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然界中大約有250種稀土礦,而目前適合用於冶煉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進入今年以來,不少國家開始重視稀土供應的穩定性,其中長期依賴從海外進口的美國更是先後和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蒙古等多國進行了稀土開採及供應方面的討論。隨著多國需求的不斷增加,稀土價格似乎也應該水漲船高。但實際上,稀土的價格卻下跌了。
據日本媒體9日最新報導,截至11月底,永久磁鐵的主要原料之一——釹的價格已跌至每公斤54美元(約每斤190元人民幣),比近期高點已下跌近20%。此外,用於提高永久磁鐵耐熱性的稀土材料——鏑的價格也跌至每公斤250美元(約每斤880元人民幣),比近期高點下跌近10%。
此外,根據內蒙古包頭(我國四大稀土儲量集中地之一)公布的監測數據,在11月期間,當地重點監測的8種稀土產品價格均呈現環比下降趨勢,其中鐠釹金屬的降幅將近10%。那麼,稀土價格為什麼會出現下跌?
日本分析師指出,此次稀土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企對稀土礦的開採或進口增加,從而導致稀土材料的產出增加,引發價格下降。
的確,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於11月宣布將2019年的稀土開採配額提至歷史新高的13.2萬噸。對此,分析師指出,稀土市場的規模相對較小,中企的供應變化會引起不小波動。而對於想在稀土領域大展拳腳的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而言,稀土價格下降無疑是一大打擊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稀土巨頭Lynas有意擴大在稀土市場的供應份額,以保障對美企的供應。為此,澳大利亞還啟動了15個稀土相關項目,並承諾撥款450萬澳元。
但與此同時,Lynas也承認,該公司直至去年才錄得首次盈利,而為了維持供應份額,其稀土產品的售價迄今仍然很低。如今稀土價格再度下降,澳大利亞等中企以外的競爭者將面臨更大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