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慈濟:年邁志工奉獻理念感動美國集團總裁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熊貓集團顧問呂達虛等高階幹部,在美國時就曾前往慈濟美國總會取經,討論如何將慈濟人文放入企業經營中。(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葉晉宏)

全美最大的亞洲食物餐飲集團--熊貓快餐集團(Panda Restaurant Group),九十二位高階主管在總裁夫人蔣佩琪陪伴下,來臺灣參加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為期三天兩夜的「2013實業家靜思生活營」。

兩萬人集團從環保開始做起

熊貓快餐集團創辦於1983年,總裁是程正昌(Andrew Cherng),員工約有兩萬人,在全美以及波多黎各擁有一千五百家餐廳、購物中心,遍布各大州、機場、火車站、大學校園,甚至美國政府機構「五角大廈」。

熊貓集團和慈濟開始接觸,源自於熊貓快餐的工程主任王瑞峰,在他的引介下,總裁程正昌開始接觸到慈濟,進一步認同慈濟在全球賑災所做的善行。2008年四川地震,程正昌更將大筆善款捐給慈濟,相信慈濟一定能做到最妥善的運用。

其後,程正昌也在每年二次、全美經理級以上幹部集訓時,邀請慈濟人前往參與,希望員工們也能學習到慈濟的精神和理念。

因為2008年,程正昌曾與時任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的葛濟舍,回到臺灣花蓮的靜思精舍住了一晚。當時,證嚴上人曾向他提到,希望他能多作一些與環保有關的公益事。

本來熊貓快餐裡,仍保有一些免洗的保利龍杯盤,程正昌回去後,立即吩咐將它們全數收起來,而且要求每個人要隨身帶著自己的杯子;如果公司聚餐,他也要求員工攜帶自己的餐具。

參訪慈濟美國總會過程中,會議主持人慈濟志工曾文莉,為熊貓集團高階主管說明什麼是「慈濟人文」與人間菩薩的相結合。(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葉晉宏)

年邁志工付出感受震撼

經過第一次匆匆的見面,上人輕輕一句話,給程正昌的影響力就如此之大,然而,對於慈濟他仍有許多疑惑和好奇,想更進一步了解更多;這顆好奇心,一直延續到去年回來參加生活營時。有一天,他在寢室寮房裡,看到一位約七八十歲的老先生,他感到很奇怪,便問他:「您年紀那麼大了,來這裡要做什麼?」

「我可以來擦擦桌子,掃掃地啊!你們去上課的時候,我還可以幫忙整理房間啊!」

簡單的一句話,給程正昌非常大的震撼,「年紀這麼大了,都可以來為一些完全不認識的人付出……」

當晚,程正昌回房時,果真看到房間被整理得很乾淨,棉被也折迭得像豆乾一樣,四四方方,他的好奇和疑惑得到了解答:「他們是真的!」

其實,這並不是程正昌第一次產生疑惑,過去在慈濟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人文饗宴上,志工很用心地將活動辦得很好,很仔細地做好每一件事,他看在眼裡,比照自己公司的員工,程正昌疑惑自問:「為什麼他們沒有拿薪水,而且是用自己的時間,卻能將事情做得這麼好?」

這一次,經過被那位年邁志工整理房間的行為感動,加上後續四天三夜的參訪和上課後,程正昌終於完全解開了疑惑,因為他看到志工為圓滿一場營隊,無微不至地做出全方位,包括食、衣、住、行的服務,動員了全臺灣、甚至海外,超過三百位志工自願前來,令他大受震撼,感到那根本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相關焦點

  •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佛教在線海外訊 大愛足跡走過八十四國家,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得美國第廿一屆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 (NVOAD)頒發「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NVOAD(National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ctive in Disaster)為美國急難救助志工組織,會員有110個,均是美國志工團體中的精英。慈濟於2006年10月成為正式會員,在會員組織當中是唯一的佛教團體。慈濟人藍天白雲身影與默默行善的人文帶動,備受美國主流社會尊重。
  • 慈濟志工的「善因緣」: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
    在舉目儘是災情的災區,在不知如何投入協助鄉親賑災之際,看到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遠從國外來斯裡蘭卡救援的身影,斯裡蘭卡籍的蒂露旭(Kottage Shamali Dilrukshi),在看見「一方有災、慈濟就在」的安心身影,也促成她發願成為助人的慈濟志工的「善因緣」。
  • 寰宇慈濟:紐約低溫募善款 賭徒捐款悟善緣
    慈濟美國總會號召全美慈濟人於11月10日及11日同步走上街頭募款,以「馳援桑迪,聚愛救災」為名,募集小區愛心及善款迅速送往紐約。由於拉斯韋加斯亞裔人口集中在西南地區,志工除了往常的超市定點募款之外,今年又增加了韓國城的「綠地超市」作為新的募款站,總共動員三十四位志工(四十五志工人次)於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走上街頭募心募款。
  • 大陸慈濟:武漢志工呈現勸人行孝心靈盛宴
    參與冬令發放的志工,曾經有過的疑惑,在參與過2013年3月24日武漢慈濟小區志工研習第一期培訓後豁然開朗。 看看慈濟 葫蘆裡有什麼寶在武漢志工們的努力下邀約,參與本次研習學員除了武漢地區外,還有來自湖北鄂州、宜昌、孝感、紅安、襄陽及河南駐馬店等地的學員,不辭辛勞地前來參與此次盛會。
  • 90歲慈濟志工化身環保尖兵
    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傅火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清晨,當臺北市信義商圈褪下繁華喧鬧之際,一位高齡90歲退伍老兵正利落地帶著清掃用具,在回歸短暫寧靜的街道,默默進行著資源回收,他是慈濟志工傅火元
  • 大陸慈濟:蘇州慈濟新春許願 踐行「愛灑人間」
    蘇州志業園區裡的新春活動,以「心」年「心」願為主題,行孝、行善不能等,希望自己在新一年中,能奉獻更多的愛心,讓別人也讓自己快樂。她說,在這裡她很開心,覺得這裡的人就像親人一樣對待她,就像是一家人般說話間,一位志工給阿婆結緣了一套餐具,關照她每次來就餐都帶著,阿婆頓時感動萬分。新春活動中音樂響起,阿婆懷著感恩的心,全身心地與大家一同比起了手語。
  • 寰宇慈濟:慈濟援建海地一天主教會三所學校落成
    慈濟協助海地天主教聖恩修女會援建的瑪莉安中小學(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慈濟援建海地天主教聖恩修女會(Congregation of Sisters of Saint Anne)三所學校的興建工程幸福付出 歡喜收成忙碌的曾永福建築師特地自美國邁阿密搭乘飛機來到海地太子港,中午抵達聖馬莉安女子中小學以及秘書學校,會同美國慈濟志工陳健、海外工程公司(OECC)張士錡副總經理和楊中興主任進行最後總驗收,海地重建委員會副主席米向也應邀到場。
  • 加拿大48歲單親媽媽 因何要成為慈濟志工?
    來自加拿大的桑佳在「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做慈濟志工的經歷,讓桑佳深受感動,她決定調整班表,每周二、六全天休息,跟閨蜜的媽媽一起全心做慈濟志工。除參與慈濟慈善活動外,桑佳還報名禪修。接觸慈濟之後,桑佳開始改變,同事開始主動親近桑佳,上班氣氛融洽,親子關係也因分享所見所聞、關懷弱勢而改變,大兒子甚至鼓勵她多多參與志工活動。這促成桑佳來中國臺灣參加「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受證慈濟委員。
  • 慈濟訊息:休假做志工 灑掃耕心田
    福田志工王秀梅認真擦拭每一個看不見的角落。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張晴)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黃天河) 上海閩行區承擔蘇州福田志工的人群中,多了年輕的生力軍,大家或呼朋喚友,或攜家帶口,有母女、父子、祖孫、夫妻、親戚、朋友......一同前往蘇州志業園區做場地的打掃。這次蘇州福田志工參與人數清理環境的人數是本年之最,兩部大巴載著103位家人滿滿的愛心,一早從上海出發。
  • 蘇州慈濟舉辦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
    日前,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辦了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的非蘇州籍志工,這也是蘇州慈濟本年度第三次舉辦此項培訓。  培訓的內容包括了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協助市民高效完成報到手續等細節,門診部醫務人員向志工介紹了檢查項目的內容、志工在溫馨小站需要和市民確認的信息等,並播放了醫療團隊精心製作的「醫療志工的教育培訓影片及簡報」,整個培訓貫穿了展現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志工是慈濟醫療的一大特色,蘇州慈濟門診部每天都有醫療志工服務,為前來體檢就醫的市民提供服務。
  • 案例 「愛與信任」凝聚成的慈濟基金會
    原來有一群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願者,安靜地在麗都飯店為乘客家屬端水、供餐、慰問、協助辦理籤證……  雖然低調,但這些志願者並不是來自一個小群體——在世界各地,身著這樣統一服裝的慈濟志工有200萬,分布在50個國家和地區,慈善關懷足跡已遍布87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習慣在奉獻自己愛心的時候,向受助者道一句「感恩」!說這句話時,往往滿臉幸福,微微彎腰,雙手合十在胸前。
  • 揭秘慈濟「福田志工」:福從做中得歡喜
    福田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您知道在志工體系裡有一種名稱叫「福田志工」嗎?2017年7月4日,數名「福田志工」,前來跟證嚴法師分享當「福田志工」的心得,以及自己的轉變。「福田志工」一詞,源於慈濟臺中分會前址,因門窗有許多一格格的木框窗戶,為了保持乾淨無灰塵,需要勤擦拭。
  • 寰宇慈濟:非洲四國土著志工共研佛法
    (圖片來源:慈濟南非分會)四國志工分享撼動人心因緣殊勝,除南非本地的志工們有緣共聚一堂,南部非洲三國──辛巴威、莫三比克及賴索托的志工們也不畏路途遙遠前來共同精進。辛巴威志工們,在邊界通關順利的狀況下,搭乘約十八小時、近一千二百公裡的長途巴士來到約堡,清晨一抵達營區,立即自動自發打掃營區環境。
  •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迎接部分大陸家屬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迎接部分大陸家屬。據介紹,從空難發生到現在,慈濟已經投入上千名志工進行協助。此次來機場的志工將對大陸家屬進行一對一陪伴服務。news.sohu.com/20150205/n408751979.shtml report 90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
  • 慈濟志工捐冬衣 苦過懂得惜福
    位於中東的國家--敘利亞,也已入秋,為了讓長期飽受戰爭的敘利亞民眾有足夠衣物抵擋寒冬,慈濟基金會籌劃「舊衣送愛到敘利亞」活動,臺北石牌地區十多位慈濟志工,10月10日相約在石牌環保站整理募集而來的冬衣,再送到慈濟三重園區集中。戴起老花眼鏡,慈濟志工蔡清琴低著頭,密密縫起鬆了的褲頭。
  • 慈濟志工施哲富:告別帶殺業的工作,是有福報的
    慈濟志工施哲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能夠脫離帶殺業的工作場所,是很有福報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在2019年1月5日慈濟基金會嘉義歲末祝福,分享了自己早年經歷
  • 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慈濟》月刊跨越四十年(圖)
    資深志工與讀者分享閱讀經驗以及他們在生活中踐行慈善理念的一則則小故事 《慈濟》月刊對臺灣無數平凡善良小人物貢獻所能、奉獻社會作了真實記錄,被列為臺灣發行量最大的中文雜誌由佛教慈濟功德會出版的《慈濟》月刊二十五日在臺北市北投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以一場茶會與數百名讀者共同慶祝刊物創辦四十年
  • 直擊臺灣地震災區:兩百慈濟志工隨物資赴花蓮救災
    慈濟志工搬運救災物資(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為災區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強震後各方捐助災區,各區慈濟志工不斷馳援提供物資,臺灣北區慈濟志工於2018年2月9日動員約200人,一人至少帶著1箱物資前往花蓮愛接力
  • 臺灣慈濟基金會: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
    慈濟醫院也成為了臺灣地區第一家免繳住院保證金的醫院。慈濟的這種理念和中國傳統的「先思後行」文化互為矛盾,但也是佛家講求的心之力量,被慈濟轉化為了及時有效、精準可靠的現實行動,使得在俗世人眼中被誤讀成虛幻假空高高在上的佛教形象變得親切真誠。志工的力量在慈濟,志工是最重要的力量。
  • 慈濟青年志工演繹「勤行頌」:願敲響善念 讓愛共鳴
    參加「勤行頌」演出的慈濟青年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參加「勤行頌」演出的慈濟青年志工(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2017年6月初,一群臺灣實業家為廣邀社會大眾援助國際難民,舉辦了國際大愛心蓮滿人間祈福音樂會,其中一段「勤行頌」頗受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