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文地圖:雲南少數民族慈濟志工與西南風情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雲南,彩雲之南,從香格裡拉到蒼山洱海,從四季如春的高原風光到西南邊陲的熱帶雨林,綺麗風光造就了雲南的獨特魅力。作為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一省,雲南境內有25個少數民族,佔所有人口的1/3。從西南邊陲的傣族部落、走到瀘沽湖畔永不熄滅的摩梭火塘,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將帶您體驗中國西南風情,並認識流著少數民族血統的慈濟志工。

這一天,德宏自治州正在舉行潑水節,一位有傣族景頗族兩族血統的姑娘依蘭香靜特地回到故鄉參加這場典禮。

過完潑水節,走進景頗族寨子裡,舂米勞動的歡歌笑語,依蘭香靜無一不熟悉。依蘭香靜父親是景頗族,母親傣族,跟隨母親的傳統,自幼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2000年,她從上海師範大學舞蹈系畢業後,因緣際會接觸到慈濟靜思語,到昆明後結識了志工劉玫(來自臺灣)後,就踏入了慈濟世界,進行敬老關懷、病患訪視等。

西南是茶鄉,春茶上市之際,在翠湖公園開茶館的王梅以茶會友,在昆明結下了不少善緣,其中一個就是王梅和慈濟志工的相遇。王梅是四川人,大學畢業後選擇在雲南落腳。2008年四川大地震,王梅很擔心家裡親人是否安好,於是她加入賑災隊伍,結識了劉玫,進而踏入慈濟,跟隨其他志工,走進高原和大山,關懷那裡的孩子們。

2006年,志工在昆明成立了會所,志工人數也有將近30位。

尼瑪在昆明工作,他是摩梭族,家鄉在千裡之外麗江瀘沽湖畔。摩梭族保留了獨特的母系制度,被稱作「女兒國」,尼瑪的媽媽就是一家之主,並帶領全村婦女發展民族紡織,提升村裡的生活水平。尼瑪在王梅的帶領下,做起了慈濟志工。「助人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以前只在書上見過,我感覺去那裡發放以後,真的是見苦知福。」

雲南志工精彩臉譜,不管來自臺灣或四川,不管是景頗族的姑娘,或是「女兒國」的尼瑪,這是一個嶄新的慈善群體,默默散布著善念,而這些志工的足跡,也將在大西南的紅土地上,彩繪出更多希望的顏色。

相關焦點

  • 彩繪人文地圖:慈濟淶源縣發放 受助母親感恩做義工
    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兩個母親》,將為您呈現這個溫馨、感動的人間故事。2010年初,紛飛大雪驟然而降,讓太行山區裡的小村落成為銀白色的雪鄉。在北京念大一的樊勇霞和就讀高三的弟弟勇濤,趁著元旦假期,回到河北淶源縣下北頭鄉看望母親。姐倆回到家,上山撿玉米杆當柴火,好生火暖炕。
  • 大陸慈濟:慈濟參展上海臺商廟會 促進兩岸人文交流
    (圖片來源:上海人文真善美志工提供)「開始還有點抹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彎腰……」認識慈濟才兩天的上海市民張先生,就跟著慈濟志工在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中一起回收資源,成了兩岸人文匯流現場最美麗的身影。 行動展人文 拉近人與之間距離9月30日,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又鳴鑼開幕,由於廟會主辦單位認為慈濟人文是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以往年慣例,把全場最大的展位給慈濟。
  • 蘇州慈濟舉辦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
    日前,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辦了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的非蘇州籍志工,這也是蘇州慈濟本年度第三次舉辦此項培訓。  培訓的內容包括了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協助市民高效完成報到手續等細節,門診部醫務人員向志工介紹了檢查項目的內容、志工在溫馨小站需要和市民確認的信息等,並播放了醫療團隊精心製作的「醫療志工的教育培訓影片及簡報」,整個培訓貫穿了展現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志工是慈濟醫療的一大特色,蘇州慈濟門診部每天都有醫療志工服務,為前來體檢就醫的市民提供服務。
  • 大陸慈濟:武漢志工呈現勸人行孝心靈盛宴
    參與冬令發放的志工,曾經有過的疑惑,在參與過2013年3月24日武漢慈濟小區志工研習第一期培訓後豁然開朗。 看看慈濟 葫蘆裡有什麼寶在武漢志工們的努力下邀約,參與本次研習學員除了武漢地區外,還有來自湖北鄂州、宜昌、孝感、紅安、襄陽及河南駐馬店等地的學員,不辭辛勞地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 慈濟訊息:休假做志工 灑掃耕心田
    福田志工王秀梅認真擦拭每一個看不見的角落。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張晴)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黃天河) 上海閩行區承擔蘇州福田志工的人群中,多了年輕的生力軍,大家或呼朋喚友,或攜家帶口,有母女、父子、祖孫、夫妻、親戚、朋友......一同前往蘇州志業園區做場地的打掃。這次蘇州福田志工參與人數清理環境的人數是本年之最,兩部大巴載著103位家人滿滿的愛心,一早從上海出發。
  • 大陸慈濟:嚴霜染白鄉親鬚髮 慈濟關懷雲南彝鄉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洪駿達)當滿地的松茅(松針)映入眼帘,志工來到了石門坎村發放現場,用松茅鋪地是雲南彝族人傳統習俗中對來賓最高的禮數,常用在喜慶的日子;在這裡,顯示領導與族人們將此次發放視為大喜事,也是對慈濟志工的尊重,表達祝褔這場發放所有人平安吉祥的意思。
  • 寰宇慈濟:年邁志工奉獻理念感動美國集團總裁
    熊貓集團顧問呂達虛等高階幹部,在美國時就曾前往慈濟美國總會取經,討論如何將慈濟人文放入企業經營中。參訪慈濟美國總會過程中,會議主持人慈濟志工曾文莉,為熊貓集團高階主管說明什麼是「慈濟人文」與人間菩薩的相結合。
  • 慈濟志工的「善因緣」: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
    在舉目儘是災情的災區,在不知如何投入協助鄉親賑災之際,看到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遠從國外來斯裡蘭卡救援的身影,斯裡蘭卡籍的蒂露旭(Kottage Shamali Dilrukshi),在看見「一方有災、慈濟就在」的安心身影,也促成她發願成為助人的慈濟志工的「善因緣」。
  • 人文資訊:臺鐵推出素便當 慈濟志工研發新菜色
    素便當菜色,以自然蔬食為主,而這些新菜色的研發,其實來自慈濟志工郭麗玉。將小黃瓜、甜椒等五樣食材切丁,過油拌炒後,再加入少許素蠔油、鹽巴調味,這樣一道美味料理就大功告成,慈濟志工郭麗玉,擅長利用簡單家常食材,製作成美味又可口的料理。慈濟志工郭麗玉:「全部都是天然,自己手工,也沒有加工食品,所以我們就很安心的吃,我是認為說一道好的素食,全部以蔬菜為目的。」
  •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佛教在線海外訊 大愛足跡走過八十四國家,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得美國第廿一屆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 (NVOAD)頒發「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NVOAD(National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ctive in Disaster)為美國急難救助志工組織,會員有110個,均是美國志工團體中的精英。慈濟於2006年10月成為正式會員,在會員組織當中是唯一的佛教團體。慈濟人藍天白雲身影與默默行善的人文帶動,備受美國主流社會尊重。
  • 慈濟志工監獄鼓勵受刑人 過來人分享動人故事
    慈濟走入臺中女子監獄為人文關懷活動進行圓緣,不僅演繹現代版新西遊記還有更生人轉變為志工的現身分享,慈濟志工更期許受刑人可以堅定戒毒的心攝影/遊平如慈濟志工蔡天勝以過來人身分分享「生命的轉彎處」,勉勵獄中同學改過遷善轉命運並要及時行善行孝攝影者/遊平如
  • 美國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
    美國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     2005 年,慈濟舊金山支會為了服務於舊金山地區熱愛中華文化與倫理教育的家長,特於肖化區的路德馬丁中學開辦了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舊金山慈濟人文學校」。
  • 慈濟視頻:龍坪鎮物資發放 四百學子傳承志工精神
    2013年1月13日  民族中學有443位學生接受慈濟志工的助學幫助,從2006年起志工的關懷不間斷,不僅在當地發物資也發放助學金。高二住宿在學校的謝海豔同學是村內第一位女高中生,明年就要考大學了,她希望自己可以考上師範學校回鄉服務。
  • 北大教授 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右三)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葉樹姍、慈濟基金會何日生主任親自接待,相談甚歡,收穫滿滿。第一次到臺灣的師曾志教授,此行除了一日在臺北的會議,其餘時間皆安排參訪慈濟志業,包含臺北慈濟醫院、大愛感恩科技、三重慈濟環保教育站、高雄杉林大愛園區、高雄靜思堂,行程中與資深志工彼此交流,她表示心中有滿滿的感動與收穫,尤其讚嘆慈濟志工無私精神。
  • 揭秘慈濟「福田志工」:福從做中得歡喜
    福田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您知道在志工體系裡有一種名稱叫「福田志工」嗎?2017年7月4日,數名「福田志工」,前來跟證嚴法師分享當「福田志工」的心得,以及自己的轉變。「福田志工」一詞,源於慈濟臺中分會前址,因門窗有許多一格格的木框窗戶,為了保持乾淨無灰塵,需要勤擦拭。
  • 90歲慈濟志工化身環保尖兵
    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清晨,當臺北市信義商圈褪下繁華喧鬧之際,一位高齡90歲退伍老兵正利落地帶著清掃用具,在回歸短暫寧靜的街道,默默進行著資源回收,他是慈濟志工傅火元
  •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迎接部分大陸家屬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迎接部分大陸家屬。據介紹,從空難發生到現在,慈濟已經投入上千名志工進行協助。此次來機場的志工將對大陸家屬進行一對一陪伴服務。news.sohu.com/20150205/n408751979.shtml report 90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
  • 慈濟志工捐冬衣 苦過懂得惜福
    位於中東的國家--敘利亞,也已入秋,為了讓長期飽受戰爭的敘利亞民眾有足夠衣物抵擋寒冬,慈濟基金會籌劃「舊衣送愛到敘利亞」活動,臺北石牌地區十多位慈濟志工,10月10日相約在石牌環保站整理募集而來的冬衣,再送到慈濟三重園區集中。戴起老花眼鏡,慈濟志工蔡清琴低著頭,密密縫起鬆了的褲頭。
  • 人文資訊:慈濟南京推廣素食 美味健康令人耳目一新
    烹飪示範品嘗美味,您可別以為來到了美食展,其實這是南京國際佛事用品展的會場,志工持續四天推廣素食,從介紹素食的好處到直接教授如何烹煮,希望改變南京民眾對素食的刻板印象。志工盧葳詡:「在還沒有接觸素食之前,我會覺得素菜可能味道都會比較淡一點,後來接觸了慈濟的一些素食的書籍,還有課程之後發現它(素食)不但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幫助,然後對於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沒錯,現代的素食兼具美味和健康,為了大力推廣,慈濟志工劉富還特地從臺灣前來支援。臺灣慈濟志工劉富:「很多的地方就災難來了,包括像我們臺灣、日本、中國大陸,都是災難頻傳嘛!
  • 慈濟志工施哲富:告別帶殺業的工作,是有福報的
    慈濟志工施哲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能夠脫離帶殺業的工作場所,是很有福報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在2019年1月5日慈濟基金會嘉義歲末祝福,分享了自己早年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