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在看完華晨宇的《雙截棍》之後,被感動出了眼淚,是看出的眼淚,不是聽出的。如果單純地聽,會喪失掉這首歌很大的魅力。這是一個現場演出,也是一個電視節目的重要片段。每一首歌的魅力都結合了現場樂器,燈光,和聲,以及歌手本人的舞臺表現的情況,是一個綜合的藝術形式。
華晨宇和湖南衛視,完美的呈現了這一場演出。無論在其他真人秀裡華晨宇有多少黑點,他在舞臺上唱歌的時候,是發光的。讓我驚訝的是,只要一上臺,前奏一響,他就完全的變成了另一個人,自信,有力,邪魅,瘋癲。在表演《雙截棍》的時候他數次看向觀眾區的眼神堅定,痴狂,閃著光。
為什麼我會在這個表演後淚流滿面,我想我是被一個對音樂痴迷,投入,認真的人感動了。
我總是說,後來的《歌手》沒有第一季那麼好看了,因為後來參加的華語歌手們或多或少的企圖心都太強了,在表演的時候得失心讓他們無法投入在藝術中,所以帶給我的感動越來越少。直到蘇詩丁的《狼》演出來,我看到了她在舞臺上的忘我,直到曲終才恍然醒來的狀態,你看,她那時眼中也帶著光。可惜,除了那一首,她還是在這個舞臺緊張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再也難以動人。
直到華晨宇來了,他似乎是一個生活中的孩子,所有的敏感與觸覺都只在音樂中發揮作用。所以他不擔心,無所畏懼,他覺得對的,他的歌就要那樣做,「觀眾不需要知道,觀眾不需要get到那些點,我只是要過自己這一關。」
其實,觀眾不需要懂你說的high升C,也不需要懂什麼唱腔要白話,但當你呈現出這一切的時候,觀眾會不自覺的掉下淚來。這就是好的藝術作品,讓觀者聽者不懂自己為什麼會流淚,為什麼會心痛,為什麼突然充滿了勇氣,為什麼突然快樂憂傷。這些原因是藝術家們應該去想的,「觀眾不需要懂」,觀眾只需要感受而已。
有些人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不論你聲稱喜歡他/她還是討厭他/她,當他/她出現在舞臺,你還是會忽略掉所有配角,只能看到這一個人,偏偏這個人還雲淡風輕。上一次出現這種想法時,是無意中在快樂大本營上看到了李宇春的一個很短的出場表演,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樣子,那一次節目她還唱了一首《1987我不知會遇見你》。我曾經對她毫不在意,但那幾十秒的表演讓我看呆了,並被那首歌打動了。
至今這首歌還是我唯一知道的,也是最喜歡的,她的歌,我想舞臺魅力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