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華僑在義大利轉了幾年 發現月亮還是故鄉圓

2020-12-10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後,義大利華僑胡靜一家終於決定留在文成發展。這對這個涉外家庭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小的時候,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兜兜轉轉,最後才發現吾心安處是故鄉。」胡靜感慨。

  愛上義大利

  胡靜是土生土長的文成人,身處僑鄉,身邊的親戚朋友過年回家時,總會繪聲繪色地描繪起國外的美好生活,這讓胡靜從小就對國外的世界充滿了嚮往,總想著到外面闖一闖。

  在2009年,胡靜來到義大利米蘭大學留學,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讓胡靜愛上了這個國家。2010年讀書時,胡靜認識了義大利人西蒙,2012年兩人結婚後,胡靜留在了義大利,一心想在義大利發展。

  後來,西蒙辭職了大學教職,和妻子創辦了海外貿易公司,向國內運輸義大利產品。

  胡靜是獨生女,父母依然生活在國內。胡靜結婚後,每過個半年左右,就要回國團圓,其餘時間都在義大利工作、生活。

  每次回國,胡靜也會像原先的親戚朋友一樣,講述國外的新奇見聞。

  一家人回歸

  生下兩個寶寶後,留在義大利的想法,胡靜開始動搖了。「國外的初中教育基礎水平,可能只有國內的小學四年級水平。相對而言,國外管得比較松。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得更紮實。」

  為了孩子的長遠考慮,在2019年,胡靜決定將孩子留在文成(兩個女兒今年一個9歲,一個4歲),讓孩子接受國內的教育。

  西蒙很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能夠對女兒成長更有幫助,希望女兒能夠在中國發展。」

  今年年初,胡靜一家從義大利回到文成過年,這一來就再也沒出去:今年年初,義大利的疫情持續蔓延。在文成一待,西蒙至今也有10個月了。這期間,西蒙的奶奶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讓西蒙深受刺激。

  西蒙一直在關注義大利疫情的影響,一方面是家人,另外一方面公司要進行打理,期望能早日回義大利,但是疫情阻擋了他回歸的步伐。

  既然出不去,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後,最近他們一家就索性把公司轉到國內,定居中國。

  通過文成僑聯的介紹,西蒙日前在文成海亮華僑學校兼職,負責教授華僑班的孩子們義大利語。

  「中國人說安居樂業,我現在的狀態就是如此。」西蒙說。

  紮根於文成

  與胡靜一家類似的,她的親戚朋友也回到了國內。

  胡靜說:「原先我們生活在米蘭市郊,那邊人少,生活也不是很方便,做什麼事情都要開車出去。現在在文成,都是網際網路+,各方面都很方便。」

  「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留在文成,把事業做大。」胡靜信心滿滿。

  她這信心一部分來自西蒙的支持。

  疫情期間中國堅定而又有成效的抗疫行動,也留住了不少義大利華僑。在文成,義大利的餐館越開越多,西蒙在文成也能吃到鄉味。

  文成多元化的文化環境也讓這位「洋女婿」定居國內增添了信心。閒暇之餘,西蒙會帶著家人去時代廣場西廚餐廳喝杯咖啡,敘敘家常。「文成獨特的民俗文化讓我大開眼界,文成有山有水,景色宜人,對各國文化也非常包容。在這不僅交到了很多朋友,還能吃到純正的義大利餐,給我的感覺非常親切。」西蒙說。

  「現在國內發展這麼好,回國發展我認為是明智的選擇。」胡靜說,「這裡有親戚朋友、有安全穩定的生活,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好。年輕時總是覺得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轉了一圈,最後發現月亮是故鄉圓。」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王樂樂

  見習記者 梁盈盈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最圓最美的月亮,在故鄉
    泊在故鄉灑下千絲萬縷的柔情幻化成遊子心中的亮色讓人久久仰望那就是故鄉最圓最美的月亮——題記我是在一個寂靜的秋夜,去陽臺上看我種的雛菊時,突然發現了,很多年前故鄉的那抹月光讓我驀然聽到小溪的水聲,好像還嗅到了泥土的芳香,聽到母親教我唱月亮童謠的細語聲……哦,我的思緒,我的靈魂,回到了故鄉,正陶醉在故鄉上空泊著的那一輪明月,正陶醉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情畫意之中。
  • 看月亮,思故鄉,到底在天上還是在地上?
    2019年中秋節,和艾米哥哥坐在夜空下,我們一起看月亮爬上枝頭我總是感覺,月亮好像是達文西筆下的蒙娜麗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故鄉」二字,用得精妙。古人的故鄉,多為其出生之地,那地上種著他們對親友與故人的思念,還有他們當初的胸懷大志。時至今天,二十一世紀,我們也有各自的故鄉。你的故鄉,是什麼?
  • 華人華僑子女競相回國學習:中國的月亮也開始變圓了?
    海外華僑華人生活作為接收華僑華人子女歸國學習的典型代表,華僑大學表示自2018年至今,在校華僑華人學生數量已從不到2000人增長至目前的3000餘名。對於這一現象,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中國的月亮開始變圓了,華人華僑歸國學習是因為覺得中國強大了。
  • 月亮走我也在:故鄉的月亮陪我客居他鄉
    小時候,經常喜歡唱一首歌: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當年不懂詞中意,現在已是曲中人……我知道,宇宙中只有一個月亮,可是,我還是一頭犟驢:俺家門前那棵大槐樹樹梢上掛的月亮,才是最大最圓、最明最亮的!
  • 海外溫州籍僑胞投身抗疫一線 收到義大利官員誠摯感謝
    曼託瓦華僑華人工商聯合會協助當地百姓共抗疫情 文成宣傳部供圖 攝中新網溫州5月30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王琪)「尊敬的會長,在此我向您和您所領導的商會捐給曼託瓦省的大批口罩表示真誠的感謝。近日,溫州籍華僑、義大利曼託瓦華僑華人工商聯合會會長葉正勤收到了來自曼託瓦省督CarolinaBellantoni的親筆感謝信。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世界各地溫州籍僑胞僑團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各種方式和渠道伸出援手,助力各國民眾抗擊疫情。曼託瓦省巴尼奧聖維託市副市長Irene?
  • 農村俗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19年中秋何時月最圓?看完明白了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19年中秋何時月最圓?俗話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的到來,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來說,獨在異鄉為異客,一樽酒,對影成三人,仰望皓月當空,卻思父母恩情難報,妻兒關懷不夠,只能將這些感情的壓抑,在月光中對酒當歌!中秋的月光,那麼的耀眼,卻不斷的刺痛著遊子的心!而返鄉的農民,闔家歡樂,共飲一壺酒,共賞一輪月!在農村,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2019年中秋何時月最圓呢?
  • 「不敢戴口罩」:青田華僑的義大利日常
    2月初時,他還和朋友通過溫州僑聯向家鄉捐贈了2700多隻口罩。沒想到,一個月後,義大利成了海外重疫區。當地40多家藥店基本買不到口罩和消毒藥品,「一上架就買空了。」義大利已成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至當地時間3月9日零時,義大利確診病例增至7424例,單日新增患者1412人,新增死亡病例133例,累計死亡366例,病死率高達4.96%。
  • 全球招聘|溫州大學華僑學院歡迎您
    據最新統計,學校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自然指數綜合排名、ESI綜合排名、《中國大學評價》教師學術水平排名、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專利獎排名等均列全國非博士點高校第1或第2位。   溫州大學綜合實力強、僑教育特色鮮明、僑研究成果豐碩,致力於發揮溫州僑鄉優勢,建設成為以「僑」為特色的高校。
  • 義大利華僑講述慌亂回國:「其實有一點點後悔」
    隨著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16日下午13時許,一架國航臨時航班搭載一百餘名義大利中國公民從米蘭抵達溫州,這是首班接返在意中國公民的商業包機。19日下午,又一架東航臨時航班搭載在義大利生活的同胞飛抵溫州。據了解,溫州市和浙江省疫情防控部門已按相關標準對所有乘客進行了健康檢疫,並採取醫學檢查、集中觀察等措施。
  • 月亮圓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春隨筆,ID:gh_5d115dd7553f】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遛娃,兒子看上了月亮。兒子說:我走月亮也走,我停月亮也停。兒子說:月亮跟我們一起,在保護我們呢!兒子說:月亮躲雲裡去了,月亮在跟我們捉迷藏呢!兒子說:月亮長大了,月亮變白了!……不知天文,只能心存疑惑。
  • 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國產亮劍破局出海:月是故鄉明
    一個叫胡適的學者,在當年面對中國落後挨打時,口不擇言,說了句:"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總覺得別人的東西,就是比自家的好,連"月亮也比中國的圓"。自輕自賤取媚於他人?臣妾做不到啊。如果現在,某些領域依然有"小白",抱著國外的月亮,崇洋媚外,一定會被貽笑大方,還活在上世紀呢?好好回家補習一下功課,翻閱一下大國崛起系列,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待一個國家的崛起,腦補一下什麼叫做"月是故鄉明"。實在不行,看看《流浪地球》?
  •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的確如此!
    以前曾用「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這句話,勸過別人,沒想到,這人不但不聽勸告,而且還被理解成對他的諷刺,脆弱的心靈連別人是勸他還是罵他都聽不懂,套用一句俗話叫「好賴話都聽不懂啊?」首先,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中國圓,這的確是句實話。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人類生存在一個地球上,月亮也就只有一個月亮,它不會因你生活在美國而變大,也不會因你生活在中國而變小,它還是那個月亮,只是可能與你的心情有關,古人就有山高月小之說,如果在高山之下,看到月亮,因有高山的對比,所以,月亮顯得渺小。
  • 月亮,月亮_寫在2020年的中秋節
    把胖嘟嘟的臉貼在別人家的窗玻璃上我想摸一摸月亮的臉一手水還溼了衣衫月亮在中天一輪金黃映襯著深藍>夢裡的喜悅養活了大把疲憊的光陰和八月的圓滿揮手致意前天的月亮家中笑語如珠昨天的月亮離家千裡今天的月亮抬頭望故鄉我不知走在哪裡
  • 溫州人下南洋——記歐洲溫州華人華僑聯合會主席王壽松
    當時餐館的大廚是從廣東過去的,看王壽松身強力壯,就專門讓他多幹活,別人幹得累趴下了,他還要繼續幹,這下可把王壽松鬱悶壞了,「在國內,我好歹還是個小老闆呢,跑到這裡,卻成了打工仔。」就這樣熬到第八個月,王壽松一怒之下,自己買機票跑回中國。  在溫州待了兩個月後,表姐又打電話邀請王壽松去,並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 一百年內僅六次,「十五的月亮」為啥「十四圓」?
    資料圖:8月3日,在北京北海公園拍攝的月亮升起。據悉,2020年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天文專家介紹,「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中僅會出現6次。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是為啥?「十四的月亮拍了拍你」「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 溫州「非遺」文化走進義大利佛羅倫斯中文課堂
    溫州「非遺」文化走進義大利佛羅倫斯中文課堂 翁獻瓊老師向潘世立校長贈送了兩本關於「溫州非遺」的著作——《東甌遺韻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義大利僑網消息,9月26日,一堂專門介紹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課出現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中文學校的課堂裡——受國務院僑辦委派來歐洲任教的翁獻瓊老師向我們的華人華僑子弟講授了介紹家鄉溫州「非遺」的文化課,兩個班級的近60名學生擠在大教室裡,聆聽著翁老師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精彩介紹
  • 地方文史專家【林樹建】:故鄉似母親(溫州)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等詩句,無不飽含對家的思戀和懷念,也濃縮著不盡的感嘆和遺憾。因為,回家的路總是那麼遙遠。而路上又馱載著風霜雨雪,也灑滿瞭望鄉的淚水。因而,故鄉這兩個字,無論從嘴裡說出來,還是從筆尖上寫出來,都很重,很纏綿,如同泥土般沉重渾厚,容易讓人眼眶發熱,思緒萬千。林樹建先生也是這樣眷戀故土的。
  • 吉平:看見月亮,望見故鄉|我的故鄉
    醫院是年輕的,因為不論是醫務人員還是病患者,看上去似乎都不及父母的年齡大。父親是軍人,常年在外,兒時的我對他沒有多少印象。記憶裡母親的臉通常是和藹而敞亮的,在那棟居住過幾年的老式房子的窗戶前,期待的目光和黃褐色的臉頰永不褪去。
  • 義大利疫情再升級!浙江青田在意華僑十萬 近期已有百人返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8日,自義大利輸入的病例約為19例,其中輸入北京9例,輸入浙江10例。義大利輸入北京病例:回國前發熱、服退燒藥登機據北京近日通報的一起境外輸入病例詳情顯示,2020年3月4日,廖某君、廖某海等兩家一行8人自義大利乘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義大利米蘭代表團來溫稱 溫州的服裝「不比米蘭差」
    4月20日至22日,來溫訪問的義大利米蘭大都會市副市長阿里安娜·瑪麗亞·森西為溫州服飾產業的時尚化由衷點讚,並希望「溫州能與米蘭加強合作,共同提升時尚化水平。」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米蘭大都會市則涵蓋了周邊134個中小城市,GDP約佔義大利的25%。作為世界時尚與設計之都的米蘭,其定期舉辦的時裝周被公認為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歐洲國家中,義大利跟溫州特別「結緣」,就連《溫州一家人》裡,小阿雨第一次出國去的就是義大利。而如今,義大利的普拉託一直生活著眾多溫州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