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評中國推出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新規:給股民吃定心丸

2020-12-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證監會在端午小長假前夕終於推出醞釀已久的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新規,從多方面遏制各種減持套路,擴大了減持限制範圍和對象,令大股東和特定股東的股份流動性大幅降低,從強化減持約束和填補規則漏洞兩方面繼續收緊監管的繩索。

據路透社5月28日報導稱,分析人士認為,以往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和董監高(即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利用各種手段無限制減持等現象,對二級市場,特別是個股股價造成很大衝擊,新規有利於緩解中小投資者擔憂,促進二級市場反彈;但大股東千方百計減持的動力來自於資本溢價太大,根治減持問題仍需重構市場價值體系。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稱:「這個限制是對的,有利於中小投資者;而對產業資本和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上市公司的投融資會受到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說:「監管層給A股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他表示,國外市場針對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同樣存在類似規定和限制。當前出臺規定,體現了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態度,和對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重視。

報導稱,中國證監會5月27日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完善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監管安排,規定大宗交易減持出讓方與受讓方均需遵守交易所關於減持數量、持股期限等規定。此次政策主要是針對「過橋減持」、「精準減持」、「辭職減持」等行為進行規範。

新規要求,大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規定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時與一致行動人的持股合併計算。

雖然此次證監會表示新規只針對部分股東,但客觀上減輕了市場賣壓,加大了減持的實際操作難度,對二級市場形成明顯利好效應。

北京某券商策略分析師稱:「這個新政估計利好新股和次新股,加上這波新股、尤其是次新股殺跌厲害,估計反彈也會猛一點。」

報導稱,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在低位趨穩,大部分上市公司盈利難見明顯好轉,如果以大股東為代表的部分特殊股東在解禁期過後仍有豐厚獲利,那麼市場整體減持壓力依然會不斷增加。

相關焦點

  • 證監會出臺新規規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 完善減持制度
    原標題:中國證監會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有關股東減持股份行為 完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制度 摘要 【中國證監會出臺新規】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有關股東減持股份行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制度
  • 3個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套現533億元 減持新規下清倉式減持頻現
    雖然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行為有了新的規定,但是在減持新規運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仍有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發出「清倉式」減持公告,從減持方式來看,同時使用「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組合式方式減持成為一種新的方式,而協議轉讓佔據主要通道。
  • 新舊大對比|「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高鳳勇 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後,市場有些誤讀,尤其是很多人以為符合規定條件的基金投資符合規定條件的公司五年以上,在企業上市後不需要鎖定,可以上市即直接減持,我覺得這個理解是不對的。
  • 24小時國內要聞TOP10:證監會發布大股東減持新規
    >>    要聞六 證監會發布大股東減持新規 首單減持將在2月後  1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新華網記者表示,減持新規要求大股東提前15個交易日預披露,這是新規的一大亮點。
  • 一波韭菜湧入汽車股瘋漲 17家車企大股東快速減持開溜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10家上市汽車企業股價實現連續多日的上漲時,卻有17家上市汽車企業大股東趕緊減持套現離場。《道哥說車》編輯注意到,有2家整車企業、4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連續發布兩次公告警示股價過高,提醒大家別炒高了,可就是抑制不住股民們對汽車股的亢奮。
  • 一波韭菜湧入汽車股瘋漲 17家車企大股東快速減持開溜_易車網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10家上市汽車企業股價實現連續多日的上漲時,卻有17家上市汽車企業大股東趕緊減持套現離場。值得注意的是,不但業績較差的小康股份連發兩次警示函,就連業績較好的長安汽車也連發了兩次警示函,以此提醒廣大股民理性購買股票。一邊是股民們蜂擁而至,一邊卻是汽車企業大股東們紛紛套現離場。據《道哥說車》統計數據,股票減持的汽車企業數量遠遠大於近一周股價大幅上漲的上市車企數量。
  • 12.6萬股民炸鍋!董事長一年瘋狂減持71次證監會決定立案!
    持股比例從17.72%降至目前的11.5%,由第一大股東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根據公司公告,王健有2.8億股在2019年6月10日解禁。且其在2019年6月17日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也就是,在王健開啟瘋狂減持模式之前,其剛好有股份解禁,也剛好擔任公司董事長。
  • 減持新規充分醞釀後「上線」 七個「升級」打擊五類亂象
    減持規定從七方面「升級」  去年1月,證監會曾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27日,證監會又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此次新規被市場認為是16個月前減持規定的「升級版」。
  • 高管半年內減持325股 股民們卻樂翻了 搶著要接盤
    來源:中國證券報董監高公告計劃減持股份。減持時間為6個月。有人煞有介事地搬出公司上一次減持公告的情況,10月29日,公司公告公司原副總經理劉慶武減持25000股,第二天公司股價大幅下挫6.77%!不過,更多股民是歡樂的。減持公告一出,股吧裡的股民紛紛表示要接盤董監高減持的股份,甚至已經出現大家爭搶、互不相讓的局面。場面一度很「混亂」。
  • 海外確診超過400萬,「減持」是上市公司股東層面最響亮的名詞
    不過從中國上市公司的角度,剛剛過去的一周裡,我們看到最響亮的名詞,就是減持。反做空研究中心監測的公司裡,有25家公司發生了減持,其中實控人、控股股東減持的有5家,超過5%以上持股的大股東減持的公司有14家,持股在5%以下或者未能及時查閱到持股比例的股東減持的公司有11家。
  • 民享投資程韜:減持新規終結套利,私募股權投資影響甚微
    在減持期間內,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或籌劃併購重組的,應立即披露減持進展情況。要求大股東、董監高在其披露的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後或者減持期間屆滿後2個交易日內,再次公告減持的具體情況。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證監會公布減持新規,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隨即出臺了完善減持制度的專門規則。政策重磅來襲,有市場解讀是利好,能穩定市場預期,緩解拋售壓力,短期提振。
  • ...A股大漲,大股東減持驟降!本周35家上市公司預減持,鹿港文化承諾...
    化工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下降最多,相較上周下降了7家。 飛笛科技統計了12月26日-12月31日收盤時間區間內發布的上市公司公告中,計劃減持比例最高的10家公司。鹿港文化於12月28日發布計劃減持公告稱,公司於12月25日收到了國盛證券通知稱,公司股東吳毅因股票質押融資業務未能按期贖回,國盛證券擬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賣出吳毅持有的公司股份 5755萬股(包括10月25日賣出的 100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33%,減持價格按市場價格確定。
  • 上市公司為何青睞股權質押融資?
    減持,是上市公司大股東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2015年,A股市場大範圍波動,在此期間,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規模高達5000億元。即使在市場亟須休養生息的2016年,大股東們減持規模仍達約3600億元。有創投公司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稱,近年來雖然很多股票價格大幅震蕩,但市盈率依舊比較高,減持套現還有很大的盈利空間。
  • 2011年十大被大股東減持股 國恆鐵路成被減持王
    《證券日報》推出減持專題,希望配合精準減持者,多考慮一下逢高買入的中小投資者的感受,希望那些喜歡扯謊者也能良心發現,希望那些盲目減持者多一份冷靜。  國恆鐵路減持2億股成被減持王  事件回放:進入2011年以來,3個月內,國恆鐵路共有4位股東相繼減持。
  • 你吃的九芝堂「喉炎丸」含人指甲 更雷人的是股東減持、糟糕業績
    股東減持不斷根據九芝堂官網資料顯示,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中藥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內A股上市公司、湖南省質量管理獎企業、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主營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業務。九芝堂的前身「勞九芝堂藥鋪」創建於1650年。
  • 本周90家上市公司預減持:中文在線艱難「保殼」 股東大額減持離場
    原標題:風口觀察|本周90家上市公司預減持:中文在線艱難「保殼」,股東大額減持離場
  • 深交所細化大股東減持規則 減持時間和數量雙重約束
    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規定,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配套融資過程中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屬於《實施細則》規定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投資者減持這類股份,適用《實施細則》中有關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減持規定。
  • 深圳交易所中小板與創業板股東股份鎖定期與減持限制的規定
    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中關於董監高離職鎖定規則由於減持新規實施不再執行 關於鎖定期與減持限制,如果上市公司章程有約定內容,上市公司自己的規章管理辦法有約定內容,董監高自己有承諾的內容,應當遵守其約定。
  • 威華股份稀土夢碎 大股東減持陷內幕交易疑雲
    「帶病上會」、大股東「提前」減持被質疑;證監會尚未公布內幕交易案調查結果
  • A股減持大數據幕後:重要股東減持總金額超2019年全年,套現參考市值...
    「股東減持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大股東面臨資金鍊壓力較大,需要兌現流動性;市場走勢比較合理或比較火爆時也容易出現大規模減持現象;可能部分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預期並不好,提前退出;另外還有集中解禁因素。」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研究人士受訪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