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亮,思故鄉,到底在天上還是在地上?

2020-12-20 艾米哥哥

這個中秋節感懷激烈而帶著淡淡的鬱澀。當晚深夜夜空突然烏雲密布,圓月總是被一團黑霧籠罩著。可是,黑霧再渾濁,也無以沾染嬋娟半點,只突顯其皎潔澄澈。

中秋節深夜的月亮

2019年中秋節,和艾米哥哥坐在夜空下,我們一起看月亮爬上枝頭

我總是感覺,月亮好像是達文西筆下的蒙娜麗莎,始終掛著那抹神秘、深沉的微笑,讓人捉摸不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故鄉」二字,用得精妙。古人的故鄉,多為其出生之地,那地上種著他們對親友與故人的思念,還有他們當初的胸懷大志。時至今天,二十一世紀,我們也有各自的故鄉。

你的故鄉,是什麼?

我相信,若一個人是你的故鄉,不管你身邊人是誰,這個人依舊會於你心頭盤踞,揮之不去。

我也始終相信,若一件事情是你的故鄉,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走得多遠,這宿命般的事情會一直對你千呼萬喚,直至你按捺不住歸去。

故鄉,也是不能割捨的文化和價值。勤勞、善良和勇敢就是中國人的故鄉。我說是故鄉,因為思念這故鄉的人們本來就屬於這份榮耀,他們的堅持讓他們配得。

然而,過分思念這故鄉,會悲傷。越是想到月亮的潔淨無瑕,越是會心痛。難怪蘇軾感嘆: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為什麼,失意落泊之時看著象徵圓滿的一輪圓月,會更覺悲傷?難道月亮恨我,才在我缺乏時提醒我圓滿的意義?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千百年以來,月亮一視同仁,以相同的溫柔對待萬物,以一樣的皎潔賦予眾生。月亮心裡是沒有恨的,會恨的,往往是我們人類而已。自古以來,原來是月亮毫無怨言地接收著我們沉重的情思。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陰晴圓缺就如同我們的迷惘、歡喜、憂傷、苦澀一樣,不過為瞬間之事。然而,故鄉之所以為故鄉,是為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變。

我依舊期盼,到哪一天,不管當夜天空為一牙新月,一弧彎月還是一輪明月,會圓的夢總會圓;所想要的東西總會找到;會普照的榮光總會降臨;而我們心心念念的,總會實現。

心心不停,念念不住。心心念念的那誰、那事,就是故鄉。你的心和時間會輕聲向你訴說,你的故鄉。別害怕憂鬱而忘了你的故鄉,別讓你的心流離失所,它早晚也終將歸去。

相關焦點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因為大多數的人從小學時就讀過,而且幾乎人人都能背誦。這首詩歌表達了明月之夜,在外的遊子思念故鄉的情懷,內容淺顯易懂,卻含義深刻,值得我們細細體會玩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床前就是床的前面,疑就是懷疑,舉頭就是抬起頭,明月就是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比如月亮,比如一隻橘子,熟悉得並不複雜,貌似再簡單不過,但誰能說出月亮是什麼,橘子又是怎麼回事呢。一首好詩也是如此,讀詩就像看月亮吃橘子,不是答出它們是什麼意思,而是要心裡有感覺,嘴裡有滋味。《靜夜思》就像一隻冰涼作響的橘子味月亮。我們且來慢慢品嘗。
  • 朗讀賞析《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李白 〔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形容月亮很美文藝句子 關於看月亮唯美心情說說
    形容月亮很美文藝句子 關於看月亮唯美心情說說  月色迷人,發一條說說吧,閩南網(http://www.mnw.cn/)小編綜合~  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的月色真美)——夏目漱石  你說今晚月光那麼美 我說是的——好妹妹樂隊  把路燈掛到天上 把月亮偷給你  「地上滿是六便士
  • 每日一首詩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靜夜思》·李白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床前明月光,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是地上霜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舉頭望明月,dì tóu sī gù xiāng低頭思故鄉。
  • 中國文化為什麼偏愛月亮?請看古詩中的四種月亮!
    中國人喜歡月亮,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月亮在中國已形成了一種與中華民族的倫理、審美、哲學等密切相關的文化,它可以入詩、入文、入歌、入畫,可傾聽、訴說,吟之、唱之。用杜甫的一句詩來代表的話,就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反正,中國的月亮最明亮最美麗最圓滿。因為,在中國人的心裡月亮代表著圓滿的愛情,代表著故鄉,代表著團聚,代表著思念。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描寫月亮的詩句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託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 是你眼中的月亮嗎?
    譯文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月亮有一種獨特的情感,他們對月亮的深情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形成了中國人一種獨特的月亮情結。那麼,月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究竟代表著什麼呢?首先是團圓和故鄉。李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也是愛情和相思的寄託物。歐陽修說「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中華文明到底有多博大精深?看看歷朝歷代這些寫給月亮的詩
    月亮到底亮不亮?月亮本來只是一個無情的自然物,在中國這片詩歌的國土上,在一代又一代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手中,其美麗不斷被挖掘,被發現。尤其具有中國特色的是,它一點點與思念之情發生了融合。在先秦時代,月亮已經入詩,但都是單獨一個「月」字。
  • 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到底指什麼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只要看到天上的一輪月亮,就會勾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古往今來,寫思念家鄉的詩篇很多,從小我們就會背誦李白的那首著名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一首對秋月而思念故鄉的詩。秋夜,一輪皎潔的月光灑下一地的銀輝,好似那清霜一般。詩人望著這他鄉的一輪明月,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
  • 有關月亮的詩詞串燒
    孩子喜歡詩詞,由愛吟詠月亮的詩,特意整理以下文字,和孩子一起借著月亮,走進詩詞:小時候,我喜歡月亮。因為月亮上有嫦娥,還有我最最喜歡的小白兔。長大了,我更愛月亮啦。因為我發現月亮是從唐詩裡走出來的,它讓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古朗月行 (唐 李白)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 被賞了幾千年的中秋節月亮,其實一直在發生變化
    後來,幾百年的中秋節,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中國人長期對月亮的追逐、想像與探索。當人類抬頭看月亮的時候,會知道過去人的愛欲憂愁,願望祈禱,產生親歷者般的呼應。月亮的永恆與輪迴,讓人類幾千年的活動有了意義。不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抬頭望月時更像是端詳一位美人,而不是神明。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聚」乃是中國人最嚮往和最珍貴的人間美景。
  •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是貶義還是褒義?張居正:別罵我
    民間有句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有人認為這句話說明了湖北人的精明,湖北人像天上的九頭神鳥一樣聰慧果敢。也有人說這句話是對湖北人的貶低,說明他們狡猾自私。這句話的含義自古爭論不休,喜歡湖北的人就認為是褒義,而和湖北人相處不愉快的人就認為是貶義。那麼這句話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呢?
  • 抖音床前明月光誰低頭思故鄉是什麼歌 深夜詩人歌曲歌詞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抖音最新資訊 > 正文 抖音床前明月光誰低頭思故鄉是什麼歌 深夜詩人歌曲歌詞
  • 你知道為什麼都用月亮表達思念嗎?天上的月亮為何如此明亮?
    傳說很久以前,天上的月亮不像如今這麼亮,顏色一片昏黃。月亮上有棵桂花樹,每到月圓的時候,滿樹桂花飄散出清甜的香味。老人們說,採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進新谷一起杵磨,吃了消災祛病,青春不老。那時的阿里山和月亮之間有一座美麗的虹橋相連,從地面走向月亮並不困難。到了八月十五滿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許多身穿五彩達戈紋衣裳的姑娘,背著裝滿穀子的藤簍,一個接一個地攀上虹橋,登上月亮。姑娘們摘下桂花摻進穀子裡,你一杵,我一杵,舂個不停,舂得一顆顆大米白似銀,映得月兒一片透亮。
  • 開心笑話:兩個傻子對著天上的月亮在爭論,一個說是月亮
    只見校長剛剛從後窗飄過……兩個傻子對著天上的月亮在爭論,一個說是月亮,另一個卻說是太陽。正在他們爭論得不可開交時,正巧來了一過路人,兩個傻子遂問他:「天上的到底是月亮還是太陽?」過路人答道:「我不是這個村兒的,不太清楚。」
  • 最圓最美的月亮,在故鄉
    泊在故鄉灑下千絲萬縷的柔情幻化成遊子心中的亮色讓人久久仰望那就是故鄉最圓最美的月亮——題記我是在一個寂靜的秋夜,去陽臺上看我種的雛菊時,突然發現了,很多年前故鄉的那抹月光其實那抹月光在我臥室裡徘徊了許久,只是我一直以為,那是對面高樓某戶人家的白熾燈投射而來的光亮,我一抬頭看,才發現它來自飄在兩座高樓之間的那一輪皎潔迷人的月亮。就在這伴著輕聲蟲鳴的涼風裡,在陣陣淡淡菊香裡,我靜靜地注視著那緩緩移動的月光,穿過陽臺上的窗紗,爬過那盆初開的雛菊,遊過鋁合金的窗欞,撫過臥室的衣櫥,床上的棉被。
  • 李白的月亮,照亮世間的離別思念
    ,根本說不完的:團圓的月亮,憂傷的月亮,怨婦的月亮,思婦的月亮,徵人的月亮,照著故鄉的月亮,可以託付情感的月亮……作為一個愛月亮的人,在李白的詩筆下,那輪亙古不變的月亮,有了生命,是生命的見證者,人世所有的悲歡離合,愛恨情長,它都知曉……且看:
  • 月亮本是無情物,一入詩詞大不同 讓中國月亮有文化有韻味有深情
    月亮本來只是一個無情的自然物,在中國這片詩歌的國土上,在一代又一代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手中,其美麗不斷被挖掘,被發現。也正是中國一代代才子才讓中國的月亮如此有文化,如此有韻味,如此有深情。趙孟新華社供圖 攝:藺以光月亮到底亮不亮?
  • 吉平:看見月亮,望見故鄉|我的故鄉
    故鄉就是遊子的夢。置身異地他鄉,我會經常感到難以割捨的鄉愁與牽掛。說起故鄉,就會泛起鄉愁,那是對曾經生長與過往之地的眷戀與牽掛,是遊子尋覓詩與遠方的執著和篤定,是心底滋生淡淡的孤獨與憂傷,這便是漂泊多年過後,我對鄉愁隱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