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

2020-12-23 騰訊網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豐富,特別是在農村的山區裡,更是有許多的好東西,因此很多上了年紀的農民朋友,經常回去山裡「尋寶」,比如春季的時候去山裡挖野菜,夏季去山裡採挖野生菌等等。

當然,山裡的好東西雖多,但要也認識才行,不然只能白白浪費,而且還有很多東西十分稀罕,可遇不可求,其生長區域也十分有限,比如雞樅菌,只生長在白蟻窩附近,但並不是所有白蟻窩附近都有,要運氣好才能碰到。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我國東北山區裡的稀罕野生菌,它寄生在白樺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

提到「腫瘤」,沒人不害怕,那麼這種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是什麼呢?估計很多東北的朋友應該聽過,它就是樺褐孔菌,因其只會寄生在白樺樹上,別的樹木它不會寄生,所以人們也將其稱作「白樺茸」或者「樺樹茸」。

白樺茸長得十分奇怪,其外表看起來如同黑炭一般,表面堅硬,若是不認識的話,還以為白樺樹上被火燒過呢。在民間,人們也將白樺茸稱作「白樺樹上的腫瘤」,因為白樺茸寄生在白樺樹上,這種真菌活性極強,會不斷吸取樺樹養分,大約10到15年之後會把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使白樺樹枯死。

可以說白樺茸對於白樺樹的危害很大,但是它的價值卻不小,在民間是一種名貴的藥食兩用的真菌,因為這白樺茸並不像其他野生菌那麼好獲得。

首先,白樺茸雖然寄生在白樺樹上,但是並非所有地區的白樺樹都會被白樺茸的真菌寄生,它對生存環境要求十分嚴格,必須在嚴寒的低溫環境下才會出現,據相關資料記載,至少要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白樺茸才能生長的十分好。

所以目前僅在我國東北地區有,而國外的話則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東歐的波蘭、芬蘭,日本的北海道才有。至於其他地區的白樺樹,由於環境因素,可能上萬棵野生的白樺樹中可能才會有一棵的樹幹上生長有白樺茸。

其次是生長年限,白樺茸至少要在白樺樹上寄生5年才能成熟,想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那就得寄生10年以上。

也是因為白樺茸的生長特性的原因,使得它的產量十分少,市場價格向來都很貴,根據品質不同,價格大概在100到300元一斤之間。至於白樺茸有哪些用途,那可就多了,可用於製成餅乾、麵包、香腸、調味品、飲料、食用色素等。

那麼白樺茸用處這麼多,產量這麼稀少,是否能人工種植呢?

很遺憾,並不能。早在幾十年前,人們就開始嘗試人工培育白樺茸,但由於白樺茸的生長方式太特別了,且生長年限又太長了,導致人們的嘗試都失敗了,也就是說目前白樺茸依舊無法人工種植,所以目前只能靠採摘野生的白樺茸供給市場,而野生的向來都很稀少,因此市場上的白樺茸一直處於貴且供不應求的狀態。

現在在市場上有很多人號稱自己賣的白樺茸是自家種植的,價格還很便宜,大多在十幾二十幾元一斤,這種基本不可信,因此大家若是對白樺茸有需求的話,可要注意辨別,別買到假貨了。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白樺茸嗎?你覺得白樺茸以後能否成功人工種植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長在竹子上的「腫瘤」,若見到可別錯過,目前十分珍貴,2百一斤
    既然說到去竹林尋寶,筆者就不得不介紹一種十分奇特的東西,它是長在竹子上的「腫瘤」,若見到可別錯過,目前十分珍貴,2百一斤。竹子上的「腫瘤」是什麼?說到腫瘤,估計沒有人不怕,畢竟它很危險。但是這種長在竹子上的腫瘤卻是例外,它在民間深受喜愛,它就是「竹菌」。
  • 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
    導讀: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很多人買過進口水果,奇異果就是其中熱銷的品種,奇異果的英文名叫「kiwifruit」,其中的kiwi是紐西蘭島的意思,不少國人以為奇異果是原產自紐西蘭的水果
  • 5萬噸成熟上市,一斤2元還賣不動,果子就要腐爛,果農懶得摘
    此時的可以說是處於夏秋交接的時間段,成熟的水果品種也非常多,獼猴桃、黃桃、皇冠梨、冬棗等都大量地出現在市場上。行情與去年相比,可以說好很多,絲毫沒有半點受疫情的影響,也還沒聽聞有滯銷的情況。但似乎水果的行情都是一波一波的,階段性的好行情或階段性的滯銷難賣,盈虧都是幾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比較明顯的就是有產量大小年的水果了。
  • 寄生在枯樹幹上,一下雨就成片長,老人小孩搶著摘,曬乾一斤50元
    但實際上寄生的物種並非只有寄生蟲,也有一些寄生的植物,如我們在農村常見的一些生長、依附在大樹上的一些小草,那些小草就屬於寄生植物了,還有一些蘑菇類的,它們要麼寄生在枯死的木頭上,要麼直接生長在樹幹的末端,如茶樹菇、木耳、香菇等這些常見的食用菌。
  • 去年百元一斤,今年批發價低至40元一斤,網友:還是吃不起
    又到了各類堅果成熟的季節,很多人都沉浸在滿大街炒慄子的香味中,今年慄子價格和去年差不多,實現吃慄子自由還是很容易的。不過對於像山核桃、香榧子這些高端堅果來說,動輒四五十元一斤的價格還是讓人望而卻步。特別是香榧子,因為今年的產量大大增加,炒出來的成品果批發價低至40元一斤,比起去年少了一半多。
  • 種植超5千年,蛋白質比牛奶高,市場30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導讀:種植超5千年,蛋白質比牛奶高,市場30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水稻、小麥、紅薯、玉米等是我國十分常見的糧食作物,種植量大,價格也十分便宜,一般在幾毛錢一斤,幾乎人人都吃得起。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糧食作物中,還有一些十分的昂貴,價格比那些常見的糧食作物貴了幾十倍,市場價差不多在30到40元一斤之間,但市面上卻不常見,甚至少有農民種植,以至於很多朋友沒有見過,也沒聽過,藜麥就是這樣一種糧食作物。
  • 白樺樹死前長的寶貝,形似「黑炭」,卻是名貴野生菌,見到別錯過
    幾乎人人都知道,多吃菌類植物對人體有著很多益處,菌類不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還可以保護人的心血管系統,對於治療腫瘤癌症也有特殊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的菌類有蘑菇,木耳等等。我們今天要來說的就是菌類蘑菇的一種,被稱為「菌中之王」,它的名字叫做白樺茸,又叫樺褐孔菌。
  • 以前挖它燉肉吃,如今卻成稀罕物,一斤近百元,有人大量種植
    豬肉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雖然各地的價格略有不同,但是均價在30元左右,和幾年前10元一斤的價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再加上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說實話,筆者都有兩個月沒怎麼吃過豬肉了,非常想念紅燒肉的味道。還記得以前家裡燉肉的時候,必須會用到一種調料,毛慈菇,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去野外挖就行。如今毛慈菇竟然成為了稀罕物,一斤能夠賣到近百元,還有人大量種植。
  • 一斤賣到幾百元,至今不能人工種植
    甚至很多野菜、野味在城裡的價格達到了幾百塊錢一斤的價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位於雲南山區的一種野菜,它就是「紅冬蛇菰,」一談到這種野草,很多人都會覺得它是一種有毒的野草,因為它的顏色比較鮮豔,是紅色或者是粉紅色,並且它的頭部也跟小蘑菇類似,第一印象就是有毒的感覺,實則不然,這種野草不僅沒毒,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 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
  • 20年前「杜仲」堪稱搖錢樹百元一斤,如今5元一斤無人問!為何?
    20年前"杜仲"堪稱搖錢樹百元一斤,如今5元一斤無人問!為何?說起杜仲,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它是比較有名的中藥材。20多年前堪稱是那個時代的搖錢樹都不為過!杜仲最值錢的時候應該是在90年代初的那兩三年,瘋狂到什麼程度,老的杜仲皮叫公釐皮,曬乾的可以賣到100元錢一斤,一般的皮子大概是在20-80之間不等,統皮的話可能就在40左右吧。枝丫皮就是那種剝不下來的,要用錘子錘打後,慢慢弄下來,即使是那種皮也能賣到十多塊錢一斤。
  •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這水果咋了
    這些年種植無花果的人是越來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種植非常的方便,從別處弄一個枝條插在泥土裡,就能成活。筆者看到一些人只扦插了一根枝條,沒幾年就生長出了一大片,雖然種植的人比較多,但市場上的無花果還是很熱銷的,一斤賣到15元的比比皆是,而且非常熱銷。
  •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
    多年來,種植無花果的人越來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非常方便種植,如果一根樹枝從別的地方插進土壤裡,他就能存活下來。筆者看到,有些人只砍了一根樹枝,幾年內就長成了大片,雖然種植的人多了,但市場上的無花果還是很受歡迎,每公斤能賣到15元。
  • 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導讀: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紅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湯佐小醺。」自古以來,鱸魚就被譽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尤其是鱸魚中的「淞江鱸魚」,更是被譽為「魚中珍品」,它以其鮮美的味道,徵服了各種饕餮吃貨,並流傳至今。歷代讚譽鱸魚美味的詩文、傳說、載述也頗多,但不管是哪首詩文,也不管是哪個傳說,似乎都離不開一種蔬菜的身影,它就是「蓴菜」。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種植3年才結果,可加工成涼粉,一斤賣20元,老農為何不種植?
    一、特性它是一種灌木,其葉片則呈現出心形,長度為5-10cm,寬度則是在2-3.5cm,背部有著黃褐色的絨毛,在每年的4-5月份則會開出花瓣。到了夏季時它的果實就會長出,個頭並不是太大,看上去如同秤砣一般。當然它的價格也達到了20元每斤,如果是加工的話,那就可賣出60元每斤。
  • 長得像菠蘿,12年才能成熟,一顆果實重達百斤,釀成酒200元一瓶
    導讀:長得像菠蘿,12年才能成熟,一顆果實重達百斤,釀成酒200元一瓶在廣袤的土地上生長著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植物,它們遍布世界各地,在每一寸土地上頑強地生長著。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在國內和國外用途不同的植物,它長得像菠蘿,12年才能成熟,一顆果實重達百斤,釀成酒200元一瓶。菠蘿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了,它是一種十分好吃的水果,營養高,味道好,價格也十分的實惠。
  • 這種野果密密麻麻長在樹幹上,殊不知它價值珍貴,一斤上百元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這種野果密密麻麻長在樹幹上,殊不知它價值珍貴,一斤上百元。這種密密麻麻長在樹幹上的野果,人們稱它「嘉寶果」, 它的顏色是紫黑色的,像葡萄一樣,所以也有人叫它小碩果、珍寶果、樹葡萄。
  • 4月馬上成熟,含鐵很高,南方已經很火,45元一斤
    這眼下就要成熟的水果有北方的櫻桃,南方的枇杷,緊接著4月底開始陸續有可口的楊梅上市。當下社會的物流時效已經實現當日達,次日達水準,北方樹上新鮮的櫻桃按照流程採摘的話當日就可運送達遠在天南地北的客戶手中。
  • 長在海拔三千米的地方,過去這種植物被炒上天,今百元一斤無人問
    十多年前,瑪卡的價格曾經被炒到一千多元一斤 ,2011年 ,原衛生部批准馬卡可作為新資源食品食用 ,有些人從中看到了捷徑和商機 ,開始藉此進行炒作 ,一些人盲目跟風進行投資種植 。在雲南 ,種植這種植物的人最多 ,前幾年,瑪卡的產量曾經到達 兩千多噸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這種植物非常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