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文化,這些風土人情,你知道嗎?
日本的專門學校與各類注重理論教育的大學不同,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其所學專業也與相關行業向關聯,需要學生不僅具備從事具體行業的理論知識,更注重在動手操作方面對學生加重培養。日本專門學校學制兩年,可獲得「專門士」資格,按照日本學制,專業學校學制兩年,畢業後可獲得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相頒發的「專門士」資格,即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具有一定專業技術。
而學習四年以上畢業的專門學生可以獲得「高度專門士」。此外,日本政府還鼓勵專門士接收繼續再教育,兩年以上的學科畢業生可以插班進入相當於中國本科教育的大學學習,四年以上的學科畢業生可以進入相當於中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學院學習。專門士就業前景廣闊,在日本,與其大學畢業後不能直接為社會所用,還不如進專門學校學習實用技能以提高自身競爭力。 對於遠道而來的中國留學生而言,即便學習成績稍有不足,也可以在專業技術方面有所補充,而且與其他中國留學生同樣擁有繼續進入大學、研究生院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
不過,一直以來,中國留學生均把獲得日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作為目標,即便考試成績稍差,寧願退而求其次進入一般的大學,也不願「屈尊降貴」前往專門學校就讀。他們認為專門學校不僅學歷文憑含金量低,而且留學幾年下來,也沒有什麼專門技術令用人單位刮目,在日本不好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回國謀出路,難保不落得個「海歸」變「海待」的結果。形成這一局面一方面與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們看重學歷、看重出國「鍍金」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日本此前留學政策的不完善有關。
為此,2011年7月1日,日本法務省正式修改對外國人就職資格的學歷要求,放寬了專門學校外國留學生在日本就職的條件,關於學歷要求中追加了「專門士」。此政策一方面用來完善專門學校畢業的留學生在日本就職時比大學畢業的留學生困難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實際上為各種層次的在日中國留學生拓寬了走進日本社會的道路。
從日本社會教育體制角度看,日本為外國留學生打開「專門士」可進入企業就業的大門,對於來自於中國的留學生來說是一個利好。中國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而中國的教育體制以文憑教育為主導,相對忽略技術教育,中國企業中理論型人才過剩,實操型人才缺乏,與其空有一肚子理論,不如在學會知識的同時練就一手有用的專業技術。這一點,也正是日本社會教育體制相對完善的表現。日本專門學校中針對不同的學科,設有專門的技術培訓操作教室,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就有機會直接接觸到先進的操作經驗,不僅可以學到相關學科的理論,更可以練就過硬的手上操作技巧,不再僅僅是空談。
對於中國留學生,特別是來自於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留學生來說,能夠同時擁有理論和實際操作,畢業後還有機會在日本企業就業以鞏固所學,是一條非常實際的留學之路。隨著中國不斷發展,擁有實際技術的專業人員是社會所需。因此,走進日本專門學校學習技術,也不失是一條為自己打開就業大門的鑰匙。
3月11日、18日、19日,在九州長崎的豪斯登堡將舉行決定「世界第一煙花師」比賽的國內預賽,和夏季的花火大會不同,冬末初春的煙火大會也是別有風味。誰會在比賽中脫穎而出也很讓人期待呢!日本正式進入"花粉季"。圖中的對策是帽子、口罩、方巾(脖子用)、眼鏡(有必要的可買花粉症專用款)、束起頭髮、穿材質表面光滑的衣物。 總的來說兩點,一是儘可能避免裸露肌膚及黏膜與花粉的接觸,二是防止花粉附著在衣物上。 很多人來日本後才得的花粉症,一定要注意預防!*收衣服時要注意抖掉附著的花粉;*花粉紛飛量大的時候關緊門窗;*生活飲食要規律,增強自身抵抗力;*回家後必須將洗手漱口進行到底
雖說四月剛過半,日本人民卻開始期待五月的放風箏節。在中田島沙丘上空放飛100多隻大風箏,整個比賽暢快淋漓。節日時間:5月3日-4日 地點:靜岡縣濱松市,中田島。比賽在可望見遠州灘的日本三大沙丘之一的「中田島沙丘」進行,100多隻風箏飛翔在中田島沙丘的上空,其中還有許多3.5m×3.5m的大風箏。隨著一聲喇叭響,比賽開始了。5mm粗的麻線糾纏在一起,利用摩擦割斷對手繩線時的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是比賽的魅力所在。有的繩線被太陽曬得都能聞到焦糊味。在專線班車站旁邊的會場,可以體驗放風箏,請您務必親自體會一下風箏在天空飄舞的感覺。
相傳比賽起源於16世紀,人們放飛大風箏,祝賀濱松城的城主喜得貴子。在濱松,至今依然保留著男孩兒出生時放飛「第一支風箏」的傳統。此外,每年的5月5日是祝福男孩兒茁壯成長的日子,家有男孩兒的人家有懸掛「鯉魚旗」的習慣。因為據說鯉魚能跳過瀑布,如果男孩子也如此強健,那麼將來一定能飛黃騰達。濱松市的人家特別重視這一天,屋前都要立起10米高的圓木,專門懸掛「鯉魚旗」。
夜晚,在濱松市中心區,可以看到100多臺「御殿花車」,那是載有三味線和笛子樂隊、飾有精美雕花的花車遊行隊伍。最初,花車遊行是為了迎接放風箏歸來的年輕人而舉行的。除了這些「濱松祭」的固定節目外,在濱松站前的多功能設施——「ACTCITY」等處,還有更多的有趣的娛樂項目在等著您。6月16日,在日本這一天也是【和菓子の日(和果子之日)】。和果子,即和式點心,是發展千年的日本食文化代表之一。和果子不僅種類繁多、外觀精美,更凝聚了日本的傳統文化與和果子匠人的手藝、個性。
在日本的時令和節日裡,也不乏和果子的身影,它們總能惟妙惟肖地體現著季節的更迭:春季有櫻花,夏季有紫陽花,秋季有紅葉、慄子,冬季有山茶花、雪兔。【日本海鮮廠推行自由上班制:自行決定工作時間和內容】日本一家海鮮廠推行自由上班制,上下班時間和工作內容都由員工自己決定。這家工廠非但沒有倒閉,生意反而蒸蒸日上。管理層表示,這樣能激發出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實現共贏。日本的三月不只是櫻花季,也是畢業的季節,很多人會選擇在中學最後的時光裡鼓起勇氣,於是就出現了很多這種畢業送花表白的戲碼,話說小哥哥很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