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消費」喊了17年 「不明不白」問題仍然突出

2020-12-15 中國網

商家虛假告知、不告知、不完全告知現象普遍。專家表示,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監管,並通過信用懲戒、加大處罰力度等手段,增加不良商家的違法成本。

2000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明明白白消費」主題活動,期望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尊重。然而,17年過去了,3月12日至14日,《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因商家的虛假告知、不告知、不完全告知致使消費者「不明不白」消費的問題仍很突出。

北京白領鄭嬌麗告訴記者,去年「雙十一」,她在某電商平臺看準了一組洗衣液套裝,5瓶原價500元,打5折只需要249元。正需要洗衣液的她覺得十分划算,立即下單。而就在那個周末,她在逛超市時看到同樣品牌同樣規格的洗衣液僅賣39元一瓶,立即發現自己上當了……鄭嬌麗的遭遇屬於商家虛假告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四川遂寧蓬溪縣的楊先生遇到的則是商家未告知的情況。楊先生告訴記者,3月5日,他的私家車車頭在交通事故中損壞,於是便送到當地一家維修廠維修,當場約定維修費1萬元。但車子維修好後,修車廠卻要收取1.3萬元維修費。多出的3000元錢原來是修車廠未告知楊先生,擅自維修、更換汽車零部件所產生。

除了虛假告知、不告知,商家不完全告知的情況也會侵害消費者權益。去年8月,北京市民殷女士在小區旁的理髮店做頭髮時,辦理了一張7折會員卡。

「春節前夕,我到店裡燙髮,選擇了一款1000元的藥水,覺得會員卡打7折能便宜300元錢。然而結帳時店員卻告訴我,正值生意高峰期,會員卡不能用,只能付現金。」殷女士很生氣,因為在辦理會員卡時,店員並未告訴她春節前夕會員卡不能用。

對此,北京市君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飛告訴記者,知情權是指消費者知悉其投資的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這是消費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比如在購買商品時,其價格、用途、性能、有效期、售後服務等,消費者是有權知道的。相應的是商家的告知義務,但有些商家為了盈利,不惜違法或打法律擦邊球,不告知、虛假告知或者不完全告知消費者商品的實際情況,致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屢受侵害。」王飛律師說。

「這麼多年過去了,消費者知情權被侵害的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現在新問題又來了。隨著電商的發展,遠程購物越來越多,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更加突出,消費者的知情權更易遭受侵害。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監管,並通過信用懲戒、加大處罰力度等手段,增加不良商家的違法成本,真正讓消費者的錢花得明明白白。」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對記者說。(記者甘皙 楊召奎)

相關焦點

  • 「不明不白」的分手,更要「明明白白」的放棄!
    如果你不小心被愛情辜負,那就學會吐出來,縱然愛情遠了,我的友情依然支持你----明一悅讀。明一悅讀: 你好。我有一個談了兩年多的男朋友,開始很甜蜜,對我百依百順,家務從不用我插手,飯也做得完美,閨蜜都羨慕我找了一個好男人。
  • 美容院「埋雷」營銷花樣多 「明明白白」消費的關鍵在於……
    來自廣西的秦女士與當地一家美容院籤訂了「感恩回饋——年度五星級護理年卡贈送」協議。協議約定,秦女士向美容院交付近6千元誠意金,獲得五星級腰腎護理年卡1張,協議有效期內只要堅持每周一次到店護理,滿40次即可全額返還誠意金。協議籤訂後,秦女士堅持每周到店做護理,但當年卡使用了30多次後,美容院開始以各種理由拒約,並誘導秦女士把餘下的誠意金轉做其他美容項目。
  • 晉商消費金融投訴問題突出 該如何扭轉「行業差生」印象?
    原標題:晉商消費金融投訴問題突出 該如何扭轉「行業差生」印象?   晉商消費金融成立於2016年2月,是山西省首家、全國第14家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
  • 「老人被死亡」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4月17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77歲的溫淑雲告訴記者,她在2017年10月「被死亡」了,戶口被派出所註銷。直到前不久,她到新疆街派出所交了7元錢並補辦了戶口,才「活過來」。(4月21日《生活報》)天下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 謝楠配音柯娜 與阿童木感情「不明不白」
    本年度電影大片《阿童木》即將隆重上映,目前配音演員的甄選以及配音都在緊張進行當中,近日曝光了首批阿童木配音的人選,羽泉兄弟為片中四個角色配音,謝楠有幸成為柯娜的配音人選,片中柯娜和阿童木上演了一段「不明不白」的感情。
  • 說明書不明、劑量多,用量酌減……兒童用藥問題多
    孩子生病,家長本來就已焦頭爛額,如果還因為模凌兩可、措詞不明確的說明書而不知如何用藥,是不是更讓人頭疼。 除了措詞不明,兒童用藥很大程度上以成人藥來代替,減量如何減量?
  • 1996年喊「武統」全臺皆備 如今為何「不痛不癢」?
    原題 1996喊「武統」全臺戒備,如今「不痛不癢」?
  • 山東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清單(17市)
    28濟南市餐飲油煙、噪聲汙染擾民問題多發,油煙直排問題突出,本次督察接到相關信訪件253件,佔所有汙染類型的17.4%,城管部門日常監管履職不到位。  292015年以來,小清河辛豐莊斷面一直超標,2015年被省環保廳實施掛牌督辦至今未解除。
  • 兒子大學裡不明原因死亡 父親為真相奔走17年
    兒子大學裡不明原因死亡父親為真相奔走17年。  張達1996年7月12日向系裡交了《緩考申請》,下午被同學送進了校醫院。  13日20時張達頭疼的撞牆喊媽媽,同學跑去找醫生轉院。21時,張達病情加劇,同學找來主治醫生再次要求轉院,主治醫生說「明天請示楊院長給你轉院」。
  • 貪官警示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是個筐?
    廣西欽州市委書記俞芳林來源不明財產188萬元。嶽陽市原市長、湖南省工商局局長歐陽松來源不明財產147.5萬元。廣西玉林市委書記李乘龍來源不明財產566.4萬元。哈爾濱市副市長朱勝文來源不明財產60萬元。河南滎陽市財政局局長薛五辰來源不明財產595萬元。我們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
  • 聚焦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一邊喊剁手一邊辦分期
    原標題:聚焦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一邊喊剁手一邊辦分期   目前,張國志發展了近10個同學加入代理行列。隨之而來的,是每個月上百個註冊籤約的新用戶,這些新用戶都是在校大學生。張國志的收入,也從最初的3位數到如今的4位數。
  • 媒體稱運營商不明扣費 工信部:督促企業立即糾錯
    網易科技訊 7月11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反映運營商手機不明扣費、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等問題,工信部表示,已督促電信企業立即糾正錯收費行為,並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從下月起以簡訊方式按月向用戶主動推送通信帳單信息。
  • 尹韻公:習總書記「5·17」講話突出問題意識指明發展方向
    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為專家學者代表,本人有幸參加了此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筆者認為,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一個鮮明特點是突出問題意識。
  • 維C銀翹片5年4曝安全問題 監管為何「只喊不打」?
    (6月19日港府新聞網) 如果沒有記錯,這是維C銀翹片近5年時間以來第4次曝光出安全問題。早在2008年底,「打假鬥士」方舟子就曾公開撰文質疑維C銀翹片的成分;到了2010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告,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關注中西藥複方製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今年3月份,廣藥子公司生產的維C銀翹片被曝含有劇毒成分,中藥材原藥殘留大量的砷、汞等有害物質,引起消費者恐慌。
  • 家中老人喊腰痛?除了腰椎間盤突出還有可能是……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我媽媽50歲了,身體還不錯,但是最近老聽她喊腰痛,還伴隨下半身腿部麻木、疼痛,聽說是腰椎出問題了,想聽聽醫生的建議。」長沙的張女士近日諮詢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腰椎病專家葛澤華。
  • 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形勢仍然不明,本周將做最後努力
    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形勢仍然不明,本周將做最後努力; ① 英國和歐盟將在本周就脫歐後貿易協議做出最後努力。為避免年底混亂分手,談判時間可能只剩幾天了。 ② 愛爾蘭總理警告說,不要過於樂觀,達成協議的機會只有50比50。如果英國與歐盟達不成協議,愛爾蘭將比其他26個歐盟成員國面臨更大的經濟痛苦。
  •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三大問題仍然值得重視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三大問題仍然值得重視:第一大問題,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在今年疫情嚴重的形勢下實屬不易,在世界貿易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為我國提供了糧食安全底線,但如何持續保持我國糧食產量仍然需要重視今年最大的變數有三個
  •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第一產業基礎不穩,第二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第三產業發展不快的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服務業發展長期滯後,結構不合理,生產性服務業水平不高,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服務業國際競爭力不強。    三、農業基礎地位不夠牢固    一是現代農業建設任務艱巨。
  • 部分「鮮奶吧」奶源不明暗藏安全隱患
    奶源不明 多頭監管 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   如今,「鮮奶吧」在我國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因主打「鮮奶直供」、「營養健康」,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然而,記者近日採訪時發現,由於存在奶源不明、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多頭監管等問題,部分「鮮奶吧」仍暗藏乳製品安全隱患,確保消費者喝上「放心奶」依然任重道遠。
  • 李揚:中國槓桿率比較高已成為突出問題
    當然這是一個毛數字,我們扣除當中不流動的部分,中國的主權淨資產仍然有20.7萬億人民幣,也就是3.04萬億美元。」李揚說。   據悉,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自2000年舉辦首屆論壇以來,每年舉辦一次,已經連續舉辦18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