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優秀思政教師系列報導③| 吳海礁:讓思政課堂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2020-09-17 海峽教育報

海峽教育報記者 黃碩思

編者的話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今年教師節期間,福州教育新媒體推出

「致敬優秀思政教師」系列報導,旨在褒揚福州教育系統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進行精心引導和栽培的優秀思政教師。

福州教育新媒體編輯部

致敬優秀思政教師系列報導③

吳海礁:讓思政課堂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從尋常的生活現象入手,引出一個理論熱點,並不晦澀高深,每一個話題都是時下大家關心的「熱搜」——與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研部吳海礁老師交談,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學生會被他的思政課「圈粉」。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一門關鍵課程。但要講好思政課,並非易事。

吳海礁老師笑言:「只有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增強思政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讓青年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才能把新時代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01 聚焦熱點,讓課堂「活」起來

「打造受年輕人喜愛的思政課是我們一直的目標。」問起備課時必須要做的功課是什麼,吳老師表示,「刷微博、微信和看抖音,把熱搜話題一一記錄下來。」原來,他要在其中尋找最「潮」的素材元素,然後再與教學知識相結合,這樣才會讓思政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吳老師致力於打造鮮活的思政課堂,讓身邊典型人物「活起來」。疫情期間,學校智能產業學院學生黨員郭邃文,在了解到所在地九峰村急需人手做志願者時,第一時間叫上父親和弟弟報名參加,在最危急的時候站了出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學生能夠零距離感受和學習來自身邊的、鮮活的、觸手可及的榜樣,感受榜樣的魅力和力量,自信前行。」

除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對課程內容的挖掘至關重要。今年疫情期間上網課時,吳老師以「疫情防控的國際比較」為主題安排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對中國、一些西方國家民眾疫情防控方法和效果進行比較,思考為什麼在戴口罩的問題上中國人萬眾一心而一些國家民眾卻拒不配合?為什麼一些國家民眾會冒著感染的風險外出活動?同學們對這些現實問題很感興趣,通過查閱資料,頭腦風暴,了解到這些差異源於國家之間的制度、價值觀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差異。他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學習,同學們深刻認識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四個自信』。」

「在大家固有的印象裡,思政課都是相對比較嚴肅的,但沒想到聽了一節課後就此喜歡上了。」這樣的思政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路人轉粉」的同學不在少數。

02 潛心鑽研,讓育人的課堂延伸

在吳海礁老師的課堂上,傳統的「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模式並不是唯一,他帶領教研室教師們勇於探索,潛心鑽研,結合實際創建的「網際網路+1+4」混合教學模式被運用於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1」指課堂主陣地,「4」包括VR紅色教育體驗、「青馬」讀書社、社會實踐、專家講師入校指導。

「藉助VR頭盔、手柄和沉浸式體驗一體機,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歷史事件,讓教育教學更加立體化!」吳海礁老師結合校企資源,依託網龍公司的有利條件,在「VR紅色教育+思政教育」模式中大膽探索,全力推進學院「網際網路+思政」和AI課件的項目建設。

一名體驗過VR松毛嶺戰役的同學告訴記者,體驗過程令他潸然淚下,他一直堅持到彈盡糧絕,可是周圍還是不斷有敵人冒出來,最終他「倒下」了。「那一刻我的內心受到巨大震撼,心中升起一股對先烈的強烈敬意。」

吳海礁深諳,想要增強學生們的思政課獲得感,光靠課堂教學已遠遠不夠。「我常常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他認為,讓孩子到博物館和展覽館去、到文化遺址和教育基地去、到城鎮社區去、到田間地頭去,能更好地感知歷史與民俗、文化與思想、傳統與現代,踐行人文關懷,提升思想認識。

此外,他還常組織學生們在「青馬」讀書社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邀請思政專家講師為同學們開展線上或線下的「理論+實踐經驗」指導講座。「這些都是課堂學習的一個延伸與補充。」

03 授業解惑,做學生的「引路人」

大學生正處於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既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思想困惑。事實上,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吳海礁老師除了為學生「授業解惑」,還力爭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那時我剛念大三,因為個人原因情緒消沉,嚴重影響到了學習和生活。是吳老師拉了我一把!」2005級學生楊霖回憶,經過吳老師的細心開解以及數月的引導陪伴,他化悲傷為力量,集中精力備考專升本,並順利考上心儀的本科院校。在校期間,楊霖還在吳老師的教誨和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後,他參加了公職招考,順利進入某保稅區工作,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

2013級學生吳水福,是一位充滿激情和富有想法的小夥子。吳海礁老師知人善任,將新媒體工作室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工作交給了他。吳水福不負所托,工作室得到了領導的肯定,還成為了學院宣傳部門的得力助手。「感謝吳老師給了我鍛鍊的機會。在校期間實踐總結的工作管理經驗,對我後來創業開公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今,吳水福同學已成為家鄉安溪縣智能家居產業的排頭兵。

對於吳海礁老師而言,「桃李滿天下,芬芳香滿園」是他最大的心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如今已是教澤綿長、桃李芬芳。15年來,他帶過的學生事業有成,許多人成為了單位骨幹或走上領導崗位,還有一些人走上了創業之路,這些人在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時,無不對吳海礁老師的深情教誨懷有崇敬和感激。

吳海礁深知思政教師肩上的責任。在回答「怎樣做一名優秀教師」時,他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二十年多來,他就是這樣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以身作則,時刻淬鍊黨性心性,真正做到了對黨的教育事業「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簡介

中共黨員,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直屬黨支部書記、思政教研部主任、公共基礎部副主任。曾獲「2018年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福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學院優秀教師」「學院最美教師」「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學院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製作:李晨曦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致敬優秀思政教師系列報導① | 李舒冬:站在離孩子最近的地方
    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今年教師節期間,福州市教育局聯合海峽教育報社共同推出「致敬優秀思政教師」系列報導,旨在褒揚福州教育系統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進行精心引導和栽培的優秀思政教師。
  • 打造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原標題:打造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的一個核心觀點。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需要一代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接續奮鬥。上好思政課關係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關係中華民族千秋偉業。
  • 「紅土思政」系列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研討在昆舉行
    12月9日,「紅土思政」系列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研討在昆明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舉行。研討活動以電影《奪冠》為學科情境,以中華民族精神為學科內容,通過異課同構的形式,進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探索,突出「紅土思政」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特色,彰顯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學科價值。省市兄弟學校教師代表60多位參與現場觀摩;130多位同學參與課堂教學;全國十多所高校70多位教師參與騰訊會議同步直播。
  • 瑤海區開展首屆「思政微課堂、思政星教師」評選活動
    8月12日下午,瑤海區首屆「思政微課堂、思政星教師」評選活動現場決賽在區教體局11樓舉行。活動特邀省委宣傳部思政處一級調研員、處長楊劍,市教育局宣傳處處長韋學華,省委宣傳部思政處三級主任科員陳磊擔任評委。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桑寶君,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濤,區委宣傳部、區教體局分管領導以及區屬中小學近200名思政教師觀摩比賽。
  • 思政課如何做到 「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欄目推出後,我們收到了不少好評,但更多的是對於如何上好思政課的討論,讓我們的報導變得更有意義。    如何使思政課「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是每位思政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記者 章萍    高校教授    「金報的報導像一本教材,對一線思政教師啟發很大」    「思政課就像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融入到各種食物中,讓學生自然健康地吸收。」寧波工程學院張新光教授說,「金報推出的報導像一本教材,對一線思政教師的啟發很大。」    在寧波工程學院,張新光是網紅老師。
  • 「有風景的思政課」系列報導引發化學反應,視頻、彈幕亮相課堂...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蘭楊萍 鄭琳 陳素萍 今年3月開始,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推出了「有風景的思政課」系列報導,聚焦我省各地大中小學一批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及思政課老師。
  • 思政課還能這麼上!2019年昆明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精彩開講
    12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俊發城中學開講。這是2019年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上的一幕。  本次教學展示活動分別展示了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的思政課,義務教育階段以部編版教材為主,高中階段以人教版教材為主,圍繞教學思路設計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推動思政課堂教學生態的轉變,打造新時代深受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理論精品課。
  • 昆明開展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評優 12節思政課獲一等獎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昆明10月19日電 (李發興)10月18日,為期三個月的2019年昆明市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評優活動落下帷幕。
  • 要讓有意義的課堂變得有意思
    趙用 攝  本報訊(記者卓揚) 「同學們,昨天,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和190多名思政課教師,現場上了一堂特殊而難忘的思政精品課。今天,我來給同學們上一堂有第一手信息、新鮮出爐的思政課……」昨天上午,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卓高生的一句開場白,迅速讓日常的一堂思政課沸騰起來。  3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看看高校思政課的全新「打開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
    「邊演邊講」「用視頻講」「請學生講」……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一年多來,教育部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活動,發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引導大學生深度參與思政課教學,使思政課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變得「有意思」「都愛聽」「真相信」。
  • 肩負起培養優秀思政課教師的政治責任
    我們黨一貫重視黨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思想政治課,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培養思政課教師的問題更加受到重視。培養思政課教師的問題並非一個部門、一個局部,而是關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問題。我們要以堅強的黨性,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到位,著力培養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思政課教師。  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大國戰疫」系列專題思政課第一講課堂直播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思政雲課堂」教學除依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水平師資隊伍外,同時匯聚全國思政課領域優秀師資力量。學校大力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錄製119講微視頻,全部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和特級教師等百餘位專家名師講授,內容豐富全面。華中師範大學多措並舉開展思政課線上教學。
  • 10大「我最喜愛的高校優秀思政課老師"花落誰家
    浙江在線6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陶韜 曹楊 牟嘉 田翔宇 朱夢成)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
  • 打造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思政課
    思政課煥發出盎然生機,這得益於天津在全市高校開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範課創建工作。一年前,示範課創建正式啟動,天津56所本專科高校近千名思政課教師踴躍參與,各高校在校級創建的基礎上,擇優選拔推薦了223門課程參與市級創建。經過一年的創建,全市集中錄製了示範課程視頻近1000學時,形成了200餘萬字的詳細教案。
  • 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要求,把思政課講到學生心坎上,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如今這個時代,注意力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而這也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師要有受眾意識。
  • 思政工作者|貴州理工學院楊立傑:堅守思政課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面對國家的期待和思政課發展的現實困境,楊立傑老師的做法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聚焦課堂內容讓配方更精良,豐富教學方式讓工藝更精湛,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讓包裝更時尚。在她的課堂上,最鮮活的時事熱點、校園的大事小情、學生身邊的疑難困惑都有可能成為楊老師精心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對思政課內容深奧枯燥無味無用的印象有所改變,學生的抬頭率、點頭率也得到了提升。
  • 武漢市年度教師吳又存:用一輩子上好一門思政課
    他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要讓思政課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激情澎湃,為學生成長成才亮起一盞指路明燈。」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 彭年 攝從教26年來,吳又存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方法,從青少年身心特點出發,以情育情,以智啟智,精心策劃每一次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創新課堂形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思想品格。他常說:「要讓思政課有意義、有意思、有力量,用一輩子時間上好課,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 為思政課程插上藝術的翅膀 浙音思政課優秀成果展精彩上演
    浙江在線杭州6月25日訊(通訊員 周佳麗 浙江在線記者 吳俏婧)思政課堂如何真正活起來、動起來、響起來?在浙音的思政課堂上,師生們發揮專業優勢,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讓高校思政課程插上藝術的翅膀,真正用心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6月24日下午,由浙江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思政課程優秀成果展演隆重舉行,精彩的節目燃爆全場,師生們被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所深深吸引。
  • 新華社報導: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18日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全國教育系統和廣大師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信心和決心。具體都有哪些感想?
  • 【讓思政課「活」起來】「圖說時政」,把課堂交給學生!
    【讓思政課「活」起來】「圖說時政」,把課堂交給學生!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來,嶽麓區創新思政課「打開方式」,讓思政課在理論上有血有肉、課堂中有滋有味、課堂外活學活用,以更貼近學生、融入生活的方式變得鮮活可感。嶽麓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讓思政課「活」起來》系列圖文、視頻,帶大家感受嶽麓區思政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