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志工捐冬衣 苦過懂得惜福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八十一歲的志工楊惜說,手中這件珍藏三、四年的藍色夾克,這次終於有送暖的機會,讓她很開心。(圖片來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網)

「像這一件就是國中制服,還很好又暖,這次就把它捐出來。」楊惜手中這件藍色夾克已經珍藏三、四年了,為響應舊衣送愛,她將珍藏多年的「福氣」捐出,讓這分福氣隨著夾克傳送到敘利亞。 

臺灣時序已經進入早晚溫差大且偏涼的秋季氣候。位於中東的國家--敘利亞,也已入秋,為了讓長期飽受戰爭的敘利亞民眾有足夠衣物抵擋寒冬,慈濟基金會籌劃「舊衣送愛到敘利亞」活動,臺北石牌地區十多位慈濟志工,10月10日相約在石牌環保站整理募集而來的冬衣,再送到慈濟三重園區集中。

戴起老花眼鏡,慈濟志工蔡清琴低著頭,密密縫起鬆了的褲頭。縱使眼睛患有視網膜剝離的症狀,需要多休息,但想到敘利亞的人民需要「衣」靠,母親的慈愛隨即化為一針一線,希望這些冬衣送達敘利亞後,馬上能讓居民安心穿著。

惜福愛物珍藏福傳送福氣到海外

八十一歲的慈濟志工楊惜,專注折著手上的藍色夾克。珍藏多年的厚夾克,這次終於有送暖的機會。午後一點剛過,楊惜兩手拎著二大包衣物,踩著輕快步伐進入環保站。「大家好。」楊惜一邊向其他志工問好,兩手利落的將二大包衣物依序拿出來。

「有些親戚的小孩大了,衣服不能穿了,看起來還很好,我覺得丟掉好心疼、又很可惜,我就會留下來,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送出去。」

「像這一件就是國中制服,還很好又暖,這次就把它捐出來。」楊惜手中這件藍色夾克已經珍藏三、四年了,這次終於可以將它送出去了。

出生於日據時代的楊惜,小時候物質缺乏,一件衣服總是縫了又補,破到無法再補才會丟棄,因此養成她惜物愛物的個性。「像我身上這些也都是回收的衣服。」邊說話,邊拉拉身上的背心、襯衫及長褲。「小時候很苦,所以我很惜福!」

響應舊衣送愛,楊惜把她回收的幾件夾克悉數捐出,手中珍藏的福氣也隨著夾克傳到敘利亞。

蔡清琴戴起老花眼鏡,一針一線縫著手中的長褲,希望這些衣物送達敘利亞居民手中後,馬上就可以直接穿著。(圖片來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網)

一針一線傳母愛送愛尊重民情

小小的環保站,來了十多位志工,人人專注一一檢查手上的衣服。少了鈕扣,或是褲頭縫線鬆了,慈濟志工蔡清琴戴起老花眼鏡,一針一線縫著手中的長褲,希望這些衣物送達敘利亞居民手中後,馬上就可以發揮物命,直接穿著。志工募集這些衣物時,還有更多貼心的考慮。

負責統籌石牌地區募冬衣活動的志工鄭美珠說:「這次募集衣物主要對內,向師兄師姊募集,慈濟考慮當地風土民情及宗教信仰,所以募集衣物以樸素、深色、黑色、藍色為主。送愛心的同時,也要同時做到尊重。」

由於本次舊衣募集活動,主要希望兒童衣物能佔五成以上,因此許多志工把孩子、孫子無法再穿的衣物送到環保站。面對色彩較為鮮豔的童衣,鄭美珠表示,雖然無法送到敘利亞,但經過整理,一樣可以留在臺灣使用。甚至還有吊牌尚未剪下的外套等衣物,則會送到慈濟關渡園區「惜福屋」義賣。

七十七歲的環保志工彭媽媽(左二)笑說,原本是在家面對牆壁的「獨居老人」,自從做環保後,則是笑口常開的「開心老人」。(圖片來源: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網)

七十七歲的環保志工彭媽媽,早上才結束環保站分類工作,回家吃個午飯,下午繼續來幫忙整理衣物。她說:「每天來環保站,有人可以說話,又可以聽師父講法,很贊喔!」四年前先生往生後,自嘲成了面對牆壁的「獨居老人」,兒女在外,連想說話都沒有伴;自從做環保後,每天過得充實開心,現在是笑口常開的老人。

環保站,募衣送暖正熱;一袋一袋卸下的衣物,志工們的手不停歇,要把這一分關懷,飄洋過海傳出去。

相關焦點

  • 慈濟視頻: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靜思語教學知惜福
    2013年3月20日,在廣東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慈濟志工定期的靜思語教學,這次的主題是惜福。學生把舒適的上學環境視為理所當然,直到從影片中,辛巴威的孩子,教室連牆壁都沒有。蒙上眼睛,原本簡單的動作也變的不簡單。
  • 慈濟志工施哲富:告別帶殺業的工作,是有福報的
    慈濟志工施哲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能夠脫離帶殺業的工作場所,是很有福報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在2019年1月5日慈濟基金會嘉義歲末祝福,分享了自己早年經歷
  • 慈濟志工的「善因緣」: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
    在舉目儘是災情的災區,在不知如何投入協助鄉親賑災之際,看到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遠從國外來斯裡蘭卡救援的身影,斯裡蘭卡籍的蒂露旭(Kottage Shamali Dilrukshi),在看見「一方有災、慈濟就在」的安心身影,也促成她發願成為助人的慈濟志工的「善因緣」。
  • 寰宇慈濟:年邁志工奉獻理念感動美國集團總裁
    熊貓集團和慈濟開始接觸,源自於熊貓快餐的工程主任王瑞峰,在他的引介下,總裁程正昌開始接觸到慈濟,進一步認同慈濟在全球賑災所做的善行。2008年四川地震,程正昌更將大筆善款捐給慈濟,相信慈濟一定能做到最妥善的運用。其後,程正昌也在每年二次、全美經理級以上幹部集訓時,邀請慈濟人前往參與,希望員工們也能學習到慈濟的精神和理念。
  • 彩繪人文地圖:雲南少數民族慈濟志工與西南風情
    從西南邊陲的傣族部落、走到瀘沽湖畔永不熄滅的摩梭火塘,本集彩繪人文地圖,將帶您體驗中國西南風情,並認識流著少數民族血統的慈濟志工。這一天,德宏自治州正在舉行潑水節,一位有傣族景頗族兩族血統的姑娘依蘭香靜特地回到故鄉參加這場典禮。過完潑水節,走進景頗族寨子裡,舂米勞動的歡歌笑語,依蘭香靜無一不熟悉。依蘭香靜父親是景頗族,母親傣族,跟隨母親的傳統,自幼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
  • 慈濟視頻:慈濟關懷殘疾人士 靜思語助打開心結
    在福建福州沙堤村,有位殘疾人鄭其華年僅四十歲,十年前從二層樓高的橄欖樹摔下來,從此只能癱瘓在床,雖然有善心人士為他重新蓋房,還有親朋好友都會來關心,但他無法釋懷,這一年來慈濟志工每個月都來慰問,用靜思語鼓勵他,讓他終於能打開心門,也響應竹筒歲月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 慈濟訊息:休假做志工 灑掃耕心田
    福田志工王秀梅認真擦拭每一個看不見的角落。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張晴)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黃天河) 上海閩行區承擔蘇州福田志工的人群中,多了年輕的生力軍,大家或呼朋喚友,或攜家帶口,有母女、父子、祖孫、夫妻、親戚、朋友......一同前往蘇州志業園區做場地的打掃。這次蘇州福田志工參與人數清理環境的人數是本年之最,兩部大巴載著103位家人滿滿的愛心,一早從上海出發。
  • 90歲慈濟志工化身環保尖兵
    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清晨,當臺北市信義商圈褪下繁華喧鬧之際,一位高齡90歲退伍老兵正利落地帶著清掃用具,在回歸短暫寧靜的街道,默默進行著資源回收,他是慈濟志工傅火元
  • 大陸慈濟:武漢志工呈現勸人行孝心靈盛宴
    參與冬令發放的志工,曾經有過的疑惑,在參與過2013年3月24日武漢慈濟小區志工研習第一期培訓後豁然開朗。 看看慈濟 葫蘆裡有什麼寶在武漢志工們的努力下邀約,參與本次研習學員除了武漢地區外,還有來自湖北鄂州、宜昌、孝感、紅安、襄陽及河南駐馬店等地的學員,不辭辛勞地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 揭秘慈濟「福田志工」:福從做中得歡喜
    福田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您知道在志工體系裡有一種名稱叫「福田志工」嗎?一格格木框窗戶,以抹布纏裹著手指細心擦拭,一個個福田身影,用恭敬心打造莊嚴的環境;前進,是為了付出更多,後退,不讓擦淨的地板再踩過,一進一退中,感受與人相處的態度,打造亮麗整潔的共修道場,也讓內心清淨法喜。2017年7月4日,數名「福田志工」,前來跟證嚴法師分享當「福田志工」的心得,以及自己的轉變。
  • 慈濟訊息:醫護聯誼相 遇在第六對
    心血假如有形,慈濟醫院的水泥是拌著心血去攪拌的,每一塊磚,也都是以心血砌成,慈濟醫院讓慈濟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志業,從此開枝展業,慈濟大醫王、白衣天使化身千手千眼觀世音,聞聲救苦,也讓更多接受過幫助的人,懂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要回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成就愛與善的循環。
  • 蘇州慈濟舉辦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
    日前,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辦了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的非蘇州籍志工,這也是蘇州慈濟本年度第三次舉辦此項培訓。  培訓的內容包括了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協助市民高效完成報到手續等細節,門診部醫務人員向志工介紹了檢查項目的內容、志工在溫馨小站需要和市民確認的信息等,並播放了醫療團隊精心製作的「醫療志工的教育培訓影片及簡報」,整個培訓貫穿了展現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志工是慈濟醫療的一大特色,蘇州慈濟門診部每天都有醫療志工服務,為前來體檢就醫的市民提供服務。
  •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迎接部分大陸家屬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迎接部分大陸家屬。據介紹,從空難發生到現在,慈濟已經投入上千名志工進行協助。此次來機場的志工將對大陸家屬進行一對一陪伴服務。news.sohu.com/20150205/n408751979.shtml report 90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
  • 慈濟青年志工演繹「勤行頌」:願敲響善念 讓愛共鳴
    參加「勤行頌」演出的慈濟青年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組成鼓隊的92位年輕人中,多數由慈青(慈濟大專青年)及慈濟志工的家庭成員組成。這群年輕人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的多數人正處於事業起步期,還有部分人正在求學,他們願意參加三個多月的彩排與義演,只盼能啟發大眾悲心。負責鼓隊彩排的楊老師,任職於中學,是一位慈濟志工。楊老師的母親為慈濟志工,原本楊老師只想做好工作,但因母親於2010年往生,她為了延續母親的愛,而繼承母親的遺志。
  •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佛教在線海外訊 大愛足跡走過八十四國家,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得美國第廿一屆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 (NVOAD)頒發「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十四日名單揭曉,慈濟獲頒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頒獎典禮於美西時間2013年5月14日(臺灣時間5月15日上午)在奧勒岡州波特蘭市舉辦的「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舉行。
  • 直擊臺灣地震災區:兩百慈濟志工隨物資赴花蓮救災
    慈濟志工搬運救災物資(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為災區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強震後各方捐助災區,各區慈濟志工不斷馳援提供物資,臺灣北區慈濟志工於2018年2月9日動員約200人,一人至少帶著1箱物資前往花蓮愛接力
  •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臺灣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繞境,臺中部地區包括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四縣市慈濟志工與慈濟醫療體系伴隨著媽祖信徒,提供的醫療服務慈濟人醫會成員結合大林慈濟醫院護理人員、新港慈濟志工設置了複合式醫療站,提供酸痛貼布與藥膏。換藥過程中,志工還會送上消暑青草茶與點心,讓信眾倍感貼心。跟隨媽祖信徒一路徒步南下數萬人,3月30日,媽祖迴鑾路程上,彰化地區志工貼心關懷、隨處愛相隨,彰化北鬥當區慈濟志工也設置了信徒休息歇腳處,同時人醫會也在場貼心服務量血壓、腳受傷包紮等。
  • 臺灣花蓮知名旅遊景點遇火災,慈濟志工啟動小區關懷
    花蓮慈濟志工及慈濟基金會、花蓮靜思精舍的法師在18日早上啟動小區關懷(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志工及慈濟基金會、花蓮靜思精舍的法師在18日早上啟動小區關懷(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7月18日凌晨約3點,臺灣花蓮知名旅遊景點七星柴魚博物館驚傳火警,花蓮縣消防局獲報,立即出動消防車與消防人員前往搶救
  • 關注馬航370航班 慈濟志工: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慈濟志工: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  作者 張素 彭大偉  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失聯已12天。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慈濟會」)的一批志工,將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放在一旁,在麗都飯店家屬區內一直陪伴著失聯乘客家屬。這批身穿統一深藍色制服的志工,已成為失聯乘客的家屬在此特殊時期的「定心丸」。
  • 人文資訊:臺鐵推出素便當 慈濟志工研發新菜色
    素便當菜色,以自然蔬食為主,而這些新菜色的研發,其實來自慈濟志工郭麗玉。將小黃瓜、甜椒等五樣食材切丁,過油拌炒後,再加入少許素蠔油、鹽巴調味,這樣一道美味料理就大功告成,慈濟志工郭麗玉,擅長利用簡單家常食材,製作成美味又可口的料理。慈濟志工郭麗玉:「全部都是天然,自己手工,也沒有加工食品,所以我們就很安心的吃,我是認為說一道好的素食,全部以蔬菜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