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指南飲食禁忌

2020-12-23 百度經驗

糖尿病如今已成為廣泛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了。而治療糖尿病的根源卻不是降糖藥,而是管住患者的嘴,從飲食上下功夫,那麼糖尿病指南飲食該如何呢?

    糖    首先,關於糖。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人一點糖都不能碰,其實並不是。相關研究表明,人體吸收不同的碳水化合物速度是有差異的,儘管差異不大。換句話說,含糖的食物與澱粉相比消化速度差不多,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碳水化合物總量。所以即使是糖尿病人,在控制好了碳水化合物總量的情況下,是可以攝入一點單糖和葡萄糖的。

    維生素    最後,維生素對糖尿病人是非常必要的,由於維生素可以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多補充維生素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都能有很好地控制作用。最為簡單的就是多吃水果,除了日常常見的水果之外,還有一種植物果實對降血糖也極為有用。那就是原珍向天果,它擁有人參和銀杏的主要成份,對各類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針對糖尿病和三高。由於原珍向天果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增加血管彈性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也起到預防作用,如中風、老年痴呆、動脈硬化等,同時也降低了三高的發病機率。

     脂肪     其次,糖尿病食譜中,患者對脂肪的攝入也得特別留意。因為飽和脂肪酸對糖尿病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過多的攝入會導致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的產生。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儘量使用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油等植物種子油。儘管如此,不飽和脂肪酸雖然不如飽和脂肪酸危害大,但畢竟也是脂肪,食用也不能過量。

      注意事項      糖尿病人在餐後常會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這對病人不利。如果可以,進食之後可以喝一杯牛奶,能夠控制血糖的升高。

相關焦點

  • 糖尿病飲食禁忌 糖尿病吃哪些食物好
    在生活中,由於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很多人會出現一些疾病的問題,那麼關於糖尿病的問題,大家了解多少呢?糖尿病飲食禁忌是什麼?糖尿病吃哪些食物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糖尿病飲食禁忌一、低鈉高纖維素飲食高鈉飲食可增加血容量,誘發高血壓,增加心臟負擔,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糖尿病併發症。所以,糖尿病人應以低鈉飲食為宜,每日食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而可溶解的纖維素有利於改善脂肪、膽固醇和糖的代謝,並能減輕體重,可以適量多吃這類食物。
  • 糖尿病飲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什麼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有很多的食物是需要忌口的,而且糖尿病患者還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那麼為什麼會患上糖尿病?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是什麼呢?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糖尿病飲食禁忌一、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低鈉高纖維素飲食在發生糖尿病的時分我們就要從飲食中去改動。
  • 糖尿病吃什麼好 糖尿病的飲食有哪些禁忌
    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吃什麼東西可是一個很大的考題。很多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不可以吃的,或者是要少吃。否則的話可能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那麼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呢?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禁忌是什麼?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症狀?想要了解相關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飲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十大飲食雷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一定要控制好,否則會影響到病情。那麼你知道糖尿病飲食如何搭配嗎?你知道糖尿病吃什麼嗎?你知道糖尿病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十大飲食雷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糖尿病飲食八大禁忌千萬這樣吃
    糖尿病者除了某類人群有先天性的疾病誘發及遺傳性糖尿病,一般是和不良的飲食結構和日常的生活習慣造成的,糖尿病患者在非常的飲食是很有講究的,因為錯誤的飲食而容易導致自身的血糖升高,嚴重影響自身的健康,所以糖尿病的飲食禁忌一定要熟知。
  • 糖尿病飲食指南食譜
    1、糖尿病飲食指南食譜山藥小麥粥。原料:淮山藥60克,小麥60克,粳米30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至小麥爛即可。
  • 糖尿病飲食禁忌多!這6種食物,糖友遇到要少碰
    糖尿病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一些肥胖的中老年人,糖尿病的發病率相當高。糖尿病的發生與不良飲食有關,當患有糖尿病後,應該擺脫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注意一些飲食禁忌,調整好飲食結構才有助於穩定血糖。糖尿病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
  • 糖尿病飲食指南食譜表,每個糖友都適用!!!
    每個糖尿病人,不論病情輕重,不論是注射胰島素,還是用口服藥,都必須合理地控制飲食,所以每個糖尿病人最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飲食指南食譜表,這樣在保證營養的同時,也能做到與血糖君友好和平的相處。《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針對糖尿病人提出八大核心建議:1、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 糖尿病可以吃蜂蜜嗎 糖尿病飲食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患者是生活中較為多的一類人群,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日常的飲食要注意很多。關於糖尿病患者能否吃蜂蜜的問題一直都有疑問,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糖尿病可以吃蜂蜜嗎、糖尿病人飲食禁忌有哪些如何預防糖尿病。糖尿病人飲食禁忌糖尿病飲食禁忌之一:不宜飲酒酒精中的熱量比較高,而且酒精需要經肝臟代謝,長期飲酒會加重肝臟負擔,而且也容易令血脂升高。另外對於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空腹飲酒很容易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還是要少喝酒。
  • 糖尿病飲食控制指南
    參考文獻:[1]中國營養學會糖尿病營養工作組. 《中國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讀. 營養學報, 2017, 039(006):521-529.[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8, v.38(04):292-344.
  •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運動指南,每條都是乾貨
    都說糖尿病需要「管住嘴,邁開腿」到底怎麼管?怎麼邁?今天我們結合《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講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飲食篇1.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主食總攝入量的1/3每天攝入液態奶250~300ml酸奶應選不含蔗糖和蜂蜜的無糖酸奶大豆及堅果類共30~50g/d餐間零食可選淡堅果5.清淡飲食
  • 供卵試管嬰兒降調期間準媽媽飲食禁忌指南!
    試管嬰兒降調期間準媽媽飲食禁忌指南可以幫助大家避免飲食誤區,提高試管嬰兒降調成功率,那麼備孕期間不能吃什麼,有哪些禁忌呢?看看試管期間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吧!1、酸奶製品酸奶是由鮮牛奶發酵而成的,其中富含蛋白質、鈣和維生素。對那些因乳糖不耐受而無法享用牛奶的人來說,酸奶可以是個很好的選擇。
  • 糖尿病的飲食指南
    像糖尿病,高血壓這樣的慢病,飲食控制非常重要,如果飲食上不顧忌,很容易使血糖和血壓失控,加重健康損害,今天跟大家學習一下糖尿病患者應該在飲食上如何調整。魚肉易消化,適合老年和兒童糖尿病患者。蛋類含較高膽固醇,建議每天一個雞蛋為宜。b.植物性食物如大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豆固醇,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同樣屬於優質蛋白。每天應攝入大豆及豆製品25克,堅果30克左右。穀類食物250g:包括米,面等主食,主要提供糖類,產生能量。其次供給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
  • 2型糖尿病患者有這9大飲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維護非常重要,包括正規血糖監測,健康的飲食,合理的運動,同時還要留意是否導致有心臟疾病、眼科疾病等併發症的產生。控制體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關鍵。健康的飲食又是控制體重的關鍵,同時飲食健康也可以有效控制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攝入,從而幫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血壓。
  • 高血糖飲食的禁忌有哪些?
    持續的高血糖將引起糖尿病及一系列併發症。而高血糖飲食禁忌有很多,在此給出非常詳細齊全的回答。 下面來了解一下,高血糖飲食禁忌有哪些:雖然有很多食物宣稱是無糖食品,但是很多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型食物在轉化以後也會形成糖分(比如大米),被血液直接吸收,這樣一來必然會加重高血糖病情,甚至惡化至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多少水果?飲食需注意什麼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任何含有糖的食物都不能吃,平時只能吃一些粗糧。我們都知道很多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糖,那麼糖尿病患者還能吃水果嗎?每天吃多少水果合適?糖尿病患者飲食需注意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糖尿病腎病患者請注意,這4條飲食禁忌,千萬不要碰!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會很容易導致各種併發症的出現,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種很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而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想要防止腎臟繼續惡化,需要注意好日常的飲食,尤其以下4個飲食禁忌千萬要牢記。
  • 飲食+運動指南,糖尿病患者必備,滿滿都是乾貨
    目前,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到11.6%,糖尿病前期人群高達50.1%,換句話說,每兩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是糖尿病後備軍。I型糖尿病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糖尿病患者有很多美食不能吃。糖尿病不僅給生活帶來不便,還會給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其併發症高達100多種。
  • 醫生忠告:糖尿病患者,做好這六個飲食禁忌,輕鬆防治,降低血糖
    糖尿病是近些年高發的慢性病之一,也有人將其稱為「富貴病」!事實上,2型糖尿病的出現的確和飲食有一定關聯,特別是長期飲食不規律、喜歡高熱量的人群,不僅會造成肥胖出現,同時還會有胰島素抵抗、胰島功能下降等問題,最終發展為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美國新版膳食指南的幾個建議值得參考
    作者:糖覽天下《中華糖友》小糖醫生美國的居民膳食指南每5年更新一次,最新版(2020-2025年)剛剛發布。這份新的指南有什麼看點呢?與糖尿病患者有關的又有哪些看點呢?小糖今天給您解讀一下。1、關於酒精的限制美國的膳食指南是一個專家委員會回顧總結5年來的科學證據,並提出修改意見,然後由政府部門來完成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