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制有哪些分類,管理崗七級能成為正科級公務員嗎?

2021-02-11 職場業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全額事業編制: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其經費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人員管理納入國家財政撥款開支。如基礎教育、文化、社會救助、社會保障等的事業單位都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人員以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公務員享有的待遇,事業人員也可以進行享受。

2、差額撥款事業編制:差額拔款的事業單位是指為社會提供公益事業服務,有一定的收費權或收入來源,人員納入事業單位管理管理,國家實行定項補助。如: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機構改革後的高校都屬於差額撥款的事業編制;

3、自收自支事業編制。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仍然屬於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這樣的單位與企業沒有什麼區別,單位的開支收單位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進行開支。

除少數因組織部門任用的領導幹部外,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的人員可以調入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也可調到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可以調入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但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不能調入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人員不能調入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也不能調入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能成為正科級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已經屬於正科級領導幹部了,只是事業單位是按事業單位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正科級公務員按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兩都之間有嚴格的區別。但是,事業單位管理七級是能轉為正科級公務員的。

按照黨政機關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規定,對公務員領導幹部的選撥任用要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黨政領導幹部可以從黨政機關選拔任用,也可以從黨政機關以外選拔任用,如:從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以及社會組織中發現選拔,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應當注意從擔任過縣黨政領導職務的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選拔。從以上的規定可以看出事業單位管理七級是可以轉為正科級公務員的。

那麼,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如何才能轉為正科級公務員呢?

1、轉崗。如果事業單位管理七級要轉為正科級公務員要有空缺的崗位。如果符合公務員選撥任用的有半規定,年齡在40歲以下的,可以通過轉崗的方式轉為正科級領導幹部;如果年齡在40-45歲的需報市委組織部門審批,可以轉為正科級公務員;年齡在45歲以上的就不能轉為正科級公務員了。

2、提撥任用。如果在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工作3年以上,能力突出,也可以通過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有關規定,選撥到副縣級的崗位任副縣長。如某些縣級的副縣長都是從大型的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中選撥任用的。

3、領導幹部考試。有些地方為了拓展公務員領導幹部的選撥任用渠道,每年拿出一定的指標通過公開招考的方式選撥領導幹部,只要自己的任職條件達到也可以通過參加公開招考的方式進入正科級公務員崗位。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如何轉成公務員正科級幹部?這種途徑最靠譜
    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已經相當於正科級了,但是是事業編制人員,不是行政編制,所以就不是公務員了。事業編制人員要轉成公務員是有途徑的,相對比較難,是需要機遇和能力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公務員調任。公務員調任就是從公務員隊伍以外的其他的單位如事業單位、國企等的調入公務員隊伍的一種方式。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如果能夠調任成功,那麼直接可以任公務員的正科級領導職務,有些其實也可以提拔調任,即調任為公務員副處級領導職務,不過這個只是理論上的,一般極少見,從事業編制轉成行政編制,就已經很難了,如果又轉變身份又提拔就幾乎不可能了。
  • 行政事業單位,同是正科級幹部,二級主任科員和七級職員有何區別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中,既有公務員身份,也有事業編制的幹部,那麼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和事業編制的七級職員有哪些區別呢?第一,任職不同按照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公務員的二級主任科員既可以是實職,比如任命為哪個科級單位的一把手,也可以只享受職級,不任實職。但是,事業編制的七級職員則不一樣,七級職員對事業編制管理崗的幹部來說,不僅僅是意味著待遇,更是意味著崗位,必須擁有實職,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是沒有虛職這一說的。
  • 事業單位管理崗七級能成為正科級公務員嗎?
    完全可行,前兩天剛剛為市直某單位一個事業編管理崗七級的辦理了調任手續,他一直在市直單位部門借調,後來主持市直單位某部門工作,就是擔任科長職務了,
  • 事業單位正科級比公務員副科級工資多多少?
    事實上,事業單位正科級幹部工資不一定就比副科級公務員高,畢竟事業單位工資確實要比公務員低一個檔次。如果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事業單位管理七級(正科級)確實要比公務員工資低,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假象,並不是因為級別,而是因為事業單位的提拔要比公務員提拔更難,所以事業單位的工資級別就高,所以人們才以為事業單位正科級比公務員副科級工資高。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有享受職稱工資的幹部才有可能與公務員工資高或持平,普通的管理崗幹部都沒有公務員工資高,工勤職工就更別說了。如果是 「雙肩挑」 的管理職工,工資可能要比公務員更高。
  • 博士引進到機關事業單位,定事業編管理崗7級,發展前景好嗎?
    這些人才都是在組織部有備案的,每年統計人才是都會填報。我所在南方三線城市,十年前引進人才比較多,這些年直接引進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比較少了。博士人才引進到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有兩種定職定級方式,一種是進入機關入行政編即公務員,定主任科員,個別名校引進的能直接安排副處領導崗位;一種是入事業編,定管理崗七級,前一年或者兩年,還可以領人才補貼,前些年定的是每月1000元。
  • 在小縣城,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和管理崗,哪個更好?
    如果該事業單位以管理為主那麼管理崗位編制為總編制的50%以下,以專業技術為主的話,專業技術崗位比例為70%。而按照目前事業單位管理級別分為10個等級,從最高的部級正職到辦事科員。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級。大致有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
  • 事業單位管理崗9級幾年能提拔到管理崗8級?可能三年,可能永遠
    事業單位管理崗可以比照公務員的職務,管理崗9級就是科員,管理崗8級就是副科,管理崗9級科員提拔到管理崗8級副科最低也要三年,也有可能一輩子也提拔不了。首先,任何一個提拔晉升,滿足年限都是最基本的條件。按照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晉升的相關規定,一般管理崗9級晉升管理崗8級,應當滿足任9級三年以上,從管理崗8級晉升管理崗7級,應當滿足任管理崗8級兩年以上,依此類推。其次,除了滿足年限的要求,還要有相應的職位空缺。管理崗的職位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只有出現空缺,別才能晉升填補上。職位的空缺也跟單位的大小有很大關係。
  • 事業編副科級幹部和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該怎麼選擇
    四級主任科員就是非實職副科級公務員,按道理來說,兩者同樣是副科級,肯定要優先選擇公務員。四級主任科員雖然無法享有實質,但其公務員身份比起事業身份珍貴了許多。像提前退休、職級並行、車補等福利政策,也只有公務員才能享有,事業單位職工目前為止還不能享受。
  • 參照公務員的相關待遇,說說鄉鎮事業編制工作人員2個最大的期盼
    在鄉鎮,事業編制工作人員以管理崗幹部居多,也會有個別的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由於鄉鎮工作的特殊性,鄉鎮的事業編制幹部都有這2個方面的期盼。第一,拓寬晉升渠道鄉鎮事業編制以管理崗幹部居多,管理崗的幹部在工作使用上和公務員沒有差別,但是在晉升渠道上卻相差甚遠。
  • 都去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還值得考嗎?事業單位有哪些優勢?
    2020年,許多企業的員工都或多或少會面臨被裁員的危機,那麼很多人都可能會失業,工作難求,在家待業許久,不知道到底該找什麼工作,在今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統考貌似在同一天筆試,如果真的撞車了?相信許多人都會首選公務員考試!對於事業單位而言,是不是就無人報考了呢?那麼有的人會問,究竟事業單位還值得考嗎?
  • 事業編轉變公務員身份,45歲之前應該具備這三個條件,你具備嗎?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取得公務員身份,是許多事業編制幹部職工共同關心的一個話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想要調任,必須具備副高以上的職稱,其他的初級、中級、高級都不符合調任條件;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幹部則必須是8級以上職員才能調任,也就是說至少是事業單位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才可以調任公務員崗位。另外,符合調任的級別必須在45歲之前具備,如果是在鄉鎮調任可以放寬至50歲。
  • 事業正科比公務員副科工資多多少?你需要鑑別這幾點
    >一、事業編分類上面的數據你們有提到差額、全額、參公事業編,這裡有必要先了解下:差額事業編:工資有財政支出一部分,餘下的由單位收益決定,比如:醫院就是最大的差額事業編。全額事業編:工資全部由財政支出的事業編制,一般自身沒有收入來源。比如:教師編制,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等。參公事業編:這類人員其實和公務員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雖然是事業編制,但是考試都是和公務員一起考試,而不是和事業單位一起考試,比如:財政所。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底有哪些區別?從編制,待遇,晉升來分析! 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正式)都是國家財政供養,只不過兩者身份編制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正式)普通員工均是事業編制。總結來說兩者的編制身份不一樣。
  • 事業管理崗收入為什麼總上不去?三個原因讓事業管理崗人很無奈
    同為體制內,事業編比公務員收入低是客觀事實。而在事業編內部,因為崗位晉升等方面存在差異,收入也有高低,整體來看專技崗相對更高,管理崗次之,最差的是工勤崗。為什麼管理崗收入總是上不去?原因不外乎三點:第一,事業管理崗普遍提拔太慢,越到基層越明顯。
  • 23歲公務員,有可能當上正科級幹部嗎?
    科級雖然是最低的一級,但是很多公務員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這個層級,正科級幹部再差也是一個鄉鎮的正職(鎮委書記或者鎮長),更進一步就是縣裡部門的一二把手(比如縣財政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等等),所以不要小看科級幹部,畢竟再低大小也是一個領導。23歲正科級正常嗎?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事業編「進階」公務員之路已開啟,上車嗎?
    在此次改革中,不少網友對「參公類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人員」的相關問題還有比較大的疑惑,它是繼續保留事業編制?還是「進階」為公務員?後來想一想,其實這個問題背後的核心在於:事業編能否「進階」為公務員?那麼,事業編真的可以「進階」為公務員嗎?
  •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9級崗,有必要去考公務員嗎?
    我們知道,事業編制崗位分為管理崗、專技崗和工勤崗,而專技崗又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其中的中級又分為十級、九級和八級,現在的崗位是專業技術崗九級,是中級職稱中的中間一檔。根據我對比我們單位事業專技九級和科員公務員的工資情況,專技九級每月的工資至少比科員工資要高出1500元。工資要是高的話,其他的各項包括公積金,職業年金,社保等等都會高。
  • 部分事業編取消編制,32種事業編變「合同制」,鐵飯碗不鐵了
    就拿教師來說,薪資待遇不斷提升,甚至達到了和公務員「持平」的待遇,並且職業的性質也非常受尊重,而從今年開始,事業編將要迎來「大改革」,取消編制改為合同制,其中會包括教師嗎?。鐵飯碗迎來「大改革」,32種事業編轉為合同制,教師會受牽連嗎?從去年開始,事業單位就一直在推進分類改革,32種事業單位取消編制已成定局,改為合同聘用制度,並且將於2020年實現全部改革完畢,這也就意味著,鐵飯碗不鐵了,事業單位也將面臨失業。
  • 事業編制人員如何晉升副科級?三種晉升方式
    事業編人員可以分為兩類:普通事業編制人員和參公事業編制人員。他們使用的都是事業編制,但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管理、晉升還有工資核定上,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普通事業編制人員的副科級,其實就是指事業單位管理崗8級,事業編制人員有三種崗位:管理崗、專業技術崗以及工勤崗。
  • 事業單位都有哪些類型?事業單位哪些部門好?
    事業單位類型:1、 參公事業編這類崗位編制,一般都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的,在工作中,資源都是向這類人傾斜。因此,在這些崗位,只要你不犯很嚴重的錯誤,晉升是很有優勢的。2 、全額撥款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這個群體在機關中的工作和公務員沒有差別。由於近些年來公務員的編制比較緊張、人口較多、負擔較重,成立事業單位在一定程度上就緩解了公務員的工作量,這類招考人數是比較多的,也就順利成為考生繼公務員之後最好的考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