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不讓跳山羊翻單槓 校園傷害事故該怎麼防

2020-12-25 搜狐網

  本報記者袁夢德

  7月13日,《上海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草案)》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正式通過。《條例》明確規定:中小學校在學生傷害事故中承擔過錯責任,學校以投保責任事故險的方式,對受傷害學生進行賠償。

  這部屬全國首創的地方性法規的通過,標誌著上海在校園事故處理中探索出了建立學校責任保險制度、讓保險公司介入理賠、實現理賠市場化的一條新路。

  上海市探索這條新路經歷了一個曲折過程。

  兩年前,上海某區中心小學的老師教學生炒青菜,在給酒精爐添酒精時,發生了意外情況,導致5名學生被燒傷,其中兩人傷勢較重。學校先後支付5名學生醫藥費、營養費、賠償費高達68萬元,但事情至今尚未完全了結。

  學生校園意外傷害的案例日漸增多,學校、教師動輒被推上被告席,法院判決的結果,又大多是學校、教師受罰。由於賠償經費缺口的巨大,加上事故的善後處理十分棘手,不少學校不得不採取一些消極的防範措施。一位擔任中學校長多年的老教師對記者說:「學生意外傷害事故,在每個國家都是不可避免的。現在因為沒有法規保障,沒有有效的解決機制,加上輿論壓力太大,我們只能消極防範。比如有項活動很好,有益於學生素質的提高,但如果發現活動哪怕有一丁點兒風險,那麼打死我也不搞。」

  在這種心態支配下,這幾年有的學校取消了對抗性強、有風險的活動,連傳統的跳山羊、翻單槓也被排除在體育課程外。還有的學校不到上課時間不開校門,學生下課不讓去操場,真可謂用心良苦。但「溫室氣候」推進不了素質教育,這種做法對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負面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上海的一些法學專家認為,加強教育立法,依法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我國目前還缺少處理這些事故的比較明確的全國性法律法規。面對中小學生意外傷害,學校、教師到底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和經濟責任,我國現有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都沒有確切具體的規定。一些在學校執教的教師也表示,如果學校、教師因過失而對學生造成傷害,其不當的程度也應通過法律來界定。而目前的情況是,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只要在校內發生被傷害事件,不管是學生之間嬉戲造成的,運動中不慎跌落受傷害的,還是其他純粹由外部客觀因素造成的,只要有傷害,家長必然起訴至法院,要求學校賠償。而學校雖然冤枉和不服,但無奈之下都會做一些經濟賠償。

  上海市人大代表十分關注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情況,自上海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市人大代表提出對中小學校內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制定地方性法規的立法議案共有4件,書面意見12件。上海市政府也從1996年起就開始立法調研,對此進行了反覆論證,對醞釀推出的《上海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條例(草案)》進行了反覆修改。但所有這些,對於全社會真正理性地面對校園意外傷害事故,全面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顯然還是不夠的。

  「以犧牲許多對孩子健康成長有益的活動,來避免個別學生發生一些小的意外事故,總讓人感覺得不償失。有時從一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我們一代人都是這樣,那我們現在對青少年一代提倡的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個性發展,又從何說起?」作為學校的教師,人們很容易從這個角度發問。

  但作為學生的家長,許多人又希望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以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來減少事故,是學校應當更多考慮的問題。家長其實並不看重學校的賠償,學校更應當把這些用於事後補救的資金,用在學校設施的及時更新、安全措施的具體落實上,這是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關鍵。」

  許多人認為,從長遠來看,我國儘快制定一部《校園法》來規範和完善校園的各項管理事務,已是一件急迫的大事。

相關焦點

  • 聚焦校園意外傷害事故 學生校園內受傷責任該誰負?
    近日,中國計量學院一男生墜樓,再次將校園意外傷害事故推向公眾視野。昨日,海滄法院也公布兩起校園意外傷害案件:一名初二女生被困圖書館,欲跳窗時意外墜樓受傷;一名六年級學生因經常被學長勒索,放學後返校至教學樓跳樓輕生。兩起案件中的學生家長最後都將學校列為被告。  校園意外傷害事故發生,學校是否難逃其責?本期《法眼》,聚焦校園意外傷害事故。
  • 杭州初中生「前滾翻」都翻不過去
    記得小時候,在床上翻跟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往前翻甚至往後翻都是拿手戲。昨天上午,記者在杭州十三中觀看了一堂體育課,才知道「前滾翻」是一個技巧類的項目,體育老師是要教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看上去很容易的「前滾翻」,竟然有不少學生完不成,甚至有學生怎麼也翻不過去。十三中的體育老師蘇利華說,如果再加一點難度,完不成前滾翻的學生會更多,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受傷的情況。記者循著蘇老師的意思調查發現,現在初中校園裡的體育課正變得越來越「安全「,跳山羊、雙杆等運動項目,因為體育老師怕出危險都不敢教了。
  • 杭州初中體育課「前滾翻」 好多學生不是翻不過就是東倒西歪
    前天,記者在杭十三中觀看了一堂體育課,令人意外的是,看上去很容易的「前滾翻」,全班42名學生竟然有兩成多學生完不成,有人前額或者頭頂著地,好多人不是翻不過就是東倒西歪;其中有三四名孩子根本不會。  記者現場問了幾個學生,他們說,記憶中小時候都沒有玩過翻跟鬥,可能是家長怕危險。
  • 孩子校園嬉戲打鬧受傷 所在學校究竟擔不擔責
    法院查明,小強受傷的當天下午,第一節課是語文,老師布置學生寫作文,下午第二節課仍由該老師繼續上課。第二節課時包括小強在內的部分學生先完成作文,老師告知寫完作文的這部分學生可以到操場自由活動。  因第二節課後就是放學時間,小強與同學背著書包來到無人的學校操場玩「跳山羊」遊戲,過程中小強雙手著地摔傷並側臥在地。
  • 福建將設專項救助經費應對校園意外傷害事故
    近幾年,未成年學生校園傷害事故發生的新聞頻頻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出現。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推行校方責任保險 完善校園傷害事故風險管理機制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校要推行意外傷害校方責任保險制度,所需費用由學校在財政核撥的公用經費中列支。
  • 初中體育課上「前滾翻」 好多學生不是翻不過就是東倒西歪
    前天,記者在杭十三中觀看了一堂體育課,令人意外的是,看上去很容易的「前滾翻」,全班42名學生竟然有兩成多學生完不成,有人前額或者頭頂著地,好多人不是翻不過就是東倒西歪;其中有三四名孩子根本不會。記者現場問了幾個學生,他們說,記憶中小時候都沒有玩過翻跟鬥,可能是家長怕危險。
  • 哈爾濱這些中學的體育課,怎麼就成了「打醬油」的……背後太尷尬
    全班湊不齊四個能跳大繩的 男生只能做一個引體向上 還得靠蹦上去 尷尬的中學體育課: 怎麼成了「 打醬油的 」 有個網絡流行語叫「數體教」,意思是「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用來調侃那些數學不好的人
  • 校園傷害歸則原則及案例梳理 | 至正 • 論法
    尤其對於學生家長而言,更需明確的是,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後,並不意味著家長的監護責任就像接力棒一樣完全交給了學校,也不意味著學校須對學生在校園內發生的一切損害事故負責。至於校園人身損害事故責任如何承擔,下面將對裁量標準作具體分析。二教育機構責任糾紛的裁量標準如前所述,教育機構責任是特殊主體責任,而非一般過錯責任。
  • 體育研報⑧|校園體育意外傷害這一「緊箍咒」,日本是如何破解的?
    此外,2019年,教育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強調以保險機制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損害賠償機制。學校確有責任的,要依法、及時進行傷害賠償,實現「不鬧也賠」。學校無責的,明確禁止不顧法律原則的「花錢買平安」行為,實現「鬧也不賠」。
  • 校園意外傷害事故的防範與處理
    近年來,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頻發,而伴隨學生傷害事故引發的損害賠償糾紛也呈上升趨勢,學校處在十分尷尬的位置。學校與學生之間是一種發生在育人過程中的特殊的教育法律關係,學校對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即安全保障義務,這是法定義務,而不是監護職責,更不是基於委託監護合同而產生的義務。當學校未盡到上述安全保 障義務時,即學校具有過錯,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天氣太熱體育課怎麼上?教室裡健身操跳起來
    天氣太熱體育課怎麼上?教室裡健身操跳起來 楚天都市報8月28日訊(記者向一帆 通訊員 彭葆蓓 彭江江 視頻剪輯王鵬)扭扭脖子、伸伸腰,武漢伢跳起「別Young青春」室內健身操。
  • 教育部:嚴禁擠佔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學生:體育老師生病
    近日,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時間都去哪裡了?
  • 《冬天的故事》之八十老漢翻單槓
    歌曲:《冬天的故事》歌詞:二零二零年,那是一個冬天有一位老漢,在西區花園的單槓上翻了十幾個圈大爺回答我今年八十有三啊,大爺,大爺你真是寶刀不老的資深前輩你真是壯心不已的新新青年給天寒地凍的冬日帶來一個亮色的傍晚二零二零年,那是一個冬天有一位老漢,在西區花園的單槓上邊翻了十幾個圈
  • 防止校園傷害 加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
    近年來,中小學校發生像小明這類的交通事故不斷增加,交通事故已成為中小學生的一大殺手,而由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危房倒塌、溺水、網絡犯罪等意外傷害帶給校園和青少年學生的慘劇則實在太多:  2003年,遼寧省海城由於飲用有問題的豆奶致使近3000名學生集體中毒;  2003年,北大、清華校園餐廳發生令人震驚的爆炸案;  某市組織一群學生參加體育加試,由於汽車嚴重超載
  • 泉州:跳房子丟沙包,老遊戲重現校園
    跳房子、丟沙包、走迷宮……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經典遊戲嗎?讓人驚喜的是,如今這些遊戲又出現在了小學校園裡。在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這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就「畫」在了校園的走道等地方。
  • 複課了,學生體育課猝死,口罩到底該不該戴?
    最近,全國各地的學校開始陸續複課,學生們也開始重歸校園。但是,最近幾天關於部分學校學生上體育課猝死的消息登上各大新聞頭條,讓剛剛開始複課的學生與家長又開始變得憂心忡忡,不亞於新冠疫情。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猝死的一個共同點:戴口罩、大運動量、體質弱。
  • 沉船事故中,52名小學生如何集體脫險? 學者:體育也是生存教育
    一些勇敢的學生率先跳入海中,而後鼓勵其他學生效仿。就這樣,學生們相互打氣、幫助,在船體下沉的過程中陸續跳入海中,絕大多數學生最終都跳入海中等待救援,一直等到附近一條漁船趕到。讓中國家長驚嘆的,除了事件中的日本小學生應該大多數都掌握了遊泳技能之外,還有他們臨危不亂、相互幫助、共度危機的品質。這起沉船事件發生半個月後,依然在中國有著不小的關注度。
  • 民法典在線|校園傷害事故責任你知道多少?
    從長平外國語學校提交的事故發生時的錄像中無法看到張某,但可以看到事故發生時老師在教室門口站立。一審法院認為,事故發生時張某僅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長平外國語學校經營的培訓班上課期間受傷,長平外國語學校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已經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故應就張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 「體質測試」一定要佔用體育課嗎?該不該算體育教師的工作量?
    終於迎來開學季 No.1 體質健康測試該不該算 《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說明中第22條是這樣說的:體育教師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每周計2課時,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含統計、整理、上報),每班每學年記8課時。 No.2 體質健康測試該不該佔用體育課?
  • 《民法典》「自甘風險」條款戳中校園體育意外傷害「痛點...
    原標題:《民法典》「自甘風險」條款戳中校園體育意外傷害「痛點」——孩子校園體育活動中受傷誰來賠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校園體育對於青少年健康,強健中華民族未來整體體質,有重要作用。但是,長期困擾學校的一個問題是:一旦學生在運動中受傷,校園體育的組織者也總是跟著「受傷」。有時,即便學校無責,仍要承擔「人道主義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