我。」
  • 實現婦女經濟賦權需要全方位努力_中國婦女報<20170401期>第A2版...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 評論員 莫蘭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1屆會議日前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在不斷變化的勞動世界中的婦女經濟賦權商定結論》,「商定結論」關注五個重點:消除婦女經濟賦權面臨的結構性障礙;保證職業婦女不因懷孕和做母親而被置於不利境地;保護婦女的工作權利並在各級管理層實現性別平衡;推動將非正規就業者和傭工納入正規經濟;關注邊緣婦女群體的經濟賦權問題。
  • _中國婦女報<20201219期>第4版:家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