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小孩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小孩整天是在睡覺,老人一天下來尿尿的次數比較多。到了夜晚,起夜更是十分常見的,有人起夜一兩次,也有人起夜四五次的,幾乎是兩小時一次。老話也就說「小孩睡得多,老人尿得多」,問題是老年人小便次數增多,是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老年人夜裡小便次數增多,是不是身體出了問題?
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的尿尿次數是在8次左右比較合理的,最好沒有夜尿,或者是只有一兩次。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下降,水液的代謝功能比較差,加上膀胱肌肉鬆弛,也就難以約束住排尿行為,難免會出現尿尿次數增多的情況,夜尿次數則可以達到四五次,這是正常的。
有些老年人睡眠質量比較差,喜歡在睡前喝一杯溫開水或者是牛奶來促進睡眠,晚上起夜的次數也就會明顯增多,有個四五次也不為過。除了睡前的習慣之外,午餐吃的東西也會影響到夜尿次數,比如午餐喝得湯比較多,喜歡吃湯飯的人,夜間尿尿的次數也會增加一到兩次,不足為奇。
也有老年人是心理上的原因,受到了某些事情的刺激,總是反反覆覆睡不著覺,這就和在白天沒什麼區別,尿尿的次數當然也會增多了。一般調整好了心態,將產生刺激的誘因消除了,睡眠恢復正常,夜尿也就少了。不過,也有特殊情況,有些老年人的夜間尿尿的次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四五次,甚至是達到了十次左右,這就可能是前列腺有了問題。
不同的人,夜裡尿尿次數增多的原因是複雜的,帶來的痛苦卻是一致的。夜尿四五次和夜尿十幾次的人,痛苦並沒有什麼不同。每天晚上由於不斷起夜,直接地痛苦就是難以入睡,剛剛睡醒就被尿給憋醒,如同失眠一般。長期如此,睡眠質量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帶來神經衰弱等問題,使得記憶力以及思維活躍度降低,使得老年人變得更加健忘。正是如此,不管夜尿增多,是生理機能下降的原因,還是睡前習慣的原因,或者是身體健康出了問題,都應該控制夜尿的次數。
怎麼能夠讓夜尿次數減少呢?
老年人應該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如今60歲以上的人被稱作為老年人,然而生理上的衰老卻沒有想像中的快,有些老年人自以為身體素質還可以,也會養成晚睡晚起等習慣。睡眠沒有規律,白天也沒有午覺的習慣,難免使得身體內抗利尿激素減少,使得夜尿次數增多。保持規律的睡眠以及生活習慣,顯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內側腳踝下,有個凹陷的地方,被稱為人體的「照海穴」。這個地方有著特殊之處,能夠通過按揉,促使身體內的水液代謝,幫助減少每天的尿液生成量,是老年人控制夜尿次數比較好的地方。每天晚上睡覺前,輕輕按摩,時間在五六分鐘左右即可,持續一段時間後,尿液會有所減少。
小孩睡覺多是正常的,老年人尿得多也是正常的。但是夜尿增多,則會給老年人帶來諸多煩惱,也不能排除是身體內存在隱患。運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調理,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