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開設了胃食管反流病外科門診

2020-12-17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姜寧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胸外科聯合消化內科及解放軍960醫院的同道啟動了胃食管反流疾病MDT會議。為了讓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專業的診斷評估,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提高生活質量,胸外科開設了胃食管反流病外科門診。

會上,胸外科主任醫師彭傳亮、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朱孔錫,解放軍960醫院胸外科主任鄒志強、副主任醫師劉玉對胃食管返流病的診斷治療發表學術見解,在診斷的流程和治療方案上達成一致,切實解決患者「燒心反酸」之憂。會議提高了與會醫師對該疾病的認識,促進了胃食管返流病的規範診療。

據悉,當前胃食管反流病(GERD)已經成為一種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疾病,發病率為5%。由於患者對該病缺乏認識,導致本病出現「一高三低」的特點,即發病率高、認知率低、就診率低、治療率低。國內許多醫療中心相繼成立了胃食管反流疾病科,微創技術下的食管裂孔縮縫、胃底摺疊手術越來越普遍,該術式有創傷小、費用低,對治療胃食管反流疾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反酸燒心難愈 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胸心外科張鵬教授介紹說。  亞洲最新調查顯示,中國臺灣、印度約20%的人有這個病,以前我國大陸地區患病率在3%到4%,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等因素的變化,我國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部分地區已突破10%,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地逐漸高發。但由於胃食管反流病慢性、非致死性的臨床特點,使得很多醫生和患者對該疾病缺乏重視。小病不重視就釀成大病。
  • 胃食管反流病是可以治癒的
    □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常小雨    3個月前,中國首個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成立儀式在鄭州隴海醫院隆重舉行,國際血管外科專家、國內胃食管反流病微創治療發起人、中科院汪忠鎬院士到會講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季鋒博士、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王洪濤主任等知名專家共同出席了本次大會。
  • 向「胃食管反流病」宣戰的院士和他的團隊
    「什麼是食管反流?食管內發生氣體、液體、固體逆流者,就叫作食管反流。」汪忠鎬院士的學生季鋒博士解釋說。  說到對胃食管反流病的重新認識,這要從我國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國際血管外科學會副主席、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忠鎬患病談起。
  • 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症狀?慢性咽炎或與反酸有關
    原標題: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症狀?慢性咽炎或與反酸有關 胃食管返流病是一系列的,由於胃內容物返流到食管,以及其他部位造成的系列的症狀表現的一組疾病。這病非常常見,但是大家往往沒被引起重視,真正得有效治療和去醫院看病的非常少。
  • 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科開展「胃食管反流病」義診活動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作壓力的增大,有很多病人因病症不同誤去其他科就診,這其中很多病人的病根是「胃食管反流病」,63歲的於阿姨就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三個月前,她感到胸悶,咳嗽反覆發作,甚至影響夜間休息。
  • 十年胃食管反流病十分鐘解決
    □記者林輝通訊員趙衛衛    34歲的王女士飽受胃食管反流病導致的咳嗽、咯痰、泛酸、燒心等症狀折磨長達10年。河南省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張勤生教授僅用10分鐘,就為這位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成功實施新的術式——內鏡下賁門鬆弛緊縮術。術後半年,王女士恢復良好,反流症狀消失。
  • 「好消息」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科「胃食管反流病」義診開始啦!
    胃食管反流病為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燒心、反流為主要症狀的臨床症候群,其他可表現為胸痛、上腹痛、咳嗽、哮喘以及咽喉症狀等。胃食管反流病可導致食管炎症、潰瘍、出血、食管穿孔、引起哮喘發作或肺纖維化,嚴重者可導致食管癌。
  • 胃食管反流病來襲 都市人打好「保胃戰」(2)
    認識有誤區 沒有「特效藥」  「7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認為,在專病門診就能配到一勞永逸的『特效藥』,其實胃食管反流病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慢性病,需要終生服藥。」專家發現部分患者療效沒有預期中的理想。「患者在疾病治療上存在兩大誤區:一是意識上的,認為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根治。」
  • 烏海市蒙醫中醫醫院脾胃肝膽內科「胃食管反流病」健康宣講活動
    胃食管反流病為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燒心、反流為主要症狀的臨床症候群,其他可表現為胸痛、上腹痛、咳嗽、哮喘以及咽喉症狀等。胃食管反流病可導致食管炎症、潰瘍、出血、食管穿孔、引起哮喘發作或肺纖維化,嚴重者可導致食管癌。
  • 胃酸倒流襲職場白領 七成人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
    而今有專家說,擊倒鄧麗君、柯受良的,可能不是哮喘病,而是胃食管反流病。  何會有如此異議?一則因胃食管反流病症狀複雜,常貌似哮喘、鼻炎,有時還極像心絞痛;二則它雖然十分常見,卻又讓我們十分陌生。一項調查顯示,7成以上被訪者有胃反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但卻有近6成被訪者從未聽說過此病。
  • 胃反酸、燒心 當心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你常感覺胃部灼熱、上腹不適,感覺食物反酸到喉嚨及口腔卻找不到原因,很可能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燒心、咳嗽都可能是症狀胃食管反流病(GERD),聽起來陌生,其實離我們很近。據統計,超過1億6千萬中國人有胃食管反流症狀,相當於每8個人中就有一人被不同程度的反流症狀困擾。
  • 光明健康科普|於磊:走出治療誤區 胃食管反流多因「犯懶」所致
    11月28日,光明網大健康科普採訪間走進第十二屆北京胸外科學術年會現場,邀請10位胸外科專家,均為我國胸外科診療和科研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就我國肺癌早篩早診現狀、最新胸外科微創理念、疫情防控下的心肺疾病全程管理等話題,為廣大網友們進行科普解讀。
  • 胸痛排除「心病」 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原標題:胸痛排除「心病」 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靳婷)胸痛可能是心梗的「警報」,因此很多人稍有胸痛就寢食難安,可全套檢查下來,心臟、冠脈全沒問題,怎麼回事?消化內科專家提醒,排除了心臟原因引起的胸痛,要考慮另一常見情況——胃有事,而且最多見的是胃食管反流病。
  • 唐山南湖醫院開展第三屆「全國胃食管反流病宣傳周」健康講座及...
    9月12日,由我國首位胃食管反流病專科主任吳繼敏教授領銜的國內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團隊,攜手唐山南湖醫院舉辦了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本屆宣傳周主題為「胃食管反流病可防可治」,旨在告訴人們,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可以對該病進行有效的預防,而通過積極的藥物治療、內鏡和腹腔鏡下抗反流手術等多種手段,是可以最終治癒該疾病的。活動現場,吳繼敏教授利用健康講座普及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相關知識,隨後帶領其專家團隊進行了健康諮詢和義診,指導群眾填寫胃食管反流病自測量表,並發放宣傳冊。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 胃食管反流這樣治療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胃部經常出現的疾病,胃食管反流有許多人都得過,胃食管反流會傷害身體,並且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胃食管反流吃什麼好?胃食管反流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胃食管反流病 經常走錯門診
    最後,他找到了福建省立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林志輝博士,經檢查,發現是「胃食管反流」,也就是胃酸反流到食道導致咳嗽。對症治療了兩個月,依伯不咳了,反酸燒心也治好了。在林志輝的門診中,約有10%的病人是「胃食管反流」,但一些病人經常走錯門診,繞了好大圈子才知道是啥病,怎麼治。 本周日下午3點半,包括林志輝主任在內的省立5名消化病專家將在「海都名醫講堂」上和讀者面對面。
  • 判斷胃食管反流 並非只盯「反酸」和「燒心」
    接踵而來的就是高發的胃腸道疾病高發,包括胃食管反流(GERD)。2019年9月9日-15日是第二屆「全國胃食管反流病宣傳周」,專家指出,吃月餅、姜醋、酸性大的水果及喝白酒,都是誘發因素。由於有的症狀不典型,非心源性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燒灼感、噯氣,以及慢性咳嗽、治療不理想的哮喘、咽喉不適,背後黑手可能都是胃食管反流。
  • 胃食管反流醫生排行榜2.0
    我國血管外科奠基人之一,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胃食管反流多學科分會主任委員,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創始人。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血管學組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科技獎和青年獎評委、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和印度血管外科學會名譽會員、亞洲血管外科學會主席、國際脈管雜誌副主編、國際血管聯盟副主席和顧問、國際布加綜合症學會創始主席。
  • 胃食管反流病怎麼治,看這篇就夠了
    胃食管反流病怎麼治,看這篇就夠了 2020-09-08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晚上不停咳嗽不一定是肺炎,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晚上的「咳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在食管和胃之間有一個「門」叫賁門。正常情況下,它能保證食物只從上往下走,並且屏蔽胃酸往上反流。因此,出現這類長時間咳嗽,先要甄別一下自己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病等腸胃疾病,並將該病史及時告訴醫生。根據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發起的針對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已達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