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態到底指的是什麼?(2)

2021-03-02 內德福教育

我們今天對學習心態的分析,聚焦在個人如何設定目標以及如何定義成就上。

05

外在動機—內在動機

人學習的動機,要麼是內在原因,要麼是就是外在的原因。內在原因可以描述為「我喜歡學習,因為學習讓我感覺良好」,或者「我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而外在動機可以描述為「我喜歡學習,因為學習讓我從別人那裡得到分數、獎勵、認可、名譽、愛和尊敬」。外在動機推動的學習者,在自己的生活和自我意象中賦予外界很大的力量,並很努力工作以得以別人的讚許。對他們而言,學習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方式,這個目標就是得到他人的認可或稱讚。他們的自我價值是由別人定義的,所以他們努力避免出現讓別人失望的事情——比如成績差或犯錯誤。因此,他們更願意避免太多的風險,停留在能力的安全區內。

從學習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二分法是科學的,但用非此即比的二元思維來理解「外在—內在動機」則是錯誤的。兩者在同一個體身份的體現只表現出強弱之分,而人的成長,需要由外在動機引領為由內在動機主導,這才是算是健康的學習心態。

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成就動機與最近發展區(學習區)。

06

成就動機與最近發展區(學習區)

假如讓你在一個無人的房間內獨自玩套圈兒遊戲,而起點的位置由你自己來選擇。

A 選擇足夠近的位置,可以達到百發百中

B 選擇非常遠的位置,很難命中目標

C 選擇一個合適的距離,大概有一半的次數會命中

這個情境是著名的心理學家麥克裡蘭做過的一個實驗。對於成就動機比較低的人,為避免因失敗帶來的負面情緒而選擇A\B兩個方案,要麼確保不失敗,要麼誰都很難成功。相反,一個成就動機比較高的人,會選擇C方案,他做事不是為了給別人看,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與成長,這類人會不斷地調整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學習區)內挑戰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

成就動機高的人追求個人的成就,喜歡設置中等挑戰性的目標,不喜歡依靠運氣也不喜歡成功的概率過大。什麼是中等挑戰性的目標呢?心理學家阿特金森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的可能性為50%時,成績最好——如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很有希望獲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話,也有可能會失敗。事實上,是把個人努力程度的比重儘可能加到最大。

在學校裡,非常顯著的現象是:成就動機高的學生,學習上總是力求盡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並且會有獨立的見解。而成就動機較低的學生,往往持有僵固型思維模式,自信心不足,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學習的成與敗對他們內心的影響非常有限。

成就動機的培養來自於日常生活,家庭教育的影響絕對佔比。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幾乎和本公眾號內和家庭教育相關的每個關鍵詞都有關。有緣人可回復關鍵詞或通過自定義菜單查看。

07

表現目標取向—掌握目標取向

學習者要麼是「掌握者」,要麼是「表現者」。掌握者尋求通過學習提升和發展自身的能力,而表現者尋求通過向他人展示他們的聰明之處或者超過他人來展現自身的能力。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一面是自戀,一面是無助》,詳細分析了學習意圖(成就目標取向)。

持有掌握目標取向的人,傾向於認為能力是通過努力不斷增長的,學習就是為了掌握目前的內容、完成目前的任務,使自己得到鍛鍊,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持有表現目標取向的人,傾向於認為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學習就是為了表現自己有能力,證明自己的能力,從而得到別人的承認。

通俗地看兩者的區別,掌握目標是向內的——在意自我評價,而表現目標是向外的——在乎外界的認可。從不同的分析維度上細看兩者之分別:

按數學的分類算法,可以粗糙地歸為2×2=4類

詳情可點擊《一面是自戀,一面是無助》查看。

08

成長型心智—僵固型心智

既包含了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又包含了掌握目標導向—表現目標導向的二分法的模型是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研究了幾十年的成長型心智—僵固型心智。()

德韋克發現,有表現心態或僵固型心態的學生會為了得到好成績以及外在獎勵而努力表現,當他們犯錯或失敗以後,他們會出現防禦性的行為。他們認為智力和天資是固定不變的(要麼擅長數學要麼不擅長數學)。這類學生不僅疏於尋找富有挑戰性的學習難題(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天資有限),而且還會積極地躲避那些難題。

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主要驅動力是為了得到肯定和積極的反饋以證明自己的智商。他們躲避可能失敗的情況或者機會,因為失敗威脅到了他們對自我意象的固定看法。他們產生了一種內在的恐懼文化——害怕挑戰,害怕挑戰自己——並且在對消極反饋進行認知處理方面有困難,會自動產生防禦、轉移或者否認的情緒反應。這些表現目標導向型或僵固型心智的人,把自我完全跟做正確的事和讓自己看起來正確——而非學習——聯繫起來。(Edward D.Hess)

「我不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弱者和強者,或者成功者和失敗者……我把他們劃分為學習者和非學習者。」——社會學者班傑明·巴伯(Benjamin Barber)

09

學習心態是可以培養的

德韋克的研究表明,對學習有內在動機並持掌握心態的人是更好的學習者,不害怕消極的反饋、失敗、艱難的任務、不確定性和新情況。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恢復力適應力更強。瑞安和德西的自我決定研究發現,如果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些掌控力,讓他們掌控自己工作的某些部分,他們甚至會做得更好,因為他們擁有一些自主性和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麥克裡蘭、阿特金森以及維果斯基等提出成就動機與最近發展區,讓我們重新看待學習以及學習者,甚至重新定義學習。

擁有成長型心智的教育人,一定會認同成長型心智亦是可以培養的,擺脫僵固型思維模式也是可以被教會的。因為這類人都是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是掌握目標取向的人,是成就動機高的人,是「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或影響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人。

人生漫長,可能性無限,各種有趣兒。好的學習心態,我們都可以有。

您在關注此公眾號後,可以回覆:習慣、計劃、注意力、生命、信、網絡、思維、主題、情緒、聰明、想像力、時間管理、教養、愛學習、玩和學、權威、獎勵、正強化、夢想、WOOP思維、早戀、情感、嫉妒,考試,歌德,德魯克,費曼,堅持,成長型心智等關鍵詞查看以往文字~

--

內德福教育(Native Education),親子,心理,學習,青少年自我塑造能力提升引擎,聯結你我的學習社。公眾號:NativeEDU


識別二維碼購買《高效學習的密碼》:

相關焦點

  • 學習心態到底指的是什麼?(1)
    無論是學習指導手冊,還是心靈安撫雞湯,「心態」是個絕不可少的關鍵詞。你學習無動力,必是心態有問題。你看問題有背光傾向,也是心態出了狀況。你應對壓力與焦慮不能遊刃有餘,更需要在心態上做調整……你所有對生活產生衝擊的情緒波動,恐怕都能歸結為心態。總之吧,自己不爽,歸結到心態上就是萬能的了。心理學中對心態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心態是指對事物發展的反應和理解表現出不同的思想狀態和觀點。
  • 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時間:2019-09-29 14:0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swag在美式口語裡面是swagger的簡寫。是一種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 's在英語中到底指的是什麼
    看看's到底指的是什麼?1.He's a student from America.他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此處指——is,是2.He's doing his homework.他正在做他的作業。此處指——is,助動詞,無意義考點:現在進行時的構成是 be+doing。be動詞在這裡,是無意義的。
  • 該用什麼心態來學習FRM?
    很多考友在剛開始學習FRM的時候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導致後面的學習進度跟不上,今天就來討論下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FRM以及FRM二級的考試時間安排分享。用什麼心態去學習FRM?學習FRM時需要把求知的欲望放大到接近「貪婪」的程度。囫圇吞棗、邊看劇邊學習的方法都不適合FRM課程。建議沒有金融基礎的考生至少準備240小時至300小時的時間備考FRM,有相關知識基礎的則至少需要預留150小時至200小時的時間準備考試。休閒時間安排需要以FRM考試備考為重點。
  • Baby kisser到底指什麼意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Baby kisser到底指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Baby Kisser"就是指那些愛拍馬屁,假惺惺的人。
  • 演講口才培訓:要想學好演講口才,這四種學習心態尤為重要
    但是等到大家真的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演講口才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難做。而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一定要形成四種良好的心態,這對於大家取得進步是有非常大幫助的。那麼具體都有哪四種心態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的介紹一下吧。
  • 中東鼓學習心態及常識分享
    此文和中東鼓的知識有關,又和任何學習有關。之於中東鼓,您獨到這篇小文時,無論您對它是一無所知,亦或略有交情,亦或仍在觀望,亦或正在「熱戀」。這些希望大家都可以先知道的。比如美國融合部落的形成,乃至肚皮舞本身這個詞語的形成)在中東鼓中也是的。區域不同,習慣不同,風格不同,技巧就會不同。肚皮上,土耳其的奔放熱情,埃及的相對抒情柔和。那麼在節奏上,也一樣的。不同的風格需要不同的節奏背景。在學習中要知道這些來龍去脈。就拿埃及和土耳其來說。他們的鼓和技巧都是共性和異性兼有的。
  • 學習=知識+實踐+思考+心態
    學習的總體方法是堅持,堅持學習、堅持實踐、堅持思考,本篇我將從更具體的一些層面進行總結,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能給予補充。知識就是知道的常識。這裡有一道幼兒園考試題:你右邊的第三個小朋友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呢?這裡考慮幾個知識點:方向、數字和顏色。
  • 孩子學習容易放棄?家長心態很關鍵
    學音樂,到底誰的心態最重要?或許你下意識會覺得,是孩子。但其實,孩子的心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家長如何看待學音樂這件事。2、家長重視,決定孩子的堅持學習樂器關鍵,是家長是否把學樂器這件事列為一項重要事情。所以,家長的心態與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選擇。
  • 初三到底在拼什麼?
    初三到底會經歷什麼?初三到底在拼什麼?什麼樣的孩子會在最終的中考取勝?如果您關注以上問題,請務必看完此文。初三到底會經歷什麼?1. 初三,很辛苦對於初三的孩子,青春少年面對人生中第一個人生轉折點。這是孩子們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英語學習,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
    英語學習,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平時的日常生活去引導,孩子會比你想像中學得更好呢!小豆從兩三個月大開始,我們會念英文繪本、放英文兒歌給他聽,還不到一歲,他就已經能哼唱超過二十首的英文歌了。不過我們也只是抱著聽兒歌當背景音樂的心態,多接觸一些總是好的。讓我決定讓他接觸更多英語,是從小豆兩歲到美國旅行後才產生的想法。我們在拉斯韋加斯市區都以計程車代步,很幸運的是,我們遇到的司機都挺友善的,每一位司機都會跟我們聊天,在我們愉快的交談聲中,小豆開始展現對英文的興趣。
  • 《心態制勝》: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心態才是制勝的王牌
    在應對不確定性事件的方法和措施中,心態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研究表明,比起心態保守、僵硬的人,心態靈活、有彈性的人,賺的錢更多,也更加快樂。所以,相比於知識、技能、經驗、資源等,心態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我們在面對一些人生重要的考驗時,比如高考,往往也會說「考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態」。那麼,我們心態到底是什麼?
  • CEO, VP這些頭銜到底指什麼
    CEO, VP這些頭銜到底指什麼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 類似CEO, MD, VP 這樣的公司職務頭銜 他們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點擊收看Z君視頻
  • 培根書屋:一個創作者應該學會什麼(心態篇)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創作者,這個創作者不應該只是指作家之類的行業,很多人都是創作者,比如說今天突然想堅持什麼東西,今天突然想拍個視頻等等,現在短視頻軟體應接不暇,各種剪輯短視頻的軟體更是琳琅滿目,我們現在想要創作什麼東西的途徑有很多,成為創作者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 暑假「慢」學習計劃:佛系學數學,培養樂觀學習心態
    精力都拿來套公式和背題了,沒空思考學習的意義。而且現在已經不記得當時到底學過些什麼了。學習數學不僅可以讓我們探索世上的各種規律,還可以讓我們通過學習數學來訓練邏輯思維,思辯能力以及創造力。所以,小編就在這個暑假開啟了「慢」學習計劃,佛系學數學!消除功利心,不以考試為目的,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 以開放的心態,學習新知
    其實這也是從開始錄讀後苦惱我的一個問題,然後小班姐就給出了一個她自己探索出來方法,因為她已經完成2本英文原版書籍的錄讀,所以還是有些經驗技巧教授於我的。建議我直接在電腦上下載有道,在PDF版本裡直接標註就可以了。昨天回到家嘗試了一下,果然節約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你只要選中單詞,就會出來查找標誌,只要一點,這個單詞的解釋和讀音就都會顯示,你只要標註即可。
  • 1040傳銷組織非常注重成員的心態調節,八大心態每周都要學習
    傳銷內部的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影響,由於長期沒有發展帶來的經濟壓力,住在哪裡、每天吃什麼、網貸公司和信用卡的電話。好不容易來個新人,招待費用一分錢沒有,每天被這些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還必須要裝的正能量滿滿的和別人接觸,不能去消極別人。在傳銷裡面的老人,失眠是最嚴重的。
  • 那些總是愛說「無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你是否是其中之一
    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無所謂」,當別人對你說無所謂,你有什麼感覺呢?根據環球資訊的報導在美國人最反感的一句話中,有47%的人投選出來的是「無所謂」,那些總愛說無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為什麼無所謂的說法容易讓人不舒服?心理學家分析了無所謂背後的四種心理動機。
  • 搭建知識體系,從改變心態做起|《好好學習》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使得信息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全球,有什麼問題似乎只要連入網絡就能夠得到解決。然而,在這個知識泛濫的時代,尋找對自己有用的內容,搭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一問題並未得到簡化。如思維導圖所示,本書共分為四章,此處主要對第2章底層思維的建立前,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進行分析與摘抄。
  • 人之八大心態——學習和歸零的心態
    人之八大心態-------學習和歸零的心態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虛榮心理,在一個工作或者說是一個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的時候都會又飄飄然的心情。既是對自我虛榮心的一種滿足,也是對自我肯定的一種回報。但是人終究還是需要自我的修養,和不斷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