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錦 萬笑天 北京報導
「說實話一個指標現在值20萬元,誰也不想把它浪費了。」北京市朝陽區一家4S店銷售人員稱。
12月7日,「北京搖號新政」公布,自明年起,「四九城」或將告別個人名下擁有第二輛及以上小客車的時代。《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發現,擁有多個指標的車主急於將手中的指標騰空,以延長指標使用的時間。
這次的動靜讓許多人回想起10年前的場景,從凌晨就開始排起的長隊,又出現在了花鄉二手車市場。10年前的搖號政策被屢屢提起,他們本就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現在更要攥緊這「價值20萬」的財富。
12月16日上午,花鄉舊車市場外排隊等候進入的車輛。本報記者 萬笑天/攝
新政倒計時
12月16日上午10點,記者探訪了位於花鄉的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等待查驗的車輛隊伍分成三個車道,一輛貼著一輛向前挪動,「堵車長龍」足足有幾百米的距離。而在路的盡頭,三股車流最終只能匯入一個出口,拼命往一塊擠。
「這不是設計的問題。」市場內的二手車商趙鑫說,「政策鬧的,10號以前根本就沒人,上個廁所的工夫就開完了單子。現在代排隊的都從100塊錢漲到500塊了。」趙鑫告訴記者,上次她見識到這樣的陣勢,還是10年前的事了,「我們10年前的時候過戶,半夜4點去排隊。」
2011年,為治理交通擁堵,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消費者須通過搖號獲得購車指標才有資格買車,導致購車指標從此成為稀缺資源。據統計,2011年1月,小客車指標中籤率為1∶10.6;而在今年10月的第5期搖號結果中,中籤概率已經下降到1∶3120。
10年過去了,政策變動前的「盛況」重演。趙鑫口中的政策指的是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搖號新政」。
2020年12月7日,新修訂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正式公布,除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參加搖號外,新政還將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
「北京歷史上形成了很多『背戶』現象。我們調查了解到,北京市大約有30萬人名下有兩輛以上小客車,這些指標佔用了大量公共資源,此次政策優化方案提出限制名下多車的個人只能申請一個更新指標,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增強社會公共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容軍解釋稱,車輛作為個人財產,車輛所有人可以一直使用到報廢,需要更新時可以選擇其中一輛申請更新指標。據悉,在本市車輛辦理轉移、遷出或註銷登記等信息變更時,需取得相應的更新指標。
新政明確了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有多個指標的可向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車輛。其中,對於「非京籍」來說,最易達到的條件是持有北京市居住證,且近5年連續在北京納稅和繳納社保。
然而,這仍意味著大量掌握著多個小客車指標的非京籍人士或將面臨無人可轉的困境,他們即是新政的「精準打擊對象」。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各大汽車交易市場和車管所,排隊車輛的所有者大多擁有多個指標,他們要趕在年底之前,把多餘的指標騰空。政策實施前的不確定性令他們更加急迫。
新政帶來的另一變化是,取消了申請更新指標的時限要求。原政策規定,申請小客車更新指標的,須在車輛辦理完成轉移、註銷登記之日起12個月內提交更新指標申請,逾期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取消時限後,將方便市民根據實際需要安排申請更新指標的時間,也有利於進一步放緩機動車增長。但一旦申請獲得更新指標後,指標有效期仍為12個月。
趙鑫認為,取消期限防止了很多人去買車佔指標。
「保守的做法是把指標列印下來,拿在自己手裡,最起碼保留一年。」趙鑫對政策如此解讀,「一個人身上一個指標的,不用著急,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再列印。」但對於一個人名下多個指標來說,政策沒有明確是不是要在年底之前把更新指標列印出來,她告訴記者:「但只要你列印下來就有效,這是肯定的。」
因此,一些多指標車主的做法是:將年頭較長的舊車賣掉,辦理過戶,將更新後的指標列印下來,再考慮在一年時間內購入一輛新車。正如特斯拉4S店的銷售人員所說:「落在車上是最實際的。」
新政發布後一天,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布了一則系統暫停服務的通告:2020年12月27日至31日,個人、單位系統帳戶內的全部功能將暫停服務,包括指標通知書列印、更新指標申請、相關信息查詢等功能。
「倒計時」又被縮短,在12月27日前,留給多指標車主的時間只有不到三周。
「再開15年的權利」
「我有點兒來不及了。」名下有兩輛車的鄒麗敏告訴記者,12月12日她才從網上得知新政的消息,辦完過戶後3~5天才能到現場提取檔案,還要再過2~3天在網上更新指標。她本想把一個指標未來過戶給兒子,可目前她兒子不滿足條件。「我們是外地戶口,(新政要求)五年社保、五年納稅證明,我兒子剛畢業,還不夠接手的資格。」她說。
「我現在開的是奧迪q5,正開著呢。」鄒麗敏一臉不舍地對記者說,她丈夫名下也有一輛車,為騰空指標她只好把自己名下的兩輛車都賣了。
為什麼兩輛車都要賣?「我都算清楚了。」鄒麗敏向記者解釋,如果按15年報廢來算,她在搖號前購入的兩輛車分別還有2年和6年的剩餘時間。「(報廢)沒有強制多少年,但是會老檢不過,修理也沒有配件什麼的,很麻煩。」她說。我國對15年以上的老舊車採取半年一檢的政策,且流程煩瑣。
換新車是最保險的做法。鄒麗敏說,即使把還能再開6年的奧迪留下,她還是擔心,萬一沒等到兒子5年後滿足過戶條件,車就先出了什麼問題,指標就「自動作廢」了,不如換一輛新車更加保險。
「為什麼搶著弄?因為可以擁有再開15年的權利。」鄒麗敏告訴記者,這或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換了新車,先開個10年20年,萬一以後政策又變了。」林正也這麼想。他是替在北京生活、各擁有2個指標的父母「騰標」,他的戶口不在北京,不滿足轉移指標的條件。
對林正家來說,家裡兩輛車就夠用了,如今,他們把借給親戚朋友使用的指標收回,「騰空」後買新車租給開租賃公司的朋友。「他們也是租給單位使用,有審核,比租給個人風險小。」林正向記者透露,一輛20多萬元的帕薩特一個月能「收租」8000多元,兩年基本就能回本。
「5指標大戶」喬海萍是山西大同人,20年前來到北京,她名下的5個指標都是2003年前後得到的,後來借給親戚,沒有過戶。因為親屬都不符合過戶條件,在新政實施前,她要一輛一輛依次「騰標」。2020年12月16日,喬海萍到花鄉二手車市場辦理第三輛車的過戶等手續。據了解,過戶流程通常分為4步:查驗車輛、車輛信息查詢、辦理過戶、轉移登記。
「累死了,今天照著10個小時去了。」喬海萍告訴記者,「只要在下邊驗完車,晚上8點也給辦。」她早上5點多從家出門,6點排隊外檢,拆了車牌,10點半到交易大廳辦手續,即使找了「代辦」省去了跑腿的工夫,下午3點左右她依然在轉移登記大廳等待叫號。
12月16日上午,花鄉舊車市場過戶辦理大廳等待的車主和忙碌的代辦。本報記者 張錦/攝
市場火熱
在新政的刺激下,大量多個指標的車主賣車、買車,進行交易時由於排隊時間長、不熟悉流程,大部分人會選擇花費幾百元找人「代辦」。
王瑞在北京經銷二手車已有10年,他告訴記者,新政公布後,他的店裡常常只留下一兩個人看店,其他人都到附近的汽車交易市場代車主排隊、辦手續,由於是私企老闆承包,有時能加班到10點。在朝陽區的一處交易市場,記者看到晚上10點仍有車輛陸續進入。
王瑞店裡掛著的白板上,有39輛車,都是最近辦理的,「手續滿滿一抽屜」。這些基本都是擁有多個指標的車主,要把指標「騰空」。
王瑞向記者展示了他在交易市場排隊的視頻,車輛的隊伍一眼看不到頭。「全都是代辦,一人好幾個車。我們三四個車並在一塊,車一個一個往前挪。到辦手續那邊還有人。」王瑞說,他們店裡這些人加在一起一天最多能代辦七八個。
在花鄉二手車市場交易大廳,隨處可以看到代辦的身影,椅子上堆放著各類手續材料,袋子裡裝滿了號牌,還準備了摺疊椅、行李箱、食物和水,行色匆忙。到中午,有人就在大廳裡吃盒飯。一名代辦表示,其代辦費是100元,一天能辦20個左右。
在花鄉二手車交易大廳中排隊的代辦。本報記者 萬笑天/攝
過戶有本市和外遷(把車賣到外地)兩種選擇。對王瑞來說,辦理外遷更迅速,他告訴記者,他們在外地有分店,卻沒有那麼多北京指標,外地則不限,辦一個外遷750元。
除生意火爆的代辦,新車、二手車市場也受到了影響。多位受訪者表示,近期入手新車的價格被抬高了,而二手車收車價則被壓低。
「一些奔馳4S店,半個月前買車都有優惠,現在都得加錢。」王瑞說。一家奔馳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最近的優惠力度減小了,不過年底也正是買車換車的高峰。
朝陽區一家特斯拉4S店,在「雙12」購物節賣出80多臺車,也配合政策做了活動。銷售人員稱,一些客戶手上有多個指標要換新車,有客戶曾經是做貨運的有11個指標,這麼多年一直租給別人,現在租不了了,只能一部分轉移,一部分買車。
另一家店的銷售人員說,政策發布後三天,一位有4個指標的客戶來買車,因為過不出去,要把車都換了,買兩輛便宜的10萬元左右的小車,再買兩輛貴點的,最後買一輛20多萬元的車。
趙鑫店裡的十幾輛較新的二手車也都被買走了。趙鑫表示,新車都加價,尤其是高端車型,有的車庫存都賣空了,甚至原來賣不動的車都賣得很好。二手車也是價格賣得特別高,有的車型能貴幾萬塊錢。
對於二手車收購價,一名汽車銷售人員說,現在賣車不值錢,壓價壓得很厲害,「前兩天收了一個,10年凱美瑞市場價6萬多元,我3萬多元收的」,但對高端車的收購價影響不大。據《北京商報》報導,有二手車商表示,中低端車型價格相比一個月前下滑達15%~20%。
二手車商手中的「指標」也會因新政收縮,成為收車價下滑的原因。據《北京商報》報導,以個體為主的中小型二手車商經紀公司,即中介或代理公司,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中並沒有買賣資格,因此這類車商均用個人名下指標收車。二手車商手中的指標減少,收車數量也被限制,再遇車主著急賣車,收車價格便被壓低不少。
趙鑫10多輛車的指標都是屬於個人,因為當年車多就留了下來,也有一些二手車商是租指標經營。趙鑫把能賣的先賣了,先騰出來指標,如果不賣,到明年再賣這車的時候指標就沒了。她說,以後經營車管所會想辦法,有經營指標,但經營指標不允許出市場。
王瑞則是從客戶手裡租指標,有時臨時過北京倒一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給客戶1000元。王瑞說,對出租指標的人也有好處,本來是空著,過戶後更新指標,指標有效期可以再往後延長一年。「但現在這個政策出來就沒戲了。」
多位汽車銷售人員表示,一個指標值20多萬元。王瑞介紹,手上有多個指標的人,可以把車和指標打包出租,或者單獨把指標租出去。若是租得時間長,價格會更低,但短期一年單租一個「油標」是1.3萬元左右,價格也隨著市場變化。很多人買了車租給滴滴司機,好一點的車一年租金四五萬元,租三四年就能回本。「坐著什麼也不幹就有錢,每個月都是固定的。指標就是錢。」
對於為何即使新車漲價,車主也要搶在近期買車,王瑞對記者分析:「車主不是不熟悉政策,是因為他們10年前已經犯過錯,大家不想再錯。萬一你騰空了,明年不讓你買,你控制不了。」
(編輯:郝成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