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丟三落四,原來是父母做錯三個細節,這位媽媽的方法太贊了

2020-09-07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女兒大班之後,作息時間和課程模式開始逐漸向小學靠攏。

上周五剛開完家長會,老師發了課表,並要求把本學期的教材拿回家,按照課錶帶書。

周日和女兒一起整理了兒童房的學習區,書桌空出來好大的位置專門放她的幼兒園教材。

我還特意重新看了2遍老師發的課程表,和孩子一起把第二天要帶的書本放進書包,再三叮囑孩子:每天晚上看一遍課程表,檢查一下書包,忘帶課本,我可沒辦法幫你回家取!


結果今天上午,我就收到了老師的私信:思維訓練練習冊忘帶了!

以跑800米的速度跑到幼兒園給女兒送書,一身臭汗往回走的時候,一股濃濃的挫敗感湧上心頭!


目前尚處幼兒園階段,學習和生活習慣尚在培養中,落了一本書忘帶個作業本,可能老師還會和藹可親地私信提示,但一旦上了小學,要承擔的後果就是孩子上課沒書看,老師在群裡點名,更有的老師會將忘帶書本的孩子拍下照片來直接發群裡……想想都覺得挺丟臉的,以女兒那種超強的自尊心和要強的性格,這種錯誤就是「滅頂之災」!

這一路我一直反思,為什麼反覆檢查了2遍的課程表,還是會疏漏老師最關鍵的提示?為什麼叮囑了孩子好多遍,還是會出現忘帶書的錯誤?這個錯誤的歸因究竟是孩子,還是自己?


所謂幼小銜接,更關鍵的是習慣的銜接,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若打不下一個好習慣做基礎,恐怕超前學習再多的知識,到了高年級依舊會暴露短板!

後來,老師在群裡發了一位家長給孩子做的課本封面,看著這個滿分細節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發現了差距:

(圖為同班家長採用的標註方法防止孩子丟三落四)

這位媽媽將每周幾需要用的書,用貼紙標註出來貼到教材的封面上。這樣無需反覆看課程表,也可以讓孩子快捷地找到第二天要用的書。

而孩子也能夠很快學到這個正確示範,日後上了小學對待學校課本時,也可以採用相同的方法。

這正是幼小銜接需要銜接的內容:良好的學習習慣啊!

這真是現成的都餵到最邊上了!找到了差距,我也趕快模仿之,在防止孩子丟三落四的問題上,又get到了一個新技能!


「丟三落四」,這是家長夥伴們都很頭疼的問題。出現問題不怕,關鍵是總結和歸納,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

總結起來,我發現咱們家長夥伴們往往做錯了三個細節,才使得孩子的「丟三落四」愈演愈烈:

細節一:嘮裡嘮叨,卻一句有用的話都沒傳遞給孩子


「你別忘了把書放書包裡啊!」(3遍),

「你快點寫作業!別玩了!」(5遍),

「你怎麼又沒關檯燈?」(6遍),

天啊,這些嘮叨白了老母親的發!

好多夥伴也都是如此吧!關於孩子的雞毛蒜皮生活習慣,一天不知道要反反覆覆說多少遍,可是當我們反覆「別忘了」、「好好檢查」,反覆質問孩子「你怎麼又錯」了的時候,真的將有用信息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記牢照辦了嗎?

顯然沒有!有的只是孩子的煩躁,逆反情緒,充耳不聞……

凡事只說一遍!

「好了,做完作業,看看課表,把明天要帶的教材和課外書裝到書包裡。」

「吃飯了!」

「記得關燈……」

沒聽見、沒記住,那麼就要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的後果,從而養成孩子從「僅此一遍」中獲取信息的習慣。

細節二:要求孩子好好做,卻沒有給出正確示範


這個細節正是前文中,我和女兒同班小朋友媽媽的差距對比。

我僅僅停留在提示的層面,儘管孩子看了課程表但結果依舊是「出錯了」!

這說明我的方法不直觀,存在漏洞,因此自己和孩子都要為這個錯誤埋單。

但同班家長的方法是直觀且不容易出錯,相當於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示範,告訴孩子,今後上學了,我們都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整理、歸類課本,做到有條不紊。


仔細觀察那些學霸,他們都有很多學習的竅門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習慣都出奇地好。

那麼與其我們和孩子憋著尋求方式,不妨取經別人的方法,給孩子更好地示範,在好習慣培養上,算是走一個捷徑。

細節三:凡事代勞包辦,讓孩子覺得這些都是父母的事



閨蜜兒子讀小學3年級,開學到現在,同桌是誰不知道、上學穿的哪件衣服沒留意,課本忘在學校已經3次了!

閨蜜氣憤地找原因,發現這些都跟孩子姥姥包辦有關。

早上姥姥手把手給孩子穿好衣服,孩子心不在焉;

姥姥看著課程表給孩子帶書,孩子心不在焉;

孩子還沒做完手裡的事,姥姥的下一個催促就跟上來了。

如此反覆,孩子覺得所有的事都是姥姥的,他無需關心,至於作業本忘在學校了,也是姥姥沒做到位。


誠然,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初期,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謀劃方法、共同努力。家長需要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做好示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正式進入小學之後,這些事都應當自己來完成了。

父母長輩該放手的時候,應當放手了!

這也是幼小銜接階段,為什麼著重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自己剝雞蛋、自己裝書包的原因,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才會甩開家長這根拐棍。


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會有太多的細枝末節需要我們去關注、總結、改正。

作為父母,認真地學習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這才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真諦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丟三落四」,是做事缺乏計劃的表現,父母可用三種方法糾正
    毛毛是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然而卻有一個壞習慣:經常丟三落四的。無論什麼東西到了他手裡,過了兩天,就再也找不到了。很快,毛毛便告訴媽媽可以回家了,因為他已經把他帶來的所有東西都裝進了小背包。那天晚上毛毛要畫畫,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蠟筆了,於是爸爸又給他買了一盒新的。直到後來媽媽打電話給姨媽,才知道原來毛毛的蠟筆落在姨媽家了。
  •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家長掌握3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很多孩子在犯錯誤後,都沒能真正的感受到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導致孩子總是一遍遍的重複的犯著相同的錯誤。 「丟三落四」的習慣也是一樣,一次兩次三次的落東西,孩子總是重複性的犯著相同的錯誤,家長一味的指責,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心裡更不願記事了,所以,一味的指責孩子未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運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 孩子總丟三落四?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北今年剛成為一名小學生,學習認真、成績不錯,但是有個讓媽媽頭疼的壞毛病,就是丟三落四,今天不是把要帶的課本落家裡了,就是昨天把水壺、小帽子放學校忘記帶回家了。
  • 考前忘帶身份證,高考成績出來被清華錄取:學霸也丟三落四?
    小姜高考高考考出了700分的好成績,這讓家長和孩子都安了心,畢竟一想到考試「不順」,就讓人覺得心裡有些緊張。事情是這樣的,小姜再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提前來到了考點,一家三口表現得都很坦然,並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有說有笑的在考點前等待著考試的開始。
  • 考前忘帶身份證,高考成績出來被清華錄取:學霸也丟三落四?
    小姜高考高考考出了700分的好成績,這讓家長和孩子都安了心,畢竟一想到考試「不順」,就讓人覺得心裡有些緊張。 事情是這樣的,小姜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提前來到了考點,一家三口表現得都很坦然,並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有說有笑的在考點前等待著考試的開始。
  • 孩子總丟三落四怎麼辦?父母用3個方法,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好奇心都會比較重,他們對外面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以至於他們有可能會因為外界的吸引把原本他需要做的事情忘記了,這就導致了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這樣也會導致孩子容易會丟三落四,事情做不完整。尤其這樣的習慣延續到上學期間的話,就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孩子會因為外界的幹擾而無法專心好好學習,也會因為自己丟三落四的習慣導致題目沒有完全理解從而解答錯誤,失去分數。這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場景。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呢?
  • 孩子總是不記事丟三落四怎麼辦?讓孩子自己長記性,記住4種方法
    我想在現實生活中,像兒子這樣的情況,應該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出現過。不是在考試的時候把題寫錯了位置,就把家庭作業落在家裡,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的確讓父母挺無奈的。這些壞毛病不單單會養會影響孩子的生活,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工作,想要幫助我們的孩子改掉這丟三落四的毛病,受傷要搞清楚原因才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造成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
  • 幼兒園老師偷看孩子衣服標籤,這位媽媽的做法,讓人點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很多孩子會入讀幼兒園,這是孩子第一次從家庭走向校園,所以父母都是格外的注意,生怕有一點做的不好影響了孩子。網上就有一位寶媽分享了自己的做法,聽說幼兒園會老師偷看孩子衣服標籤,以此了解家庭境況,於是索性將孩子所有衣服的標籤都剪掉。這位媽媽的做法贏得了很多人的點讚,讓很多媽媽都恍然大悟,原來還要這樣考慮。
  • 教你三招,馬上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壞毛病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家長對孩子深惡痛絕的壞習慣:丟三落四說起孩子丟三落四這個毛病,大多數父母都很苦惱。不是作業落在家裡,就是文具盒忘帶了。更讓父母感到頭疼的是,無論怎麼說孩子,孩子就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房間亂了,父母就早早湊上去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家人吃完飯了,孩子把碗放下就去做作業或是玩手機;地上有垃圾,孩子看到了也視而不見,等著媽媽來打掃;
  • 50個教育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媽媽分享經驗
    有一位媽媽,她的名字叫做陳美玲,她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補習班,靠著自己邊看邊學的育兒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著名的史丹福大學。她說:教育需要百分百的愛和正確的方法。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
  • 你只知道孩子成績不好,但未必知道作為父母做錯了什麼
    1.做個「懂事」的家長有一臨近中考的初三男生報警稱:自己的媽媽晚上總是玩手機看電視,打擾自己休息學習。由於房子空間小,手機聲音太吵。自己升學壓力也很大。為了此事也曾多次和自己的媽媽爭吵,希望民警能到家裡來幫忙調解。看到這一則新聞,真是讓人有點百思不得其解,古有孟母三遷,鑿壁偷光就為了孩子的學習。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家長巧用這3招,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當孩子成長到5-6歲時,孩子的好奇心處於發展階段,對於很多新奇的事物,孩子都會表現出異常的好奇心。小王無奈地表示:「孩子有丟三落四的毛病,有時候新買的文具,轉眼就不見了。買文具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孩子丟東西的速度,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只能買多一些回家備著。」本以為多教育幾次孩子就會變好,沒想到孩子卻一點改變也沒有,每次弄丟東西,都只會找父母幫忙,令小王夫妻倆很是無奈。孩子總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其背後的原因也有很多。
  • 孩子上學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幾點方法可以試試
    1、父母做給孩子看。自己在收拾整理自己的包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說出來(可以是自言自語)讓孩子聽到(在說的過程當中可以編一些自己忘記帶東西的一些尷尬的小故事分享孩子聽),而不是直接提醒孩子去聽。因為對於這樣的提醒,孩子已經聽厭煩了。2、不包辦,而是要教方法。凡是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儘可能不要代替做,即使做的不太好,也要鼓勵他完成。
  • 德國家庭教育系列——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在德國,曾遇見一個父母雙方都是日耳曼民族的家庭,想像中這樣的家庭在對待孩子行為習慣方面一定是一板一眼很嚴格的,像軍人一樣,大家步調一致,按命令行事。可是見了這位媽媽帶孩子的方式,這種想法就立刻轉變了,如果這位德國媽媽在中國,那一定被定為不合格媽媽。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這位德國媽媽帶孩子出門這件小事就知道原因了。通常我們中國家長帶孩子出門,一般都會幫孩子準備好所有必備用品,臨出門前,媽媽總會扯著嗓子囑咐孩子別忘了帶這個,別忘了帶那個,而在這個德國家庭我卻看到了另一種景象。
  • 孩子太粗心,總是丟三落四,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你家的孩子是個丟三落四的「小馬虎」嗎?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媽媽,我的挖掘機呢?""媽媽,我喝水的杯子呢?""媽媽,我的小狗呢?""媽媽,我忘記帶水壺啦""媽媽,我忘記穿換鞋子啦"........孩子做事粗心,常常特別需要你的幫助,不是忘了這個,就是丟了那個,吃完飯交代好記得把桌子上的水壺帶去上去,可沒多久功夫,孩子又忘記了, 常常是讓我們家裡學校來回跑........為什麼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呢?
  • 孩子丟三落四,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一點:丟三落四,浪費了孩子學習的時間,影響正常的學習情況;第二點:丟三落四,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效率;第三點:丟三落四,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第四點:丟三落四,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產生影響。圖片來自網絡一個小女孩是個馬大哈前幾天,我遇到一位媽媽,她和我抱怨:「我的女兒啊,真是一個馬大哈啊
  • 孩子太「逞強」,好心辦了壞事,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所有人學習
    看到自己做錯了事,小男孩嚇得當場就哇哇哭了起來,媽媽並沒有批評孩子,而是先摸了摸孩子的頭說:「寶貝你手沒受傷吧,沒關係,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小男孩聽到媽媽的安慰漸漸停止了哭泣,然後媽媽向保潔人員借來了工具,母子倆一起把摔碎的醬油瓶打掃乾淨。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這些建議很有效
    所以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一定要幫孩子改掉。要想讓孩子改掉這個毛病,首先得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喜歡丟三落四。 丟三落四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現生活習慣,孩子喜歡丟三落四,說明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根求源,問題出在家長身上。 沒有人生來就會打理物品,孩子這種習慣需要家長培養。
  • 6.孩子做錯了事,家長這樣「批評」才有效!|溝通的藝術
    站在這個母親的角度上看孩子確實是丟三落四,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發生過,母親希望孩子能夠長點記性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看,這樣一番訓斥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聽上去以前這位母親也經常用這樣的方法,孩子的這些行為並沒有改善,孩子只接收到了母親的憤怒、生氣、批評、指責等等情緒,孩子並不知道怎麼樣去做才是對的。這樣的批評就沒有效果。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怎麼「批評」才有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