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豐富,特別是在農村的山區裡,更是有許多的好東西,因此很多上了年紀的農民朋友,經常回去山裡「尋寶」,比如春季的時候去山裡挖野菜,夏季去山裡採挖野生菌等等。
當然,山裡的好東西雖多,但要也認識才行,不然只能白白浪費,而且還有很多東西十分稀罕,可遇不可求,其生長區域也十分有限,比如雞樅菌,只生長在白蟻窩附近,但並不是所有白蟻窩附近都有,要運氣好才能碰到。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我國東北山區裡的稀罕野生菌,它寄生在白樺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
提到「腫瘤」,沒人不害怕,那麼這種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是什麼呢?估計很多東北的朋友應該聽過,它就是樺褐孔菌,因其只會寄生在白樺樹上,別的樹木它不會寄生,所以人們也將其稱作「白樺茸」或者「樺樹茸」。
白樺茸長得十分奇怪,其外表看起來如同黑炭一般,表面堅硬,若是不認識的話,還以為白樺樹上被火燒過呢。在民間,人們也將白樺茸稱作「白樺樹上的腫瘤」,因為白樺茸寄生在白樺樹上,這種真菌活性極強,會不斷吸取樺樹養分,大約10到15年之後會把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使白樺樹枯死。
可以說白樺茸對於白樺樹的危害很大,但是它的價值卻不小,在民間是一種名貴的藥食兩用的真菌,因為這白樺茸並不像其他野生菌那麼好獲得。
首先,白樺茸雖然寄生在白樺樹上,但是並非所有地區的白樺樹都會被白樺茸的真菌寄生,它對生存環境要求十分嚴格,必須在嚴寒的低溫環境下才會出現,據相關資料記載,至少要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白樺茸才能生長的十分好。
所以目前僅在我國東北地區有,而國外的話則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東歐的波蘭、芬蘭,日本的北海道才有。至於其他地區的白樺樹,由於環境因素,可能上萬棵野生的白樺樹中可能才會有一棵的樹幹上生長有白樺茸。
其次是生長年限,白樺茸至少要在白樺樹上寄生5年才能成熟,想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那就得寄生10年以上。
也是因為白樺茸的生長特性的原因,使得它的產量十分少,市場價格向來都很貴,根據品質不同,價格大概在100到300元一斤之間。至於白樺茸有哪些用途,那可就多了,可用於製成餅乾、麵包、香腸、調味品、飲料、食用色素等。
那麼白樺茸用處這麼多,產量這麼稀少,是否能人工種植呢?
很遺憾,並不能。早在幾十年前,人們就開始嘗試人工培育白樺茸,但由於白樺茸的生長方式太特別了,且生長年限又太長了,導致人們的嘗試都失敗了,也就是說目前白樺茸依舊無法人工種植,所以目前只能靠採摘野生的白樺茸供給市場,而野生的向來都很稀少,因此市場上的白樺茸一直處於貴且供不應求的狀態。
現在在市場上有很多人號稱自己賣的白樺茸是自家種植的,價格還很便宜,大多在十幾二十幾元一斤,這種基本不可信,因此大家若是對白樺茸有需求的話,可要注意辨別,別買到假貨了。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白樺茸嗎?你覺得白樺茸以後能否成功人工種植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