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生活在樹上》是否值得膜拜仰望

2020-08-07 早報網

作者:王緯溫

中國近期奇文奇書頻現,用字過於淺顯易懂的《平安經》上周才躥紅,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則因文風走向另一個極端,大量引用生僻字詞及奇怪語句範式,本周引發中國網民踴躍打分形成兩極化評價。大部分網民表示看得傻眼,紛紛驚呼「我怎麼看不懂!」

這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全文上個星期天(8月2日)由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公布。作文第一段這麼寫的:「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生活在樹上》是否值得膜拜仰望

晦澀難懂的文風並未止於此,而是貫穿這篇約800字的作文,其中提及海德格爾、卡爾維諾等多名哲學家、社會學家、作家,還有一堆普通人都不會念的生僻字。作文在網上曝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

反對者認為,此文「不好好說話」,與普通人的語言世界距離太遠,用詞晦澀難懂,堆砌概念,有故作賣弄、炫技之嫌。有網民還將之形容是「粉飾成進階版的八股文」,以行文的「高級感」博得閱卷老師的讚賞,不配拿滿分。

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生活在樹上》是否值得膜拜仰望

不過,為作文辯護的網民認為作文旁徵博引,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是一篇佳作,展現考生深厚的詞彙量和閱讀功底。有專家認為,這篇罕見的作文既已出現,更應鼓勵;能獲得滿分,也體現對個性化表達的尊重和倡導。

中國著名作家馬伯庸周一則在微博評論稱,《生活在樹上》很難用「滿分作文」或「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認為,儘管文中使用的生僻詞、典故和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但問題是沒這個必要;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馬伯庸並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

不過,三名閱卷老師也在作文評分上出現分歧。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介紹,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則打出55分高分,作文最終被審查組判為60分的滿分成績。

陳建新並高度評價這篇滿分作文,形容其「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至於輿論質疑作文晦澀和難懂,陳建新毫不避諱表示不希望學生模仿,但仍認為作文所獲分數「恰如其分」。

儘管如此,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周一表示,已介入處理上述作文評分事宜。《教學月刊》截至目前也已在微信上刪除作文。澎湃新聞前天引述《教學月刊》員工稱,刪除是因浙江省高考招生工作仍在進行中,現在發布可能不是很合適。

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生活在樹上》是否值得膜拜仰望

《生活在樹上》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引發了目前兩極化的評語。(網際網路)

《生活在樹上》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事實上,對一篇文章的評價往往因個人主觀喜好而言人人殊。對這麼一篇「出格」文章的評價,更必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因此才會引發目前兩極化評語。

但客觀而言,這篇作文確實為讀者製造諸多閱讀障礙,讀起來相當費力。面對「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婞直」「孜孜矻矻」等冷僻字詞,不時就須翻查一下詞典。

這篇作文在冷門詞彙和名人名言的使用上,確實「創意」玩過了頭。實際上,公認文章大家的寫作風格大多平實曉暢,讓人一眼就能看懂,從不故作高深。北宋大文豪蘇軾就曾批評「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的風氣,至今仍然在理。

實至名歸還是辭不配位?《生活在樹上》是否值得膜拜仰望

《生活在樹上》不僅得到滿分,還得到公開表揚,預計將產生非常強烈的示範效應。(網際網路)

另一方面,《生活在樹上》不僅得到滿分,還得到公開表揚,預計將產生非常強烈的示範效應。被當局拿出來做範例進行宣傳,實則是一面「雙刃劍」,在體現閱卷團包容多元可能性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向未來考生釋放閱卷團喜好這種文風的信號,誘導他們模仿已受到認可的「《生活在樹上》模式」。前幾年就有高考作文曾以文言文寫獲得滿分,隨後幾年中就引發文言文模仿。

為避免《生活在樹上》可能造成單一性示範效應,有評論認為當局應考慮公布更多高分作文、滿分作文,讓考生知道好作文不應該只有這一條路。

上有所好,下有所趨,如果當局不能很快澄清立場,相信明年高考作文將收穫更多用晦澀表達和生僻字詞的「《生活在樹上》們」。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馬伯庸評辭不配位,忽略重要一點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開頭,「海德格爾」「嚆矢」「濫觴」「卡爾維諾」「振翮」,這些詞語,以及引用的名言,給你什麼感覺?類似的詞句,後文中還有許多,比如「麥金太爾」「達達主義」「孜孜矻矻」等。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馬伯庸評辭不配位,忽略重要一點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開頭,「海德格爾」「嚆矢」「濫觴」「卡爾維諾」「振翮」,這些詞語,以及引用的名言,給你什麼感覺?類似的詞句,後文中還有許多,比如「麥金太爾」「達達主義」「孜孜」等。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引熱議 作家馬伯庸:辭不配位 網友:文化應多元化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3日,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紅遍網絡,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該文展現了考生豐富的閱讀量和廣闊的知識面,但也有人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應簡潔、準確、易懂。對此,作家和網友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 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 有人稱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是老到晦澀還是辭不配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辭不配位?
    來源:澎湃新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實習生 楊璐伊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滿分作文引全網爭議,是否如網友所說「德不配位」?
    投票 今天浙江有一篇滿分作文全網火了,引全網熱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辭不配位,尊重不同的聲音比滿分更重要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嚴嘉豪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今天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高考滿分作文被指「辭不配位」:這項能力是高分關鍵,啟蒙要趁早
    最近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這篇滿分作文被刊登後,引發熱議,網友分成兩派,爭論不休。有人認為考生立意深刻、論證詳盡、引經據典,是非常難得的好文章;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好文章首先要看得懂,這篇作文引用太多哲學概念,語言晦澀,表達過於學術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老到晦澀"還是"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興。。。。。。」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生活在樹上》滿分該不該?!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浙江考生一篇《生活在樹上》的高考作文獲得滿分,跌碎了一地眼鏡!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教育#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知名作家馬伯庸認為此文「辭不配位」;北大教授陸楊認為該文存在很多「曲解引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表示:此文語言晦澀,句子不同;而垃圾小編則表示「實力有限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 有人稱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絕了」,閱卷老師只給39分,馬伯庸:辭不配位
    這次浙江高考的作文很有深度,寫作的方向也比較廣泛,相比來說這次作文立意不難,但是想拿高分卻不容易。這篇滿分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開篇就選用了海德格爾的名言,第一段就有3個生僻字,是一般高中生不會接觸到的文字。
  • 生活在樹上,平安經在天上
    一篇叫《生活在樹上》的高考作文引起爭議,並上了熱搜。文章是這麼寫的:閱卷老師一開始意見不一致,合議之後,決定給了滿分。標題《生活在樹上》,一句話就套用了「生活在別處」和「樹上的男爵」兩個點,在高考作文批閱場裡,是先聲奪人的。文章上來的幾句話:嚆矢、振翮、沉錨,很多人不查字典不知其意,更別提文本中穿梭的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韋伯等名人和表述。馬伯庸認為,這作文的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