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阿貝爾·加繆的一生 山東省圖將辦法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

2020-12-12 全景山東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為共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山東省圖書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與濟南法語聯盟合作,於5月16日下午3點在省圖一樓報告廳舉辦《探索阿貝爾·加繆的一生》——法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貝爾·加繆文學作品講座。

   魯網5月12日訊(記者 劉梅婷)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為共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山東省圖書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與濟南法語聯盟合作,於5月16日下午3點在省圖一樓報告廳舉辦《探索阿貝爾·加繆的一生》——法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貝爾·加繆文學作品講座。

  阿貝爾·加繆(Albert Camus),法國二十世紀最傑出作家之一,1957年,憑藉其作品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局外人》,是法國文學史上的裡程碑式作品,迄今已譯成40種語言。加繆畢生致力於寫作,同時,加繆也是一位戰地記者,他的人生以及作品中充滿對人類與人性良知的疑問。

  該講座主講人記者Nelly Bouveret將以獨特的視角,滿懷讚譽地向大家呈現出兩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卡特琳娜·加繆與她的父親阿貝爾·加繆。講座中會播放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演講片段以及加繆朗讀《反抗人》一書片段。講座還穿插播放其女兒卡特琳娜·加繆的錄音,通過她對父親的回憶,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解讀其作品,回顧其生平,了解他在阿爾及利亞度過的童年時代,理解他對戲劇的滿腔熱情,理解他的反叛精神和文學造詣。

  該講座為免費入場,諮詢電話0531—85590770。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父親雪冤而創作(圖)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父親雪冤而創作(圖) 點擊進入>>>   【據新華社維也納10月10日電】獲得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女作家和詩人埃爾弗裡德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事
    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已在昨晚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再度進入人們話題的中心。回顧歷史,諾貝爾文學獎迄今已頒發了百餘次,背後或大或小的故事與話題不計其數。 本文是一篇往年的舊文,列舉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十宗「最」,以佐飯後談資。
  • 一生必讀:10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語錄,每一句都是人生!
    ——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 他們是哲學家,卻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近日,因愈演愈烈的醜聞事件,瑞典學院不得不宣布,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取消頒發。這是自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建立以來第八次停發。他的獲獎理由是:「他對真理的熱切追求、他對思想的貫通能力、他廣闊的觀察,以及他在無數作品中,辯解並闡釋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哲學時,所流露的熱誠與力量。」
  •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向來是文學界較高檔次的獎項,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是專業作家,卻破天荒地獲得了該獎項。他們或作曲家,或一國之主……我們一起看下吧。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 加繆:他用十個詞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人們 1957年,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得獎理由是:「他的作品對人類良知有非常清晰且誠懇的闡明。」 加繆的作品給了當時的人們以警醒,他以一個道德家的標準拒絕站在任何一方,總在極力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 【盤點】那些有記者經歷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編者按】諾貝爾獎官網於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晚上7點)公布,白俄羅斯女記者、紀實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摘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雖然諾獎稱她為作家,但美聯社稱這是諾獎首次頒給記者。人民網通過梳理發現,創始於19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一個多世紀以來至少16次頒給有記者經歷的作家。梳理如下:
  • 童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們為孩子寫的書
    瑞典文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自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以來,共產生了一百多位得主。我們常常覺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他們的作品對於孩子來說遙不可及,其實他們其中有不少人都給孩子們寫過書。
  • 偉大的劇作家蕭伯納,10句哲理名言,紀念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的一生和社會主義運動密切關聯,高爾基稱頌他是「勇敢的戰士」。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但他將8000英鎊的獎金全部捐獻。他是一名偉大的劇作家,極力反對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他的作品以幽默與諷刺著稱,被稱為繼莎士比亞以後,最重要的劇作家。
  •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達裡奧·福
    左邊年老者為達裡奧·福獎項: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達裡奧·福成就: 寓嚴肅於幽默當中,以簡單的語言傳遞深刻的思想,代表作有:《橋上的人們》和《寫履歷表》>簡介: 達裡奧·福系是義大利歷史上第六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達裡奧·福,火車站站長的兒子,1926年3月24日生於義大利北部隆巴迪大區瓦雷塞省瓦爾特拉瓦裡奧鎮,布雷拉學院建築系畢業。
  • 加繆的作品怎麼讀 重讀他有哪些現實意義
    1944年,25歲的法國作家加繆在《卡利古拉》中寫道。  加繆,一個作家、一個思想者。「阿爾貝·加繆」,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最閃耀的名字之一。他曾在一張標明1951年3月至1953年12月的紙上,列出他心愛的詞:世界、痛苦、大地、母親、人類、沙漠、榮譽、苦難、夏日、大海。這概括了他一生為之奉獻的全部事物。
  • 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宋浩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將揭曉。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
  • 細數20世紀法國巴黎的那些名人
    細數20世紀法國巴黎的那些名人20世紀的法國社會雖不像19世紀那樣經歷了種種變革,但它目睹和親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思想,也極大地影響著法國。那麼20世紀的法國巴黎又有哪些人產生了重大影響呢?
  • 最好讀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想要有內涵有深度,是要讀讀嚴肅文學的,尤其金字塔尖的諾貝爾文學獎。不常閱讀的小夥伴也不要被「諾貝爾」三個字嚇到,我從汗牛充棟的諾獎作品裡挑出來幾本最好讀的作品,推薦給大家:第1本《萬物靜默如謎—辛波斯卡詩選》/陳黎、張芬齡 譯/湖南文藝出版社辛波斯卡,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詩人,因為幾米的繪本《向左走,向右走》在國內翻紅。
  • 諾貝爾文學獎120年:理想、人文探索和世界文學
    ……一份給予在文學領域朝著理想的方向(in an idealistic direction)創作出最傑出作品的人……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的學院頒發……我明確希望授予獎勵時不考慮(獲獎人的)國籍,它將獎勵頒給最有價值的人,不管他們是否是斯堪地那維亞人。」遺囑上說。
  • 《青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用象徵手法告訴我們幸福的真諦
    這本書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裡斯 ·梅特林克最著名的代表作《青鳥》。莫裡斯 ·梅特林克,比利時著名劇作家、詩人、散文家,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譽為「比利時的莎士比亞。」《青鳥》原來是舞臺上的六幕經典夢幻劇,該劇於1911年在法國巴黎第一次演出之後,立刻就引起了轟動,成為世界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直到今天仍然在舞臺上經久不衰。同年,由於他多方面的才華,尤其在戲劇方面的傑出貢獻,梅特林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單,拯救你的書荒
    「諾貝爾文學獎」是根據諾貝爾先生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 。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此後甄選委員會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於每年10月公布。
  • 智利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集《你是一百隻眼睛的水面》中文版再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東海)11月27日,正值中國與智利建交50周年之際,智利傑出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布列拉·米斯特拉爾撰寫的《你是一百隻眼睛的水面》第二版中文詩集發行與捐書儀式在北京智利駐華使館舉行。該書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 諾貝爾文學獎成出版搖錢樹 商家爭分一杯羹(圖)
    出版人認為萊辛獲獎實至名歸  「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88歲的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DorisLessing,1919-),該獎百餘年歷史上的第11位女性獲獎者由此產生。
  • 莫言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何語文教材不選錄他的作品
    2011年,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憑藉《豐乳肥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它用鋒銳的筆觸展示小人物的歷史和人性的豐富,贏得了大眾與國際的認可。但是自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沒有任何一篇作品被選中作為語文課本內的文章,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