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月26日15時29分訊(黃秋瑩)近日,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與音樂學院「守望花開」研究生志願服務團隊來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花椒小學,開展定點幫扶活動。在為期一周的支教志願服務活動中,志願服務團隊通過愛心捐助、愛國教育、課堂講學、心理輔導和建立幫扶檔案等,為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們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
支持: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溫暖
志願服務隊在學校通過各種渠道向西南大學的師生募集捐款共計2600餘元,為花椒小學的24個孩子每人買了一件棉衣、一雙棉襪和一副手套以及鉛筆、作業本、橡皮擦等文具。由於花椒小學海拔較高,山上的氣溫偏低,好多孩子手上都生了凍瘡。志願服務隊帶來的新衣服、手套和棉襪將讓他們在寒冷的山路上往來上學多一點溫暖。11名團隊成員為孩子們進行課堂講學,並與之遊戲互動。通過愛國主義教育、音樂課、英語課以及語文課程輔導等,孩子們和隊員們打成了一片。
「這裡海拔1200多米,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讀書或務工了,學生們大多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很喜歡跟他們年齡相差不大的哥哥姐姐來陪他們一起玩。」志願服務隊副隊長王豪感嘆道。
陪伴:短期支教和長效機制的合理探索
據志願服務隊介紹,2015年的暑期他們就已經在花椒小學開展過定點幫扶活動。正是基於對花椒小學的深入了解,「守望花開」研究生志願服務團隊在西南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的「百所山村小學計劃」支持下,與三河鎮政府、花椒小學籤訂長期支教幫扶協議,探索短期支教常態化的長效機制。
留守兒童真正需要的是持續的關注與陪伴。「定點幫扶要幫到點上,扶到心裡,要堅持做山區孩子們的守護者,守望他們的人生開花結果。我們不僅還要來,我們還要經常來。」志願服務隊隊長張薈婷動情地說道。
理解:大學生和小學生的悄悄話
「守望花開」志願服務團隊總共有隊員20餘人,但受於各種限制每次去支教幫扶的隊員流動性較大。為了保證隊員們能有效地與孩子們溝通交流,並在長期支教幫扶中使愛心接力,志願服務團隊專門為孩子們建立一對一幫扶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孩子們的家庭情況、特長愛好、理想與夢想,還有每一次隊員為孩子們心理輔導的訪談記錄。這些檔案將有助於隊員們和孩子更好地溝通交流,引導其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臨別的時候,三年級的許諾扯了扯隊員董興水的衣角,把他拉到了一旁。許諾說:「你回去一定要記得把照片寄回來給我哈,下次來了還要教我拍照。」董興水微笑著說,「好,答應你的一定做到」。
鼓勵:讀書有用和讀書無用的現身說法
對志願服務團隊的支教幫扶活動,花椒小學校長張躍洋表示很認可。留守兒童長期閉塞在山區環境,難免在心理上產生悲觀情緒,對讀書的意義認可度不高。他認為,通過大學生支教,可以增長孩子們的見識,樹立讀書有用的信心,以隊員們的現身說法去激勵和啟發孩子,喚醒孩子的學習欲望,比上課更重要。
「你們去年在花椒小學開展的幫扶活動給孩子們送去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溫暖,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石柱縣關工委和鎮政府的高度重視。期待你們用自身的成長經歷鼓舞孩子們,使他們更多地獲得讀書的希望與力量。」三河鎮黨委委員、黨委組織委員向朝軍在與志願服務團隊交流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