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這位哲學家一生孤獨,曾和歌德有來往卻反對黑格爾

2021-01-09 娛樂卡爾

德國這個國家向來以嚴謹著稱,在這個國家歷史上也曾經產生過許多有名的哲學家。比如康德、尼採、萊布尼茨、費爾巴哈、黑格爾等。在這眾多的哲學家中,有這樣一位哲學家他得以繼承父親的遺產一生保持富裕的生活,卻和母親關係破裂。他生前一直孤獨,曾經有過失敗的戀愛經歷,後來在晚年卻獲得成功,終於在早餐的沙發上。由於終生未婚,他去世後遺產全部捐獻給了慈善事業,他就是悲觀主義的哲學家----叔本華。

叔本華出生於德國但澤,在今天卻屬于波蘭。早年的他當過小店的員工,也有學習過經商的經歷。並且曾經隨父母遊歷英、法等歐洲國家,掌握了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以及拉丁語等語種。按理說,掌握這麼多語種完全可以當翻譯了,但叔本華的興趣顯然不在於此。他父親後來據說是因為發瘋而跳河自殺,無奈的叔本華只能選擇經商繼承父業。1809年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是卻發現興趣主要是在哲學方面。後來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大文豪歌德對此文很欣賞,也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傾向。歌德回復他:「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

回到魏瑪的叔本華送給了母親他的著作,他母親也是一位當時有名的作家,不但不予以鼓勵和讚賞還坦言這個家裡不會出現兩個天才。氣憤的叔本華反唇相譏道:「就算有一天你的著作到堆破爛的小屋都沒有放一本的時候,我的著作還是會有人讀。」生氣的母親將他推下樓梯,從此母子之間一直很少往來。叔本華曾經和一個叫卡羅琳的女子步入愛河,後來卻不了了之。在他的《論女人》一文稱女人的理性只是介於成年男子和小孩之間,並且總是把精力放在情感上,追求及時行樂。30歲的他寫就了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他的這本書被認為融合了東方與西方的思想,但發表後卻無人問津。他自己曾這樣評論道:「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雖然叔本華的代表作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憑藉這本書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成為教授的叔本華卻偏偏與他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黑格爾同時授課。由於當時的黑格爾正處於他聲望的巔峰,叔本華的課堂很快跌落到只有兩三個人,最後甚至一個人也沒有了。無奈的叔本華只得離開。在大學受挫之後的叔本華移居到法蘭克福,在那裡他度過了最後27年孤獨憂鬱的生活。後來他又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來自不同科學院的徵文,卻只有第一篇獲得挪威皇家科學院的褒獎。由於第二篇沒有獲得丹麥科學院的褒獎,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其冷嘲熱諷。

1844年,在不甘失敗的叔本華一再堅持下,他的代表作出了第二版但是結果也不盡人意。12年後叔本華完成了對其代表作的補充與說明,就是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恰恰是這部作品反而使叔本華獲得了聲譽,為他贏得了人生最後十年的名望,使他成為了一時的名人。1859年的時候,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終於引起了一時的轟動。雖然在作品上最終獲得了成功,但叔本華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名字是為了諷刺黑格爾而起的,也有人否定。

叔本華曾說:「意志遺傳自父親,智慧則承自母親。」事實證明了他的說法是對的。他的父親脾氣暴躁,這一點在叔本華的生活中有所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叔本華曾經因為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鬧上了法庭。起因是這個女裁縫過於吵鬧並且經多次勸阻而無效,叔本華把她推下樓梯造成了她的殘疾而失去謀生的能力。法院判決他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身補償。後來這個婦人去世後,叔本華寫道:「老婦死,重負釋。」在1860年的時候,他像往常一樣起床洗完冷水浴,坐到餐桌前吃早餐後靠在沙發的一角。當管家走進來後發現他已經永遠睡著了,很安詳地離開了這個被他認為「生存的本質就是苦惱」的人間。

相關焦點

  • 他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卻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
    亞瑟·叔本華(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作家、學者。亞瑟·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
  • 黑格爾:一個家庭教師是怎樣變成大哲學家的?
    1796年,黑格爾對於遠離親友、久滯異邦的環境越來越感到不自在,他請求荷爾德林和謝林介紹工作,以便回到德國去。直到10月,荷爾德林才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法蘭克福有個商人在招家庭教師,待遇十分豐厚,建議他去試試。次年,黑格爾便回到故鄉,開始了第二份家庭教師的工作。
  • 大哲學家黑格爾十句名言,揭示理想與真理,句句經典,值得牢記
    他將歷史與邏輯一致的辯證原則和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法、邏輯學相統一,一舉成為19世紀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對後輩哲學發展產生承上啟下的作用。在19世紀哲學家陣容裡,單論影響力,估計除了康德和馬克思之外,沒有超越他的。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是受到黑格爾影響最大的,可以說黑格爾是馬克思主義的起源。
  • 德國客觀唯心哲學家黑格爾:絕對的光明,如同絕對的黑暗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穿著毛皮大衣的德國哲學家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黑格爾的面具
    為了慶祝這位哲學家的六十大壽,他的學生們專門定製了一種紀念章,它的正面是黑格爾的肖像,背面是一幅帶有象徵性的圖畫:圖畫的左邊是一個埋頭讀書的年長學者,在他頭頂上有一隻象徵智慧的貓頭鷹,右邊則是一位高舉十字架的女性,在兩者中間則是一位守護者。據說,這幅圖畫挑明了黑格爾哲學所完成的一項「重大使命」,即在哲學與神學之間進行調和。
  • 叔本華在柏林大學和黑格爾較勁,聽課的學生竟不超3個人
    名人趣事叔本華很早就結識了歌德,並受其賞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欣賞和支持他的觀點。這其中也存在著「馬太效應」。1820年,叔本華來到了柏林,在柏林大學獲得了講師資格。試講時,他與同在柏林大學的黑格爾見了面,並且展開了一場爭論。爭論之後,黑格爾也在叔本華的講課合同上簽了字,於是叔本華就可以正式講課了。叔本華為了和黑格爾較量,故意把自己的課定在與黑格爾講課的同一時間。結果卻讓叔本華感動非常沮喪,聽他講課的學生一直就沒有超過三個人,最後他只好撤消了這門課。
  •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代哲學家叔本華,一個60年不被認可的天才
    世界上有很多人學哲學,學哲學的人總會讀到黑格爾的著作、叔本華的著作,讀來讀去,讀到最後卻發現這個世界怎麼不一樣了呢?實際上並不是這個世界改變了,而是當我們讀完這些偉人著作的時候,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眼光不一樣了。哲學史上,除了這些非凡的著作,還有眾多的名人,叔本華就是其中之一。
  • 哲學家黑格爾對易經、儒家和道家的一些評論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連馬克思在談到黑格爾時都曾經說:「我要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黑格爾大器晚成,在建構自己哲學體系的過程中材料極為豐富、視野極為開闊。不過,令許多人感到不解甚至不能接受的是,黑格爾對中國的哲學評價並不算高。他明確說:「東方的思想必須排除在哲學史以外」。但黑格爾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並非空洞地貼標籤,而是的確進行了一定的學習了解,尤其是對易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內容有過具體評論。
  • 孫一洲評《黑格爾傳》︱黑格爾和他的死亡詩社
    社會的捶打總是比學校來得更直接,黑格爾對自己近十年家教生涯三緘其口。他畢竟不是詩人,不同於荷爾德林的張揚,但這種沉默所體現出的自尊心有過之而無不及。Subject即是主體也是臣僕,沒有人比家庭教師對這種身份更為敏感。僱主提供了當時最優厚的條件,卻換不來哲學家和詩人的尊重,因為作為打工仔的詩人和哲學家居然反過來勾引小姐、索取尊重。
  • 叔本華為何終身批判黑格爾?他的悲觀主義與家庭有關麼?值得了解
    叔本華簡介亞瑟·叔本華,畢業於哥廷根大學,德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學者,唯意志論的創始人。他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對近代的學術界、文化界有深遠影響,創作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作品。他曾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讚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
  • 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
    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歌德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的偉大詩人,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的主要代表。除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藝術和自然科學等許多領域,均卓著成就。
  • 「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淺聊歌德及其代表作《浮士德》
    歌德 畫像1749年8月28日,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出生於德國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鎮。他開創了德國抒情詩的新時代,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不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文豪,更是思想家、博物學家、 自然科學家、畫家,一生之中創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如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長詩《普羅米修斯》、詩劇《浮士德》、戲劇《歐文和埃爾米勒》等等,更有2700多幅畫作以及諸多科學論文,簡直浩如煙海,出類拔萃。
  • 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魏瑪古典主義文學時代」
    德國通史:魏瑪古典時代,是以歌德和席勒這兩位文壇巨人的合作及其作品為標誌的歡迎來到百家號玲子聊歷史,今天玲子和大家聊聊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人們通常把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歌德和席勒為代表所創作的文學稱為「古典主義文學」,這一時期也習慣地稱為德國古典主義文學時期。
  • 12句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哲理名言,非常經典,句句戳心
    在近代德國的歷史上,歷來就盛產大哲學家,其中,黑格爾無疑是其中到佼佼者。作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無疑是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其所創造的黑格爾哲學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造就了德國近代哲學的最高峰,深深地影響了德國的近代哲學,也極大的推動了世界哲學的發展。
  • 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的主要代表、是詩人也是作家,他就是歌德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德國古典文學的主要代表著,既是詩人也是作家的歌德,希望大家可以喜歡。約翰·沃爾夫甘·歌德,1749年2月28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富有的市民家庭,父親曾是帝室的顧問,母親是市長的女兒,歌德從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
  • 德國唯心論哲學大師黑格爾
    黑格爾(1770—1831年)黑格爾(1770 -1831年),全名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德國19世紀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傑出代表、政治哲學家。黑格爾畫像出身官吏家庭的黑格爾自幼聰明好學,10歲起就讀於斯圖加特文科中學,18歲進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主修神學和哲學。
  • 究竟是什麼讓歌德把心遺忘在海德堡?
    歌德海德堡實在有太多理由值得被人寵愛,這是一個「偷心」的城市。詩人歌德把心遺失在海德堡,馬克·吐溫說海德堡是他到過的最美的地方。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文化在此發源,使其成為人們追求高貴情懷的精神聖地。海德堡海德堡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城市,位於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之間。夾在內卡河與萊茵河之間的丘陵地帶。二戰期間,海德堡成功躲過了戰爭浩劫。和德國其他熱門城市有著明顯差異,海德堡的浪漫,透露著獨特的唯美。
  • 哪個中國哲學家能讓德國發狂,季羨林認為沒有另外哲學家同他相比
    哪個中國哲學家能讓德國發狂呢?季羨林在《老子在歐洲》中寫道,老子在歐洲,自來就走紅運,沒有另外一個中國哲學家可以同他比的,連在中國同他並稱的莊子也望塵莫及。同時,在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裡,以前對老子雖也喜歡,但沒有像德國那樣發狂。
  • 漫談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
    漫談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  黑格爾是繼康德、費希特、謝林之後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又一位大師,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正因此我們今天讀《精神現象學》,可以發現,前面大半部分內容充實,分析詳盡,較易理解;後面一小部分,特別是最後一章「絕對知識」,象是個比較詳細的寫作提綱,分析較少,顯是匆忙之作,讀來也就晦澀費解。黑格爾(1770-1831年)和歌德(1749-1832年)、貝多芬(1770-1827年)是同時代人,他們都是上升時期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代表。他們都擁護法國大革命,景仰拿破崙。
  • 緬懷偉大哲學家黑格爾,讀完他這20句名言,有了人生的動力和方向
    在世界哲學史代表性哲學家中,黑格爾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19世紀唯心主義哲學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249年前的今天,公元1770年8月27日,黑格爾出生在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斯圖加特,這裡誕生了很多著名人物,包括哲學家、詩人、發明家、建築師以及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