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的桑佳在「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來自加拿大的桑佳今年48歲,是一位獨力扶養三名子女的單親媽媽。母兼父職的她,職場上將自己武裝成嚴厲又難以親近的主管,抱著不想被人欺負的想法,桑佳面對同事時,總是態度嚴厲、口氣強硬,下班回到家後,又得對面大兒子與她唱反調,這令她心力交瘁。
兩年前,共事的華裔姊妹淘用手機播放證嚴上人「南亞海嘯」開示影片給桑佳看,邀她一同到當地醫院當志工。做慈濟志工的經歷,讓桑佳深受感動,她決定調整班表,每周二、六全天休息,跟閨蜜的媽媽一起全心做慈濟志工。除參與慈濟慈善活動外,桑佳還報名禪修。
接觸慈濟之後,桑佳開始改變,同事開始主動親近桑佳,上班氣氛融洽,親子關係也因分享所見所聞、關懷弱勢而改變,大兒子甚至鼓勵她多多參與志工活動。這促成桑佳來中國臺灣參加「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受證慈濟委員。
很多人好奇基督徒的她,怎麼投入佛教團體當志工?聽不懂中文的桑佳說,做好事不應該分宗教,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傳達愛與和平,如同一首歌曲「we are family」,我們是一家人。證嚴上人與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所做的善行義舉,超越宗教和種族,讓自己找回心中那個祈求世界有愛、世界和平的小女孩。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