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自查,這幾種「照顧」溼疹寶寶的誤區別再犯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黃惠玲 丁香媽媽

臨近換季,寶寶又雙叒叕犯溼疹了!

那些成片的發紅乾燥的溼疹,一年四季都愛在皮膚的老地方反覆擴散,讓寶寶白天鬧,晚上哭,這裡抓,那裡撓。

除了反覆發作,溼疹還特別普遍。在皮膚病門診門口,在商場貨架前,一個焦急的眼神,就能讓溼疹寶寶的媽媽們成功對線。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可惜的是,雖然寶媽們都為溼疹操碎了心,但很多人在如何照顧溼疹寶寶這點上都做錯了。

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寶寶溼疹的 6 句大實話。

不是所有紅疹都是溼疹

大多數的寶寶溼疹又稱為特應性皮炎,但在外在體現出來的紅疹常常會與其他問題搞混。

如果紅疹部分摸上去有粗糙的顆粒感,看上去粒粒分明,那就是痱子,而不是溼疹。

雖然能從發病季節、誘因、部位等因素進行判斷,但非醫學背景的人來甄別是否是溼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因此,建議寶寶出現紅疹及時就醫,讓醫生進行正確的診斷,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寶寶溼疹不能盲目忌口

寶寶得了溼疹後,很多寶媽就把一些容易激發身體病症的食物「打入冷宮」,比如牛奶、雞蛋、蝦蟹、牛羊肉等民間認為的「發物」。

的確,對部分寶寶來說,它們是可能含有致敏成分。

打個比方,有些溼疹寶寶的身體愛把蛋白質標記成「入侵者」,會想盡辦法「消滅」它。在「消滅」時,就可能出現像溼疹這樣的過敏反應。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但是,千萬別把可能會致敏的食物通通「拒之門外」。盲目忌口,反而會營養攝入不均衡,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建議某種食物在初次食用時給寶寶少量嘗試,寶媽們連續觀察幾天後,如果沒有異常,放心正常吃吧。

溼疹不是因為太溼,反而可能是太幹

要是有「迷惑病症排行榜」,溼疹肯定有姓名。

這個欺騙性的名字讓許多人想不到——「溼」疹反而可能是因為「幹」燥。

溼疹期間,皮膚的屏障功能本就已經受損。而皮膚乾燥時,經表皮丟失的水分增加,皮膚對外界的防禦力會變得更弱。原本搖搖欲墜的「皮膚防護城牆」,再加上皮膚乾燥的「打擊」,讓溼疹只會加重,不會變好。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在沒有加溼的空調間,在需要頻繁洗澡遊泳的天氣,在氣候變化較大的換季期間,以及在臨近的秋冬季節,寶寶的皮膚都容易乾燥,而溼疹也會隨之「變本加厲」「反覆糾纏」。

所以,一定要給寶寶做好保溼工作!

得了溼疹,不要濫用抗生素

寶寶得了溼疹,有的撓得自己皮損流血,有的癢得徹夜啼哭睡不了覺。媽媽看了自然會著急上火,甚至會給孩子使用抗生素。

打住,溼疹可不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也沒有所謂能夠根治的「特效藥」,通常情況下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正確的做法是在正規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比如,糖皮質激素是中度及以上溼疹的一線用藥,合理運用,就可以明顯減輕溼疹所致的多種症狀。

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長期外用激素類製劑,使用激素類製劑也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明確使用及停用指徵。

保溼很重要,但別隨便抹

雖然非常遺憾,溼疹沒有特效藥能夠根治它,但為了讓溼疹少復發,寶寶少受罪,正確的保溼非常重要。

首先,別信菜籽油、橄欖油等所謂的偏方。

寶寶本就受損的溼疹皮膚,可經不起它們的折騰。使用安全不刺激的保溼成分,才是硬道理。

其次,選霜狀而不是露、液的保溼劑。

液狀的保溼產品,因為自身性狀,非常容易蒸發,反而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加重溼疹。相比之下,霜狀的保溼產品封閉性強,保溼力更好,最適合給溼疹寶寶使用。

還有,保溼霜一定要抹足量,量不足會影響保溼效果。

對於兒童溼疹,推薦每周可以使用 150 g~200 g 保溼霜。一天塗抹至少 2 次,甚至 4~5 次都可以。只要寶寶的皮膚一幹,就可以立即塗抹。

最後,抹的手法要到位,抹前記得搓搓手。

在給溼疹寶寶抹保溼霜前,寶媽們需要先清潔乾淨雙手,把保溼霜放在手心裡來回搓幾下,利用體溫及物理摩擦,把保溼霜搓軟,再從上往下塗抹到寶寶身上。

另外,為了避免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大可不必來回打圈揉按。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

策劃:憨森

監製:Sean

作者:黃惠玲

插畫/封面圖來源:石開

參考文獻

[1] 歐洲 2012 特異性皮炎指南

本文經由兒科主治醫師李昕審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趕緊自查!幾種「照顧」溼疹寶寶的誤區別再犯了
    臨近換季,寶寶又雙叒叕犯溼疹了!那些成片的發紅乾燥的溼疹,一年四季都愛在皮膚的老地方反覆擴散,讓寶寶白天鬧,晚上哭,這裡抓,那裡撓。除了反覆發作,溼疹還特別普遍。在皮膚病門診門口,在商場貨架前,一個焦急的眼神,就能讓溼疹寶寶的媽媽們成功對線。
  • 寶寶皮膚經常發紅又瘙癢?十有八九是乾性溼疹,媽媽應該這樣做
    不是說溼疹常發於夏季嗎?怎麼現在還會有?寶寶皮膚常發紅瘙癢,可能是患上了乾性溼疹乾性溼疹,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它和溼疹的關係,沒錯,它也是溼疹裡的一種,因為常發於乾燥的冬季或者冬春交替時節,加上它主要的症狀是局部皮膚乾燥粗糙,表面有大量皮屑。因此,也叫乾性溼疹。
  • 溼疹和痱子有啥區別?寶媽別再犯迷糊了
    痱子的表症,主要為臉部、頸部、長了一片一片的小粒子,而還有一大皮膚疾也是這個症狀表現,它就是溼疹。因為表症太過相像,很多媽媽分不清這兩種常見皮膚狀況。因此,就會混淆,耽誤治療。那麼寶寶溼疹和痱子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
  • 春季寶寶溼疹高發,這4個護理誤區家長別再犯了
    尤其最近又是換季時節,咱們的後臺留言因為寶寶溼疹發愁的寶媽們又多了起來:溼疹這個壞傢伙,尤其愛對皮膚嬌嫩的寶寶出手:乾燥、粗糙、發紅、過敏、起皮、裂紋、泛紅等等,還有反反覆覆的溼疹——不只長在臉上,小手、小腳、脖子後面和膝蓋窩裡都會長,不僅奇癢無比,抓破了還有感染的風險~
  • 寶寶溼疹,熱疹,痤瘡的區別
    溼疹是一種讓寶媽們談虎色變的疾病,這種皮膚病特別討人厭,嬰兒總是被反覆糾纏。尤其夏天到了以後,天氣悶熱潮溼,很多嬰兒都不能逃離溼疹的困擾。但是如果把寶寶皮膚上,出現的皮疹,都當成溼疹來處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那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呢?
  • 寶寶溼疹和痱子的區別圖片
    核心提示:痱子是由於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穩定。引起溼疹常見有:進食一些如魚、蝦、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種花粉,如塵蟎、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體炎等;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乾燥等;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調、新產代謝失常等。可以看出,痱子是暫時性疾病,溼疹是慢性病程。
  • 新手父母要注意,別把寶寶的口水疹誤當溼疹看!
    【每天健康分享7】新手父母要注意,別把寶寶的口水疹誤當溼疹看!剛出生的寶寶在通常都會流口水,有時候甚至嘴巴兩邊紅紅的,有時候皮膚很乾燥脫皮,有時候又有很多小水泡似的,就要當心是口水疹了。口水疹的症狀跟一般溼疹很類似,保溼度如果不足,寶寶的皮膚皆會出現乾裂、發癢及紅腫現象,還會出現一粒粒的小水泡,抓破之後會流出組織液,恐怕引起細菌感染,所以要分辨寶寶是因為口水疹或溼疹而引起發炎,最大的差異在於發炎部位不同:引發口水疹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寶寶容易沾上口水的地方,像嘴巴周圍或下巴的發炎情況會最為明顯。
  • 原以為是痱子,卻是溼疹,而陽光是罪魁禍首
    如何確定溼疹我家寶寶臉上長了疹子,一直以為寶寶是痱子,問了平安好醫生才知道原來是溼疹。然後我查下了痱子和溼疹的區別,我家寶寶完全符合。溼疹和痱子的區別溼疹又是什麼引起的呢排除相同的環境因素,找出變因,確定引起溼疹的因素
  • 常見的嬰幼兒溼疹有以下幾種類型?看看你家寶寶是哪種?
    溼疹是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不分年齡性別都有可能患上,嬰幼兒也不例外。嬰兒溼疹是指發生在寶寶喝奶時期,有些寶寶一喝奶就溼疹加重,所以又被稱為奶癬,大多數是在短時間內難以治癒的,因而更要注意護理,那麼,嬰幼兒溼疹該怎么正確護理呢?下面小編就不同溼疹的護理來支幾個妙招。
  • 寶寶溼疹、幼兒急疹、痱子常見皮膚問題的區別與護理!
    為什麼寶寶身上長些密集的紅色小疹子,很快又沒了呢?很多媽媽看到寶貝身上長各種疹子,經常會覺得很崩潰,到底是溼疹還是過敏,還是熱疹,很難分清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辨別下這幾種常見的皮膚病,學習點小常識,省的遇到事情手忙腳亂。
  • 寶寶3歲前,哪些水果不能吃?4大誤區別再犯啦
    這句話,爸媽是不是很熟悉?套用在水果身上,也是一樣一樣滴:尤其是1歲內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每天吃水果總量不要超過100克,一般50-100克的,就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特別是沒有吃過的水果,得跟新加輔食一樣,少量開始慢慢加量。放開吃呢?想一想,很多妹子為了減肥就水果當飯吃,結果越減越肥不說,還把身體弄垮了。
  • 為什麼幾乎所有寶寶都有溼疹,寶寶溼疹能用激素藥嗎?
    在寶寶出生後的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上、臉上總會出現紅色的疹子,反反覆覆發生,如何都不能避免,令很多家長苦惱。也許,可能有很多家長已經認識到這是寶寶常見的溼疹,但卻不知為何它總是發作,該如何治療與護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寶寶最常見的溼疹。
  • 嬰兒尿布疹與溼疹的區別 如何防治寶寶尿布疹
    原標題:嬰兒尿布疹與溼疹的區別 如何防治寶寶尿布疹   很多新媽媽常會把尿布疹與溼疹混淆,無法進行準確的判斷,對嬰兒的治療自然有所延誤,那麼在生活中新媽媽們該如何來區別尿布疹與溼疹呢?   嬰兒溼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過敏性炎症,多見於牛奶餵養的嬰兒。發病的原因與小兒過敏性體質有關,既有遺傳因素作內因,又有外界因素作誘因。
  • 痱子和溼疹的區別是什麼?寶寶熱痱子怎麼治好的快呢?
    寶寶皮膚嬌嫩,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現溼疹、痱子等皮膚問題,而且這兩個皮疹看起來都很相似,讓缺乏經驗的新手父母們難以區分。今天,貓爸就來教大家鑑別:一、痱子和溼疹的區別是什麼?溼疹的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症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新生兒溼疹通常出現在在寶寶的頭、面頰、外耳部,有的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二、寶寶熱痱子怎麼治好的快呢?1、保持涼爽寶寶長痱子,其根本原因是太熱了、出汗了,所以就開空調唄,不過記著不能低於25度哦。
  • 寶寶溼疹口水疹紅屁屁秋冬乾燥季一瓶黑豆餾油讓寶寶遠離各種皮膚
    常有寶媽吐槽說:「誰說嬰兒般白嫩的皮膚的,我家娃身上發得一塌糊塗……」剛出生的寶寶各方面都太嬌嫩了,皮膚屏障功能不健全,抵抗力弱,溫度調節能力也很差,溼疹、口水疹、紅屁屁等各種皮膚問題挨個找上門來,這確實會出乎新手爸媽的想像。
  • 寶寶溼疹怎麼回事?這是每個寶寶都必經的嗎?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皮膚病是比較常見的,而皮膚病中最常見的恐怕要屬溼疹了。有些新手媽媽會有疑問,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會得溼疹?而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溼疹?可以避免嗎?小編今天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月嫂和媽媽們要做好筆記哦。
  • 寶寶查出溼疹怎麼辦?寶媽不要慌,護理做好這4步,溼疹好的快
    很多新手媽媽都聽說過溼疹反覆,不好根治,聞「溼」色變;其實只要掌握溼疹護理的方法,溼疹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寶寶溼疹常見的幾種原因1.過敏寶寶皮膚角質較薄,皮膚發育不完善,身體抵抗力也不高,在春季乾燥多風的季節,很容易發生接觸性過敏。
  • 溼疹有哪些典型特徵?如何區別溼疹和痱子?
    進入秋季以後,天氣變得乾燥,兒童溼疹不知不覺到了高發季節。溼疹是一種會在好幾年內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除了皮膚受到影響,溼疹還會大大影響寶寶的睡眠,讓寶寶容易煩躁哭鬧。所以父母需要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這樣,就算患了溼疹,家長們也知道如何幫助自己的寶寶。
  • 新生兒溼疹護理事項(含寶寶溼疹護膚好物)
    新生兒溼疹護理注意3點✨,皮膚粉嫩人人愛靜護長又來跟可愛的小紅薯們分享乾貨了‼️新生兒溼疹護理注意事項‼️一定能幫助到你✍1⃣新生兒溼疹護理的重中之重是——保溼多數溼疹寶寶都有皮膚乾燥的情況,乾燥會導致癢感,寶寶經常是越癢越抓、越抓越癢,加重溼疹因此,保持皮膚溼潤對預防和控制
  • 月嫂:溼疹瘙癢折磨寶寶睡不好?3個實用妙招,寶寶少受罪
    誰知道才半天不到的時間,寶寶身上的小紅點越來越多,臉上額頭上都長了疹子,不少都是水泡,連成一片的疹子瘙癢無比,折磨得寶寶睡不好覺,而且一直哭鬧著抓撓,一家人哪見過這樣的情況,就嚇得趕緊連夜抱著笑笑去了醫院。在掛號的時候旁邊有個也在排隊的熱心大媽,她見到哭鬧的笑笑,就說一看就知道這個孩子是過敏得了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