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師道尊嚴的重要性

2020-12-17 中考衝衝衝A

師道尊嚴的真正含義,是指只有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知識、道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我們提倡師道尊嚴,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所謂「師道尊嚴」,即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顯示教師為受人尊敬的神聖職業。改革開放後,中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和師資建設,從1985年起,把每年的9月10日設為教師節。老師是需要我們尊重、敬愛的,雖然少數有不恥行為,讓我們很反感,但絕大多數老師是很善良、敬業的。

我們的社會需要營造尊師重教的風氣,延續我國優良的教育傳統。在中國過去社會是非常尊師重道的,中國人最尊重的就是老師,把尊重老師看作尊重祖宗,同等看待,所以老師具有神聖的地位。自古有「子貢結廬」的典故,子貢是孔子傑出的弟子,後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孔子死後,眾弟子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守墓6年。足見子貢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

提倡師道尊嚴,應從幼小學生抓起,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

相關焦點

  • 師道尊嚴是重點
    古人早就認識到了「師道尊嚴」的重要性,並大力倡導。《禮記·學記》中記載: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在古代社會裡,老師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師道尊嚴作為一種傳統封建思想曾經受到過批判,主要原因是,過分強調「師嚴」是為了「道尊」,強制人們恭敬地學習「克己復禮」,以維護上層階級的統治。在學校內部,師生關係納入等級制度,與君臣、父子關係同等看待,上下有尊卑、貴賤、高低之分。
  • 師道尊嚴被批判這麼多年,得到的是什麼
    師道尊嚴,已經很少被人提起。師道尊嚴被作為傳統教育的特徵,被批判多年,在大力批判傳統教育,倡導教育改革的環境下,提師道尊嚴代表了落後,代表了與教育改革相對,誰還會說。其實想想,師道尊嚴何錯之有?師道尊嚴被批判這麼多年,我們得到的是什麼?
  • 「教育強國」石中英:師道尊嚴的歷史本意與時代意義
    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中, 就多次闡釋過對「道」的認識, 如「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人, 遊於藝, 」[2]將「道」看成是一種人生高遠的理想;「朝聞道, 夕死可矣, 」[3]表達了悟「道」、踐「道」對於人生的極端重要性, 其價值甚至在生命之上;「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4]97表達了人在弘道方面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 師道尊嚴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尊師重教、師嚴道尊,師道尊嚴是褒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尊師重教。 師道尊嚴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師道尊嚴(shī dào zūn yán) 成語釋義: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 「師道尊嚴」與「當仁不讓」共同弘揚文化傳統
    「師道尊嚴」與「當仁不讓」共同弘揚文化傳統 發表時間:2011-05-26   來源:這便是「師道尊嚴」的由來。  唐代大文豪韓愈在其《師說》一文中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韓愈看來,教師的作用和意義是有不同層次的,他首先擔當著傳承道統的使命,其次是傳授某種技能,最後是解惑釋疑。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當然是道統的傳遞,亦即如宋儒張載所謂的「為往聖繼絕學」。「師者」代表著文化的道統,是文化生命的人格化。在一定意義上,尊敬老師也就是尊重傳統。
  • 一桌"謝師宴"讓師道尊嚴"顏面掃地"
    勤儉節約,這些在幼兒園都提倡的中華傳統美德,如今竟堂而皇之地擺在「親其師,信其道」的老師們面前。如此「謝師宴」,帶來了奢華之風、攀比之風,讓師道尊嚴「顏面掃地」,酒席上的老師們,你們可「Hold」住了嗎?「謝師宴」誤導了孩子們的「人情消費」,甚至變成了商家賺錢的陷阱,顯然已偏離「謝師」的本意。既如此,何不叫停?
  • 師道尊嚴
    「師道尊嚴」這句話,出自《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什麼意思呢?
  • 2020年國考申論備考:重振「師道尊嚴」樹立民族信仰
    2020年國考申論備考:重振「師道尊嚴」樹立民族信仰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年國考申論備考,國考,國考準考證,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跟我快學《道德經》(2)老師迷惑,問道老子,師道尊嚴在哪裡?
    這李老師提倡快樂教學,歷史課教學生穿越,編故事,寫故事,看課外書……學生讀初三了,還整天捧著他的課外書,你說班主任急不急?小滿真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剛醒過來就急著要到學校去讀書。家長見小滿精神不錯,也就同意了。未料到學校第一天,上完第十二節課,也就是在晚修的最後一節課,歷史的一幕又重演了,只是換了一個主角,那節課當班的是他的班主任。
  • 智慧班級文化—老師學會放下師道尊嚴,與學生形成親密夥伴關係!
    在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知識體系中關於「班級管理科學化」的教育理論中,我們一貫強調班主任與學科老師要放下「師道尊嚴」,以一種「亦師亦友」的態度與學生平等相處兩者之間形成親密無間的夥伴關係,才能更加有利於班級管理科學化的班級文化先進理念的傳承。
  • 師道尊嚴何在?為什麼現在的學生不尊重老師了?原因主要有兩點!
    師道尊嚴又何在?客觀上教師在社會價值觀、知識領域獨尊地位的喪失社會價值觀領域獨尊地位喪失首先,在社會價值觀方面,教育的功利化傾向日益嚴重。主觀上「尊師之道」以及「為師之道」的喪失「恭敬信服」的尊師之道喪失師道尊嚴中尊師與尊道緊密聯繫,師道與尊嚴存有內在邏輯。
  • 小學生課堂禮儀是培育「師道尊嚴」的良好方式
    不論掀起什麼運動風浪,「師道尊嚴」的意識已經存在人們心間。上世紀七十年代油田子弟學校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急急忙忙趕到自己的課桌前坐好,老師等同學們都坐好後才走進教室。老師進門後先不上講臺,這時班長喊口令:「全體起立「,同學們都站起來大聲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師生矛盾時誰是弱勢群體,老師說:師道尊嚴都可以放下
    於是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說如果班主任下去把被子檢上來就很沒面子了,以後誰還聽班主任的,師道尊嚴沒了。有人主張還是先勸說學生下窗臺,讓別的學生下去撿。也有說還是班主任下去撿被子,以免張某做傻事。最後專家給出的結論是,班主任下去把被子撿上來,平息學生張某做傻事是當務之急。
  • 師道尊嚴體現於老師自身的道德修養
    師道尊嚴,既體現在對學生的管教上,更體現在老師自身的道德修養上。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侯江流程編輯:吳越
  •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將師禮列入「三本」之一,可見拜師禮之重要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以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古之求學者,只有舉行拜師儀式,入了泮,才能夠算正式進入了孔學的大門。武術也不例外,兩儀門更是如此。兵者,國之器也,武者,止戈也。
  • 提倡孝道的意義、提倡孝順的根本
    講究孝道,要特別澄清一些不良的現象,當今中國,提倡孝道的力度不足,可讓人們學習體會的孝行宣傳不夠,一些個體有諸多的過分依賴父母向父母伸手的惡劣心態,這就是年輕人中所謂的啃老一族!這些人凡事向父母伸手索要,卻不知道自身奮鬥掙取生活費用,表現出缺乏感恩心態的白眼狼行徑,更有甚者,一些人竟然和父母反目成仇,甚至一言不合就對父母大打出手,極端的例子是弒父弒母,可見提倡孝道並非是個人個體家庭小事,事關整個社會的秩序和穩定!
  • 「下跪」謝師恩的形式您提倡嗎?
    6月14日《錢江晚報》)隨著畢業季的來臨,如何辦好畢業儀式,如何維護師道尊嚴
  • 我們現在提倡國學,應該提倡國學的什麼內容
    我們現在提倡國學,應該提倡國學的什麼內容提倡儒佛道。國學的內容很多,包括什麼剪紙對聯窗花都是外沿。但是如果真的要獲得大發展,一定要提倡的內容是儒佛道。
  • 開學第一課:我們提倡節約杜絕浪費
    開學第一天,七一小學將「厲行節約 杜絕浪費」作為開學第一課教育主題,幫助同學們認識糧食的重要性,讓他們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各年級組還精心策劃,開展「提倡節約 杜絕浪費」的手抄報比賽。既鍛鍊學生的創作能力,又持續強化學生的節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