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最近,上植君的朋友圈被曇花給刷屏了。於是,按耐不住的上植君去展覽溫室尋覓了一番,並使用延時拍攝為大家記錄了「曇花一現」(誤)的美好瞬間。
拍攝時間為2020.07.14 19:30至次日凌晨02:00
花朵於19:45起逐漸打開,於23:00完全打開
視頻中展示的是仙人掌科曇花屬的Epiphyllum floribundum,它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叫茯神,上海植物園於2011年引進該種。
曇花屬 Epiphyllum約有21個種,我國栽培4種,歸化1種(即為最常見的曇花E. oxypetalum,一般說的曇花皆指此種)。它們為附生肉質灌木,高2-6米,老莖圓柱狀,木質化。分枝多,葉狀側扁。花夜晚或凌晨開放,有很細的長花筒,花期極短。其外輪花被片萼片狀,線狀披針形,綠白色,有時黃白色或粉紅色,通常反曲;內輪花被片花瓣狀,倒披針形至倒卵形,白色。近些年園藝工作者培育了很多雜交品種使其花色更加豐富多彩了。
2020.07.14 19:00 花苞狀態
視頻中的茯神是一種來自秘魯的物種,而其發現則是一種偶然。它的收集者Mathias在亞納莫諾附近的一個地區當做落葉莖收集,沒想到會是一個新種(新種的發現有時候真的也是要靠緣分),他於1990年將其命名為Epiphyllum floribundum發表在《Cactus and Succulent Journal》上。文中記載它於1987年首次開花,然後通過扦插進一步繁殖,現在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亨廷登植物園進行種植。它的花朵長盛不衰,每年最多開花3次,並且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黃色且保持開放狀態,而不像我們最早引進也最熟悉的曇花E. oxypetalum黎明後不久花朵就閉合了[1]。大大增加了人們能夠一睹其芳容的機會,因而開始受人們追捧。
2020.07.15 08:00 花朵仍未完全閉合
「曇花一現」
此「曇花」非彼「曇花」
說到曇花,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該就是「曇花一現」這個成語了,「曇花一現」常常被人們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但是,成語中的「曇花」,真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曇花嗎?其實並不然。
截止目前為止,「曇花一現」可能最早出自《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顯而易見,成語中的「曇花」實際上指的是「優曇缽花」。《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成於公元1世紀,而仙人掌科的曇花是公元17世紀才被荷蘭人引入,兩者時間相差甚遠。
那優曇缽花究竟是否存在呢?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無花果乃映日果,即廣東所謂優曇缽。」一句寫到了優曇缽花其實是無花果樹的一種。無花果並非無花,其隱頭花序藏在囊狀總花託裡,至於為何說它一現,就不得而知了。
我們食用的部分就是無花果的隱頭花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仙人掌科的曇花開花時極其美麗,幽香四溢,沁人心脾,但它的花期也最為短暫,大約只有4個小時左右。其開花過程與成語「曇花一現」的意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算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吧。希望隨著園藝的發展,更多的開花時間長、適應能力強的曇花品種能夠出現,讓我們尋常百姓都可以在身邊的植物園或者公園欣賞到奇花曇花的美麗和芬芳。
[1] Kimnach, M..Cactus and Succulent Journal 1990 Vol.62 No.2 pp.83-85 ref.3
圖:沈菁
視頻剪輯:翁沛
原標題:《被「曇花一現」刷屏了?今「曇」已非古「曇」,點開刷新你的知識庫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