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夢一場,功名紙半張,塵土衣冠,江湖心量,大家好,我是風塵君。
一個叫胡適的學者,在當年面對中國落後挨打時,口不擇言,說了句:
"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總覺得別人的東西,就是比自家的好,連"月亮也比中國的圓"。
自輕自賤取媚於他人?
臣妾做不到啊。
而另一個叫聞一多的學者,講的話就很有未來感:
"我愛中國固因他是我的祖國,而尤因他是有那種可敬愛的文化的國家。"
一語成讖 ,中國製造,正在影響世界。
如果現在,某些領域依然有"小白",抱著國外的月亮,崇洋媚外,
一定會被貽笑大方,還活在上世紀呢?好好回家補習一下功課,翻閱一下大國崛起系列,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待一個國家的崛起,腦補一下什麼叫做"月是故鄉明"。
實在不行,看看《流浪地球》?感受一下來自東方的另一種世界秩序,是如何挑戰美國英雄主義的?
實在不行,看看華為?是什麼讓世界霸主在顫抖?
中國製造,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即小見大。
拿動漫和遊戲領域來說,從嗷嗷待哺,到步入發展快車道,破局出圈走向大眾 ,走出海外,這些個國產產品,正挑起民族產業的大旗,與海外勢力分庭抗禮。
受外國人歡迎的中國元素——國漫
日本,以漫畫作為源頭,衍生到動畫、周邊、影視等IP產業鏈;
美國,電影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英雄系列漫畫尤為突出;
我們有自己的連環畫和美術片,然而將中國元素推向世界的,卻是一群動漫發燒友,他們大概就是東方式的牛頓,砸中他們的那顆蘋果,恰好是"國外的動漫比國內圓"。
看慣了別人家的,我們的內心有個願景:
國外漫畫網站的國產漫畫。
在文化輸出上,中外文化差異產生的好奇,成為了國漫在海外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海外讀者而言,神秘的東方頗令他們著迷。
《全職高手》
葉修並非什麼明星,這位動漫中的虛擬人物,卻享受"娛樂圈名人"待遇長達五年。
上線 24小時內點擊量破億,全網閱讀量破30億次。動畫第一季在海外同步上線後,yw把全職的翻譯和英譯版權包攬到自己旗下,國外二次元少男少女們,幸福的有點方。
《魔道祖師》
《全職高手》日漫風濃烈,《魔道祖師》卻是最具國風。
動畫播出,豆瓣上獲得了8.9的高分。唯美的畫風,濃鬱的古風配樂,難得一見國內漫迷們統一戰線,高呼:
"好好看!"、"良心國漫番!"
有國外粉絲抱怨,
"我的天啊!上帝,停不下來了" 、"這是誰起的這麼多複雜的名字",
言外之意,"啃生肉"的日子好藍瘦,自己追的番,跪著也要啃完。
國外玩家啃"生肉"的日子——國產遊戲
但凡一說到國產系列,立馬有槓精站出來,
國內沒有月亮,地主家沒有餘糧。
還有嚶嚶怪在emmm,
國外的月亮圓不圓不知道,不過國內的霧霾重的已經看不到月亮了。
這和遊戲有關係?
回到正題,在海外,國產自主研發的什麼遊戲受歡迎?
這在國內遊戲產業大環境變好之前,我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們卻可以如數家珍。
《太吾繪卷》
螺舟工作室出品。
以神話和武俠為題材展開,短短十天,登上Steam 熱銷售榜全球第一。
國外玩家請願,希望在遊戲中加入英文,steam上關於這款遊戲的最熱評論:
we need English
中國人玩不來硬核遊戲?答案:不
《率土之濱》
SLG沙盤手遊,網易出品。
以宏大三國世界觀為背景,真實模擬國家發展進程,以資源擴張為核心,展開競爭。
登陸日本短短一周,迅速上升到預約榜前十,還受到日本當地食品廠商的青睞。
被國外玩家稱為,沒有劇本的權力遊戲。
《夢幻模擬戰》
紫龍遊戲出品,情懷向粉絲早早上岸等待。
經典IP,一款日式奇幻風格的遊戲,在中國廠商的幫助下,通過手遊的形式回歸。
上世紀90年代,《夢幻模擬戰》,享有"日式戰棋雙傑"之一的美譽,另一個,是任天堂捧在手心裡的《火炎紋章》系列。
純正清新的日系畫風,龐大的職業系統,多元化的玩法,大戰場,多兵種,強策略的遊戲體驗,讓《夢幻模擬戰》成為一大批大中國玩家的初戀。
《夢幻模擬戰》的傳承與創新
打造經典IP內容,收錄原作5代作品中的眾多經典戰役,長達100萬字超大容量的原創劇情,為玩家重現經典英雄角色,圍繞追逐聖劍,掀起命運波瀾。一度引得夢幻粉高喊:
快點出動漫。
結果,動漫沒出,去年《夢幻模擬戰》手遊在國內上線,年底完成國際服出海。
和普通比拼數值的RPG養成遊戲不同,《夢幻模擬戰》手遊很講究策略性,在戰鬥的多樣性體驗方面,無疑為玩家增加了遊戲樂趣,帶給玩家更廣闊的探索空間。
在沉浸式遊戲體驗方面,原作系列作曲家巖垂德行二次操刀,攜手鯰龍太郎、堀江由衣、能登麻美子等30多位日本超一線聲優傾情演繹,實現全程語音。
玩家與角色互動時,隨時可能觸發隱藏語音彩蛋的驚喜。
軟實力著陸,走出海外。
日本的遊戲雜誌,《Fami通》對《夢幻模擬戰》手遊大篇幅報導,不但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介紹,對遊戲中的戰鬥畫面和人設立繪,都給予了很高的讚賞。
民族情結的使然,看到中國製造遠銷海外,自豪感油然而生。
腦海中響起《無名之輩》中的臺詞,
"我胡廣生是做大事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
是秉承精品路線,還是跟風快速追擊爆品?
這些執念,對於中國製造,形如以上系列的成功,或許,正是當前身處風口或面臨轉型的遊戲廠商需要借鑑的地方。
但不管怎樣,我相信,終究還是"中國的月亮比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