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直播課支教留守娃】益心社工走進崇陽大集中學附屬小學

2020-09-13 N集思廣益

「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

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指導下

由童心童愛基金

武漢益心社會服務中心聯合「鬥魚直播」

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湖北IPTV共同發起

並整合了湖北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湖北省文協手繪藝術專業委員會

多家兒童藝術培訓機構優質的美術老師志願者資源

通過直播美術課的雙師課堂形式

結合給每個聽課學生配以獨立的創作材料包

給農村留守兒童帶來豐富的美術教育資源

以在線直播課可持續、低成本、高效率

向鄉村小學輸入優質教師資源

解決了鄉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

01

藝術夢想

想爸爸嗎?

不想,

為什麼呢?

總是見不到他,已經記不清爸爸的樣子了...

以前想爸爸的時候,會拿筆畫下來,可是不會畫,

學校沒有藝術課嗎?

沒有,我現在想畫爸爸了,姐姐你會畫畫嗎?

城市裡的孩子每周都有舞蹈、繪畫、樂高......各種興趣班

但對於一個生活在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來說

他可以學習語文數學

卻無法獲得藝術課帶來的快樂

他可以嚮往繪畫大師潑墨寫意

卻難以獲得專業指導的機會

所以這一次

我們決定充當藝術和快樂的傳播者

把藝術公益課堂通過直播的形式

帶給孩子們

02

開課啦

4月19日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指導

鬥魚直播與湖北IPTV、武漢市慈善總會童心童愛基金、武漢益心社工聯合主辦

「留守不孤單,點亮藝術夢」公益直播課堂

再 次 開 課 了

我們為湖北省鹹寧市崇陽大集中學附屬小學的同學

帶來了一堂油紙傘的國畫手繪直播課程

這也是該項目幫扶的第二所留守兒童學校了

另一端則是益心社工和童心童愛基金武漢來的愛心志願者們

在教教室裡偉孩子們現場展示了傳統油紙傘

為同學們進行現場的答疑解惑

並現場助教孩子們在小紙傘上進行國畫創作

說起雨傘,孩子們已經很熟悉了

那什麼是油紙傘呢?

孩子們撓撓腦袋

一個個小問號在腦袋裡直冒泡泡

潘老師耐心地向同學們介紹了油紙傘的歷史

其實油紙傘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

最開始人們受荷葉和竹亭的啟發

用獸皮作為傘面

後來才使用比較有韌性的樹皮造紙做傘面

並塗抹上純天然的桐油

油紙傘由此孕育而生

同學們一邊認真聽著老師的介紹,一邊思考

一隻只小手舉得高高的

「為什麼油紙傘不會漏水?」

「油紙傘的傘面為什麼是一片一片拼接上去的?」……

潘老師肯定了孩子們的問題

並且一一作了解答

介紹完油紙傘的歷史

潘老師就開始帶著同學們進行手繪了

同學們在油紙傘上

畫出了一個個點、一條條線、一朵朵花……

以自己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

在小小的傘面上綻放了自己的想像和情感

03

作品展示

雖然大家筆下的油紙傘各不相同

但每一筆每一划都可以看做是

孩子情感世界的反饋

對於崇陽縣大集附小這樣一所

擁有許多留守兒童的學校來說

這樣一堂手繪課程

無疑是從精神方面為留守兒童

提供了情感的抒發渠道

把孩子們帶入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一節藝術課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

但我們的公益直播課堂

還將繼續進行

因為我們相信

藝術能為孩子們帶來快樂

04

藝術直播公益留守娃

「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 連接更多的社會資源,用公益直播支教的方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獲得平等的學習藝術課的機會!

把藝術的美帶給農村留守兒童,把教育的公平還給社會。以內容為核心,以教育的需求為導向,給孩子們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課程,真正用網絡推動了鄉村與城市教育的無縫對接。

「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計劃在2019年開設36節美術課,捐助15所留守兒童學校,定向幫扶1500個留守兒童完成一學年共計540節美育課,同時為留守兒童學校提供藝術老師培養計劃。

04

執行計劃

該項目以美術志願者講師直播並配備線下志願者全環節參與的形式,每月執行1-2次(寒暑假暫停執行),每月直播4節美術課,全年直播36節直播課。

1】服務時間:長期。

2】幫扶地區:重點在湖北省武漢市周邊地區以及孝感、鹹寧、黃岡、仙桃、天門等主城區8+1城市圈輻射地區進行活動,如後期有增加,將在項目進展中公示說明。

3】受助對象:鄉鎮留守兒童學校的兒童。

05

受助學校標準

1.湖北省內或武漢周邊農村地區希望小學(留守兒童學校)

2.確實缺乏藝術課程

3.學校學生不低於1000人

06

益心社工

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由在武漢市慈善總會下成立童心童愛基金的創始人團隊在民政部門申請成立的民非組織。由有多年公益項目實操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申請建立的公益基金。該組織立足於開展兒童相關的助學、助孤、助醫、賑災及其他關愛兒童的慈善項目。倡導公益的日常化,不僅著眼於對困難兒童的幫扶,更注重對普通孩子的愛心教育。

2019年初中華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親臨武漢考察我基金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並將公益項目「寶貝回家」之進幼兒園防拐安全教育的武漢地區執行交於我們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

相關焦點

  • 「童心圓」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之走進雲簾小學
    「童心圓」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陽江市社會工作協會2020年4月7日上午,由陽江市民政、陽春市人民檢察院、團陽春市委、陽江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陽江市社會工作協會共同主辦,陽江市京師社會工作中心、陽江市鄰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參與的「童心圓」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走進陽春市河朗鎮雲簾小學
  • 銀海檢察聯手益眾社工為中日友誼中學上「法治第一課」
    9月9日下午,銀海區檢察院聯合益眾社工中心走進中日友誼中學,為同學們帶來一堂趣味橫生的「法治第一課」。開課了,益眾社工根據青少年的性格特點,推出了自行設計並指導排練的防治校園欺凌題材的「舞臺劇」。法治第一課的
  • 「福彩有愛——留守兒童課本劇支教暨匯演」活動走進長清八一希望...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日訊10月31日下午,長清八一希望小學的音樂教室裡擠坐著30名孩子,滿室陽光中,山東經濟廣播記者大壯與山東樂思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教團隊,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戲劇課。「福彩有愛——留守兒童課本劇支教暨匯演」活動的第四站來到長清八一希望小學,孩子們在新鮮感十足的戲劇課堂上,收穫的是一份奇妙的戲劇夢想。
  • 社工機構給抗疫一線人員子女上蛋殼風鈴DYI創意課
    10月13日下午,衛星村小學的學生素質課教室內一群小朋友正在認真地做手工。原來是來自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專業社工和志願者正在為16名四年級的一線抗疫人員子女開展變廢為寶的小課堂。為了讓小朋友們了解生活中的廢物利用的好處及意義,社工們從生活中舉例子為孩子們生動地介紹了常見的廢物利用,並且讓小朋友們自己思考回答自己做過哪些變廢為寶的小作品,現場氛圍達到高潮。到了手工環節,社工首先講解了蛋殼風鈴的製作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孩子們以分組和個人的形式積極地參與了進來,志願者們充當老師給予小朋友們指導和幫助。
  • 12個人打地鋪 成都大學生到筠連義務支教
    此次前往,他們還為中和小學和當地村民帶去了一批物資,包括由成都義工聯合會捐贈的一批全新書籍、文具、衣物等,由四川好醫生藥業捐贈的一批藥物,由簡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提供的一批愛心捐款以及小隊成員前期在溫江中學實驗學校與溫江區萬春小學募捐到的一批書籍、文具和衣物等。
  • 西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山區小學 陪伴留守兒童過寒假
    華龍網1月26日15時29分訊(黃秋瑩)近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與音樂學院「守望花開」研究生志願服務團隊來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花椒小學,開展定點幫扶活動。在為期一周的支教志願服務活動中,志願服務團隊通過愛心捐助、愛國教育、課堂講學、心理輔導和建立幫扶檔案等,為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們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
  • 河北社工來了!瞅瞅社工是幹啥的
    「那幾個月我都不敢回想,累到不說,關鍵是孫子的老師經常找我們,說孩子學習跟不上,每天作業也寫不完,不喜歡和其他小孩玩……」王奶奶家大孫女讀四年級,還有一對龍鳳胎讀一年級。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日子,王奶奶紅了眼窩。上方鄉是行唐縣留守困境兒童人數較多的鄉鎮,僅上方村像王奶奶家這樣的留守困境兒童就有20多名。
  • 支教感悟:在支教實踐中得到鍛鍊看到希望
    支教生活即將結束,在這一年我經歷了許多事情,點點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讓我深思;經歷了許多困難與挫折,一次又一次讓我堅持不懈;在這一年多的支教生活中,我走進了最基層的教育領域,鄉鎮中學和農村小學,了解了鄉鎮和農村教育的現狀,認識到了基層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與艱辛,體味到了基層中學老師的酸甜苦辣。
  • 自稱山二代的哥大研究生,湘西支教7年,公益也要「精緻」才行
    幸運的是,當時的同行攝影師的一張「湘西女孩抱弟弟上學」的照片在微博上火了,引發了大家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很快,好友小學被芒果v基金組織所關注,並籌集善款改善了環境。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幸運的故事,但是讓Gina充滿了希望。她發現,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很小,但是通過傳播和連接,力量是能夠進行幾何增長的。
  • 長寧的「益粒種子」向千裡之外的兩所小學捐書!
    長寧的「益粒種子」向千裡之外的兩所小學捐書!當天下午,另外一撥孩子,還將在益粒種子青年公益發展中心對所有消毒書籍進行打包整理。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16年前也曾前往雲南支教,帶孩子參加此類活動是希望公益之心能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 上攀村開設公益藝術學堂 點亮留守兒童的藝術夢想
    教室裡,墨香陣陣,一排排整齊的馬鞍桌前,孩子們鋪好宣紙,正襟危坐,一筆一划地寫著毛筆字……這是記者走進上攀公益藝術學堂時教室裡的場景。  這所在距離城區20多公裡外的小村裡由實驗區文聯、實驗區旅遊文化服務中心、蘇平片區上攀村兩委發起創辦的公益藝術學堂,為村裡的留守兒童播散下藝術的種子,填補了他們需要藝術滋潤的心靈,點亮了他們的藝術夢,成為了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 華師大學生暑期支教,捐贈200個「愛心書包」
    楚天都市報8月5日訊(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蔡擴 趙超敏 林晨)昨日,華中師範大學心「心火義教之家」160名志願者為期半個月的暑期支教與社會實踐圓滿結束。他們除了給鄉村留守兒童義務授課外,還為他們捐贈200個「愛心書包」。
  • 種一顆追逐藍天的種子——湖南師範大學赴張家界市慈利益海小學 「三下鄉」支教活動感想
    在支教活動開始之前,已完成全部準備工作。開學典禮2、活動中期此次「三下鄉」支教活動對象主要為慈利益海學校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老師在上音樂課1)朗誦比賽7月20日,在慈利益海中學初中部教室舉行了朗誦比賽。
  • 陽光學院走進亭江第二中心小學支教播種夢想
    海峽教育報訊   根據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關於組織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共建活動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為進一步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持續健康發展,陽光學院藝術系與福州市亭江第二中心小學達成結對共建協議,同時,在我系領導高度重視下成立了一支以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力軍的紅色志願服務隊。
  • 共築留守足球夢 | 閩西鄉村裡一支吃「百家糧」的留守兒童足球隊
    秋季新學期開學了,在閩西大山裡的一支吃「百家糧」的兒童足球隊--福建龍巖長汀河田鎮伯湖小學足球隊的五名主力隊員畢業升初中,離開村莊到鎮上中學讀書,繼續他們已經為之奮鬥了三年的足球夢。2017年,在伯湖村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的興趣課中,僅有44名學生的伯湖小學有11個男生報名組建了龍巖市第一支農村留守兒童足球隊,佔全校男生總數的50%,隊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而且才訓練半個月,就報名參加了全市小學生足球聯賽。
  • 社會實踐: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
    2019年9月3日,我們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英語藝術支教服務團前往桂林市灌陽縣會湘小學,開展"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學生攜手共建美麗中國"系列活動,該活動有近 30 名師生參加。短短一整天的支教實踐活動,如同白駒過隙,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社會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穫。
  • 支教故事|願化星光,點亮夢想,聞濤小學教師三個月支教點滴
    他們,就是聞濤小學到貴州的支教教師。6.4走進不同的小學,開始為期五周、每周一校的聽課、送課活動,走近才能更好地聆聽,才能更好地共同進步。形體課《森林大PARTY》,整節課學生特別認真,課後孩子們一直說還想繼續上。
  • 山東學子愛心支教十年:守候留守兒童 關愛少年成長
    中國青年網威海11月21日電(通訊員 萬紫菲 陳浩 趙海慧 李祥鵬)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直是國家極為重視的群體。在孫家疃小學,留守兒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佔有很大比例,他們大都家境貧寒,缺少父母的關心。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A夢支教調研團:以教學的藝術致敬土地的深情
    最後,由支教調研團和孩子們的合唱《大夢想家》,希望孩子們能夠始終心懷夢想,一路無畏成長。8月13日,A夢支教調研團結合第一天上課情況連夜開會修改了課表和課件,把孩子分成大班和小班,實行真正的層次教學。在小班,由五位老師分別上了手工標本課、樂器講解課、書籍品讀課、趣味數學課、禮儀指導課,旨在幫助孩子們全面發展,培養孩子們各個方面的興趣,也打牢基礎課程的地基。
  • 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程歷時三個月圓滿結業
    2020年11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衛星村小學順利開展「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結業儀式。該項目系愛心企業錦江APP X ZMAX 和麓楓酒店針對一線抗疫家庭子女捐贈的公益課項目,同時也是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子項目益心童愛計劃下申請成立的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堂專項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