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有深度的演講:省略、鍊字、符碼——語文世界的「此」與「彼」

2021-02-19 語文閱刊

閱讀提示:文章很長,但很精彩。可以碼下慢慢看,或跳著一段一段看。

語文世界的「此」與「彼」

——在深圳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燕南學堂」的演講

時間:2017年2月23日下午3:40-5:10

黃曉鴻(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中部語文教師)

 

各位好!我不知道今天講的能不能受到大家的接納。今天我取的一個題目叫做《語文世界的「此」與「彼」》,這個題目當然,你看,很大,「語文世界」,但是我們講起來會很小,所以大題小講。第二個來講這個題目充滿了辯證性,「此」與「彼」是什麼東西,我相信你們現在也不知道。那麼等會通過講解希望你能夠感受一下。

我們先從最近的講起。最近有一個節目特別火,叫「中國詩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讓詩歌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所以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如果你能夠熟讀《唐詩三百首》,如果像武亦姝一樣能夠有兩千首詩詞的儲藏量,那麼當你開心的時候,你可以說,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不是只會說,「哈哈哈……」

(學生笑)。

當你傷心的時候,你可以說,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而不是只會說,「我的心好痛」

(學生笑)。

當你看到帥哥時,你可以說,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學生笑),

而不是只會說,「我靠,好帥!我靠靠靠,太帥了!

(學生笑)。

當你結婚的時候,你可以說,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學生笑),

而不是只會說,「嘿嘿嘿……」(學生笑)。

這是網上的一段調侃了,但是這段調侃我們來感受一下它說的是什麼道理呢?它應該說的就是,大量的詩歌的閱讀和詩歌的輸入能夠豐富我們的語言系統。那麼我們在表情達意的時候,我們自然能夠找到詩詞寶庫中所契合的詩句,藉助詩句來傳達我們的感情,而不至於使我們傳達感情顯得蒼白、空洞。這樣一個調侃就讓我想起了孔子對於他的孩子——孔鯉的教育,他說「不學詩,無以言」,如果你不學《詩經》的話,你連說話都不會說。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說話,我們每個人都有個語言系統,語文這東西好像是不需要教的,在座的每個人都是中國人,都能夠用中文表達,但是,這樣的語言系統你有,他也有,可是你和他的語言系統是不一樣的。你的語言系統是否比他高級,直接決定了你是否能傳達出更豐富的人生情致,你是否能夠藉助在語言的系統裡邊去豐富人生,去表達人生。所以我覺得這個調侃應該是說的這個意思。但是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我也不完全贊同這個調侃,比如說,在結婚的時候,你還要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洞房花燭夜,我設想一下,如果我的妻子說這句話,我會很害怕,(學生笑)我會很恐怖,我娶了一個什麼人呢。我覺得好像不太符合那個特定的時刻和語境。這樣的兩句詩,它的語體風格是不是符合環境的,我覺得我們可以打個問號,我覺得不如說「嘿嘿嘿……」(學生笑)。「嘿嘿嘿」雖然它都是虛詞,都是語氣詞,但是這個虛詞裡邊有很豐富的含義,(學生笑)我覺得也恐怕更符合那個語境,好了我們說回來了。

我們由「中國詩詞大會」引入,我來評價一下「中國詩詞大會」。我們看到網上很多人在評價,有彈有贊,贊的說「中國詩詞大會」特別好,它品位很高雅,它把中國的古典詩詞引入了我們大眾生活之中,它是一個範本,讓我們看到古人怎樣說,古人怎樣活,讓我們看到現代人如何傳承古人的語言系統,如何傳承他們的詩詞歌賦,並且武亦姝也是跟大家一樣是一個中學生,她活出古代才女的樣子,我們後繼有人了。那麼批評者認為,這樣的一個節目,它更重在的是詩詞的記憶和簡單的輸出,它並沒有上升到詩詞理解甚至是詩詞情意這樣一個角度。說實話,我是認可這樣一個評價的,我覺得作為大眾傳媒——電視傳媒來講,它定位的受眾是一個普通的,普羅大眾,如果從這個定位和文化普及的角度來講,這個節目是已經成功的了。但是如果以中國古典詩詞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這個節目做得還遠遠不夠。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古典詩詞,它的重點不在於詩詞的記憶和輸出,我們看到很多評委的點評,只是對客觀背景的呈現,對詩中某些字詞的解釋,或者是對於某些典故的還原,基本是這樣的客觀的知識系統的託出。而我們古典詩詞的美妙之處正在於要在這樣的客觀的詩詞本身的記憶之上,在客觀的知識點和背景之上,它要生發出一種主觀的體驗,生發出一種意境之美,我們常常說「言有盡而意無窮」。創作者他是對這個世界興發感動,草木搖曳,感動了他的性靈,於是他把這種性靈的感動用他的筆觸抒發了出來。所以詩歌它一定關係到我們的性靈,一定關係到我們的情感,一定關係到我們的生命體驗,一定關係到我們對這個世界、對自然、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一種認知和思考。可是我們看到這個節目比較少地呈現出這些。


言近旨遠


我今天為什麼要來講這個呢,並且由這個節目入手?因為題目叫《語文世界的「此」與「彼」》,我要告訴各位的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時候,我們常常看到語文的「此」相狀態,我們背了詩,我們知道詩的解釋,這是「此」,可是我們不知道,中華文學之妙,它就是有一種引渡的功能,它是藉助於「此」的局限的、狹小的地方,它要誘引你,它要誘導你,它要打破你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而誘導你成為一個創作者,讓你跟著陸遊,跟著李清照共同創作,於是你才能神思飛揚,才能到達彼岸世界。所以我們的語文學習的根本就在於要由此岸的語言世界引渡到彼岸的理想世界、情感世界、思維世界、哲學世界、精神世界。這就涉及到語文的學科定位。

在我還是一個初中生、高中生的時候,我常常覺得語文的學科它就是一門主科,如果拿語文跟其他的學科做一個歸類的話,我很自然的,語數英是一類,政史地物化生是第二類,然後音樂美術體育是第三類。我想跟大家很像是吧,這個歸類著眼點在哪裡,在它的功利價值。因為我們不管考高中考大學,都得考語文,都得考語數英,這是必考科目,並且高考,語文數學英語是150分,它的功利價值最大,政史地物化生你可以選,可以選文選理,它功利價值沒有那麼大,而到了音樂美術體育,它不用高考,不用中考,中考大家考體育對吧,所以體育還是三類學科,音樂美術是四類學科,所以我們著眼於功利價值,可是我們這樣分類對得起每一個學科的獨立系統和它的存在意義嗎?難道那麼多偉大的雕塑家,那麼多偉大的畫家、音樂家,他的存在只是為了成為我們眾多學生眼中的四類公民嗎?不是的。我覺得每個學科都有它自己的學科屬性,如果讓我現在歸類的話,我更願意把語文跟音樂,跟美術歸在一起。我為什麼這樣歸類呢?因為我覺得這三門學科,它都屬於藝術的範疇,我們常常說文學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雕塑繪畫建築等等是空間的藝術,既然它們都屬於藝術的範疇,它們就存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什麼是藝術?藝術就是用材料來勾引你,來讓你超脫塵世世界,而進入無功利的審美世界,這就叫藝術。

那麼我再問一個問題,材料是什麼?音樂的材料是什麼?音符、節奏、旋律,這是材料。繪畫的材料是什麼?色彩、點線面,這是材料。我們要講語文,語文的文學,文學的材料是什麼?語言,語言就是我們的材料,如果我們的學習只停留在語言本身,那麼就猶如你是一個賣畫筆的商人,你有很多材料,就猶如你是賣宣紙的商人,你有很多的材料,但你不是個藝術家。所以語文學習就必須藉助材料來到達材料背後的世界,所以我要提一句話,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叫「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句話來自哪裡呢,這句話實際上是來自宋朝的嚴羽,他有一篇文章,叫《滄浪詩話·詩辨》,他考究盛唐的詩人,他說「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他考察這種盛唐詩人,他們的文辭,他們的詩歌非常的美妙,美妙在哪裡呢?它有一種很朦朧的、難以琢磨的美,就像空中的聲音。我們知道,我們的聲音飄浮在空中,我們感受到它存在,但當我們感受到它存在的時候它已經消失了。就像我現在正在錄音,為什麼我要錄像錄音呢?就是為了保存住空中的那個聲音。他還說,如「相中之色」,相是我們的表象、我們的容顏,色就是神態,就是唐代的這種詩歌好像什麼呢,好像你的容顏上那匆匆而過的一抹笑影。當你感受到他笑的時候,笑就消失了。又如「水中之月」,水中之月你會說好美好美,可是當你想觸摸的時候,你撈不到,傳說李白就是撈月亮而死的,(學生笑)。又如「鏡中之象」,當我們照鏡子的時候,覺得好帥哦,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帥的人。可是你想邀請鏡中的他出來,邀請不出來,鏡中的他不是克隆之物,他只是個克隆技術的幻影。所以當我們感受到我們的盛唐詩歌的時候,我們有一種什麼感覺呢?有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感覺,懂我的意思吧?一種朦朧的,若即若離的,你要抓住又抓不住的感覺,他說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什麼叫「言有盡」呢,當我們閱讀完一首詩歌的時候,一首詩歌也許20個字,也許40個字,也許28個字,56個字,它就窮了,只有這麼幾十個字。可是什麼是好詩呢,是當我們讀完這幾十個字的時候,你回味雋永。有一種感覺緊緊地把你抓住,你被這樣的詩歌所製造的磁場抓住,你甘願成為一塊鐵塊,你就在磁場裡邊,你迴環往復,遊蕩自任,這是種感覺。意無窮,無窮無盡的意。同學們說,哇,怎麼這麼妙(學生笑)?原來讀詩是這樣子的嗎?原來中國詩歌是這樣子的嗎?是的,中國的詩學特徵,中國的美學特徵真的就是這樣子。它要用有限來捕捉無限,它要用此刻來捕捉未來,它要用此岸來捕捉彼岸。

所以我們會看到其他的藝術作品,比如繪畫,中國繪畫跟別的國家,別的文化體系的繪畫是不一樣的。我們最典型的有一個美學術語叫「留白」,你看八大山人朱耷,他畫荷葉,畫枯荷,畫枯荷上的鳥,這樣的一幅畫紙,有那麼長,那麼寬的一幅畫紙,他只節選了十分之一,他在它的左下角畫一片荷葉,荷葉上一隻耷著頭的鳥,沒有了,其他都是白的。他的繪畫水平不是很高嗎,為什麼不多畫幾筆呢?還有很多的地方可以畫呀?不,這是中國的美學特點,只畫一點點,其他都是白的,因為我們認為,我們能窮極的世界遠遠沒有我們不能窮極的世界廣闊,所以我只給你一點點,你要透過這一點點自己參與進去,來創造整個屬於你的世界。這就是由言到意。

我們的美學系統為什麼會有這樣對我們材料的不信任呢,你不是說點線面色彩嗎?不信任!你不是說語言嗎?不信任!中國的詩歌很短的,你去看拜倫,你去看雪萊,很長的,動不動長篇抒情詩,你去看《荷馬史詩》,是不是?中國詩歌很短的。所以我想讀中國文學,不想讀外國文學,有一個偷懶的原因(學生笑),外國文學是長篇巨製,讀幾首詩都會把人讀得很累。為什麼中國詩歌那麼短,因為我們對語言不信任,語言的作用只是個引渡的作用,語言是不能夠窮盡這個世界的,不要說窮盡這個世界,它甚至不能完整表達我的情感,不能夠完整地表達我的思想,所以陶淵明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說明明感覺到自然給了我某種啟示,可是讓我說,說不出來,「已忘言」。這是一種無言的領會,因為我一說就淺了,一說就失真了。

我來舉個例子跟大家說一下,比如說我舉個情人的例子,一對情人,男孩跟女孩他們相愛了,他們愛得熱火朝天的,女孩說,你愛我嗎?男孩說,我愛啊。這女孩說,「愛」這個詞不夠到位,你怎麼愛我呢?我非常愛你,你怎麼非常愛我。你發現了沒有,這女孩對這個非常愛,不斷進行置疑,這個愛能體現出你對我那種獨一無二的特點嗎?不行!所以男孩做了很多解釋,你不要問我愛你有多深,(學生笑),怎麼唱那首歌來著。「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吧,(學生笑)。所以中國人他不在愛上做文章,你不要問我愛你有多深,你去問問長江水,你去問問天上的月亮就可以了。所以中國人轉借,無法說清楚,轉借。因為語言是蒼白的,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要裝修,裝修我要刷牆,於是我就要選一種顏色,我就跟我的刷牆師傅去形容,說我要刷一種咖啡色,咖啡色我覺得挺溫暖的,不錯,可以放在房間。然後過了兩天,我去看現場……(學生笑),我就完蛋了,我就徹底完蛋了,我又不好意思去指責刷牆師傅,說你給我刷錯了,你要賠我,我只能乖乖自己掏錢重新刷。為什麼完蛋了呢?因為在我的意念中的咖啡色跟他意念中的咖啡色不是一種顏色,咖啡色,這個語言多蒼白,咖啡色到底是哪種顏色,懂我的意思嗎?是藍山還是卡布奇諾?還是摩卡?那「星巴克」的摩卡跟「太平洋」的摩卡還不一樣的顏色呢,(學生笑)。所以我們的語言是很難窮盡我們的意念的。

所以面對這樣的語言我們要怎麼做呢,《莊子·外物》告訴我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我把它翻譯一下,說拿一個捕魚的器具去撈魚,去捕魚,這個器具的目的就在於捕上魚,如果你捕上魚之後,你就忘記捕魚的器具,有什麼用呢,沒用。「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蹄可能是獵狗,或者是獵馬,我們駕著獵馬,或者是放出獵狗去捕了獵物,如果你得到這個獵物,兔死狗烹,你就忘記這個「蹄」,這個狗沒什麼作用了,它的目的是在兔。「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所以語言是為了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意,如果當你感受到意的時候,你就忘記語言,我們中國詩歌的上乘之作絕對不是說,語言很優美,辭藻很華麗,跟你拼形容詞,不是。什麼是上乘之作呢,是當你讀完這首詩歌之後,你完全地忘記這首詩歌的語言層面,你完全被一種莫名其妙的,難以言說的感覺抓住,這就是詩歌的上乘之作。

當時我自學電影美學,有一句話說得好,它說「最好的電影,是走出電影院才開始的」,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你那個時候被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抓住,你甚至忘了情節,忘了是哪個明星所演的,但是你無法逃脫它對你的捕捉,這部電影的意的層面就出來了,那麼這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所以同學們,我們的語文世界的「言」它像一艘小船,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坐船,而是要坐船到達彼岸,如果我們坐了這艘船到達彼岸的話,你就忘記這條船。我們的語言好比一架橋,我們的目的是要通過這座橋到達彼岸,如果你到達彼岸之後,你要做的事情是——過河拆橋。回到剛才我們所說的,如果從這種美學的角度來講,「中國詩詞大會」其實做得並不夠好,它沒有把詩歌之上的一種「意」幫我們傳達出來。當然了,我還是回到我的觀點,電視畢竟也是大眾傳媒,所以也不可能太小眾化。

我現在講的是美學,其實萬世萬物是相通的,跟哲學跟宗教是相通的。比方說佛經《金剛經》,《金剛經》裡有「須菩提」,就類似於《論語》裡面的「顏回」「子貢」等弟子,還有「世尊」,「世尊」就是「釋迦牟尼」,就類似我們的「孔子」。「須菩提」和「世尊」的對話,裡邊有句偈語,它說「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說我們看到的所有相都是虛幻,這個女同學長得好美,但是這個相是虛幻的,你六十年之後再來看她,(學生笑)……那可能也很美,一百年後來看她那就很恐怖了,可能化為一堆白骨,很恐怖,一切相都是虛幻。這是往後的,往前呢,一百年前來看她,她還是個有機物,不知道存在哪裡的有機物,也許存在於某個果實之上。所以我們佛教講「因緣聚合」,怎麼有我們呢,有我們此生呢,是因為某種緣分,聚合成我們暫時的形體,你是你父母生的,那你父母從哪來,你父母也是偶然性的產物嘛,你也是偶然性的產物嘛,是因為某種緣分聚合成你暫時性的形體,又因緣離散,又會因為某種緣分就分裂開了。所以莊子瀕死的時候,他跟他的弟子說,你把我拋在山上吧,他弟子說,不可以老師,我們接受你的教誨,對你那麼尊重,我們應該把你厚葬,葬好您的屍身。他說為什麼接受我的教誨這麼多年,你還不懂我呢,你為什麼還要搶奪禿鷲的食物來送給地下的螻蟻呢,因緣分散而已嘛,你的有機物不是被禿鷲吃的,就是被螻蟻吃,回到大自然之中,所以「一切相皆是虛妄」,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一切存在的我們看到的相,它都會消失的。我們要把握住的是相外之意。我講這些會不會太理論你們聽不懂,或者說很枯燥?

我先講理論再來講例子,我覺得宗教跟我們的文學是一樣的,現在我給大家講一下你們懂的東西,「醉翁之意不在酒」,學過嗎?哪一篇文章?(學生:《醉甕亭記》)。對了,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也是一樣的。我們在意的常常不是酒,酒只是藉助,藉助於酒讓我更好地與你同樂,更好地放逐人生,更好地在山水之中寄情,所以我借用這句話來講「言近旨遠」,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我會舉很多例子,大家可能會有一些感覺。我從「省略」、「鍊字」和「符碼」這三個角度來講。


省略


先講省略,怎麼樣「言近旨遠」,我從生活裡面來舉例子。比如說這個孩子,他的媽媽跟他的爸爸說,我們的孩子臉紅紅的,趕緊去醫院吧。「紅」字,這個「紅」字實際是講發燒了。有一個學生上課遲到了,跑到門口氣喘籲籲的,報告,老師說,看你臉紅耳赤的,為什麼又遲到了?這個「紅」指的是焦急,你很急,而不是發燒。一個男孩子跟一個女孩子表白,他說我好喜歡你,這個女孩說,討厭,人家都臉紅了,(學生笑),這個「紅」指的是害羞。又比如,「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首詞是《沁園春·長沙》,毛澤東同志在長沙所寫的。「萬山紅遍」本意來講是楓樹林紅了,實際上講的是紅色政權。我要做一個又紅又專的人,(學生笑),一顆紅心兩手準備,這個「紅」是忠誠。一個紅字,言是近的,旨是遠的,我們用有限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意義。我們中國人都懂,但外國人不懂,我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學校高中部來了個外教,那段時間我喉嚨發炎了,咳嗽,外教還挺關心我,是一個女生,挺漂亮,(學生笑),美國的老師,我們是朋友,她買了蜂蜜送給我。我就說,不行不行,不要不要,不可以不可以。她很鬱悶,說,為什麼,為什麼要拒絕我的蜂蜜?你不把我當朋友嗎?(學生笑)。她不知道,中國人說不要不要就是要,說不好意思就是要意思意思,(學生笑),這叫「言近旨遠」,中國的美學系統有很多這樣的表述。如果你不懂這種「言近旨遠」,你就會鬧笑話。

比如還是剛剛那個場景,一個男孩對女孩說,我好喜歡你,女孩說討厭,人家都臉紅了。男孩說,是嗎,幾度了?我們上醫院看一下吧。女孩的臉——那個綠呦,(學生笑)。所以,怎樣「言近旨遠」?通過省略,我不用說我發燒了嘛,我說孩子他爸,孩子的臉紅紅的,就是發燒了。討厭,我臉紅了,就是害羞,不用把害羞和發燒說出來,省略。

我再來舉例,這個例子更有意思,是關於湯校長的例子(學生笑)。我們學校不太允許男老師染髮,我有一次去焗了頭髮,焗油,但是焗完之後頭髮有點黃,其實我不是染。有點黃,那校長就很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然後有一次就叫我到辦公室聊天。當然也不是主要聊這個,就跟我聊,曉鴻你上課很好啊,表揚一下,(學生笑),然後他就抬眼看了一下我的頭髮,說曉鴻,你好時尚哦,恩?(學生笑),我立馬就知道「言近旨遠」了。時尚本來是個褒義詞,我很敏感,「曉鴻你好時尚哦」,還加了一個語氣詞,「嗯?」。我說校長對不起對不起,我這個是焗油頭髮變黃的,不是我真的染髮,我下午把它染回黑色。校長說,嗯!(學生笑)。所以你看「言近旨遠」,「時尚」你要領會,中國人深得陰陽之學的,中國人要表達陽,但一定不說陽,一定說陰,這個不是貶義,要用陰的世界來照出陽的世界,陽是你自己來揣摩的。

還有「嗯?」,這個「嗯?」就留有空間,你好時尚哦,「嗯?」你怎麼看呢,你怎麼看這個問題,當你看完之後,「嗯!」。「嗯?」和「嗯!」,沒有表達任何觀點,但裡邊都是觀點,(學生笑)。所以學習語文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學科,這個母語系統,我們的漢語言是屬於孤立語系,我們現在學的英語,包括好多小語種,我現在也有學生是學俄語的,俄語、英語等等它們屬於屈折語系,屈折語系很規範,它有各種詞形變化,有各種標誌,現在時,過去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它有各種的規範,但孤立語沒有。所以你會發現,西方人,英語系統、俄語系統的人,他們追求一個嚴謹,他們要把意思說得清清楚楚,他們不要猜測,你給我說說清楚,「嗯?」是什麼意思?他就會問,你的觀點是什麼,你要我做什麼,你說清楚啊。中國人不用,我們不用說清楚,所以孤立語系有什麼特點呢,孤立語沒有這麼多規範,那怎麼表達這種豐富的意的世界呢,通過虛詞,虛詞變幻莫測。「嗯?」「嗯!」,這都是滿滿的虛詞啊,(學生笑)。所以西方人嚴謹,東方人靈活。

現在說回語文吧,我剛才講了兩個生活的例子,現在來講一下這個,杜甫的《登高》。杜甫大家都知道,作為唐代由盛轉衰的一個特殊時代裡的詩人。他的詩歌沉鬱頓挫,代表那樣一個時代的一種時代氣象,我們說李白,飄逸瀟灑,在雲端肆意翱翔的,因為他的生命形態,他的詩歌語言有一種很強烈的盛唐之音,杜甫不是,杜甫由盛轉衰,看見了前世的繁華,也知道此世的凋零,所以他很多的情往心裡積鬱卻無處發洩,這叫沉鬱頓挫。這首詩句我們來看一下,「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我說下背景,這是在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的秋天的重陽節,杜甫流寓夔州,就在今天的重慶奉節,大概就是長江三峽這地方就寫的一首詩。這個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幾年了,杜甫的年齡是55歲,我們知道杜甫58歲去世,所以這是風燭殘年時的一首詩。

我簡單的解釋一下。「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他站在高處,登高看到的場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也是這個場景,「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說自己漂泊萬裡,無家可依,又趕逢晚秋,非常悲傷,「常作客」流離失所,寄寓他鄉。「百年」說的是自己一生到頭,「多病」,很多的疾病產生,「獨登臺」獨自登上高臺。然後感慨「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歌我們等會兒還要用到,現在我只用在講省略這一塊。

我們剛才講了,省略需要用我們生活的內容去補充它,比如說「紅」,比如說與「湯校」的對話。省略有時候也要調動我們的知識,背景知識來攻讀它。比如這裡「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如果要找詩眼的話,「悲」是詩眼,對不對?杜甫很悲傷。後面講到了「多病」,當然悲傷是多方面的,可是當我看到這一個「病」字的時候,我就猜杜甫得的是什麼病,並且我一猜就準了,他得的是肺病。他沒有說什麼病,省略掉了,為什麼我在這裡面沒有任何交代的情況下,能夠猜出來肺病?因為我運用了中醫的知識,去做補充,中醫講「情可致病,情可治病」。感情可以導致疾病,感情也可以用來治療疾病。那麼中醫它說人有七情,這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會通於五臟,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憂思通脾,恐通腎,驚通心肝,所以七情太過則傷五臟」,每種情都要節制,你不能過於高興,過於高興也會傷的。所以孔子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要有一種中正的美好。所以杜甫他的身世這麼悲哀,到晚年國破家亡,悲達到一個極致,他的肺就要出問題。所以我這麼猜想,通過杜甫的其他詩歌也印證了,果然是對的。我昨天找到了杜甫的《又上後園山腳》,說「肺萎屬久戰,骨出熱中腸」,說我的肺病已經太長時間了,我跟這個肺病抗衡已經抗衡了好久好久。詩歌裡面沒有交代,但是通過我們的中醫知識,我們可以補充。

所以讀詩就讀出了別人讀不到的東西,好了,我又由此想到了《紅樓夢》。《紅樓夢》呢,「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裡邊有這樣的一段,「林黛玉初進賈府,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賈母問她吃什麼藥,黛玉回答道:『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還有一段是寶玉見了黛玉的感受,「態生兩靨之,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你看到沒有,黛玉的「愁」和她的「症」是有關係的。那麼根據前面的推理,黛玉應該得的是肺病(學生笑)。所以果不其然我去查資料,黛玉得的就是肺病,那麼從症狀來看,屬於中醫的肺癆,或者是西醫的肺結核這樣的範疇。所以我們都知道黛玉的《葬花吟》嘛,對不對,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她葬花的時候就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黛玉說啊「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春也盡頭了,花也落了,紅顏就會老,所以黛玉把她自己身體的近況投射到自然之中,引發了一種興發感動。這是我講的省略。


鍊字


下面我們來講第二類,這第二類大家很熟悉啦,我覺得老師們肯定跟大家講過,叫「鍊字」。「鍊字」學過吧?我先給大家看一首我自己的詩好不好?這是我寫的詩。我念一下,《唐楊氏貴妃墓》,(學生笑),黃曉鴻。「父子生卿又死卿,馬嵬坡上賜白綾。草折花落鳥啼血,夜靜山空水無音。君王搖馬三回頭,秋宮燃燈一夜心。江山姓李君何罪,山口東渡魂飛盡。」(學生鼓掌)。這寫的是貴妃馬嵬坡被賜死,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對嗎,這是我去陝西旅遊,這應該是寶雞這塊兒,然後去貴妃墓看看,當場寫了這首詩。那麼我跟大家解釋一下,「父子生卿又死卿」是說楊貴妃的身世,楊貴妃原來是壽王李瑁的寵妃,那麼先服侍壽王李瑁,但是被壽王李瑁的父親,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所看中,結果被他爸佔為自己的妃子,這叫「父子生卿」。「父子又死卿」什麼意思呢?楊貴妃的死在於唐玄宗,在於唐玄宗的兒子李亨,安史之亂之後,他們兵退,然後到了馬嵬坡這個地方,太子李亨要逼死楊貴妃,認為紅顏禍水嘛對不對,禍國殃民,任用外戚,我們才有這樣的下場嘛。那逼死楊貴妃意圖在於什麼呢?要謀位,要削弱他父親的地位,所以「父子又死卿」。再解釋一下這個「秋宮」,「秋宮」在這裡指的是興慶宮。那麼晚年唐玄宗被他的兒子唐肅宗,就是李亨,原來的太子,給囚禁在軟禁在這個興慶宮裡面,他在這裡日夜思念楊貴妃。再解釋一下「山口」,「山口」是日本的山口縣,是個地名。楊貴妃死了之後有很多傳說,說楊貴妃沒有死,各種傳說,有說到了海外的仙島去,白居易的《長恨歌》,李商隱的《馬嵬》都寫過這種傳說;還有人說她到日本去了,死的是一個替身,真身到了日本,到了日本,最後葬在山口縣。所以說現在去日本山口縣,還有楊貴妃墓,他們也認為是真的。

好,這首詩大家應該不難看懂。那麼我來說兩個字,鍊字也是為了「言近旨遠」,語言是不可信任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我們只要用隻言片語,然後透過隻言片語引發的你的理解、感悟,到達遠方對吧?那麼這隻言片語的選擇就很重要了,一個好的詩人要善於選用——我當然不是說我自己——我是說詩歌,要善於選用好的傳神的字,來使讀者透過這個字能夠到達遠方,那麼這就是好的用字。我們中國詩歌的創造特別重視這一點,所以你們在初中的教學裡面,老師經常讓我們揣摩詩歌裡的字詞,有吧?所以唐代的盧延讓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我要吟出一個字來,我把自己的鬍鬚都捻斷了,很苦,《苦吟》。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字,「搖」和「燃」,「君王搖馬三回頭,秋宮燃燈一夜心」。我自己感覺這個「搖」字用的還不錯。我們換一下字來感受一下,比如說「勒馬」,這個君王當然是唐玄宗,「勒馬」可以嗎?「勒馬」用力太重,發現了沒有?用力太重,就好像說我一定要回去看楊貴妃的墓,我不要走了,對不對?那「縱馬」呢?放馬跑,這樣就沒有感情了對不對,也不真實。「搖馬」,我自己用了「搖馬」之後覺得還可以。「搖馬」寫出了那種猶豫的狀態,你感覺到了沒有,這個韁繩不是緊繃的,他好像要勒,但是又是松,因為他要往前走。安史之亂,安祿山的大軍逼近長安,內憂外患,內憂是禍起蕭牆,太子逼位,對不對?被逼著往前走但是又不忍走,他的愛妃已經死了,所以「搖」就是韁繩是松的,但是他又要拉緊的那種感覺。並且「搖」這個字給人感覺有很多次,走走停停,有沒有感覺?所以就是要用一個字來傳達出豐富的意韻。比如說「秋宮燃燈一夜心」的「燃」字,改為「點燈」可以嗎?「點燈」好還是「燃燈」好?「燃燈」有種持續的狀態,「點燈」是個動作,「燃燈」是個狀態,是不是這種感覺?所以感覺到他好像一夜守著這個燈,在想著楊貴妃。「燃」這個字就把時間的長度寫了出來,大家體會一下,感受一下。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杜甫的《登高》,我們看他幾個字。比如說「無邊落木蕭蕭下」的「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來」,「潦倒新停濁酒杯」的「新」,這幾個字都特別好。為什麼杜甫是詩聖啊?他的詩歌有一種家國情懷,有一種忠愛之氣,大氣磅礴。中國文化,我們說陰陽學,所以中國的詩人都很喜歡陰的。就是假扮女性,用詞委婉,選一些小、弱、纖細的意象來寫,杜甫不是,哪怕經受了人生的痛苦,他依然那麼的壯闊。所以他要壯啊,不是哀傷是悲壯,擁有崇高的美學價值。好,那我們來看這個「下」字,我們來改一下。「落」,無邊落木蕭蕭落,當然和「落木」有些重複,意境也不好。那「飄」呢,飄零的「零」呢,「散」呢,飄散的「散」,都特別的不好,為什麼不好?沒有力量,太輕了。落木在飄,這落葉在飄,感覺好輕哦,對不對?「零」,「零」更輕。「散」,為什麼會散呢?就是風勢不定才會亂散嘛,對不對?為什麼「下」好啊,給人什麼感覺?排山倒海!你有感覺到嗎,跟那個「無邊」很對應吧,他看到的景象是非常壯闊遼遠的,然後無邊的落葉排山倒海的傾瀉而下,這種感覺,寫出了一種好像不可能發生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不太可能發生吧,只在張藝謀電影看過吧,(學生笑),所以我們說導演他也要拍出意境啊。強大的悲壯感,所以好的詩人他的用字很棒。再來看這個「木」字,為什麼不說落葉,「落木」就是落葉啊,難道樹木會掉下來嗎,不可能。為什麼不說落葉?「葉」字給人有潤澤沃若之感,有沒有感覺?葉子好像是綠色的,有沃若的感覺。「木」就有蕭瑟肅殺之感,對不對,所以配著這個「蕭蕭」就特別好,配著「無邊」就特別好,排山倒海的這種悲哀,這種悲壯,就壓迫著他的人生,就逼迫著他的一種悲劇性的人生體驗的升華,所以才有後面的萬裡悲秋,有感受吧?那麼再來看,「不盡長江滾滾來」,「流」呢,「流」根本配不上「不盡」對不對,太輕了,小溪流啊流。「淌」,「淌」就是慢慢的流,更不好。那「去」好不好?「去」還是比較好的,「去」什麼意思,離開的意思,「來」什麼意思,過來的意思。意思不太一樣,那都是長江在流嘛,為什麼「來」比「去」好?「來」,長江就與我有關,它壓迫著我而來。「去」,長江就跟我沒什麼關係了,你感覺到這一點沒有?所以杜甫感覺到長江,滾滾的、浩瀚的、無邊的、永遠的長江,向他逼迫過來,就感覺到天地壯闊,歷史永恆,人生渺小,孤獨悲哀,這就是「鍊字」,錘鍊,詩人要錘鍊!

我們再來看「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直接抒情啊,非常的艱難痛苦啊。「苦恨」,「苦」是非常的意思,「恨」是遺憾的意思、悲哀的意思,已經非常的悲哀了。那我的鬢角都是白髮,「繁霜鬢」像霜一樣的白髮。人生潦倒困頓,停下我的酒杯了。「新」字,告訴各位我覺得這個「新」字它很棒,這個「新」字太棒了!所以會讀詩的人和不會讀詩的人真的差很多。你不會讀詩的人,這樣讀過去,背下課下注解,然後老師要求我們背誦,我覺得好沒意思。會讀詩的人,樂於讀詩的人,你越品越有味道,你在品味的過程中,你就跟詩人的精神啊、氣脈啊相通了。你就感覺杜甫在你眼前,你就受他那種靈魂的激蕩。「新」是什麼意思?「新停濁酒杯」,「新」是剛剛的意思,我剛剛停下我的濁酒杯。為什麼是「剛剛」,各位?「剛剛」就證明了我之前一直在喝酒,沒有停,發現了沒有?那麼你就問問,他為什麼能一直喝酒呢,他都「百年多病」了,他都「繁霜鬢」了,他都「萬裡悲秋」這麼痛苦了,還有「常作客」,不是現在才作客啊,是一直漂泊啊,那麼痛苦啊。身體這麼不好的人,怎麼可以一直喝酒呢?我們就想,杜甫的精神苦痛一定遠大於他的肉體苦痛,他才要用酒來澆愁,所以一直喝,你發現了沒。那麼「新」又有什麼含義呢?「新停」就是我剛剛停,現在是停了,那麼這麼大的痛苦需要借酒澆愁,你為什麼又要停呢?因為百病壓身,「多病」,人生不是到了一種肉體不得已,無法承受的情況之下,他是不會停的。你懂得那種悲愴的感覺,那種悲愴就讓你感同身受,讓你知道杜甫,這樣的「乾坤一腐儒」,他把家國情懷、家國之事壓於一身的那樣一種痛苦。所以這就展現了一種肉體之痛和靈魂之痛的爭鬥,爭鬥之後的妥協,「新停」是妥協,這就是忠愛之情!當然我們還可以想,為什麼是濁酒不是清酒,不是淡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閨中少婦的愁必定是閒愁,李清照對不對。杜甫的愁是濃愁,「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澆滅這一生的濃愁。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鍊字真是有味道,要品字。關於「鍊字」,我們還知道一個典故,就是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話,這個「綠」字用的特別好。他一開始不是用這個「綠」字的,他說「春風又到江南岸」,「又到」沒什麼味道對不對?很客觀,講春風到了,改一改,「春風又過江南岸」,這個比較好,寫出了春風的一種流動性,一個時間過程。還不夠好,「春風又滿江南岸」,這個字更好,這個春風是無形之物,用「滿」就換為有形的形態了,就好像很飽滿,很多,可見。不僅如此,江南岸都是滿滿的春風,那種春光的氣象,已經很不錯了。還不夠好,「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是把春風寫到神了,春風是無色、無味的,無形附體的東西,它一到江南岸全部變綠了,這就是神來之筆,這就是神筆馬良,這就是畫龍點睛。

這要有生活經驗才能寫出這個字,我有體會。我在俄羅斯教過一年大學,就是孔子學院,也是教他們講中文,講中國文化。可是我很苦啊,因為我是南方人啊,我是廣東人,本來就沒見過多少次雪。到俄羅斯去,那麼冷,漫長的冬季啊。它的冬季大概是九個月吧,很可怕。並且越接近北極,極夜的現象越嚴重。所以當我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去上課,然後我上著上著出來天就黑了,(學生笑),早上接近中午天就黑了,你知道黑夜有多漫長嗎。並且我又沒有什麼朋友,深圳外事辦單派我一個人去,沒有什麼中國人,我就嚴重的失語啊,語言它可以交流感情嘛,可在那裡,在大學只能跟他們用英語交流,大半年沒有講過中文,所以我就很憂傷,差點得抑鬱症,真的差點得抑鬱症。我當時回來之後呢,我跟這邊老師交流,都不太會交流了。漫長的冬天,不見一點綠色,我又快失語了,所以我真是抑鬱。結果有一天,我那天一打開窗,一開窗,下面的整片樹林全綠了,就在一天之間,一夜之間,所以我那一刻才知道什麼叫「春風又綠江南岸」。就來了一陣春風,春天一下子就到來了,春天的到來是瞬間的事情,不是漸進的。這個給我的震撼很大,我說上帝的偉大的手啊,他一點染我們就迎來了春天。所以讀這個「春風又綠江南岸」,就是神來之筆,這特別好。

我們剛才分享了杜甫的鍊字,我們不如來做一個練習。杜甫,我選了這麼兩句不是所謂的名句,大家熟知度不是很高的,我們來練一下填字,看你填的這個字跟老杜的字來比誰好。「身輕一鳥()」填個動詞,然後「槍急萬人呼」。這兩句是描寫一個將軍的武功高超,說他身體輕健,像一隻鳥,然後他的武器,「槍急」非常急,萬人歡呼為他喝彩,填個動詞吧,(學生七嘴八舌)。跳躍的「躍」,疾風的「疾」是嗎,掠過去的「掠」是吧,我們就先採集這3個樣本。「躍」實際上是跳,一隻鳥跳過去,太輕了,太輕了吧,並且沒有把將軍的威武寫出來,好像是一個小孩子跳來跳去的。「疾」太沒有想像空間了,疾就是快,一隻鳥很快的飛過去,這個「疾」太實了它的留白不夠豐富。你說的什麼,掠過去的「掠」,「掠」肯定感覺太輕,「掠」是有速度感了,但它太輕了,浮光掠影。(學生說「騰」)你說「騰」,「騰」這個字也不夠好,「騰」有力量,但是「騰」是起飛的動作,給我們感覺單是起飛的動作。所以你怎麼都很難想到老杜那個字,這個字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用到這就會特別好,「身輕一鳥過」。(學生驚訝) 好不好?「一鳥過」,你想像一下……我們挑了很多同學的毛病,但老杜這個字你真的很難挑出毛病,沒毛病對不對,我們掌聲獻給老杜吧!(學生掌聲響起)


符碼


好了,下面我跟大家說一個很專業的內容,因為我昨天在備課的時候怕這個內容你們很難掌握,聽不懂,試試看。符碼,符碼英文叫Code,(學生驚訝)我們要藉助西方文藝理論的這個詞來講。我先把這個專業術語說出來,符碼。Code就是密碼,符碼,不同的文學理論可能有不同的叫法。那麼Cultural code,就是文化符碼。符碼是個符號,一個有固定意義指向的符號,那麼這個符號跟我們詩歌有什麼關係啊,我們先打一個問號。跟我們的「言近旨遠」又有什麼關係,跟「此岸」和「彼岸」有什麼關係啊,打一個問號。我們先來看大家很熟悉的一首詞《菩薩蠻》,這首詞大家很熟悉吧,因為什麼熟悉?《甄嬛傳》,《菩薩蠻》被劉歡譜曲成為片尾曲嘛。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好的,這首詞很明顯,大家說他寫一個什麼事件?是一個女子起床梳妝打扮的場景,「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是一種眉妝,就是畫眉的妝容。「金」是指唐代的婦女她們眉際裝飾的額黃,所以她畫了這個眉毛,眉際上的額黃忽隱忽現。「鬢雲欲度香腮雪」,他把這個鬢角比作雲,這個「雲」就有一種零亂的感覺,不是梳理得很規整,剛起床嘛。那「欲度」,「度」就是過渡,部分覆蓋過去,「香腮」就是她的腮,這個腮是香的,她還有昨夜的胭脂,像雪一樣白,粉嫩粉嫩的。所以這個女子應該是個貴婦,這個貴婦她「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說懶懶地起床,然後畫自己的蛾眉,「蛾眉」是說女子的眉毛細長像蠶蛾的觸鬚,這叫蛾眉。「弄妝梳洗遲」說她開始弄妝,「弄」就是很隨意了,很懶散,有點這個意思,很懶散的畫下妝容,她很晚才起床。「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結果女孩子呢大概就是畫完了,插上花,前面有銅鏡,後面再拿一面銅鏡,照著我鬢角上面,雲鬢上面的花。然後前後照一下,在前面的鏡子中來看到後面的鏡子反射出來的我的後面的髮型和花飾。「花面交相映」,所以美麗的花碰到美麗的臉呢,互相交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說她穿一個短襖,然後這個短襖上面貼著一雙鷓鴣。這樣大概是完成了梳妝打扮的過程,完成了臉上的妝容,還有服飾的挑選。

這簡直是靡靡之音,寫個女人化妝這有什麼好寫的,這大家都看不起啊,這也太不莊重了吧。跟杜甫的詩擺在一起,那種是家國情懷,忠愛之氣,這個是閨閣之中的兒女情長。當然詞跟詩不太一樣,我們說「詩莊詞媚」。「莊」是莊嚴的莊,「媚」是嫵媚的媚,詞跟詩不一樣,剛才送我進來的是蘇拉老師,蘇拉老師是寫詞的吧,流行歌的歌詞,相類似於古代的這種詞。所以我們要知道詞是什麼呢,詞是小體,是一種小的文體,在古代這樣認為。它不是那種莊重的文體,不是「詩言志」,也不是「文以載道」,詞的起源在哪裡呢?起源在文人墨客流連的一些歌館酒肆之中,在這裡喝酒,然後就要有一些文娛活動來助興。有一些藝伎、歌姬她們就來彈一些琵琶曲或者古箏曲,這些文人騷客有的是落魄的士子,他們又有一些文化素養,所以就為這些歌女來填一些詞,然後她們來唱,來製造一種娛樂生活。這本來是上不了臺面的,你要去夜總會和歌舞廳你爸爸媽媽都不讓你去,覺得這種場所怎麼可以去。那麼,溫庭筠寫在閨房中的一個女人的化妝,怎麼就成為千古名篇了,引爆了我們思考。並且我們又說,詩和詞除了態度不一樣,一「莊」一「媚」,用詞用句也不一樣。我前陣子也填了首歌詞,就是流行歌的歌詞,我就拿給蘇拉老師讓她幫我點評。蘇老師就點評說,有幾句詞寫的太深,其實我覺得我已經儘量通俗了,但她覺得還不夠通俗,她說通俗要到什麼程度呢,讓人一聽就知道在講什麼,所以她告訴我還要做修改,所以你看詞又要通俗。可是我們知道宋詞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在通俗裡面又有不通俗的地方。為什麼?我們來看一下,我先把別人的評論給大家展示一下,張惠言,清代學者,他看了這首《菩薩蠻》之後作了評論,他說這首詞「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用節節逆敘,此章從夢曉後領起。『懶起』二字,含後文情事;『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相信你是看不懂的,我幫你解釋一下,他說這首詞寫的不是一個閨中的少婦,寫的是一個男人。「此感士不遇」,什麼男人是「感士不遇」讀書人希望能夠得到他的上司或者皇帝的賞識,但是他不遇,他沒有得到賞識,這首詞借一個貴婦的形象來寫這個不遇的士子。他說篇法仿佛《長門賦》,我們知道《長門賦》是一篇騷體賦,他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他受託於漢武帝失寵的皇后叫陳阿嬌的百金的重託而寫的一篇賦文。《長門賦》裡邊寫的什麼呢,寫一個受到冷遇的妃子,君王許諾朝往而暮來,可是君王沒有實現他的諾言,沒有來臨幸她。所以她獨自徘徊,對愛的期盼對未來的遐想完全的落空,所以她登臺眺望君王行蹤,只看到浮雲四塞,天日窈冥,雷聲震響。她以為是皇帝的車輦,但是一切空空如煙。張惠言說這一首詞仿佛《長門賦》,「此章從夢曉後領起」,「『懶起』二字,含後文情事」,「『照花』 四句,《離騷》『初服』之意」,這裡你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回過頭來,我們看這首詞,這首詞它主要寫了一個女人在化妝的場景,這裡邊有很多的字詞讓我們聯想,比如「雙雙金鷓鴣」肯定是要表現一種成雙成對的愛暱。那麼她穿上一雙金鷓鴣的短襖,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她愛情甜如蜜,跟金鷓鴣一樣成雙成對;一種是反襯,就用一對鷓鴣來襯託我的夫君不愛我,就這個意思。那麼從詩歌來看,他到底是反襯還是同比,是反襯!為什麼呢?因為「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一點都不積極,發現這個沒有,化妝一點都不積極。古代講「女為悅己者容」,如果有人賞識,有賞識你的男子你要很興奮的要很陽光的很積極的化妝,而不是「弄妝」。懶懶散散的很晚才畫好了這個妝,可見「雙雙」就是一種反襯。那麼這裡邊為什麼要把一個女人的美寫到極致呢,寫眉妝,寫妝容,寫服飾呢。就是用來表現我這麼美可是你不愛我,這裡甚至用蛾眉來表現,我有長長的蛾眉,蛾眉是非常漂亮的眉毛。我還戴花,「花面交相映」,花襯託著我,你是不是可以產生聯想,這個蛾眉這個花是不是一種自喻,喻我有美好的才能和品性,可是卻無人賞識。

好,我們產生了這種聯想,這種聯想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我為什麼用「符碼」這個詞呢?就是它已經成了有固定意義的符號了,什麼叫有固定意義的符號,就是我們看到紅綠燈,紅燈亮起來了就不能走,這就是符號,它直接鎖定的意義就是不能走。綠燈亮起來就可以走,「紅燈停綠燈行」這個原材料紅綠燈和它的意義已經嫁接好了一種緊密的關係。我說的符碼,就是說看到蛾眉看到花就跟美好的才德嫁接起了一種緊密的關係,甚至這是一種直接嫁接,不需要思考的。好,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再看來,他說「『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好了,要說清這個意思就必須看《離騷》,《離騷》是屈原的作品。屈原的身世我們都知道,他是楚國的貴族,他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的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對外聯齊抗秦,可是他的主張沒有被楚懷王所任用,而被疏遠流放於沅湘之中。你看秦國大將白起攻破郢都之後,屈原是投汨羅而死的,相傳在端午節而死,所以現在端午是紀念屈原的。屈原留下了偉大的篇章《離騷》,他說「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下面我來解釋,說我披掛著江離和芷,這種香草披在身上,然後我把秋蘭這種香草把它做成繩索做成我衣服的佩帶。我早上要去採集土坡之上的木蘭,我晚上要去採集水中陸地上的宿莽,又披掛又從早到晚都去採花,難道屈原說自己是個採花大盜嗎,還是一個花痴?不是的。那寫這些是幹嘛,你們能意會到嗎,說我有這樣香草香花似的美好的品德楚懷王你為什麼看不到呢,自比對不對?然後屈原說「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那麼多的女人在嫉妒我,嫉妒我什麼,嫉妒我有美好的眉毛,她們為了要詆毀我,就「以善淫」來「謠諑謂餘」,製造我淫蕩不端的品行來詆毀誹謗我,說的是什麼?奸臣當道啊,都排擠我。同學們,從戰國時期你就可以發現,香草美人之喻從屈原開始就發端了。明明要寫臣與君的關係,他卻寫女與男的關係,其實這從中國的陰陽辯證哲學來講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常常說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以他有比附性,君是我臣的綱,夫是妻的綱,我就可以用夫妻來比君臣,懂我的意思嗎?有什麼我們說此岸和彼岸,因為有些話你不能明說,你不能說昏君啊昏君你不看重我,不能說奸臣當道奸臣當道都排擠我,我不可明說而要由此岸到達彼岸,怎麼從此岸到彼岸呢?用符碼!用文化符碼來從此岸到彼岸做一個跳躍的引申。所以你會發現屈原影響了溫庭筠等很多人的詩詞,所以落魄士子他們借著歌姬之口唱出的是自己的悲哀啊。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遇到了一個人老珠黃技藝仍在的琵琶女,白居易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可不「同是天涯淪落人」嘛。又比如說唐代的朱慶餘,他的《近試上張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看題目,我接近科舉考試了,我寫了這首詩,我來呈現給張籍,張籍當時任水部員外郎。這首詩叫什麼詩,叫行卷詩,就是說我還沒考試之前,我先寫詩讓考官或者跟考官相識的一些人讓他來看,我推銷我自己。他說昨天洞房花燭夜,紅燭點了一夜,等到了早上的時候,我作為一個兒媳婦要去拜見公婆。然後我就問我的夫君,說我畫的這個眉毛是否是當下最時興的眉毛,就是這些。你懂得了文化符碼你就知道這個是在問張籍,說我的才華你能否欣賞?「入時無」就是我入不入流,就是當下的科舉考試我能不能被你點中。

我們再來看,蘇軾的《赤壁賦》,他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赤壁賦》第一段最後兩句是寫得非常的高昂的,「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他變成了一隻仙鶴,飛翔出去了。然後第二段「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大家開心地去唱歌了。「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唱著這首歌,有一個吹洞簫的客人就幫他和歌,可是這個洞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這個和音是非常悲傷的,很奇怪,前一段在赤壁非常的高昂,在高昂的狀況下唱出來的一首歌,為什麼會落入悲傷的音調呢?文化符碼,懂了屈原我們就懂了蘇軾的這首歌,「桂」、「蘭」,香花美草出現了,在講我現在被貶黃州,可是我美好的品行,連同整個環境都是如此的美好(擊空明兮溯流光),我的一腔心意,美人吶你能否知曉?所以「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就是美人與我相隔天涯,不被寵愛。所以他的朋友聽到了這個看似快樂的歌曲裡邊的悲傷的音調,所以才有了這樣子的和音。這樣的和音使「嫠婦」,就是寡婦,都傷感哭泣,又是個符碼。寡婦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不被憐愛的臣子,被人遺棄和疏遠的士子。

並且還「舞幽壑之潛蛟」使深淵裡邊藏著的蛟龍舞蹈起來,「潛蛟」也是個符碼。這個大家是學過的,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嘛,直接「斯是陋室」就好了,幹嘛前面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為龍是符碼,我就是龍。因為我在我的陋室,就「惟吾德馨」了。所以蘇軾所寫的「潛蛟」是什麼意思你就應該懂了。

 

今天我們從鍊字甚至從文化符碼的角度來講我們東方美學下的語文世界,語文世界的「此」與「彼」的關係。我願意大家能夠成為有心人,去熱愛我們的母語,解讀我們的母語,成為真正的語文人,謝謝。(掌聲熱烈響起)

 

本文由語文月刊公眾號ID:yuwenyuekan 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文化符碼文化符碼
    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文化符碼」。「江南」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符碼。此時,桑園就成為一個「文化符碼」。再讀《詩經·小雅·白華》: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嘯歌傷懷,念彼碩人。樵彼桑薪,昂烘於煁,維彼碩人,實勞我心。鼓鍾於宮,聲聞於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
  • 人物神態描寫要講究「鍊字」
    從廣義的角度而言,這種字斟句酌就是我們說的"鍊字",很多語文老師認為只有古詩詞才談得上「鍊字」,其實不然,我們在描寫人物神態時,同樣講究「鍊字",其目的是突出人物特徵,再現人物精神。是「推"還是「敲"比如初中七年級語文課文《老王》中的「老王",楊絳先生在描寫「老王"的神態時,講究「鍊字"。
  • 《瘋狂猜成語》此彼是什麼成語 此彼的答案介紹
    導 讀 瘋狂猜成語此彼是什麼成語?
  •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轉眼之間,暑假就要結束了。鵝粉們還記得放假前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嗎?它們現在實現了嗎?而今天鵝會長給大家定下的小目標就是:如何搞定詩歌鑑賞中的鍊字題。鵝會長特意邀請到了語文名師齊霽老師,她不僅帶來了詩歌鑑賞的答題方法,還在文末為大家準備了福利哦!
  • Roger Dubuis羅傑杜彼 超越極限 引燃上海
    賓客們在此所經歷的不僅是一場盛大活動,更是一段超卓非凡的感官體驗,引領他們進入絕無僅有的情感世界。這段令人驚嘆的奇異旅程將帶領賓客前往品牌的非凡天地,領略前所未見的制表世界,從而享受一場不同凡響的旅程。近日,瑞士高級制表品牌羅傑杜彼於中國上海邀請品牌摯友共同度過一個奇妙震撼的「Excess Night」超越極限之夜。
  • 2019年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型之鍊字品析
    鍊字品析   題型闡釋:鍊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詩詞中用得精妙的字詞,具體包括思想情感和表達效果這兩類內容。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處」。   精題回放:   例1.
  • 王財貴:《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靈氣最新資訊,請點擊上方「百合書院」關注王財貴教授在北師大的這一場演講各位友人不妨花些時間來聽聽這場特殊的演講!這場講座我看過、聽過已經不下200遍,很多人以為我發瘋了!事實我並沒有發瘋,而且是頭腦更加清晰了,對教育、對生命有了更深刻認知! 《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這場講座改變了無數的家庭,無數的孩子,讓千千萬萬的兒童開始讀誦國學經典,讓無數家庭找到了教育的出路!你或許知道四書五經,知道傳統文化,但是可能您不知道讀誦經典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 語文高考複習——詩歌鑑賞之鍊字答題技巧
    考綱中對詩歌鑑賞是這樣要求的:①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而詩歌語言題一般出題的方式:一是鍊字、詩眼、鍊句。而本章節我們主要複習的知識點就是鍊字。那麼什麼是鍊字呢?一、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詩歌鍊字的那些事兒鍊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 此一時,彼一時,覺得是福還是禍?
    」想把這句名言改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這改了之後更加的適用於世事無常,此一時,彼一時,就在改之前與改之後的感覺了。正因為處於其間,難逃此劫。當局者迷,旁觀者輕。此有一時,彼有偶爾。且不可一視同仁。
  • 《成語玩命猜》此彼的答案是什麼
    導 讀 成語玩命猜此彼,答案是什麼?(打一成語) 成語玩命猜此彼答案是什麼? 答案:此起彼伏。
  • 何鶴:鍊字與詩詞創作
    清人沈德潛《說詩晬語》中說:「古人不廢鍊字法……」皆對鍊字而言。鍊字,即鍊句,是對字詞進行提煉和推敲,意在選擇最準確的詞來體現詩中豐富的內涵,這個詞往往就是「詩眼」。鍊字的目的是使詩語言美、形象活、意境深。鍊字是田園詩詞創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下面僅就自己就田園詩詞創作中字詞的提煉談點體會:所謂疊字,是指兩個相同的字重疊而成一個詞。
  • 掌握這三種詞,輕鬆應對詩歌鑑賞裡的「鍊字」
    在語文高考的詩歌鑑賞部分,常常會考查同學們「鍊字」的相關知識。有的同學覺得輕而易舉,可是對有些同學來說,卻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用這個字與用那個字」到底有什麼不同。鍊字,要說精深也並不精深,直白一點也就是遣詞造句。
  • 在古詩詞鑑賞中,如何答好鍊字題?老穆來支招
    具體問題如下:【1】何謂鍊字?【2】你能隨意列舉出一道中考鍊字題嗎?【3】鍊字題有哪些考試題型?【4】哪些字容易成為考察的對象?【5】鍊字題的解題方法有哪些?【6】作答鍊字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別再猶豫啦!快跟著穆老師學習吧!(一)何謂鍊字?鍊字,也叫煉詞,是指詩人根據內容及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出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
  • 符碼與元語言:媒介文本意義生成的符號學闡釋
    英國文化研究學派中,斯圖亞特·霍爾提出的「編碼-解碼」理論比較接近符碼這個概念。在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中,受眾有三種解碼方式,分別是:主導-霸權式解碼、協商式解碼、對抗式解碼。這樣,收到「呵呵」這個表情符號的聊天者下意識中就會將「呵呵」等同於「敷衍、心不在焉、無所謂」,兩者之間所存在的這樣一種轉換機制就叫符碼。         也可以說,符碼就是存在於社會傳播網絡中的意義結構,它為受眾提供了一種認知模式。約翰·費斯克對傳播符碼進行了細分[1]55-65,符碼對意義的控制主要側重於應用的社會維度,符號表意的首要環節是將有意義的符號進行符碼化。
  • 語文中,「指鹿為馬」和「約定俗成」有什麼區別?
    王潤和山水團扇語文有一項基本功,就是修改病句。但有些句子明顯有不合邏輯或者用詞不當的痕跡,卻不認定為病句,而這種用法往往是特例,不能模仿使用。語文既然是一門學科,關於它的學問,自然就是科學了。但是,語文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的地方是,生活,工作的每一個領域都要用到它!既然是科學,就要嚴謹,但是,它畢竟大量的在生活中應用,所以,過於的嚴謹就顯得刻板!所以,這門學科中國,嚴謹和寬泛就是一對矛盾!如何把握二者之間的「度」呢?
  • 小學生三分鐘語文演講主持詞
    語文演講主持稿1、(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女)讓我們共同走進多姿多彩的故事世界吧!敞開你的心扉,抒發你的情懷!(男)揚起你的風帆,展現你的風採! 下面有請某某同學為我們演講《》(女)大家掌聲歡迎(主持人帶頭鼓掌)2、(男)****同學演講的怎麼樣呢?
  • 高考古詩鑑賞題必考題型之鍊字題:鍊字題的命題角度及解答指津
    宋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說:「詩要鍊字,字者,眼也。」此話道出了詩歌鍊字的重要性。我國古代的詩歌從唐代開始就特別講究鍊字,鍊字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一大傳統。中國古代的詩論中,中國古代文人的逸事中,充斥著這方面的大量記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鑑賞詩歌中的鍊字也就成了詩歌鑑賞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鑑賞詩歌中的鍊字也就成了高考詩歌鑑賞題中的應有之意。
  •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中考語文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省略主語   例: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漁人)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佛印)臥右膝,詘右臂支船——《核舟記》   (我)還自揚州——《傷仲永
  • 小升初語文標點省略號用法歸納
    小升初語文考試關於標點符號用法——省略號的用法,後面附帶有練習題。   語文標點符號——省略號用法歸納:   1.表示說話的斷續。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認錯了。」 (莫泊桑《項鍊》)   2.表示列舉的省略。
  • 《鍊字、鍊句、煉意、鍊氣》閒談
    詩中描繪了一個荒廢行宮冷清寂寞的景象,表面上是對生活片段純客觀地記錄,人物刻畫極為簡略,但詩人在此中寄託的思想感情確是極為深沉的。此詩一、二兩句寫行宮廢置後荒涼的景象,詩人用「寂寞」來形容花紅就有深沉的含蘊:一是暗示青春少女曾在此寂寞空守,虛耗了青春歲月;二是暗示安史亂後,楊玉環、唐明皇臨階賞花的盛況已成過去,宮花寂寞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