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態到底指的是什麼?(1)

2021-03-02 內德福教育

01

無論是學習指導手冊,還是心靈安撫雞湯,「心態」是個絕不可少的關鍵詞。你學習無動力,必是心態有問題。你看問題有背光傾向,也是心態出了狀況。你應對壓力與焦慮不能遊刃有餘,更需要在心態上做調整……你所有對生活產生衝擊的情緒波動,恐怕都能歸結為心態。總之吧,自己不爽,歸結到心態上就是萬能的了。

心理學中對心態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心態是指對事物發展的反應和理解表現出不同的思想狀態和觀點。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統一的表現。

理解起來比較抽象,習慣於快速閱讀的人看一遍恐怕是根本不知道在說什麼。術語的「討厭」之處就在於把非專業的普通人排除在外,但這樣的濃縮與專業恰好提高了內行之間溝通的效率。不說人話是專業歷史累積的結果,而絕非有意為之,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掌握專業術語就是掌握了學科的核心概念,這應該是通向學習高效的法門。

在這裡,我們只說說心態中的學習心態。

02

「學習心態」這一概念,源自心理學家們花費了幾十年時間的研究,研究的內容是個體對待動機、目標追求和成就的不同方式是如何影響學習的。這項研究涉及到三個方面。

◆ 人類的基本動機需求

◆ 人類對自己在學習中或者面對挑戰時會如何表現的信念

◆ 個體如何制定目標和如何定義成就

簡單說,學習心態是指人對待動機、目標追求和成就的方式。關於學習心態的理論基礎有四個,我們分別來進行分析說明。

03

弗洛伊德的「趨近」與「迴避」

「我們尋求或者趨近愉快或積極的經歷,迴避痛苦或者消極的經歷。」弗洛伊德如是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根據自身和他人的經歷,認識到什麼會產生積極的結果,什麼會造成消極的結果。然後,我們利用感官系統、認知系統和情感系統內的信息,「趨近」積極的事情,而「迴避」甚至逃離消極的事情。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我們的當下的教育環境裡,孩子們是如此地「迴避」甚至要逃離和學習相關的事情,這當然應該歸因於他們在童年期有過不好玩兒的、消極的學習經歷,就像大多數家庭早早地把學習和遊戲的定義截然分開,這種經歷必然會影響孩子們日後的學習傾向。

道理總是無懈可擊,而內心的體驗確是真實無欺的。小時候的學習體驗是糟糕的,長大了任你怎麼說教都難以把這樣的「先驗」替代。小時候的學習體驗是新奇與快樂的,更易引發內心驅動力,將來對待學習的態度更可能會出現迎難而上。這應該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要特別注意的。

關於學習和遊戲的關係,在本公眾號內有多篇文字進行了分析說明,一方面是我的踐行與自說自話,另一方面閱讀者有很多是已經為人父母的我的學生們,希望能引起新一代年輕家長們的共鳴。若你對此感興趣,可回復關鍵詞查看,那些分析與案例恰好與「趨近與迴避」的觀念相呼應。

可以再看兩個小例子。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1975~2003年所有美國創業者的統計發現,第一次創業成功的人,下一次成功的可能增加了50%。也就是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劉京海校長的成功教育,其成功之處就在於,讓那些現實條件和學習經歷都處於挫敗常態的孩子們先體驗什麼是成功,然後實現從成功走向成功的引領。完美地詮釋了「趨近與迴避」的觀念。

04

「自我決定」與「自我效能」

在學習心態的相關理論中,這幾乎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自我決定」論指出了人類對三個方面擁有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

◆ 自主需求,即對我們自身行為的一些選擇和控制

◆ 勝任需求,即勝任和成就感

◆ 關係需求,即和他人之間互相尊重和依賴的感覺

跟「勝任需求」相關聯的是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論。所謂自我效能,是我們對自己能否完成某事的一種信念。簡言之,如果我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這種相信,往往都來自於早期的學習經歷與據引形成的認知),我們就更有可能去嘗試。這種信念的力量是我們學習最佳化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我們如何應對新情況或者新挑戰的決定性因素。它影響我們的知覺、認知處理、目標和對應激的承受度。

可以用一句經典的話來解釋「自我效能感」——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如果我們有很強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傾向於:

◆ 處理有難度的任務,把它們當做挑戰而非威脅

◆ 堅持不懈,堅定目標

◆ 把失敗歸因於不夠努力或者不良的學習策略

◆ 迅速從失敗或者錯誤中走出來

相反,如果我們的效能感比較低,那麼在給定的環境中,我們通常會:

◆ 把困難的任務當作個人的威脅而逃避

◆ 對選擇的目標沒有強烈的渴望和堅定的承諾

◆ 對個人的不足、障礙以及潛在的不利結果感到擔憂

◆ 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的缺陷

◆ 遇到困難迅速放棄

◆ 很難從錯誤或者失敗中走出來

自我效能可以很好地解釋這樣一種正向循環:早期學習經歷讓我們相信自己能行→樂於將自己置身於富有挑戰性的情境或接受有難度的學習任務→在必要的能力與工具的幫助下完成挑戰→自信心越來越強,相信自己行→願意去承擔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而自我效能感低,則易陷入另外一種相對的負向循環。而且在面對壓力與威脅時,更易出現高焦慮狀態,誇大可能遇到的風險,擔憂自己應對能力的不足。而且,在多次強化之後更易形成僵固型心智,形成應激,損害心理機能。

「戰勝」的最先步驟是「面對」,「逃避」的最好辦法是「解決」。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取決於我們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好它們。從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可以悟到,相信,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您在關注此公眾號後,可以回覆:習慣、計劃、注意力、生命、信、網絡、思維、主題、情緒、聰明、想像力、時間管理、教養、愛學習、玩和學、權威、獎勵、正強化、夢想、WOOP思維、早戀、情感、嫉妒,考試,歌德,德魯克,費曼,堅持等關鍵詞查看以往文字~

--

內德福教育(Native Education),親子,心理,學習,青少年自我塑造能力提升引擎,聯結你我的學習社。公眾號:NativeEDU


識別二維碼購買《高效學習的密碼》:

相關焦點

  • 學習心態到底指的是什麼?(2)
    從學習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二分法是科學的,但用非此即比的二元思維來理解「外在—內在動機」則是錯誤的。兩者在同一個體身份的體現只表現出強弱之分,而人的成長,需要由外在動機引領為由內在動機主導,這才是算是健康的學習心態。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成就動機與最近發展區(學習區)。
  • 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時間:2019-09-29 14:0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swag在美式口語裡面是swagger的簡寫。是一種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 's在英語中到底指的是什麼
    看看's到底指的是什麼?1.He's a student from America.他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此處指——is,是2.He's doing his homework.他正在做他的作業。此處指——is,助動詞,無意義考點:現在進行時的構成是 be+doing。be動詞在這裡,是無意義的。
  • 該用什麼心態來學習FRM?
    很多考友在剛開始學習FRM的時候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導致後面的學習進度跟不上,今天就來討論下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FRM以及FRM二級的考試時間安排分享。用什麼心態去學習FRM?學習FRM時需要把求知的欲望放大到接近「貪婪」的程度。囫圇吞棗、邊看劇邊學習的方法都不適合FRM課程。建議沒有金融基礎的考生至少準備240小時至300小時的時間備考FRM,有相關知識基礎的則至少需要預留150小時至200小時的時間準備考試。休閒時間安排需要以FRM考試備考為重點。
  • Baby kisser到底指什麼意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Baby kisser到底指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Baby Kisser"就是指那些愛拍馬屁,假惺惺的人。
  • 裁員潮來襲,都說N+1,那到底N+1是指什麼?
    非法裁員情況比較特殊,另文再議;合法裁員的"經濟性補償"其實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N+1"。一、什麼情況下,公司裁員需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呢?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符合以下5種情況,企業可以通過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而進行裁員行為。
  • 演講口才培訓:要想學好演講口才,這四種學習心態尤為重要
    但是等到大家真的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演講口才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難做。而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一定要形成四種良好的心態,這對於大家取得進步是有非常大幫助的。那麼具體都有哪四種心態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的介紹一下吧。
  • 學習=知識+實踐+思考+心態
    學習的總體方法是堅持,堅持學習、堅持實踐、堅持思考,本篇我將從更具體的一些層面進行總結,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能給予補充。知識就是知道的常識。這裡有一道幼兒園考試題:你右邊的第三個小朋友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呢?這裡考慮幾個知識點:方向、數字和顏色。
  • 孩子學習容易放棄?家長心態很關鍵
    學音樂,到底誰的心態最重要?或許你下意識會覺得,是孩子。但其實,孩子的心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家長如何看待學音樂這件事。1、家長提供金錢、時間儘管現在早就是一個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但遺憾的是,現在仍然有許多普通家庭對藝術教育持保守觀念,覺得這只是可有可無,甚至浪費金錢時間的愛好。
  • 中東鼓學習心態及常識分享
    此文和中東鼓的知識有關,又和任何學習有關。之於中東鼓,您獨到這篇小文時,無論您對它是一無所知,亦或略有交情,亦或仍在觀望,亦或正在「熱戀」。這些希望大家都可以先知道的。比如美國融合部落的形成,乃至肚皮舞本身這個詞語的形成)在中東鼓中也是的。區域不同,習慣不同,風格不同,技巧就會不同。肚皮上,土耳其的奔放熱情,埃及的相對抒情柔和。那麼在節奏上,也一樣的。不同的風格需要不同的節奏背景。在學習中要知道這些來龍去脈。就拿埃及和土耳其來說。他們的鼓和技巧都是共性和異性兼有的。
  • 英語學習,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
    英語學習,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平時的日常生活去引導,孩子會比你想像中學得更好呢!小豆從兩三個月大開始,我們會念英文繪本、放英文兒歌給他聽,還不到一歲,他就已經能哼唱超過二十首的英文歌了。不過我們也只是抱著聽兒歌當背景音樂的心態,多接觸一些總是好的。讓我決定讓他接觸更多英語,是從小豆兩歲到美國旅行後才產生的想法。我們在拉斯韋加斯市區都以計程車代步,很幸運的是,我們遇到的司機都挺友善的,每一位司機都會跟我們聊天,在我們愉快的交談聲中,小豆開始展現對英文的興趣。
  • CEO, VP這些頭銜到底指什麼
    CEO, VP這些頭銜到底指什麼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 類似CEO, MD, VP 這樣的公司職務頭銜 他們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點擊收看Z君視頻
  • 初三到底在拼什麼?
    初三到底會經歷什麼?初三到底在拼什麼?什麼樣的孩子會在最終的中考取勝?如果您關注以上問題,請務必看完此文。初三到底會經歷什麼?1. 初三,很辛苦對於初三的孩子,青春少年面對人生中第一個人生轉折點。這是孩子們之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心態制勝》: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心態才是制勝的王牌
    在應對不確定性事件的方法和措施中,心態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研究表明,比起心態保守、僵硬的人,心態靈活、有彈性的人,賺的錢更多,也更加快樂。所以,相比於知識、技能、經驗、資源等,心態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我們在面對一些人生重要的考驗時,比如高考,往往也會說「考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態」。那麼,我們心態到底是什麼?
  • 培根書屋:一個創作者應該學會什麼(心態篇)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創作者,這個創作者不應該只是指作家之類的行業,很多人都是創作者,比如說今天突然想堅持什麼東西,今天突然想拍個視頻等等,現在短視頻軟體應接不暇,各種剪輯短視頻的軟體更是琳琅滿目,我們現在想要創作什麼東西的途徑有很多,成為創作者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 暑假「慢」學習計劃:佛系學數學,培養樂觀學習心態
    精力都拿來套公式和背題了,沒空思考學習的意義。而且現在已經不記得當時到底學過些什麼了。學習數學不僅可以讓我們探索世上的各種規律,還可以讓我們通過學習數學來訓練邏輯思維,思辯能力以及創造力。所以,小編就在這個暑假開啟了「慢」學習計劃,佛系學數學!消除功利心,不以考試為目的,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 那些總是愛說「無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你是否是其中之一
    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無所謂」,當別人對你說無所謂,你有什麼感覺呢?根據環球資訊的報導在美國人最反感的一句話中,有47%的人投選出來的是「無所謂」,那些總愛說無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為什麼無所謂的說法容易讓人不舒服?心理學家分析了無所謂背後的四種心理動機。
  • 1040傳銷組織非常注重成員的心態調節,八大心態每周都要學習
    傳銷內部的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影響,由於長期沒有發展帶來的經濟壓力,住在哪裡、每天吃什麼、網貸公司和信用卡的電話。好不容易來個新人,招待費用一分錢沒有,每天被這些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還必須要裝的正能量滿滿的和別人接觸,不能去消極別人。在傳銷裡面的老人,失眠是最嚴重的。
  • 人之八大心態——學習和歸零的心態
    人之八大心態-------學習和歸零的心態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虛榮心理,在一個工作或者說是一個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的時候都會又飄飄然的心情。既是對自我虛榮心的一種滿足,也是對自我肯定的一種回報。但是人終究還是需要自我的修養,和不斷地前行。
  • 學習書法,到底要學習什麼?
    什麼想法都有,仔細考察真是會讓您感覺到驚訝甚至不堪入目的怪相醜態百出,讓人髮指。真的是在糟蹋中國傳統文化!有抱著女人顛倒過來,用她的頭髮寫字。還有甚者用針管稱什麼射書,更可氣的是無知的觀眾還喝彩叫好。歡呼聲一陣一陣讓懂書法的人難受,只能感嘆唉中國的大眾真的應該學學書法。有很多人都很痴迷於書法,我也一樣特別喜歡書法而且很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