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蔥油餅姐姐不配生孩子?富人的生育觀,刺痛了多少窮人

2020-12-19 戀上糖果甜

《三十而已》裡面,有一個家庭是游離在劇情之外的,就是每集片尾賣蔥油餅的姐姐一家,除了三位女主偶爾各自過來買餅,暗示了她們早就有交集,這家人和劇情主線沒什麼關係,跳過片尾也並不影響看劇。

但蔥油餅姐姐這個角色,也是《三十而已》的另一個代表人物,除了都市白領,還有很多30歲的女人從事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人生。

蔥油餅姐姐樂觀勤勞,臉上總是帶著笑容,五六歲的兒子每天跟在她的身邊,陪她一起賣餅;丈夫是外賣員,一家三口會在夜晚收攤後一起回家,擁擠的出租屋內是愉快的笑聲。

底層人物的快樂生活,不過是影視劇美化的產物,蔥油餅一家可以幸福,但也一定會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刻:被城管驅逐,天氣惡劣,孩子入學難……

大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面對這些,堅強度過每個難關;但是孩子從小跟著風餐露宿,真的很心酸。前兩天我發文寫過這家人,我說窮人不要急著生孩子,可以等有點經濟基礎了再考慮生育。

結果很多網友質疑說:窮人就不配生孩子了嗎?比起物質,精神才是更重要的,窮人家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改變命運。

每對夫妻都有生育的權利,這是不可以被剝奪的,但對我而言,我不會選擇在惡劣的條件下生孩子,我希望等有點生活基礎了再生,這個基礎不僅包括經濟基礎,也包括精神基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只知道「靠自己」三個字真的很心酸。因為我自己窮過,才知道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有多困難。

我們來看看蔥油餅這家的孩子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1、安全性毫無保障

起初孩子還上過一兩次學,後來同齡的許子言去上學的時候,他卻仍然跟在小吃攤邊,沒有去學校,不去上學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外地孩子入學困難,也可能是孩子無法適應城市的校園生活。

不上學的時候,他就在馬路邊上自己玩。小吃攤擺放的地方,一般都是車多,人流量大,位置繁華,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就存在了很多不安全的隱患。

劇中有一次,小男孩跑到了馬路中央,車來車往,他非常害怕,是好心司機把他護到了安全地方,這一幕不禁讓人捏一把汗。

還有一次,許子言過來和他一起玩,兩個孩子躲在了小角落裡,找不到兒子,非常焦急地過來找許子言,顧佳找到了蔥油餅姐姐,蔥油餅姐姐才意識到自己孩子不見了。

不是想責怪這位媽媽,只是擺攤賣小吃再帶個孩子,精力真的是不太夠,客人多的時候,又要做餅,又要結帳,而孩子正是頑皮的時候,一時看顧不到,孩子就可能有危險,更別提人多又雜,孩子丟了都不知道。

2、飲食沒有營養

四十多集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沒見過這對夫妻給孩子做過一頓家常便飯,唯一一次吃得好點,是爸爸給他在小攤上做了炒飯,孩子不願意吃,就和別的攤主換了包子。

孩子平時吃的,基本都是路邊攤,有一次是媽媽把扔掉的蛋殼裡面殘留的蛋液用手指颳了下來,給孩子做了一隻純白雞蛋,看到這一幕,真的很心酸。

明明籃子裡就有新鮮的雞蛋,打兩個雞蛋也花不了兩塊錢,但是媽媽不捨得。那隻只有蛋清拼湊出來的雞蛋,不衛生,也不營養。

而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是說非要吃多專業的營養餐,吃頓普通的飯菜對這家人來說都非常難,不一定是他們吃不起,光是擺攤一擺就是十幾個小時,也沒條件給孩子做飯。

3、居住環境差

一家三口擠在同一張床上,沒有獨立衛生間,沒有洗澡的地方,夏天蚊蟲肆虐,樓道裡的燈說壞就壞,雜物堆放得亂七八糟。

父母起早貪黑,孩子跟著大人的生物鐘,從小就睡眠不足。

已經入學的孩子,家裡沒有一張可以讀書寫字的書桌;放學後就跟在小吃攤邊,一個人玩蟲子,沒有適合的學習環境,偶爾幫忙賣賣餅,這就是他的生活。

4、缺乏良好的教育

許子言讀的是貴族學校,平時還要學習馬術等特長;蔥油餅家的孩子在上海讀個普通學校都很困難,更別提培養愛好了。

不是非要攀比,去逼著孩子學很多東西,起碼應該讓他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連許幻山那樣的天字號渣男,都知道給許子言畫漫畫,給他講寓言故事;而蔥油餅一家,除了晚上偶爾帶著孩子一起玩耍,真的沒見到過他們教過孩子什麼。

不可否認,這家人很有愛,很和諧,但孩子的精神富足,不是只有脆弱的愛就足夠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見識也包含在精神裡面。

這個孩子,沒有讀書,也沒有被帶出去走走,每天守著小吃攤,可以想像他和上海本地的小朋友有多大的差距。

很多網友說:愛和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比物質更重要。但是物質基礎是要有的,不是說必須照著許子言的標準,起碼的生活保障是必須的。

舉個例子,孩子生病住院,需不需要花錢?有些重大疾病,還要去大醫院,貧窮的父母恐怕連孩子的命都保不住,更別提讓他多幸福了。

蔥油餅夫妻,在吃穿住行上給孩子的都很差,教育更是沒有,甚至連孩子的日常安全都保障不了,每天跟著風吹日曬,大人可以覺得幸福,但這樣的生活對於孩子來說太苦了。

如果孩子在蔥油餅夫妻有了門面房之後出生,他過得生活應該會好很多,父母多少也能給他做點好吃的,也不至於在危險的馬路邊玩。

顧佳這種往頂層爬的人,會提前為孩子的出國留學做準備;陳嶼這種中產男人,也更希望經濟基礎夯實,心理更成熟之後再生孩子。

顧佳會教孩子英語,給他報特長班,全方面培養孩子;陳嶼以後有了孩子,吃的住的都不差,物質上的苦孩子肯定吃不到。

「富人」說積累點基礎再生孩子,窮人卻說沒有物質基礎孩子一樣優秀,生活更簡單快樂。

貧窮的確不會妨礙孩子長成更優秀的人,但是他們付出的努力要更多,因為他們從小的見識和格局都是欠缺的,更沒有人為他們做出人生規劃,他們只能靠早熟的自己慢慢摸索。

即便這樣,家長也會覺得給了孩子很多的愛,雖然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但是爸媽愛你呀,這樣的愛未免太單薄了。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窮人家的孩子,什麼令你深感無力?」下面的回答裡,都是一些出身於底層的孩子的親身感受。

其中有一個高贊評論說:窮人家也沒什麼,不過是上個學覺得自己在向父母索命,吃碗麻辣燙覺得自己對不起祖宗十八代。看重錢,非常看重。曾經也覺得自己應該追夢,現在過早的世俗吝嗇,真的很痛苦。

某論壇上有個帖子:如果回到你出生的那一年,你會對你媽媽說什麼?原以為回答會是「一定要在北京買房之類的」,結果更多的回答是:「不要生下我!」或者是「把我打掉吧。」

寫出這樣回答的,基本都是家庭不幸福的孩子,統一的,這些孩子家境都是比較普通,甚至困難的。

一貧如洗,家長認為生下孩子,只要一家人整整齊齊就很快樂,但孩子未必這麼覺得。他們長大後也許會羨慕同齡人的漂亮衣服,羨慕他們不用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養孩子不是養寵物,給口吃的就行。

嬰兒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需要大人一步步養育和引導,他才能長成健全的成年人。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有責任感的父母,不會把生活的困難全都推給未成年孩子讓他自己去解決。

其實蔥油餅夫妻未必是窮人,他們可能掙得錢不少,但是從他們給孩子的成長環境可以看出來,這對夫妻過得很節儉,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所以連雞蛋殼裡的蛋液都要刮下來。

真的沒必要這樣。

不求大富大貴,即便物質上的確給不了孩子什麼,精神上可能由於文化水平不高,也教不了孩子什麼,那最基礎的陪伴總該做好了吧?結果是孩子在馬路邊玩耍,母親經常看護不到。

顯然這對夫妻生孩子的時候,就沒想過怎麼養育孩子。如果不願意停工照顧孩子,那是否可以尋求一下家裡老人的幫助,或者是否可以送進可以延長託管的幼兒園,至少應該給孩子安全一點的環境。

連《隱秘的角落》裡被批判的周春紅那樣的媽媽,都能要求自己換個離家近的工作,好讓孩子朱朝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

說真的,我不會在一無所有的時候生孩子,為人父母,我對孩子最基礎的責任應該是:家庭關係和諧,環境利於孩子成長和學習,並且吃的健康,住的乾淨,玩的安全。

我為孩子積攢下來的「財富」,才是他真正的起跑線。

作者簡介:雷藝甜,畢業於985大學工科專業,10W+爆文作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蔥油餅一家」的幸福是最大的騙局,孩子太可憐了
    《三十而已》其實還有第四位女主,就是每集片尾出現的賣蔥油餅的姐姐,蔥油餅姐姐長相秀氣,辛苦工作的時候臉上也會洋溢著笑容,孩子放學後就跟在她身邊,等到夜市的人群散去,跑外賣的丈夫會過來與妻兒一起回家,一家三口有說有笑。
  •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為何要穿插賣蔥油餅一家三口的故事?而且是啞劇
    電視劇《三十而已》看到現在,我越來越對其中一些劇集中呈現的那個一家三口的生活畫面,以及劇情中呈現的小標題著迷。表面上看,這一個個幾乎是快速掠過每一集的畫面,似乎與劇情無關。比如「我們」,呈現的是街道的轉角處不遠的人行道旁,停著一輛三輪車,中年婦女嫻熟地一手將雞蛋破殼放在煎鍋上箭,一手用鉗子夾出剛考好的蔥花餅,前面的「駕駛座」上,乖巧的兒子正在自顧自地玩耍著。
  • 富人要求自己,窮人要求孩子
    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在北京讀書的時候, 學生們都擠在小小的宿舍裡,起早貪黑地學習,為了畢業後能找份好工作, 而隔壁宿舍的小姐姐,父母就已經幫她全款買了一套房,每個月收5000塊的租金。
  • 【舌尖上的臨朐美食】蔥油餅(周義軍)
    家裡的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坡裡的活都是他們去幹,她就在家幫著她娘做飯,俗話說得好,家裡做好飯,坡裡不用看。由於人口多,在家裡做飯這活,受的累一點也不比在坡裡幹活的少,論功勞也是「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原來糧食缺,麵粉更珍貴。開始她娘烙油餅不讓她動手,怕她糟蹋了糧食,也只能跟著看。後來,在她娘的監督下,才開始烙蔥油餅。
  • 窮人孩子與富人的孩子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富人眼裡時間就是金錢,他們更願意用錢去買時間。窮人眼裡只有錢,總想著怎麼才能多省錢,寧可多走遠幾公裡去買打折的商品,也不願意花原價購買,對於他們而言金錢遠遠勝過時間價值。巴菲特曾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所以你窮的很穩定!因此富人家庭培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成功的,而窮人家庭的孩子成功佔極少數。
  • 蔥油餅做的不好吃?可能是比例不對,教你正確做蔥油餅
    蔥油餅作為我們吃的主食之一,現在在市面上是很常見的。不僅是我們自己會做外面的小吃鋪或者是早餐店都是有這道小吃的。更多的時候他都是被當作早餐來吃的,因為他做得比較快,而且口味也是比較香的。做得好的蔥油餅吃起來很棒,而且超級香。讓人只聞到味道就很想吃。而且一次可以吃很多。
  • 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區別是這個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事實上很多孩子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有人說富人家的孩子是因為有錢,所以也才比窮家的孩子有出息,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有一個規劃的更好的未來。然而事情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窮人家的孩子也能夠規劃的非常的好,以後也會有出息。
  • 《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1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清崎的親生父親是一名高學歷的政府官員,也是書中的「窮爸爸」。跟世上大多數人一樣,窮爸爸的思想理念是讓孩子好好讀書,進一所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穩定生活。正如書中所喻,窮人像老鼠一樣在籠中飛奔。窮人為錢工作,結果越來越累,身心俱疲,生活質量不高。而富人則跳出這種思維模式,尋找「快車道」,讓錢為自己工作,結果越來越輕鬆,不斷接近理想的生活。
  • 上海8家好吃的蔥油餅都在這,一起來get《三十而已》同款吧
    導讀:上海8家好吃的蔥油餅都在這,一起來get《三十而已》同款吧魔都有很多特色的小吃,除了生煎、小籠包,還有蔥油餅,各大綜藝真人秀節目裡都會出現,還記得《妻子的浪漫旅行》張晉為了蔥油餅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嗎,還有最近熱播的
  • 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
    說起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很多人立馬想到的就是錢方面的差距。畢竟不少窮人因為沒有錢,從而讓自己時常為生計所犯愁,而富人則能夠擁有身家過億的財富,就算是這輩子不工作了,也能夠讓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麼,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看看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窮人看重知識的數量,富人注重知識質量和實踐在很多人眼裡,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自己得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為此,很多窮人就努力去看書,想要從書本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 為什麼現在富人孩子不高考去留學,而窮人的孩子只能選擇高考
    現在一個窮人的孩子或許沒有時間沒有財力去考大學,但是有毅力的是可以自學成才的,但這不是每個人這樣;而富人的孩子不讀大學,可以國外留學,外面鍍金回來,回來後就是海歸,可能在家族企業任職或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反之,窮人的孩子是不可能的。
  •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 寧做「富人區窮人」?不做「窮人區富人」?有人不信,後悔了
    房子買在哪裡,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走勢。不知道在哪裡看見一句這樣的話,說:寧做富人區窮人,也不做窮人區的富人。這句話用來買房上面,似乎很有道理,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做富人區的窮人,而不是窮人區的富人,只因為環境問題。
  • 高速免費是窮人補貼富人?
    出行就是為了方便,不存在窮人補貼富人,富人補貼窮人的問題,而是讓我們每個人能出行更方便,更自由出行,就是假設是收費才能體現不是窮人補貼富人,那高速路上收的費,窮人撈著多少呢,一分也沒有得到吧,並且窮人出行上高速也要交費。這才是現實。網友暱稱: 網友2015-01-06什麼是窮人?什麼是富人?現在開輛車走高速就是富人嗎?
  • 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窮人賺錢靠的是技術,窮人永遠都在為富人打工。而富人卻恰恰與窮人相反,富人靠腦袋賺錢,只通過自己的腦袋支配窮人為自己打工,為自己創造價值、利潤。在市場營銷方面,窮人花錢,富人賺錢。窮人打工賺來的錢想要花在哪裡,富人的廣告就出現在哪裡,富人主要收割的就是窮人口袋裡的錢。窮人每天為富人打工,富人每天都在收割窮人口袋裡的錢。也就是說,窮人一直在打工,富人一直在賺窮人的錢。選對池塘釣大魚,而富人的營銷方式,富人釣魚的池塘就是窮人的錢包。
  • 蔥油餅家常做法:不用餳面,柔軟多層次,蔥味香濃,非常簡單
    1.蔥油餅蔥油餅屬於北方特色小吃,中國福建,山東、東北、河北等地都有該小吃。蔥油餅口味酥脆鹹香,既可以當零食又可以當早餐。蔥油餅的主要食材是麵粉和香蔥,當然,也可以在裡面加入雞蛋。蔥油餅蔥香濃鬱,香脆可口,色澤金黃,特別好吃,看著就要流口水,尤其是孩子,看到蔥油餅就想吃。其實,喜歡吃蔥油餅,不用出去買,自己在家就能做,做法簡單家常,步驟不多,一學就會。蔥油餅的營養:蔥油餅含鉀,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等。吃蔥油餅具有開胃促進食慾的作用。
  • 俗話說:「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為何窮人腳上不長毛?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話,比如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叫做:「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意思是說窮人一般腳上沒有毛,而富人一般頭頂沒有頭髮,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自然就會把腳捂得又光又白,肯定就不長毛了。其實「窮人腳上無毛」這句話也說出了窮人主要是靠腳和手吃飯,累得連毛都長不起來了。以前的有錢人不僅不下地幹活,而且很少走路,就算出門也會坐轎子,再加上有錢人家裡鞋多,經常換著穿,這樣鞋子裡就比較乾淨,像以前的地主,白天沒事的時候就會脫了鞋子盤著腿坐在炕上,在這樣的環境中,腳上自然就長出毛了。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裡,從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事」、人情世故、以及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雖然說窮人和富人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思維和格局,胸襟和氣度也不一樣,更重要對於同一個事物做出的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次序和先後都不一樣。
  • 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如何打破這個「魔咒」?
    它常被用來反映兩極分化的現象,即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仔細想想確實如此。縱觀如今的富豪,錢賺了一波又一波,資產越積越多,而窮人到最後似乎僅有的一點資產都會被蠶食,從而導致自己越來越窮。這種「馬太效應」是否也發生在你的身上?為了擺脫貧窮的現狀,你是否應該做些什麼。
  •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
    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學藝術!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受教者,所以說教育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是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來進行制定的。由於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從小就要上各種補習班,所以教育局決定要為孩子進行減負。但是這樣的減負卻造成了很多的孩子,因為家庭的物質水平不同。有一些孩子接觸一些藝術班的培訓,有一些孩子就只是純粹的減少了學校方面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