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奶媽媽」全攻略,擠奶、儲奶、餵奶需注意哪些事項?乾貨收藏

2020-12-20 小評果快樂育兒

從懷孕、生娃到哺乳,職場媽媽必須有一段時間要離開工作崗位,待產休養餵娃。

但休完產假後,如果想要到回到公司上班,又不狠心給寶寶改喝奶粉,就需要做個「背奶媽媽」!才能兼顧工作,又堅持母乳餵養。

同事小紅自懷孕後,一直工作到去年10月份,等到肚子裡的孩子8個月大的時候,才休產假回家待產。

等到隔年的3月份,她就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做起「背奶媽媽」。一般中午下班後,老公會來接她回家奶娃、吃飯。

下午,她還會定時跑到廁所,用吸奶器將奶擠到奶瓶中,暫時先保存在公司冷藏冰箱中,等到晚上下班後再放入冰包中帶回家,作為寶寶第2天的「口糧」。

相比直接哺乳,「背奶」餵養的程序多了擠奶、儲奶、再餵奶3個環節。那麼,「背奶媽媽」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注意哪些事項,來保證母乳運轉餵哺的安全?

01一、擠奶

首先,要備好「背奶裝備」:吸奶器、無菌儲奶袋或消毒好的廣口玻璃瓶以及攜帶母乳的冰包。

其次,做好消毒準備工作:將吸奶器洗淨後拆分,放進消毒鍋,和要用的玻璃瓶一同消毒。消完毒後,分別用保鮮袋裝好。

最後,正式擠奶:媽媽可先用吸奶器或手將奶擠出奶,儲存在儲奶袋或者廣口玻璃瓶中,再在上面標好吸奶/擠奶時間,並立即存放到冰箱中保存。下班後再將母乳放進冰包拎回家。

注意:

①廣口玻璃瓶選擇直徑約在2~4cm,容積≥200毫升為佳。

②吸奶器有手動和電動;單邊和雙邊的,寶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③一般擠奶過程需要20~30分鐘,寶媽放鬆心情,有利於更快出奶。

02二、儲奶

儲奶前,要檢查這3點有沒有做好。

第1點,需要在儲奶袋或奶瓶上標明擠奶時間,如x年x月x日x時。

第2點,需要將儲奶袋或奶瓶中的空氣排出,減少母乳被汙染的機率。

第3點,用拇指和食指壓住夾鏈道,封緊儲奶袋或者用手旋緊奶瓶蓋。

儲奶時,根據母乳的保存時間選擇存放地點。

室溫(25℃),最長儲存時間4小時;冰箱冷藏室(4℃),最長儲存時間48小時;冰箱冷凍室(-20℃),最長儲存時間3個月。

注意:

㈠不要將新擠出的母乳擠到已冷凍的母乳裡,最好分開儲存。

㈡不要將母乳存放在冰箱的櫃門儲物格裡,因為那裡的溫度不穩定。

㈢不要將母乳和冰箱中的肉菜等物品放在一起,避免密封性不足感染變味。

(建議用玻璃瓶存儲母乳;或者選擇一個硬殼容器,存儲母乳,再放到冰箱;或者專門買一個小冰箱存放母乳。)

03三、餵奶

食用前,將冰箱冷藏或冷凍的母乳加熱至40℃左右,即可餵哺。

如果是冷藏的母乳,可以直接用以下3種方法加熱。如果是冷凍的母乳,則要先用冷藏室解凍,或者室溫解凍,或者溫水解凍,再按冷藏的方法加熱。

加熱的3種方法:

方法1:隔水燙熱法。把冷藏的母乳容器放進溫熱的水裡浸泡,期間不停搖晃容器,使母乳受熱均勻。或者用流動的溫熱水將母乳容器衝幾分鐘。

方法2:溫奶器加熱。將溫度設定在40℃,隔水加熱即可。

方法3:恆溫調奶器。將溫度設定在40℃,隔水加熱即可。

注意:

(1)不要煮奶或者微波爐熱奶,容易溫度太高破壞營養。

(2)已經解凍的母乳應存放在冰箱內冷藏,並於12小時內餵哺寶寶。

(3)一次沒吃完的母乳,不能再重新加熱、冷藏或冷凍,應直接丟棄。

綜上,「背奶媽媽」熟悉掌握以上擠奶、儲奶、餵奶的全套流程後,就能快速上手,輕鬆背奶啦!

【今日話題】:你做過「背奶媽媽」?歡迎在留言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上班、餵奶兩不誤,速看職場媽媽「背奶全攻略」!
    這其中的各種注意事項、步驟、技巧、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都分享給大家,一個字,真贊。比如這一條,吸奶器和收集瓶竟然不能擰緊,冰包是將母乳維持在15攝氏度,大家之前都沒注意過吧?下面請大家看文章。在探討如何實現順利背奶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寶寶需要媽媽背回多少奶」。是不是寶寶越大,媽媽需要背回的奶量越多?
  • 從背奶裝備到儲奶方法 背奶媽媽的實用手冊
    作為背奶一族,有好的背奶裝備是少不了,擠奶方法也是必須要學的,同時,還要學習該怎麼儲存奶水。每天早晚2趟、一周5個工作日、半年乃至一年的背奶,只為寶寶能吃到新鮮健康有營養的母乳,這期間的酸甜只有背奶媽媽自己知道。為讓背奶媽媽更輕鬆,小編特撰寫此技術貼,讓您輕鬆選擇適合自己的背奶裝備,同時掌握擠奶、存奶、溫奶的方法。
  • 上班不斷奶:這篇超全背奶攻略,職場媽媽必須收藏
    其實,很多媽媽在產假快結束時都會有各種擔憂:放不下懷裡的娃娃、孩子不接受奶瓶、奶水儲存等成為背奶媽媽後會遇到的問題。 今天,軒媽整理出一份最實用的背奶攻略,為上班族媽媽支招!
  • 產後上班的背奶寶典,母乳媽媽必須收藏
    擠奶找不到地方》《過安檢被蜀黍攔截,並要求「先來一口」》《可怕!某司上演被20名同事圍觀擠奶》《關於背奶,這些崩潰你不得不知》這些「震驚體」「辛酸史」;朋友圈也是一大片「餵奶囧事翻車現場」;個人籤名,也漸漸從「今天也要加油鴨」,變成「我!太!難!了!」
  • 「背奶媽媽」全攻略,純乾貨,值得收藏
    如何對母乳進行科學收集、儲存和使用,是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2017年母乳餵養醫學會(ABM)還對足月兒居家母乳儲存臨床指南進行了新修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居家母乳儲備」的知識。(一)媽媽準備1. 擠奶前洗手,但不需要格外手消毒。擠奶前洗手的目的,等同於「飯前洗手」。不建議經常使用殺菌功能肥皂或消毒液,因為長期使用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正常菌群。
  • 職場媽媽背奶全攻略:如何做到工作、母乳兩不誤?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職場媽媽如何餵奶的文章。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的困難在哪? 母乳餵養需要媽媽堅定的信念,需要孩子爸爸的關愛和幫助,需要整個家庭的配合,還需要全社會各層面的支持。 既要做上班族,又要做背奶族! 背奶,你準備好了嗎?
  • 年輕媽媽「背奶一族」 帶擠奶袋在廁所擠奶
    不少工作單位、公共場所缺乏母嬰室,成為阻礙母乳餵養的一大原因,相關人士呼籲——  請給媽媽們餵奶留點空間  本報訊(記者 匡春林 實習生 杜宇真)餵奶還是不喂,這是個問題。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記者從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了解到,儘管近年來長沙新手媽媽們的母乳餵養率在逐年提升,但因為缺乏專門的母乳餵養場所、工作單位缺乏相應的人性關愛舉措,一些媽媽最終無奈放棄了母乳餵養,個別媽媽則不得不成為「背奶一族」,在工作間隙爭分奪秒擠奶儲存。
  • [媽媽吐槽團]背奶媽媽的痛 躲衛生間擠奶好心酸
    好吧,我都忍了,因為剛生完孩子,很難找到新工作,等寶寶一歲,斷了奶,我再找新工作吧。-_-#3、寶媽「蔻蔻」吐槽:因為偷懶 差點堵奶蔻蔻母乳餵養到寶寶一歲半,曾經也是個背奶媽媽,因為公司有母乳室,對母乳媽媽也都很尊重,所以沒有像前面媽媽那樣的窘迫。
  • 背奶媽媽必備的5個技能,輕鬆背奶不是夢,超強幹貨快收藏
    由於大多數媽咪在參加工作後,餵養時間受到限制,所以科學的背奶方式可以讓職場上的媽咪不必為寶寶的吃奶問題而擔憂,上班時間好好工作,生活中可以做個母乳餵養的好媽媽,孩子工作兩不誤。那科學的背奶步驟都有哪些呢?
  • 職場背奶媽媽手冊
    2.物品的準備a乳墊,可以幫助吸收兩次擠奶之間和擠奶時漏出來的奶水,可以購買一次性乳墊或者是布制的乳墊,避免工作時,衣服弄溼的尷尬,b哺乳內衣,彈性舒適包容性好的內衣可以很好的預防乳房的下垂,也可以避免過緊的從而預防乳腺炎的發生,c儲奶瓶和儲奶袋的選擇,要選擇食品級的,不含BPA的,可以密封蓋緊的硬質塑料瓶或者玻璃瓶都可以用來儲存母乳。
  • 麻辣探:「背奶媽媽」會議室擠奶 剛脫衣服同事闖入
    現如今,職場中的母乳媽媽越來越多,由於產假較短,許多女性迫於現實不得不返回職場,但是她們有著給自己寶寶最好營養的決心和毅力,於是走上了「背奶」道路。她們每天上班,還要擠奶存好背回家餵孩子。其中的辛苦,只有她們自己才能體會。
  • 職場媽媽要了解的事情?儲奶袋分享/建議收藏!
    對於我們餵母乳的媽媽們來說儲奶袋可以說是一個必備的物品,特別是產後很快進入職場的「背奶媽媽一族」和奶量很多經常性漲奶、堵奶的媽媽們會更加需要儲奶袋,我當初也是背奶一族,我在我的寶寶還沒有斷奶的時候就開始回到之前的工作崗位開始上班了,然後每天白天把母乳吸出來,然後合理儲存好,然後帶回家給孩子吃,畢竟對寶寶來說母乳才是最天然、營養的糧食,今天來聊聊背奶一族媽媽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吧,順便給大家分享我當初用過的那些儲奶袋
  • 張歆藝定6個鬧鐘提醒母乳餵養,選好儲奶袋,讓媽媽的愛一直新鮮
    母乳媽媽中有一個群體,叫背奶媽媽。不能陪在寶寶身邊,但是堅持母乳餵養。只能把母乳吸出來,放到儲奶袋裡冷藏或者冷凍,回頭再給寶寶喝。背奶媽媽的辛苦,連女明星也逃不過。張歆藝就在微博分享了她的背奶經驗。張歆藝說,給孩子背奶非常辛苦。成為移動的奶瓶之後,終於體會了當母親的艱辛。為了保持充沛的產奶,張歆藝手機上定了很多鬧鐘,相隔時間1到4個小時不等。不斷堅持餵奶,不斷想辦法加速產奶,好把多餘的母乳放到儲奶袋裡存起來,確實很吃力。
  • 母乳儲存乾貨支招!背奶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啦!
    最近有很多媽媽給多媽留言,說產假要結束了,要當一個合格的背奶媽媽,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儲存母乳嗎? 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個背奶媽媽上班時母乳應該如何儲存吧~ 母乳儲存有哪些工具? 1、儲奶袋 儲奶袋用起來很方便,常見的規格有100ml、150ml、200ml,寶媽們可以根據寶寶日常的奶量來選擇合適的大小。
  • 很實用的上班族媽媽背奶攻略
    背奶已經兩個月了,想分享下背奶攻略給新手媽媽和即將回歸職場的媽咪們一些有用的經驗。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雙邊吸奶器+集奶器我個人推薦前期使用雙邊,省時吸奶效率高,上班族媽媽擠奶時間很寶貴,加上工作壓力大,儘可能的又快吸的又多,雙邊能同時刺激奶陣,提高泌乳量。
  • 職場「背奶媽媽」需看:吸奶器你真的會用嗎?三個常見誤區要知曉
    很多人當了媽之後,就要面臨一個問題,在給孩子餵奶的過程中,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用手擠奶,還是用吸奶器呢?這讓很多寶媽犯了愁。到底是擠奶還是用擠奶器,寶媽猶豫不決姍姍家裡的寶寶九個月大了,覺得應該是時候自己回歸於職場了,但是經常給孩子餵奶,總是走不開。
  • 職場「背奶媽媽」需看:吸奶器你真的會用嗎?三個常見誤區要知曉
    ,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用手擠奶,還是用吸奶器呢?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吸奶器的背奶寶媽,就可以看看以下這些乾貨。這種情況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好事,但是每天頻繁餵奶,就會導致寶媽很容易漲奶手動款吸奶器更平價一些,出門攜帶也會更方便,隨時使用隨時拿出來就可以了,注意使用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 一位職場媽媽的三十而已,背不了孩子,就「背奶」吧
    相比休產假時的餵奶,很多職場媽媽可能更關心的是休完產假復工後,如何給孩子備奶和「背奶」。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重返職場後的「背奶」之路和心得。將消毒烘乾好的奶瓶、喇叭罩用乾淨的儲物袋裝好,和吸奶器、冰袋、存奶袋一併裝入背奶包中
  • 你還在為背奶發愁嗎?「背奶媽媽」全攻略,純經驗、乾貨,請收藏
    產假結束後,每一個媽媽都要面臨家庭和工作的抉擇。背奶媽媽是一個溫暖又無奈的職業,為了工作不得不重返職場,為了孩子的口糧,不得不成為無數背奶媽媽中的一員;日常的吸奶場所,從儲藏間到辦公室,偶爾還需要躲在廁所。分享一下我的背奶心得,給新手媽媽一個參考,希望能幫到即將重返職場的你。
  • 有一種「母乳餵養」叫「背奶媽媽」,選好儲奶袋,讓愛一直新鮮
    導語:有一種媽媽叫背奶媽媽。雖然不能和寶寶在一起,但堅持母乳餵養。 那麼,如何選擇儲奶袋呢? 最後,注意觀察下密封條和剪切線之間的距離。如果離得太近,倒奶的時候,手很容易接觸到袋子內部,帶進去細菌。,擠完奶後撕開儲奶袋的密封條,注意不要用手碰到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