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麵包店,最好少買這五種麵包,貝克:只有那些不懂的人才會經常吃
據說在埃及4000多年前,一個僕人在給主人做麵餅時睡著了,結果蛋糕還沒烤好,爐子裡的火就熄了。第二天僕人醒來時,發現麵餅發酵後變大了,他決定把麵餅放回爐子裡繼續烤,出人意料的是,烤蛋糕是松鬆軟軟。這就是故事中「餅」的起源。
無法判斷上述故事的真實性,我們可以把他當作傳說來聽,但麵包是我們的人盡皆知食物,尤其是當我們在早餐或平時餓的時候,許多朋友習慣用麵包填飽肚子。平時路過香氣撲鼻的麵包店,也會用來買幾塊麵包當零食。
麵包很好吃,但是當你去麵包店買麵包時,有幾種麵包,你最好少吃點,只有那些不懂連的麵包師才會經常吃。至於原因,我們來看看一起來。
肉鬆麵包
肉鬆麵包是很多朋友的最愛,軟麵包,搭配鹹甜肉鬆,吃起來特別美味。肉鬆本身就不錯,他是用純肉經過加工製成的。帶肉鬆的麵包最大的問題是裡面的肉鬆可能不是純肉做的。
不久前,有消息披露,某品牌麵包中的「肉鬆」含有肉鬆的不是肉鬆,而是肉鬆粉。肉鬆粉是由豌豆粉和少量肉鬆混合而成,其營養價值遠低於真正的肉鬆,成本至少低10倍。
買帶肉鬆的麵包時,辨別真假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袋子上的配料表,如果上面寫的都是假豌豆粉或是肉粉的話。用肉鬆粉做的麵包只涉及虛假宣傳,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傷害,不過,麵包中的鈉含量普遍超標,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麵包和黃油
麵包和黃油,是許多孩子的最愛,香甜的奶油,融化在嘴裡,真是欲罷不能。奶油有兩種,一種是用牛奶製成的動物奶油,另一種是合成植物奶油,也稱為「假奶油」。蔬菜奶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對人體不好。
動物奶油的成本遠高於植物奶油,而且動物奶油容易融化,不易保存,因此許多麵包店會用植物奶油做麵包和黃油。外面賣幾元錢的麵包和黃油都是用植物黃油做的,他更貴,他可能是兩種黃油的混合物,純動物麵包和黃油的價格通常要高得多。
果醬和麵包
麵包店裡出售的大多數果醬麵包都是由各種食品添加劑製成的,吃一個果醬麵包相當於吃很多食品添加劑。即使果醬是用真水果做的,更別說水果的質量了,至少在做果醬的過程中,大量的糖是必不可少的,經常吃也不好。
起酥麵包
最常見的糕點是牛角麵包和丹麥麵包。這種麵包之所以味道清脆,是因為他含有大量的起酥油,至於用什麼油,有個問號。不管是哪種油,他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在這種麵包中,油的含量至少佔20%-30%,熱量一般不高。
假全麥麵包
全麥麵袋是一種很好的主食,我們需要保持警惕,這是一個假的全麥麵包。不是所有的棕色和鬆脆的麵包都是全麥麵小麵包。有些全麥麵饅頭是用含有大量色素的白面做成的,與全麥無關。判斷全麥麵袋最簡單的方法是看麵包袋上的配料表,第一種成分應該是「全麥粉」。
[懶喵喵的經歷]
以上五種麵包,下次在麵包店見面時要謹慎。畢竟吃胃裡的食物,除了滿足食慾,對人體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