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雕可謂源遠流長,由此甚至發展出了華夏民族所獨有的玉文化。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根據孔子和孟子的理論總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實際上指的是玉的色澤、紋理、質地、硬度、韌性五個特性。古人根據玉石的特點與人文背景的結合,在後來製作的玉器中,完美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傳統玉雕題材都包含著吉祥的寓意與美好的祝願。
古時「六器」,
又稱「六瑞」,即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種玉器。
六器主要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法器,《周禮.春秋.大宗伯》曾記載:「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是為「六器」。
這也告訴了我們玉器最早的作用,就是用於禮儀和祭祀,後來逐步走下神壇,成為佩戴的物品,因為玉有著與天地神靈溝通的能力,古人相信,佩玉是可以闢邪祈福,降妖除魔的。
一、選擇玉用於做闢邪護身符的背景
闢邪是一種傳統的玉器題材,「護身符」是一種西方文化的說法,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護身符」就是我們的玉闢邪。我們是農耕社會,從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社會,農耕文明的意識形態對所有的人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和願望。玉石由石而生,脫胎於石,在萬物之中凝結鑄造自己獨特的品格和質地,將自己與普通石頭遠遠的區別開來,受人推崇與膜拜,被人珍視所收藏。
古人歷來信奉「玉可闢邪」,用玉作為與天地神仙溝通的禮具幾乎與中華悠久的文化傳統時間一樣久遠;由於玉石的結構特殊,所謂的溫潤就是因為玉的結構構造不同於其他礦物質,其折射的光線和反射弧不同,給人以溫潤的視覺感應。
相傳玉在夜晚能發出的奇特的光澤,可以驅妖闢邪,益壽保身,特別是它的特殊稀缺性,在遠古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只能作為歷代皇室貴族的珍藏和佩綴,作為權力和特權的象徵,即使死後也要隨其一同入葬;而這些習俗,都反映著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祝願與美好嚮往、也代表著中國的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現象。
二、玉質闢邪護身符產生的時間
古人在治玉的過程中,早期的玉器圖形都是根據眼中所能觀察到的宇宙萬象進行模仿和創造,譬如紅山文化中出現的勾雲型佩,良渚文化和龍山文化中出現的玉璧,玉琮等等,還有早期用於禮天祭祀的六瑞,幾乎都是現實生活中沒有,但是根據「神」的旨意創造出來的。紅山文化的豬龍、龜、石家河文化的鷹、虎,還有其他各地出土的各種動物形制的片雕、圓雕都是以神似型不同的外觀存在。
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模擬人形或者動物形態的玉器開始出現,各地祭祀中人形的玉器和圓雕的動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可能就是祭祀活動中的一種儀式或象徵物品。
到了戰漢以後,玉器作為配飾使用,器形的選擇和寓意也開始多樣化了起來,生活化和實用器開始普及,晉唐以後,玉器進入官員士大夫和富裕的消費階層,玉器的製造也從神似,王用走入民間,民俗的內容開始出現,在髮簪、玉梳背上都可以看到。到了遼、金、元時期各地出土的各種龜蓮題材的玉雕製品,就是雕龜於蓮葉之上。既有濃重的民俗意味,也具有遊牧民族的生活情趣,龜有長壽之意,也是一種重要的祥瑞之物。
宋代開始大量出現的蓮花童子,將喜慶、祥和的玉器吉祥圖案與心中期盼的嚮往生活祝願結合在一起,得到上自帝王下至普通市民階層的普遍青睞蓮,用蓮花和童子合在一起,表示連連得子,也是戰爭時期,對人口需求的真實反映。也是文人社會開始將人文的情懷逐步與生活的願望結合在一起的直接體現。
到了明代後期,在玉器雕琢上民俗寓意開始佔據主流的創作思想,玉工治玉往往採用一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案紋飾,這樣的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對清代玉器製作有很大的影響。
清代玉器的吉祥圖案有仙人、佛像、動物、植物,有的還點綴著祿、壽、福、吉祥、雙喜等文字。
三、玉質闢邪護身符的主要功效
歷朝歷代玉雕的圖案有很多種,而每一個圖案的寓意也各有所不同,在玉雕的圖案和器形當中,我們能根據他所雕刻的紋飾和花樣,深刻的理會到古玉的傳承文化內涵,歷朝歷代的人們通過對玉雕上的動物,植物,山水,人物,神話傳說以及各種組合的圖案,通過諧音、嫁接、比喻、象徵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法,賦予這些玉器以美好的願望、追求、寄託和嚮往,佩戴在身上,相信可以保佑子女健康平安,闢邪降妖,保佑佩戴者萬事如意。
早期在江蘇文物商店購買的清代喜字提攜
清代玉器中吉祥類圖案的大量出現、流行,實際上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人們希望藉助於玉器來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嚮往與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態。例如當時的花片中帶寶瓶或花瓶,都是寓意平安,吉祥的寓意。
四、玉制闢邪護身符的種類
我這段時間專門寫過十二生肖玉器和闢邪代表,其實十二生肖只是一個縮影,所有的動物型玉雕都有十二生肖的寓意和代表,就是顯示闢兇闢邪,降妖伏魔。
玉雕的闢邪種類有很多種,以動物為主,以人物為主或者有特定的圖案寓意的,還有的是一種組合,譬如動物與植物的組合「松鼠葡萄」「一葉禪鳴」「靈猴獻壽」等等題材,不甚枚舉。但是民間存世量最大的,也就是今天我們就說一說玉器雕刻的器皿中,以植物為主要特徵的寓意分別是代表著什麼?相信您看完這篇文章,你再看見別人佩戴的物品可以一眼分明的說出含義,對有些以前不懂得玉器也能了解古人製作的初衷。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玉文化,包含的內容和說法太多太多,不是簡單的一篇文章就可以概括說清的,如果這一篇的點擊量不錯,我就把動物類和其他題材再寫一篇,如果大家不感興趣,這一篇也可能會讓你對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化刮目相看。
根據玉雕的題材,今天把植物類的主要代表物品做一個說明,大家不妨根據自己的藏品情況來看看適合自己的寓意;或者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五、玉質闢邪護身符的植物類含義解讀
植物類的器皿有很多種,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解讀一下,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創意,
葫蘆: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學家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但這並不代表中國人種植、食用、使用葫蘆的歷史只有7000年。在《詩經》中,葫蘆有多種叫法,《邶風》云: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衛風》云:齒如瓠犀。《豳風》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
這其中的「匏(páo)」、「瓠(hù)」、「壺」、「甘瓠」均指葫蘆。
百姓用的是諧音,寓意「福祿」,雕葫蘆和小獸(壽)為福祿壽的意思。中國至少有20多個民族崇拜葫蘆,並有相關神話流傳。
葫蘆也有多子多福,萬代盤長,福緣深厚,福滿乾坤的含義。我們熟知的「葫蘆娃」也是一種多子多孫的繁殖象徵。
壽桃:壽桃是中國神話中可使人延年益壽的桃子,王母娘娘的仙桃,設蟠桃會款待群仙,所以一般習俗用桃來做慶壽的物品,食之能長命百歲。
《王貞農書》認為桃為「五木之精」,驅邪必自扶正,用桃祝壽也就有了祝頌的意思了。同樣,桃是長壽果,用玉制桃,贈送老人,佩帶能長壽,生活甜甜密密。
如果玉器中與靈猴一起,寓意靈猴獻壽。
和田玉壽桃掛件
樹葉:雕刻題材中經常出現葉子與蟬鳴在一起,「葉」諧音為「夜」,「鳴」諧音同「名」,兩者巧妙的搭配在一起,就是一夜成名之意。
代表著勃勃生機,開枝散葉,用來代表結婚生子,子孫滿堂,在傳統文化中就是祈求家族興旺,意喻生命之樹長青;姑娘佩戴樹葉,永遠青春美麗,同時女性佩戴更為凸顯出自己優雅、嬌柔的一面,金枝玉葉是對女子身份的肯定,它也是高貴身份的一種象徵。老人佩帶樹葉,精神飽滿,更有活力。又與「事業」諧音,寓意事業發達旺盛,步步高升,事業更上層樓。
筆者收藏的明髮簪花葉片
梅花: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令人意志奮發,也是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和喜鵲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用梅花製成的花佩種類數不勝數。
和田白玉梅花玉佩
玉米:因為它內含多粒的形象,被取寓意為「多子多福」。玉米是迎著太陽生長的農作物,它在經歷長時間的孕育後,長出一顆顆飽滿的玉米籽。掀開表皮,我們可以看見玉米的內部構造是很有規律的排列的,一個玉米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玉米籽。而我們民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多子多福」,所以玉米籽填充滿了整個玉米杆,寓意著子孫滿堂。玉米又象徵著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碩果纍纍。人們認為佩戴玉米,可以達到金玉滿堂,招財進寶的作用。
蓮荷:寓意出淤泥而不染,代表著清廉純淨,荷葉高潔品質也可比喻為官者的清正廉潔,寓意仕途順暢,廉正愛民。寓意夫妻和睦,民間風俗中,互贈荷葉飾品的寓意二人情深意濃,永結同心。同時代表連年有餘,魚戲蓮葉間的景象取材於自然,簡單明了,代表年年有餘。如果蓮與梅花在一起表示和和美美,如果蓮與鯉魚在一起表示連年有餘,如果蓮與桂花在一起表示連生貴子,如果是一對蓮蓬就表示並蒂同心。
牡丹: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端麗嫵媚,雍容華貴,色、香、韻集美一身,「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國色天香」「花開富貴」寓意繁榮昌盛,幸福和平。富貴牡丹,與瓶子一起寓意富貴平安。
蘭花:蘭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具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的特點,在古代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李白有詩讚雲「幽蘭香飄遠,蕙草留芳根」。而且玉雕蘭花在很早的時期就出現了,它的造型別致、清麗脫俗,深受人們的喜歡。《孔子家語》有云: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勞而改節。蘭花,不管是生在哪裡,都會芬芳自香,環境的惡劣,無人的欣賞,這些都是不是重要的。蘭花為美好、高潔、純潔、賢德、俊雅之類的象徵,因為蘭花品質高潔,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稱。君子,不管處於何種環境,內交外困也罷,高位大權也好,都會潔身自好,不會丟掉自己的品行,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才是君子的風範,如同高貴的蘭花一般,不受外界的環境影響,只受內心的準則牽引。與桂花一起寓意蘭桂齊芳,即子孫優秀的意思。
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這是宋代的蘇軾寫的《於潛僧綠筠軒》,字詞間所表達出的對竹子的喜愛一覽無遺。竹子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是能屈能伸,百折不撓的象徵。自古以來竹子就被人們稱為 "花中四君子 "之一,集精神與品格於一身,它中通外直,柔中帶剛,帶給人內心的寧靜和坦然。玉雕中竹題材的寓意?平安竹,富貴竹。
竹報平安或節節高,竹青翠挺拔,奇姿出眾,四時常茂,寓蓬勃向上,志高萬丈,步步高升。由於竹子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規律,展示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和剛直不阿的正氣。節節高寓意多種,竹子節節高的生長規律,有著無限的空間,就好像人的能力可以無限的發展,人一天比一天有進步,就好比人們的生活,一天過得比一天好。而竹子枝繁葉茂、一節比一節高的特徵,象徵著學業有成、事業蒸蒸日上、前程似錦,送給學子以及成功人士是非常適合的,也是「君子」美譽,竹報平安、節節高升,掛在胸前就是胸有成竹,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以植物和水果,瓜疏的器形製作的仿生物品,我們統稱為植物類,例如辣椒,寓意紅紅火火,茄子代表又長又瘦,就是長壽了,而南瓜代表金窩福窩,富貴的意思,蓮藕寓意路路通,象徵路路暢通、財源廣進、連生貴子等,麥穗代表歲歲平安等等,不要覺得太簡單和直白,這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基因,它產生於這塊土地,孕育成最偉大的中華文明,所有的美好期盼,美好祝願,都是從這一塊塊小小的玉佩中延續下來的。
六、結束語
千百年來,我們的文明就像這每一塊玉佩飾品,經過風吹浪打,經過雨雪衝涮,能夠延續拓展五千餘年,一定是有著其特殊的含義,玉是中華文化中可以看見的實體物質,玉的傳說和典故多為人們的信仰、通過從民間傳說、動植物的諧音和暗喻等器形的製作流傳,可以看出玉器的寓意與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水乳交融,獨成一統,一方面賦予深遠的玉器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和嚮往。
本文由玉見沈華獨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其中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