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同是正科級幹部,二級主任科員和七級職員有何區別

2020-12-12 公文那點事兒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

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中,既有公務員身份,也有事業編制的幹部,那麼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和事業編制的七級職員有哪些區別呢?

第一,任職不同

按照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既可以是實職,比如任命為哪個科級單位的一把手,也可以只享受職級,不任實職。但是,事業編制的七級職員則不一樣,七級職員對事業編制管理崗的幹部來說,不僅僅是意味著待遇,更是意味著崗位,必須擁有實職,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是沒有虛職這一說的。

小編有一位朋友,事業編制的7級職員,在機構改革之前屬於某局一個正科級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但是機構改革之後全縣的事業單位正科級崗位被壓縮,他又沒辦法享受虛職,最後就被安排到了街道的一個副科級事業單位。

第二,待遇不同

如果單純比較工資,不算其他補貼,二級主任科員和七級職員之間的工資差距並不大。但是,如果計算其他補貼,特別是計算公車補貼的話,二級主任科員的收入就要遠遠高於七級職員的收入,因為單單是車補一項在正科級幹部間的差距就在1000元左右,七級職員的收入與普通公務員加上車補的收入差不多。

第三,職位不同

在機構改革之後,二級主任科員已經成為很多在副科級崗位工作多年幹部享受的待遇,比如在縣上某局的副局長,按級別屬於副科級,但是按照職級並行享受了二級主任科員的待遇。當然也有一些非領導職務的待遇。總體而言,這些二級主任科員在基層大部分屬於該單位的黨組成員之一,進入了班子,具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是,七級職員在行政單位中大部分還是屬於業務科室負責人,沒有進入決策層。

第四,晉升不同

根據公務員法,二級主任科員可以按照正科級級別,直接被組織部提拔為副縣級幹部(在基層很少見),也可以在工作2年之後,在單位職數允許的情況下,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但是,事業單位的7級職員則只能通過組織部的提拔任命,才能從七級到六級職員,無法通過工作年限晉升。

第五,工作前景不同

在基層,對於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幹部來說,到了7級職員就已經到了天花板,在縣區一級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到6級職員,除非再往上走,在基層要想有更大的前景,就只能考慮轉變為公務員身份。但是二級主任科員不一樣,儘管在基層也有職數限制,但是二級主任科員也可以通過職級晉升一級主任科員,甚至少數人還可以晉升到四級或者三級調研員這個級別。

相關焦點

  • 事業編副科級幹部和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該怎麼選擇
    四級主任科員就是非實職副科級公務員,按道理來說,兩者同樣是副科級,肯定要優先選擇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雖然無法享有實質,但其公務員身份比起事業身份珍貴了許多。像提前退休、職級並行、車補等福利政策,也只有公務員才能享有,事業單位職工目前為止還不能享受。
  • 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如何轉成公務員正科級幹部?這種途徑最靠譜
    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已經相當於正科級了,但是是事業編制人員,不是行政編制,所以就不是公務員了。事業編制人員要轉成公務員是有途徑的,相對比較難,是需要機遇和能力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公務員調任。我們單位曾經有一個事業編制管理崗七級人員,抓住改革機會,調任到區住建局任局長,成功轉變身份,成為公務員正科級領導。調任是最可行,也是最快的一種方式。第二,人大選舉。有些崗位是要通過選舉的比如鄉鎮長。如果你是鄉鎮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那麼也是有機會被選舉成鄉鎮長的,那時自然身份也就轉變成公務員的正科領導幹部了。
  • 同屬副科級,四級和三級主任科員在待遇上有什麼區別?
    新《公務員法》將「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推廣到全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的同時,還取消了原來「副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將公務員按職級分為十二級,科級幹部從低到高分別是四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一級主任科員,四、三級主任科員是副科級,二、一級主任科員是正科級。
  • 一級主任科員比二級工資高多少?
    一級主任科員和二級主任科員都是正科,一級主任科員是大正科,實職科長是正科,二級主任科員屬於小正科。
  • 一級主任科員工資比二級主任科員高多少
    一級主任科員工資比二級主任科員高多少?實行職級並行制度之後,科級幹部分為了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主任科員四個臺階,四、三級是副科,二級、一級是正科。從工資待遇上來看,還要把副科級實職、正科級實職加進去,也就是說,從工資待遇上來看,從高到低,分別是一級主任科員、正科級實職、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副科級實職、四級主任科員。以正科級為例,一級主任科員工資最高,每月比正科級實職高200多元,二級主任科員每月比正科級實職低幾十塊錢。
  • 公務員收入:一級主任科員會比二級主任科員高嗎?
    那麼是不是就代表我們不能夠去區分一級主任科員工資會比二級主任科員工資呢?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的。因為公務員的基礎工資是透明的,職務工資也是透明的。依據已經公開的信息,我們還是可以區分出兩者之間的收入區別。按照級別來說,一級主任科員和二級主任科員都是正科級幹部,工資總體差別是不多的。比如車補、年底績效都是同一個水平。但是在基礎性工資上就有差別了。
  • 二級主任科員,且符合所有晉升條件,如何二次晉升四級調研員
    原標題:二級主任科員,且符合所有晉升條件,如何二次晉升四級調研員根據2019年6月發布的新《公務員法》相關規定,第一次參與套改工作的二級主任科員,大多以正科級「非領導職務」為主,其中還包括主任科員、各單位正科級非實職幹部、職務未任命幹部等等。
  • 副科級滿2年,可以晉升二級主任科員嗎?
    一直從事職級工作,可以很明確告訴你,副科2年不可能晉升二級主任科員的。先看職級和職務晉升的條件:首先看晉升二級主任科員的條件:任三級主任科員及相同層次職級滿2年以上。副科對應的是四級主任科員,滿2年只能晉升三級主任科員。
  • 公務員職級並行政策推行:一級主任科員和四級調研員,誰權力更大
    因為公務員職級設置的叫非領導職務,一級主任科員和四級調研員,他不是職務,只是職級,所以從理論層面來說,根本就沒有權力大小之分,更多的區別只是在物質待遇上的差別。可是在我們現實中,職級的晉升往往優先照顧單位實職領導,也就是政策允許中的雙線晉級。
  • 為何公務員職級並行後一級主任科員與二級主任科員區別會這麼大?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後,一級主任科員與二級主任科員有何不同?工資差距大嗎?今年6月1日後,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和參公單位全面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原來的非領導職務設置改為職級序列,由過去的正副巡視員、正副調研員、正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等8個層級,改設為一至二級巡視員、一至四級調研員、一至四級主任科員、一至二級科員等12個層級。
  • 副科長與二級主任科員哪個好?職務與職級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全面推行一年多了,據我觀察,發現不少提拔晉升中的有趣事。單位有個副科長,學歷高、文筆好,又懂業務,任職時間也不短了。
  • 事業編制有哪些分類,管理崗七級能成為正科級公務員嗎?
    如: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機構改革後的高校都屬於差額撥款的事業編制;3、自收自支事業編制。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仍然屬於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這樣的單位與企業沒有什麼區別,單位的開支收單位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進行開支。
  • 二級主任科員能直接提拔為副處長嗎?
    二級主任科員能否直接提拔為副處長?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首先了解下什麼是二級主任科員?所謂二級主任科員是在推行職級並行政策之後的一種非領導職務的簡稱。設置二級主任科員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行公務員中很多人無法繼續被提拔到領導職務,弄一個非領導職務,至少在待遇上讓其享受對應領導的福利待遇。並且二級主任科員本身也是正科級幹部才有機會被晉升的。所以知道了這點。那麼根據幹部任免條例和職級並行有關政策,二級主任科員是可以直接被提拔為副處級幹部的。
  • 各地區科員幹部提升等級制度,晉升渠道都是不一樣的
    科員級的管理崗,對應的最高級別確實是九級。管理崗和公務員一樣,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有所長、主任等;非領導職務就是9級職員,8級職員,7級職員等等,對應公務員的就是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等等。因此,對應科員的管理崗職級,最高級別職能是9級。
  • 主任科員重用正科實職怎麼走程序?如此轉崗比副科提拔正科都難?
    比如正科實職,可以由副科實職晉升,也可以由二級主任科員轉任,無論是副科實職還是二級主任科員晉升,只要滿足兩年崗位任職年限即可。但如何實現轉任,需要走什麼程序,要看所在單位的層級,也就是幹部管理權限。如果是地市級以上機關,科級幹部的管理權限在單位,二級主任科員轉崗正科實職,比如地市級機關二級主任科員轉任科長,決定權在單位,只要單位根據崗位出缺情況制定工作方案,進行必要的民主推薦和測評,經單位黨組會研究討論確認,在單位內部公示即視為完成任職轉崗手續。
  • 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後可以享受領導級別的補助和待遇嗎,有什麼規定
    新《公務員法》將原來在縣以下公務員隊伍中實行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推廣到了全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之中。同時,取消了原來的副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將公務員的職級分為了十二級,從低到高,依次是二級科員、一級科員,四到一級主任科員,四到一級調研員,二級巡視員、一級巡視員。
  • 秒懂,事業編和行政編,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
    今天回答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是機構,公務員泛指在行政部門工作的公務員編制工作人員。將問題整體後應該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區別。
  • 國家行政級別與軍隊級別的劃分
    第三個參照點,正軍級和正廳(局)級.在全國來說只有在公安部這個單位才會同時擁有現役幹部和國家行政編制幹部.而且兩者的編制序列大致相同.在公安部,正軍職的武警幹部和正廳(局)級的國家行政幹部同時都擔任正局級職務.可見在國家的幹部序列裡,兩者的地位相當.
  • 已經擔任了副科長,職級並行晉升為二級主任科員,可以同時兼任嗎
    職級並行,本人副科長兼二級主任科員。2年後,在有職數的情況下,能否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副科長可以兼任一級主任科員嗎?回答是:完全可以。職級並行,重點在一個「並」字上。「並」字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職務與職級可以「並有」,可以同時擔任職務並晉升職級,按最高級別享受待遇。也就是說,如果是正科級局長,同時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可以選擇享受一級主任科員的待遇,因為一級主任科員比正科級實職待遇高半級,還不影響該人享受單獨給實職享受的福利待遇。舉例說明:某縣級局有行政編制50名,「三定方案」規定領導職數4名,一正局長,三個副局長。
  • 機關單位的事業副科和公務員副科在以後的提拔任用上會有區別嗎
    同為體制內,事業人員和公務員有著許多區別,事業單位的副科,和公務員的副科,在前途發展上也有著很大的區別。事業單位的副科,是指事業管理八級人員,對應公務員的職級,就相當於副科。在雖然工資類別不一樣,職級類別也不一樣,但在通常任用過程中,符合條件是可以交叉任用的,也就是說,只要符合年齡學歷等條件,事業單位的管理八級人員,可以轉公務員副科級職務,也可以在任職年限滿足的情況下,直接晉升公務員正科級職務。公務員副科轉事業管理八級,就更不用說了。因而通常只要不是特殊場合或者特殊要求,事業管理八級人員被稱為副科級,也沒有什麼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