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可以說,養腸是養生的重要步驟。
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習慣,會增加腸道損傷風險,腸道損傷可能會有哪些表現?
如果近期常出現3個異樣,當心就是胃癌發出的求救信號!
1、飯後出現胃疼
如果你在飯後胃痛,你的胃可能已經受損,你可能患有胃腸炎,胃潰瘍和其他疾病。
在嚴重的情況下,它可能導致胃癌。
2、飯後出現腹瀉
有些人飯後腹瀉,說明胃功能下降。
假如飯後立即出現拉肚子,顯示腸胃功能紊亂,食物就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已經有胃病的人應該認真對待,因為這可能是胃病的徵兆。
3、飯後出現黑便
一般來說,長期出現黑便,往往表明腫瘤已經發生,胃癌也是如此。
因為胃癌會導致消化道或小腸出血,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使病人的糞便呈現黑色。
提高防癌意識,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調理,及時治療,將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胃癌對我們身體的破壞。
常吃這3種食物的人,要注意腸胃健康!
1、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在油炸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多環芳香烴(PaHs),其中最著名的是苯並芘。
它具有很強的接觸致癌性,會增加胃癌、結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發病風險。
所以,如果經常吃油炸食品的人,胃有任何異常,最好檢查一下。
2. 泡菜
很久以前,胃癌被稱為「貧困癌症」,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其主要因素與飲食有關。
首先是飲食,便宜的泡菜。
泡菜在生產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鹽,產生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會在細菌的作用下,還原為亞硝胺。
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刺激胃黏膜,會引起胃產生「病變」,胃癌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3、過燙食物
人的消化道黏膜,非常脆弱,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如果溫度超過這個限度,黏膜就會被燙傷。
所以,那些經常吃辣的食物,就像剛出鍋的食物,放進嘴裡,要注意胃的健康!
由於經常吃熱的食物,黏膜損傷未得到修復,而被燙傷,反覆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量的改變,進一步發展成癌變。
預防胃病,呵護胃部健康,保護腸道,其實不難
腸道雖然是我們體內的「大功臣」,但是它的需求卻很低,想要保護腸道,你只需要——
1、保證三餐的準時
保持胃的健康和保證按時吃飯是非常重要的。
在早上7點到9點之間,胃經絡正在流行。因此,這是吃早餐的最佳時間。
午餐最好在未時圍前吃(中午1點之前),因為圍棋是小腸的時令,對小腸有一定的維護作用。
2、胃要三分治、七分養
俗話說:「胃要三治七養。」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服用藥物很難痊癒。所以要靠平時的溫暖。這裡有一些常見的材料來溫暖你的胃。
火麻籽,性味平,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火麻籽有養胃健胃之效。裡面的亞麻酸,亞油酸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保護胃黏膜,促進胃部健康。以往都是以火麻籽煎水飲用科技發展,經後人發現,火麻籽中的營養集中於其油脂中,所以一般人們一般不直接煎水飲用,而是直接食用火麻籽油。
胃不舒服時,可以用火麻籽油,衝泡一杯溫開水,堅持飲用,胃會感激你。
3、按摩中脘穴
脘,指的是胃部、胃腑。
人體有許多不同的經絡,如任經、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它們相交於中脘。
因此,中脘穴也相當於一個交叉的穴位,具有治療胃病的作用。
中脘穴位於胃賁門與幽門之間,常根據疏肝養胃之功效,如有消化不良之問題,也可根據中脘穴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