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文地圖:慈濟淶源縣發放 受助母親感恩做義工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一個在北京經營幼兒園的臺灣媽媽,一個在太行山下刻苦持家的貧困母親,是什麼因緣,讓這兩位婦女的生命得以交會並且相互撫慰呢?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兩個母親》,將為您呈現這個溫馨、感動的人間故事。

2010年初,紛飛大雪驟然而降,讓太行山區裡的小村落成為銀白色的雪鄉。在北京念大一的樊勇霞和就讀高三的弟弟勇濤,趁著元旦假期,回到河北淶源縣下北頭鄉看望母親。姐倆回到家,上山撿玉米杆當柴火,好生火暖炕。

42歲的王雙琴是勇霞和勇濤的母親,14年前,當礦工的丈夫因礦場災變去世,當時她才二十多歲,年紀輕輕就守了寡。丈夫留下幾畝玉米田不足以養家餬口,當時有人勸她改嫁,但王雙琴硬是靠自己把孩子拉拔大。

在北京的一所幼兒園,廚師張光明正在為孩子們準備午餐。這所幼兒園的負責人,是來自臺灣的曾雲姬。1994年,曾雲姬帶著兩個學齡前的孩子來到北京,和正在創業的先生團聚。當時重視教育的曾雲姬費盡心思,找不到一所合適的託兒所,於是她決定創辦北京第一個雙語幼兒園。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曾雲姬遇到了慈濟志工陳珠,就這樣,曾雲姬在內的六位臺商眷屬接下了重任,跟著資深志工下鄉學習,能夠撫慰眾生,讓她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在北京十多年,她對北京的古蹟和有名的現代建築都很熟悉,經常帶著朋友遊覽北京名勝。

然而如同許多大國一樣,有進步的地方,也難免有貧困的地方。越往西南走越接近太行山,走進淶源縣的貧困山區。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剛上大一的勇霞決定輟學。2009年9月,河北慈濟志工來訪,意外發現了這個家庭的困境,兩個母親的緣分,就從一份善念開始。同樣身為人母親,曾雲姬和其他志工都能體會到王雙琴的苦,決定全額補助學費,幫勇霞完成學業。

臺商志工們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以實際行動回饋腳下土地。2010年初,接近兩百位慈濟志工參與河北淶源縣冬令發放。就像曾雲姬和張光明一同參與發放,臺商們帶著他們的員工參與發放,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慈濟精神。在發放現場,受助家庭感恩回饋,王雙琴和曾雲姬碰面,帶著勇霞,母女倆穿上志工背心,加入義診行列。

兩個母親相遇了,來自北京的母親,在山村找到生命的意義,而在淶源山村裡的母親,也因為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情,啟發了愛心。這段相遇,跨越了文化與城鄉的隔閡,更開啟了一個美善的循環。

相關焦點

  • 彩繪人文地圖:雲南少數民族慈濟志工與西南風情
    從西南邊陲的傣族部落、走到瀘沽湖畔永不熄滅的摩梭火塘,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將帶您體驗中國西南風情,並認識流著少數民族血統的慈濟志工。這一天,德宏自治州正在舉行潑水節,一位有傣族景頗族兩族血統的姑娘依蘭香靜特地回到故鄉參加這場典禮。過完潑水節,走進景頗族寨子裡,舂米勞動的歡歌笑語,依蘭香靜無一不熟悉。依蘭香靜父親是景頗族,母親傣族,跟隨母親的傳統,自幼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
  • 廈門佛事展 慈濟助學生做義工回饋
    第七屆國際佛事用品展開幕式,靜思人文攤位也在參展行列。(圖片來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跟慈濟結緣是一種很微妙的,一種人生的淨化。」曾是武漢福利院的慈濟助學生李竹,因為參展意外見到慈濟人,同樣也是參展茶商僱員的她,特地向老闆請了假來到靜思人文攤位當志工,為的是要感恩慈濟人過去對她的所有幫助。 正在廈門舉辦的第七屆國際佛事用品展,開幕的10月19至20日兩天,靜思人文攤位吸引了國內外人士參觀,更有人一早就來請購書籍。
  • 慈濟義工在阿根廷貧民區分發生活必需品(圖)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2010年8月10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表示,近日,該基金會在阿根廷的聯絡處給地處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貧民區的居民發放了生活必需品。8月1日,慈濟義工給這一地區的432戶低收入家庭發放了毛毯、圍巾、麵粉和其他東西,價值15000美元的物資。該基金會成員說,這個貧民區販毒活動猖獗,但在社區居民和警察的幫助下,義工還是進入到該貧民區。受慈濟基金會慷慨救助的啟發,這批受助者中多達120人向慈濟基金會捐了90美元,其中有三人還加入慈濟義工的行列,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 世紀洪水 慈濟法國發放
    鄉親們入座後專注地閱讀《靜思語》,首先由主持人倩明用法語跟會眾介紹這次前來參加發放的志工,並帶領全場一起祈禱,接著再由康尼爾的母親Mme MariekAucante女士恭讀上人慰問函。接著播放2015慈濟國際賑災的影片,透過影片讓會眾更了解慈濟。
  • 慈濟人向南非義工贈百寶袋 感恩其傳送大愛
    慈濟人向南非義工贈百寶袋 (圖:慈濟基金會)南非義工表感謝(圖:慈濟基金會)親切擁抱(圖:慈濟基金會)佛教在線海外訊 為感恩南非五千位本土慈濟志工,在貧困中照顧愛滋孤兒,慈濟基金會花蓮靜思堂的同仁,縫製百寶袋
  • 慈濟慈善:撒向黃梅都是「愛」
    志工代表董林藝說:「慈濟人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這是真實出發點,感恩、尊重、及時、重點、務實是慈濟人的賑災理念。並且,始終秉持『三不』原則:不談論政治、不刻意傳教、不言商業推銷。」在慈濟內部,所有志工無論男女老幼、無論從事何種職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均以「師兄、師姐」相稱,聽起來如沐春風。傳遞大愛,感動你我。
  • 臺灣慈濟基金會海南屯昌發放冬令物資
    新華社海口12月31日電(記者 李浩然)近日,在海南省屯昌縣,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發放價值41萬餘元的冬令物資,令該縣2個鎮9個自然村的580餘戶生活困難家庭受益。上午9時許,由海南省臺辦牽頭的該發放活動正式開始,現場宣讀了遠在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的慰問信。
  • 慈濟訊息:做好事 貧富貴賤一起來
    六年尋覓慈濟家 發心助人志工路 「趁著兩次展會的熱勁還在,小區特地組織了這場茶會,也是為了能讓民眾全面地了解慈濟的四大八法。」志工謝鈺容認為,通過舉辦茶會,讓民眾對慈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能了解就近所在慈濟小區的活動,「這次是向這些民眾展示慈濟人文,做好榜樣,關鍵還是未來的陪伴。」
  • 慈濟:「感恩」比「阿彌陀佛」多
    作為華人世界最大的宗教慈善組織,臺灣慈濟在四川的行動受到政府和大陸宗教界的好評。慈濟在救災和重建中的專業能力,在人文精神建設上的「別有用心」,尤讓內地佛教界人士感到佩服。「他們在這方面是我們佛教慈善界的榜樣。」江西東林寺鏡義法師說。
  • 西和縣愛暖人間義工協會「天祥建材·鈺祥汽貿」助學金發放儀式在西和一中舉行
    12月26日上午十點,西和縣愛暖人間義工協會「天祥建材·鈺祥汽貿」助學金發放儀式在西和一中圖書館樓四樓會議大廳舉行。西和縣愛暖人間義工協會名譽會長、西和縣天祥建材有限公司、西和縣鈺祥汽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奇鈺先生, 西和縣愛暖人間義工協會會長劉張宏先生,西和縣第一中學副校長廖敞翔、張雄同志出席會議,西和一中相關處室領導、年級組負責人,西和二中領隊教師,「天祥建材·鈺祥汽貿」義工,助學金受助學生及家長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廖敞翔主持。 李奇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 慈濟訊息:饅頭媽媽「蒸」出人間情
    輔導做饅頭助自力更生農曆春節前夕,慈濟基金會元月15日在慈濟臺北關渡園區舉辦「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邀約慈濟照顧戶等弱勢家庭等人共聚一堂,提前過新年。其中,家住臺北北投、今年(2017年)五十一歲的劉先生,長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原本從事建築工地搬鋪鐵板的工作,因公司拆夥後改打零工。
  • 臺灣慈濟獲消除貧困獎 曾拒絕2億美元捐款
    林碧玉 臺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在臺灣,80%的個人捐助都捐給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濟義工遍布全球,出現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難與苦難的地方。  慈濟:慈濟是個實踐團體,推廣的是以人為本,感恩、尊重、愛的基本理念。從慈濟基金會成立那天起,每個慈濟人都是用感恩的心加入慈濟,我們不是來奉獻的,我們是感恩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去幫助人。  在慈濟,要求人人之間互相尊重,以戒為制度、用愛來管理。我們沒有所謂的現代化管理,  在佛教的五戒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十戒。
  •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接受專訪 談善款管理
    臺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 佛教在線訊 在臺灣,80%的個人捐助都捐給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濟義工遍布全球,出現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難與苦難的地方。成立以來的20年間,其開展的扶貧和人道主義救援,已惠及數千萬貧困和受災人口。
  • 北大教授 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右三)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葉樹姍、慈濟基金會何日生主任親自接待,相談甚歡,收穫滿滿。(攝影者:葛傳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12月17日下午由慈濟基金會文發處主任何日生陪同,前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葉樹姍親自接待。
  • 慈濟入大陸記:最重要是做 沒人在乎你是誰
    但在慈濟,他們都是平等的,雙手合十對每一位志工和參與者表示感恩,有需要時,他們隨時可以俯身擦拭地面甚至清理衛生間。在慈濟最重要的是去做,沒人在乎你是誰。而這也許恰恰是身在其中的人最為感慨的。志工每次出去賑災或做社區探訪,交通食宿的費用都需要由自己承擔。「上人自己躬身勞作,不接受弟子供養,我們加入慈濟便是受到了她的感召。」接受記者採訪時,幾乎每個慈濟志工都會提到這一點。
  • 大陸慈濟:嚴霜染白鄉親鬚髮 慈濟關懷雲南彝鄉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洪駿達)當滿地的松茅(松針)映入眼帘,志工來到了石門坎村發放現場,用松茅鋪地是雲南彝族人傳統習俗中對來賓最高的禮數,常用在喜慶的日子;在這裡,顯示領導與族人們將此次發放視為大喜事,也是對慈濟志工的尊重,表達祝褔這場發放所有人平安吉祥的意思。
  • 臺灣花蓮縣長拜會證嚴法師 感恩慈濟震災救援
    2018年2月12日,臺灣花蓮縣縣長傅昆萁專程到花蓮靜思精舍向慈濟表達感恩之意。證嚴法師表示,地震發生後,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全體投入,全球慈濟人紛紛表達與臺灣同心,甚至有許多慈濟人陸續回到花蓮,投入安心家訪和各項慈善服務,膚慰鄉親,讓善念與祝福共振,為鄉親祈福;也再次囑咐傅昆萁心要定,用智慧處理後續的相關事宜。
  • 案例 「愛與信任」凝聚成的慈濟基金會
    原來有一群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願者,安靜地在麗都飯店為乘客家屬端水、供餐、慰問、協助辦理籤證……  雖然低調,但這些志願者並不是來自一個小群體——在世界各地,身著這樣統一服裝的慈濟志工有200萬,分布在50個國家和地區,慈善關懷足跡已遍布87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習慣在奉獻自己愛心的時候,向受助者道一句「感恩」!說這句話時,往往滿臉幸福,微微彎腰,雙手合十在胸前。
  • 大陸慈濟:嚴冬逼近貧苦鄉民 高山難阻慈濟關愛
    志工懷著一份感恩與愛的心,行走在崎嶇山道上,一一走訪。(圖片來源:閩南人文真善美)福建省南靖慈濟志工啟動冬令發放工作,先行訪視山區的孤苦老人,給予心靈膚慰。(圖片來源:閩南人文真善美)福建冬令發放啟動了,2012年11月10日到11日兩天,慈濟志工分赴漳州南靖縣各鄉鎮關懷貧苦。
  • 人文資訊:蘇州慈濟感恩祈福會 三千民眾共聚善念
    母親節、佛誕節、全球慈濟日這一天,慈濟蘇州靜思堂舉辦一場感恩祈福會,共有3124位慈濟志工及民眾參加。來自浙江紹興市的志願者李小紅表示,自己的家鄉盛行佛法,而她自己認識慈濟之後,更感恩能夠有健康的身體去付出、學習佛陀的慈悲,更能夠回報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