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物多種多樣,因此也有著各種巧合,在農村有很多的名字相同,但卻是兩種不一樣的食材,比如說今天小編要說的白參,一種是人參經特殊加工而成的一種中藥白參,另一種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菌類白參。菌類白參實體較小,形似菊花,菌蓋扇形或腎形,菌肉薄,味道清香、鮮美爽口,且其營養價值不亞於我們知道的人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工業及生物化學等方面,種植前景十分廣闊。
【種植】農村這種食藥兼用珍稀菌,野生價格可達百元,製成乾貨售價更高!
04:58來自惠農網
白參菌市場價格多少錢一斤?
白參菌屬於比較稀少的菌類,主要產地在雲南地區,從雲南野生菌市場了解到,目前新鮮白參菌為20元左右一斤,野生的白參菌為100元左右一斤,製成的乾貨白參菌售價為200元左右一斤。(因為白參菌產地、品種及品質有所不同,因此價格變化也有細微偏差,此數據僅供參考)。
白參菌有哪些功效作用?
1、白參菌屬於藥食同源的食物,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能滿足人體日常身體需求,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白參菌中提取的多糖,可刺激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活性,對慢性細菌感染有顯著的防禦效能,對腫瘤有抑制作用。
3、白參菌有清肝明目、滋補強身的功效,對可治療小兒盜汗、婦科疾病、神經衰弱、頭昏耳鳴等症。
4、白參菌對細菌感染有明顯的防護作用。
白參菌吃法
1、白參菌蒸雞蛋
(1)材料:幹白參菌、雞蛋、豬油、食鹽、草果面。
(2)做法:將白參菌衝洗乾淨後用溫水浸泡20分鐘,然後切碎,打入2-3個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適量水,再加一湯匙豬油。做好這些後,放鹽,切細草果面,然後倒入白參菌中攪拌,最後放入蒸鍋內隔水蒸20分鐘即可。
2、白參菌炒五花肉
(1)材料:白參菌、五花肉、大蒜葉、紅辣椒、食用油、食鹽。
(2)做法:將白參菌、五花肉衝洗乾淨,五花肉切片,將五花肉炒至金黃色,放入辣椒,倒入白參菌翻炒均勻,最後放入大蒜葉翻炒即可。
白參菌的栽培技術
1、菇棚要求
菇棚高2.5m,每棚250-300㎡,竹木作骨架;棚內搭擺袋架,架寬90-100cm,分設架床8層,層距25cm;地面整平夯實,鋪上細沙。
2、栽培季節
秋栽9-10月,春栽3-5月。
3、基料配製
培養基配方①:棉籽殼58%+玉米芯或甘蔗渣20%+麥麩18%+玉米粉2%+石膏粉1%+鈣鎂磷肥1%。
培養基配方②:棉籽殼50%+雜木屑28%+玉米粉2%+麥麩18%+石膏粉1%+碳酸鈣1%。
栽培袋規格:立式栽培採用短袋15cm×26cm,每袋裝乾料300g;長袋12cm×55cm,每袋裝乾料500g。
4、消毒接種
料袋滅菌後,冷卻到28度以下進行接種,接種前要做好消毒工作,接種時在長袋上打6個接種穴,接種後用膠布密封,短袋接種後用棉塞住穴口。
5、室內養菌
將接種後的菌袋放到培養室層架上養菌,將溫度控制在23-26度,空間相對溼度70%以下,每天通風兩次。室內養菌7天後,袋壁上菌絲濃白密集,手指按壓袋面有凹陷出現時,即可離室進棚。
6、出菇管理
出菇後,及時揭去蓋膜,隨著子實體的生長,每天早中晚各空間噴霧狀水一次,保持空氣相對溼度保持85-90%,溫度在18-25度以內,並且要300-500Lx散射光線,以促進子實體正常發育。
7、採收加工
白參菌從接種至採收需16-20天,當子實體葉片平展時即可採收。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白參的相關要點知識,白參作為食藥兼用的珍稀菇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這樣可起到滋味強身、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但對菌類過敏和有炎症的人群,小編建議最好還是不要食用白參菌,如果食用後出現其他不良症狀,要及時就醫,切莫麻痺大意。
聲明:本文在惠農網熊掌號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