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
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指導下
由童心童愛基金
武漢益心社會服務中心聯合「鬥魚直播」
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湖北IPTV共同發起
並整合了湖北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湖北省文協手繪藝術專業委員會
多家兒童藝術培訓機構優質的美術老師志願者資源
通過直播美術課的雙師課堂形式
結合給每個聽課學生配以獨立的創作材料包
給農村留守兒童帶來豐富的美術教育資源
以在線直播課可持續、低成本、高效率
向鄉村小學輸入優質教師資源
解決了鄉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
01
藝術夢想
想爸爸嗎?
不想,
為什麼呢?
總是見不到他,已經記不清爸爸的樣子了...
以前想爸爸的時候,會拿筆畫下來,可是不會畫,
學校沒有藝術課嗎?
沒有,我現在想畫爸爸了,姐姐你會畫畫嗎?
城市裡的孩子每周都有舞蹈、繪畫、樂高......各種興趣班
但對於一個生活在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來說
他可以學習語文數學
卻無法獲得藝術課帶來的快樂
他可以嚮往繪畫大師潑墨寫意
卻難以獲得專業指導的機會
所以這一次
我們決定充當藝術和快樂的傳播者
把藝術公益課堂通過直播的形式
帶給孩子們
02
開課啦
4月19日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指導
鬥魚直播與湖北IPTV、武漢市慈善總會童心童愛基金、武漢益心社工聯合主辦
「留守不孤單,點亮藝術夢」公益直播課堂
再 次 開 課 了
我們為湖北省鹹寧市崇陽大集中學附屬小學的同學
帶來了一堂油紙傘的國畫手繪直播課程
這也是該項目幫扶的第二所留守兒童學校了
另一端則是益心社工和童心童愛基金武漢來的愛心志願者們
在教教室裡偉孩子們現場展示了傳統油紙傘
為同學們進行現場的答疑解惑
並現場助教孩子們在小紙傘上進行國畫創作
說起雨傘,孩子們已經很熟悉了
那什麼是油紙傘呢?
孩子們撓撓腦袋
一個個小問號在腦袋裡直冒泡泡
潘老師耐心地向同學們介紹了油紙傘的歷史
其實油紙傘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
最開始人們受荷葉和竹亭的啟發
用獸皮作為傘面
後來才使用比較有韌性的樹皮造紙做傘面
並塗抹上純天然的桐油
油紙傘由此孕育而生
同學們一邊認真聽著老師的介紹,一邊思考
一隻只小手舉得高高的
「為什麼油紙傘不會漏水?」
「油紙傘的傘面為什麼是一片一片拼接上去的?」……
潘老師肯定了孩子們的問題
並且一一作了解答
介紹完油紙傘的歷史
潘老師就開始帶著同學們進行手繪了
同學們在油紙傘上
畫出了一個個點、一條條線、一朵朵花……
以自己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
在小小的傘面上綻放了自己的想像和情感
03
作品展示
雖然大家筆下的油紙傘各不相同
但每一筆每一划都可以看做是
孩子情感世界的反饋
對於崇陽縣大集附小這樣一所
擁有許多留守兒童的學校來說
這樣一堂手繪課程
無疑是從精神方面為留守兒童
提供了情感的抒發渠道
把孩子們帶入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一節藝術課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
但我們的公益直播課堂
還將繼續進行
因為我們相信
藝術能為孩子們帶來快樂
04
藝術直播公益留守娃
「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 連接更多的社會資源,用公益直播支教的方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獲得平等的學習藝術課的機會!
把藝術的美帶給農村留守兒童,把教育的公平還給社會。以內容為核心,以教育的需求為導向,給孩子們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課程,真正用網絡推動了鄉村與城市教育的無縫對接。
「藝術直播課圓夢留守娃」項目計劃在2019年開設36節美術課,捐助15所留守兒童學校,定向幫扶1500個留守兒童完成一學年共計540節美育課,同時為留守兒童學校提供藝術老師培養計劃。
04
執行計劃
該項目以美術志願者講師直播並配備線下志願者全環節參與的形式,每月執行1-2次(寒暑假暫停執行),每月直播4節美術課,全年直播36節直播課。
1】服務時間:長期。
2】幫扶地區:重點在湖北省武漢市周邊地區以及孝感、鹹寧、黃岡、仙桃、天門等主城區8+1城市圈輻射地區進行活動,如後期有增加,將在項目進展中公示說明。
3】受助對象:鄉鎮留守兒童學校的兒童。
05
受助學校標準
1.湖北省內或武漢周邊農村地區希望小學(留守兒童學校)
2.確實缺乏藝術課程
3.學校學生不低於1000人
06
益心社工
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由在武漢市慈善總會下成立童心童愛基金的創始人團隊在民政部門申請成立的民非組織。由有多年公益項目實操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申請建立的公益基金。該組織立足於開展兒童相關的助學、助孤、助醫、賑災及其他關愛兒童的慈善項目。倡導公益的日常化,不僅著眼於對困難兒童的幫扶,更注重對普通孩子的愛心教育。
2019年初中華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親臨武漢考察我基金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並將公益項目「寶貝回家」之進幼兒園防拐安全教育的武漢地區執行交於我們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