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山區小學 陪伴留守兒童過寒假

2020-12-13 華龍網

    華龍網1月26日15時29分訊(黃秋瑩)近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與音樂學院「守望花開」研究生志願服務團隊來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花椒小學,開展定點幫扶活動。在為期一周的支教志願服務活動中,志願服務團隊通過愛心捐助、愛國教育、課堂講學、心理輔導和建立幫扶檔案等,為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們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

    支持: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溫暖

    志願服務隊在學校通過各種渠道向西南大學的師生募集捐款共計2600餘元,為花椒小學的24個孩子每人買了一件棉衣、一雙棉襪和一副手套以及鉛筆、作業本、橡皮擦等文具。由於花椒小學海拔較高,山上的氣溫偏低,好多孩子手上都生了凍瘡。志願服務隊帶來的新衣服、手套和棉襪將讓他們在寒冷的山路上往來上學多一點溫暖。11名團隊成員為孩子們進行課堂講學,並與之遊戲互動。通過愛國主義教育、音樂課、英語課以及語文課程輔導等,孩子們和隊員們打成了一片。

    「這裡海拔1200多米,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讀書或務工了,學生們大多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很喜歡跟他們年齡相差不大的哥哥姐姐來陪他們一起玩。」志願服務隊副隊長王豪感嘆道。

    陪伴:短期支教和長效機制的合理探索

    據志願服務隊介紹,2015年的暑期他們就已經在花椒小學開展過定點幫扶活動。正是基於對花椒小學的深入了解,「守望花開」研究生志願服務團隊在西南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的「百所山村小學計劃」支持下,與三河鎮政府、花椒小學籤訂長期支教幫扶協議,探索短期支教常態化的長效機制。

    留守兒童真正需要的是持續的關注與陪伴。「定點幫扶要幫到點上,扶到心裡,要堅持做山區孩子們的守護者,守望他們的人生開花結果。我們不僅還要來,我們還要經常來。」志願服務隊隊長張薈婷動情地說道。

    理解:大學生和小學生的悄悄話

    「守望花開」志願服務團隊總共有隊員20餘人,但受於各種限制每次去支教幫扶的隊員流動性較大。為了保證隊員們能有效地與孩子們溝通交流,並在長期支教幫扶中使愛心接力,志願服務團隊專門為孩子們建立一對一幫扶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孩子們的家庭情況、特長愛好、理想與夢想,還有每一次隊員為孩子們心理輔導的訪談記錄。這些檔案將有助於隊員們和孩子更好地溝通交流,引導其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臨別的時候,三年級的許諾扯了扯隊員董興水的衣角,把他拉到了一旁。許諾說:「你回去一定要記得把照片寄回來給我哈,下次來了還要教我拍照。」董興水微笑著說,「好,答應你的一定做到」。

    鼓勵:讀書有用和讀書無用的現身說法

    對志願服務團隊的支教幫扶活動,花椒小學校長張躍洋表示很認可。留守兒童長期閉塞在山區環境,難免在心理上產生悲觀情緒,對讀書的意義認可度不高。他認為,通過大學生支教,可以增長孩子們的見識,樹立讀書有用的信心,以隊員們的現身說法去激勵和啟發孩子,喚醒孩子的學習欲望,比上課更重要。

    「你們去年在花椒小學開展的幫扶活動給孩子們送去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溫暖,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石柱縣關工委和鎮政府的高度重視。期待你們用自身的成長經歷鼓舞孩子們,使他們更多地獲得讀書的希望與力量。」三河鎮黨委委員、黨委組織委員向朝軍在與志願服務團隊交流中如是說。

相關焦點

  • 東師校友 | 從「研究生導師」到「留守兒童爺爺」,這是一位東師...
    中國教育在線 訊 從崇高的「象牙塔」,到貧困山區裡的小學校,從知名大學教授,到一名普普通通的支教教師,這一切都似乎相隔那麼遙遠。從2016年退休起,萬維明的支教腳步就再也沒有停止。四年多來,他堅守在自己的支教講臺,給當地貧困山區的孩子帶來更多走出大山、重塑命運的希望,用心踐行著自己「強師報國」的承諾。
  • 90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山區支教7年 組織全球數百志願者參與
    90後長沙女孩龍晶睛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同時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山區支教教師。因為父親從大山中走出,龍晶睛稱自己是「山二代」。17歲那年,她開始到山區支教,這一堅持就是7年。山區支教7年 數百名全球志願者參與「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湘西鳳凰縣臘爾山鎮板當小學的教室裡,長沙女孩龍晶睛正在教孩子們唱《送別》。
  • 公益活動|金鑼哈囉夥伴關愛偏遠山區留守兒童,用心陪伴成長
    近日,金鑼文瑞攜手詠聲動漫,走進廣東省清遠市某偏遠山區小學,開展「豬豬俠元氣大課間,用愛陪伴成長」公益活動,為在校留守兒童們送上了金鑼哈囉夥伴兒童腸和豬豬俠周邊等物資,現場還組織了一系列益智遊戲、體育比賽等活動。
  • 南中醫四名女研究生支教歸柳小學
    「這次全州統考,我們任教的歸柳小學三年級、四年級語文排名全鎮學校第一,五年級語文由倒數提升至全鎮學校第二!」這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說,是令人欣喜的成績。2019年6月28日,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四朵金花來說,是一個讓她們終生難忘的日子。
  • 北京科技大學甘肅研究生支教團「四線四度」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北京科技大學甘肅研究生支教團「四線四度」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2020-07-20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自2012年定點扶貧甘肅省秦安縣以來,發揮教育優勢,
  • 中山音樂老師潮州山區支教 攜手風琴、薩克斯等樂器
    因為父親說的一句話,中山市小欖鎮永康小學的音樂老師周虎,抓住「支教的尾巴」,成為潮州市饒平縣新塘鎮西石小學的一名支教老師。在支教的一年時間裡,周虎成為全校唯一的音樂老師,承擔全校430多名學生的音樂教學工作。在完成教學任務之餘,周虎還為學校籌款籌物,改善當地留守兒童夥食。
  • 兒童文學作家參與鄉村支教,創作支教扶貧長篇兒童小說《逐光的孩子》
    10月31日上午,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的支教扶貧題材長篇兒童小說《逐光的孩子》的研討會上,有評論家對《逐光的孩子》作出這樣的點評。2015年舒輝波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朗詩五權希望小學支教。 書寫這些「最可愛的人」,並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逐光的孩子》以一名大學生支教教師蘇老師的視角,講述了其在鄂西山區藍溪小學支教的經歷,生動展現了支教大學生們對鄉村教育從疏離到融入,從不理解到誓死守望、陪伴並見證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
  • 山東學子愛心支教十年:守候留守兒童 關愛少年成長
    中國青年網威海11月21日電(通訊員 萬紫菲 陳浩 趙海慧 李祥鵬)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直是國家極為重視的群體。在孫家疃小學,留守兒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佔有很大比例,他們大都家境貧寒,缺少父母的關心。
  • 關注|這個女孩上榜了,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龍勝山區的支教路上
    她是李莎,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2019年7月,為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號召,她在廣西龍勝開始了支教志願服務工作。然而,2020年5月份的一場意外,卻讓這個選擇「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的女孩,將自己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祖國西部山區的支教路上。
  •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支教團累計支教服務時間超過4萬小時,直接教育學生超過3000餘人,幫扶困難留守兒童超過600人,切實做到了精確扶智、精實扶志、精準扶貧,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和師生的肯定和好評。  二、案例背景  商南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浙江農林大學五百學子暑期支教三千留守兒童
    浙江農林大學五百學子暑期支教三千留守兒童 >   中新網杭州8月13日電(記者 柴燕菲 實習生 蒲曉旭 通訊員 陳勝偉)這個暑假,浙江農林大學500多名大學生,前往浙江、雲南、貴州、山西、河南等地支教,給3000多名留守兒童帶去了知識和快樂。
  • 寒假招募·雲南支教|0元項目機會來襲!去西南邊陲點亮大山裡的星星!還有私藏溫泉、古法咖啡……
    有沒有寒假出行的小計劃呢?臨近寒假,Gapper點亮支教計劃已經正式啟動!這一站,便是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社國才學院」聯合走進雲南保山。 這次我們邀請你把英文課堂搬進雲南大山,給留守兒童一份特別的陪伴。義工之餘,你還可以結識天南地北的新朋友,在這塊西南邊陲的寶地創造一段畢生難忘的支教之旅!
  • 女研究生到石柱支教,離別時為全班女生實現「公主夢」
    7月12日,微博話題「研究生支教結束送每個女生公主裙」衝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而離別時,這位支教研究生不舍的哭泣聲,感動了許多網友。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這位支教研究生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2019年8月,四川外國語大學研支團的志願者來到石柱,以「支教、支夢、支心」為宗旨,教育引導山區學子成人成才,築牢山區學子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青春夢想。張靜宇是五位志願者之一,她來到石柱縣西沱鎮小學一年級支教,成為一名班主任。張靜宇負責的班上有42個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家訪時,張靜宇發現很多孩子家庭條件不好。
  • 感知重郵丨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學院碩士研究生彭志強獲評「重慶好人」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等部門聯合舉辦的「重慶好人榜」評選活動第59期榜單發布,重慶郵電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光電學院碩士研究生彭志強經支教服務地墊江縣推薦參評上榜,現階段由重慶市推薦參評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
  • 網際網路顛覆傳統支教 說客英語「進」山區學校
    導讀:一直以來,偏遠山區的孩子的教育問題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我們都對那些在邊緣地區支教的志願者心懷崇敬:他們翻山越嶺,告別家人,遠離熟悉的都市生活,在艱難的環境下,教山村裡的孩子讀書識字。Abi外教是「說客英語」為劉窯村小學免費提供的,說客英語是全球領先的通訊業上市公司中興通訊旗下,真人外教一對一在線英語學習平臺。平臺聚集著遍布全球的優質外籍教師資源,Abi就是眾多優秀教師中的一位。由於當地教師資源不足,孩子和老師都學過簡單英語,但不足以應付日常溝通。Abi不會說中文,而劉窯小學又沒人懂英語,這個課怎麼上呢?
  • 西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簡介
    倪崇碩,男,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推免)期間在西南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應用於理論研究專業學習。現為西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巫山分隊隊長。  張天然,女,漢族,研究生(推免)期間在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學習,現為西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巫山分隊隊員。
  • 華工研究生支教路上不幸遇難
    5月9日,在廣西桂林龍勝小學支教的西部計劃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乘坐摩託車返回龍勝小學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送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去世。近期,她被廣東廣西兩地追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從四川山區考入華工,又回到鄉村支教「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女兒讀書真的非常吃苦。」
  • 支教扶貧 無悔青春
    支教扶貧 無悔青春 ——舒輝波支教題材現實主義力作《逐光的孩子》出版在2020年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舒輝波最新現實主義題材力作——反映大山深處支教扶貧和留守兒童成長與夢想的長篇兒童小說
  • 濱州「90後」雲南支教 為山裡娃募捐毛絨玩具
    王圓,出生於1991年,家住濱城區,2013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設計專業,曾經是一名設計師。2018年底,一個偶然機會,她參與到美麗中國支教項目中。2019年,她迎來了支教的機會。當年7月,在雲南參加培訓後,她便趕到大寨鎮團結完全小學,見到了一群「與世隔絕」的孩子們。 如今,王圓已在雲南支教一年有餘。帶著對支教生活的好奇,記者通過電話與王圓取得了聯繫。
  • 恆心鑄就思念公益 長情陪伴留守兒童
    原標題:恆心鑄就思念公益長情陪伴留守兒童又是一年冬至時,思念公益的志願者們一早便摸黑趕到河南省遂平縣羅李村思念小學,在寒冷的冬日裡為孩子們送去溫暖的關懷。這也是思念公益團隊與小朋友們一塊兒度過的第三個冬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