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開採配額增至13.2萬噸,釹降價20%!澳大利亞或難以盈利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然界中大約有250種稀土礦,而目前適合用於冶煉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進入今年以來,不少國家開始重視稀土供應的穩定性,其中長期依賴從海外進口的美國更是先後和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蒙古等多國進行了稀土開採及供應方面的討論。隨著多國需求的不斷增加,稀土價格似乎也應該水漲船高。但實際上,稀土的價格卻下跌了。

據日本媒體9日最新報導,截至11月底,永久磁鐵的主要原料之一——釹的價格已跌至每公斤54美元(約每斤190元人民幣),比近期高點已下跌近20%。此外,用於提高永久磁鐵耐熱性的稀土材料——鏑的價格也跌至每公斤250美元(約每斤880元人民幣),比近期高點下跌近10%。

此外,根據內蒙古包頭(我國四大稀土儲量集中地之一)公布的監測數據,在11月期間,當地重點監測的8種稀土產品價格均呈現環比下降趨勢,其中鐠釹金屬的降幅將近10%。那麼,稀土價格為什麼會出現下跌?

日本分析師指出,此次稀土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企對稀土礦的開採或進口增加,從而導致稀土材料的產出增加,引發價格下降

的確,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於11月宣布將2019年的稀土開採配額提至歷史新高的13.2萬噸。對此,分析師指出,稀土市場的規模相對較小,中企的供應變化會引起不小波動。而對於想在稀土領域大展拳腳的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而言,稀土價格下降無疑是一大打擊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稀土巨頭Lynas有意擴大在稀土市場的供應份額,以保障對美企的供應。為此,澳大利亞還啟動了15個稀土相關項目,並承諾撥款450萬澳元。

但與此同時,Lynas也承認,該公司直至去年才錄得首次盈利,而為了維持供應份額,其稀土產品的售價迄今仍然很低。如今稀土價格再度下降,澳大利亞等中企以外的競爭者將面臨更大逆風。

相關焦點

  • 中國稀土出口大跌70%!日本急於「囤貨」,澳大利亞也坐不住了?
    項目獲批後,該公司表示,最早將於2024年建構從礦石的開採到稀土提煉和分離的一條龍生產體制。由於稀土開採的廢棄物管理對環境負荷極大,目前,該公司已指定了未來投資80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用以建設和運營廢棄物保管設施的計劃,可見澳大利亞想要推動稀土「國產化」的決心。
  • 稀土之痛:「三張王牌」中的稀土往事
    【圖】六大稀土集團礦山整合情況(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在整合礦山資源的同時,中國還限定稀土開採的總數量2014年—2017年,中國稀土開採總量被限定在10.5萬噸,2018年,開採總量上調到12萬噸。
  • 緬甸政變 中國進口的稀土怎麼辦?
    投資分析:不為人知的是,中國其實每年從緬甸進口大量的稀土,其次這些年來中緬貿易其實也不斷受緬甸國內政治形勢的波動。總得說來緬甸是我國重稀土進口最大來源國,近幾年進口量維持在2萬噸左右,供應了國內約一半的重稀土生產。
  • 比黃金金貴、比稀土稀有、中國最多!保護礦產錫,只夠開採7年了
    據有色金屬協會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按目前開採規模計算,稀土、鎢、錫和銻四種戰略資源的可以保證年限分別為:稀土的115年、鎢的12年、錫的7年和銻的4.7年。上次我們談了銻,《中國產量、儲量全球第一,比稀土還奇缺,但儲採比不及5!》(點擊藍字進入查看詳情)。
  • 中國稀土之釹元素,超強磁鐵打造現代生活!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東的石油正面臨低價,中國的稀土卻供不應求。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工業領域對稀土的需求只增不減。稀土中需求量最大的元素,就是排行第四的釹元素,我們可以叫她四姑娘。這個名字可不是白叫的,人家釹和硝酸反應可以生成一種粉紅色的化合物。
  • 所有元素中最美麗的稀土元素
    與鈷等眾所周知的電動汽車材料不同,釹的獨特性能使其難以被取代。Katusa寫道:「我沒有看到(替代)使用永久磁鐵的情況。」「釹磁鐵是世界上所有磁鐵中磁力最大的。此外,它們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和矯頑力(抗退磁)。」Katusa指出,豐田已經做過從永磁體中去除部分釹的研究。
  • 上世紀的稀土領頭羊,美國是如何掉隊輸給中國的?
    而澳大利亞和巴西,則是因為老天賞飯吃的緣故,地底下擁有著數不盡的鐵礦石,掌握著當代工業最重要的原料。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地底之下也有著大量的有色稀有金屬。那麼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有什麼戰略資源足以影響世界嗎?說起來還真有,就比如稀土這張牌,就是中國在國際立足的資本之一。稀土是什麼東西?
  • 稀土永磁板塊漲勢兇猛 金力永磁、銀河磁體等個股掀漲停潮
    其中,氧化鐠釹報價36萬元/噸,環比上漲8.27萬元;氧化釹報價36.2萬元/噸,環比上漲8.27萬元;金屬鐠釹報價45萬元/噸,環比上漲10萬元;金屬釹報價45萬元/噸,環比上漲10萬元。  南方稀土公布的本周掛牌指導價,與上次掛牌相比,氧化釓報價19萬元/噸,環比上漲0.5萬元;氧化鋱報價390萬元/噸,環比上漲10萬元;氧化鈥報價40萬元/噸,環比上漲1萬元;氧化鑥報價430萬元/噸,環比下降5萬元。  招商證券表示,經歷多年整合和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形成對全球稀土產業鏈的統治力,這種統治力不僅體現在產量方面,同時體現在各環節的技術積累。
  • 美國經濟欲擺脫稀土依賴,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又有新進展
    而美國此前一份長達862頁的報告顯示,美國的白金、錳和稀土金屬等主要礦物,都仰賴從中國、俄羅斯等幾個國家進口。其中20種重要的資源主要依賴於中國供應,包括幾乎所有用於高階電子產品的稀土金屬。美國學者和科技專家經常提到,「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薄弱點握在部分國家手中,這就是稀土。」這就意味著,美國經濟一旦面臨稀土的斷供,其重點產業-高科技和戰略商品的生產可能會因此出現可滯的風險。俄媒RT日前援引經濟學家Alessandro Bruno分析稱,稀土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然而,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開採的稀土總量僅約為2.6萬噸。
  • 長安劍:中美貿易戰,稀土究竟能發揮多大威力?
    咱們舉個例子:一種叫「釹」(nǚ)的元素就是17種稀土元素之一因釹而生的釹鐵硼永磁體被稱為「永磁之王」是世界上磁性最強的永磁材料截至2016-2017年間中國稀土探明儲量4400萬噸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以上並且17種稀土元素樣樣齊全中稀土和重稀土中的釓、鋱、鏑、鈥、鉺等元素
  • 世界十大稀土國家中,為什麼中國雄踞世界第一?
    物以稀為貴,稀土之所以重要,突出在「稀」字上,稀土的儲存量相比於其他礦產要低太多,尤其是稀土在科技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比如釹、鏑、鐿等稀有金屬在晶片上、硬碟發動機、雷達、制導技術等方面就有不可替代的的重要應用。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國對稀土的進口量很大,而且幾乎依賴於中國的稀土開採量及出口。
  • 都在討論稀土,中美貿易戰這種「土」究竟能發揮多大威力?
    截至2016-2017年間中國稀土探明儲量4400萬噸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以上並且17種稀土元素樣樣齊全中稀土和重稀土中的釓、鋱、鏑、鈥、鉺等元素其已知可採儲量幾乎為中國所獨有中國是世界第一稀土生產國很多發達國家則是稀土需求大國據環球網披露中國去年的稀土開採量佔全球71%澳大利亞和美國兩者相加的產量都不到中國12萬噸總產量的1/3
  • 不含重稀土 本田混動車將搭釹磁鐵電機
    【釹磁鐵】【本田全新釹磁鐵電動機】為使電動機磁鐵達到汽車用電動機的耐熱性要求,過去的電動機磁鐵大多通過添加鏑(di,二聲)和鋱(te,四聲)這兩種重稀土元素來實現高耐熱性,然而這些元素的儲量較為有限,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的生產需求。因此,這款釹磁鐵電動機的發明對於環保和生產成本的控制具有重大意義。
  • 除了稀土之外,中國還深藏著一張「王牌」,全球難找「替代品」
    文:小郭2011年,美國地質調查局說,全球擁有1.13億噸稀土和約20億噸鐵礦石,其中約一半在中國,這使中國成為公認的稀土大國。中國出口的稀土佔世界的90%,目前世界對稀土的需求約為每年12萬噸,與世界稀土庫存相比,這個數字相對較小。
  • 緣木求魚的中國稀土政策
    2010年9月上旬恰逢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而日本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且其進口幾乎全部來自中國(日本是世界第二位的稀土消耗國,進口了全球近20%的稀土),許多西方媒體一時間紛紛炒作「中國試圖以控制稀土出口來實現政治目的」。
  • 川普以「中國威脅」為由下令擴大稀土開採
    川普以「中國威脅」為由下令擴大稀土開採【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叢超】美國怕被中國「卡脖子」,火力全開扶持稀土工業。美國總統川普9月30日以「中國威脅」為藉口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命令內閣部長調查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這是川普旨在「結束中國在稀土行業主導地位」的最新動作。
  • 由美國普渡大學開發 友善環境的稀土開採技術獲專利
    美國普渡大學開發出更環境友善且具商業可行性的稀土開採技術。新技術已獲專利,有機會改寫產業生態,幫助美國創造更穩定的本土供給。舉凡計算機、手機、DVD、充電電池、觸媒轉換器、磁鐵、風力渦輪機和日光燈、鐳射測距儀、導航系統和精準武器都需要稀土金屬,但是在自然界中往往濃度不高,很難進行商業開採。此外,目前以酸為基礎的稀土金屬分離和純化技術不利環境,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公司無法進入市場。
  • 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西考察的稀土產業,究竟有多重要?這些知識你得知道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 於垚峰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杜恆峰  據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總書記20日赴江西考察調研。他首先考察了位於贛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贛州市稀土產業發展情況。
  • 幫美國防中國「斷供」?澳稀土企業關鍵時刻要在美國建廠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劉天亮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任重】澳大利亞稀土生產企業萊納斯(Lynas)20日宣布,將與美國藍線公司(Blue Line)合作在德克薩斯州建立一家稀土分離工廠。澳美公司這一行動正值敏感時刻,美國的不斷挑釁施壓加劇了美中貿易摩擦,而美國迄今沒有將稀土列上徵稅名單。當前,美國的稀土供應80%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