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減員」系誤解:2.5萬人轉崗 子公司還在招人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4月3日,碧桂園集團召開了雲直播月度管理會議,管理層將2020年定位為全周期綜合競爭力提升年,將致力於成本力、產品力、服務力和科技力全面提升。總裁莫斌提到了企業始終保持活力的秘訣,即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不斷根據環境變化調整提升。

回顧上周碧桂園發布的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淨利潤約612.0億元,同比增長26.1%。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增速均排在行業前列。

除了亮眼的業績,業界還非常關注企業的人事管理。在本次高管會上,碧桂園表示將在培訓培養、優勝劣汰並賦予更大的平臺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讓真正優秀的人能夠脫穎而出。

裁員3萬人系誤解 旗下子公司還在招人

碧桂園年報中有一個數字引起了記者關注,2019年底員工數同比上年末減少約2.9萬人。據內部人士透露,這並非市場傳言的「裁員」,主要是「集團將部分輔助性、勞動密集型崗位(如案場服務、保安、保潔)重新定位,以市場化的方式為集團提供服務,以有效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這部分同事相當於轉崗,大約2.5萬人」。

另外,隨著企業業務領域的多元化,部分業務出現人員調整,而部分子公司還在招人,「為適應業務領域的多元拓展,集團和區域很多優秀同事調崗去了子公司」。數據顯示,2019年子公司增加了約7600人,其中博智林就增加了5657人。

博智林是碧桂園旗下的機器人公司,項目自2018年7月啟動建設以來,重點聚焦建築機器人的研發、製造與應用。目前在研建築機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

機器人項目需要大量研發團隊,據悉在成立的一年半時間內,就引進了超過兩千人的研發團隊,其中博士、碩士佔比超過31%,已經構建起7大研究院和2大事業部,圍繞著智慧建造各個方面,從研發到工廠已經有6000多名員工。

總體來看,2019年員工有進有出,真實波動比例只有3.9%,屬於行業正常範疇,並且今年碧桂園也有招聘畢業生的計劃。

內部人士表示,碧桂園一直進行內部管理上的改革,試圖通過權責下放、精簡業務流程、提高人均效能和加強人才培養等方式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碧桂園「自我變革」:調整架構提升效率

人員調整背後是碧桂園組織架構調整的大背景。根據公開資料,年初碧桂園為了推動「總部精幹高效和區域做優做強」,宣布進行至少16項組織架構調整,對超過29個區域進行合併。

此次調整涉及總部組織架構和區域劃分兩個層面。總部層面將投策策劃、設計管理兩個核心中心合併,成立投資策劃中心;區域層面,則將部分業務規模偏小的、地域鄰近的區域進行整合。

事實上,組織變革從2019年初就開始了。當時碧桂園對功能交疊的部門進行了整合,目的是使投策、財務、營銷、成本、行政等重要業務板塊效率更高,流程更精簡。11月,公司又下發文件,對2020年營銷架構及職能進行調整,從區域營銷管理部層面,將「前策產品板塊」、「市場策略板塊」、「營銷事務板塊」三大板塊,合併調整為 「營銷支持板塊」。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是行業老大進行的「自我變革」。集團總裁莫斌在這次雲直播月度管理會議上說出了碧桂園架構調整的大背景,「隨著行業開始進入存量時代,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碧桂園順應行業發展大勢,在2018年下半年提出實行『行穩致遠』戰略,從提升全周期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從產品、組織等方面進行主動創新和變革,向管理要效益,激發企業內部改革動力」。

莫斌表示,調整不是「拍腦袋 」的決定,是「有的放矢」地打造企業內部的叢林生態。是針對企業管理運營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主動地自我修正。

從2019年的銷售增長、債務控制、資金回籠、已經盈利能力等指標來看,碧桂園的舉措是成功的。

2019年碧桂園銷售額大幅領先行業第二的萬科,權益銷售去化率 72%,累計回款率達 96%,較2018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報告期內,碧桂園淨借貸比率較2018年同比下降3.3百分點,僅為46.3%。

在頭部房企中碧桂園負債率處在較低的水平,目前TOP5房企中除了保利之外都披露了業績數據。碧桂園淨負債率僅高於萬科,而大大低於恆大和融創,後兩者分別高達159.3%和172.3%。

碧桂園也是這四家頭部房企中帳面最充裕的,可動用現金餘額約2683.5億元,現金短債比達2.3倍,短期償債無憂。排第二的萬科現金為1597.39億元,現金短債比也只有1.68倍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增速高於收入增速,但淨利率幾乎未變,維持在 12.6%,顯示了良好的費用管控能力。

根據莫斌的觀點,未來的區域整合還要進一步思考區域做強做優的問題,會以年化回報和利潤總額為考核,而不再以規模論英雄。「未來碧桂園還有可能會根據市場、內部管理的需要進行細分,然後聚焦深耕、提高效能。另外,總部的精幹高效還要繼續進行。總部要向自己開炮,不斷提昇平臺效率,給區域起好示範帶頭作用。」

房地產進入下半場,頭部房企增速紛紛放緩之際,碧桂園率先「自我變革」,進行架構調整,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日後的健康發展做鋪墊。

相關焦點

  • 碧桂園回應減員:大部分是轉崗 將繼續招聘5500人
    25日,碧桂園集團在線上舉行2020年中期業績溝通會。圖片來源:碧桂園集團  中新廣東新聞8月26日電 (記者 許青青)碧桂園集團25日在線上舉行2020年中期業績溝通會並披露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碧桂園上半年合計實現總營業收入約為1849.6億元,毛利潤448.9億元,淨利潤約為219.3億元。全職僱員較去年減少了約1.4萬人。
  • 碧桂園精簡近3萬人 時代中國優化37%
    碧桂園精簡近3萬人時代中國優化37%人力資源是行業風向標。當一個行業蒸蒸日上,企業大幹快上,不斷招兵買馬,薪資水漲船高,不斷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形成良性循環。反之,當一家企業開始以「優化」等手段減員,甚至是變相裁員,那麼這家企業可能正在走下坡路,如果全行業如此,至少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行業的危機。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
  • 碧桂園回應人員減少:一半是剝離主業轉崗,擬新招5500人
    上半年,碧桂園也繼續維持良好的財務指標。截至6月30日,碧桂園有息負債總額下降至3420.4億元,相較2019年末下降了7.5%。公司帳面可動用現金餘額達2055.2億元,另有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3288.1億元,資金保障充足。
  • 兗礦在未來三年將減員2萬人 佔員工總數近兩成
    近觀兗礦裁員   煤炭行業正處嚴冬,減產裁員勢在必行,但裁員歷來是國企最頭疼的問題,行業龍頭兗礦集團怎樣做到三年裁員2萬,佔員工總數近兩成   春節前夕,兗礦內部文件《關於2016年減員增效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流傳出來,兗礦在未來三年內將減員2萬人,僅2016年就將減員6500人以上。
  • 碧桂園人員結構進一步優化 下半年新業務板塊計劃招聘逾3500人
    來源:新浪財經8月25日下午,碧桂園集團召開2020年中期業績會。碧桂園集團總裁、執行董事莫斌,常務副總裁程光煜,財務長、副總裁伍碧君出席業績會。報告期內,碧桂園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共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2669.5億元,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面積約3185萬平方米。集團權益合同銷售回款約2509.3億元,回款率達94%。
  • 碧桂園裁員三萬,科技替人的陽謀
    碧桂園為何大手筆調整?畢竟相比萬科年報的「平平無奇」,碧桂園的年報可謂是靚麗至極。手握2683億現金,淨利潤612億元,同比大漲26.1%。 但真正讓所有地產人感同身受的,則是碧桂園在用人方面的殺伐決斷:2019年,整個碧桂園集團裁掉了近三萬名員工。
  • 碧桂園聯手清華大學舉辦「同上雲黨課」活動 近5萬人共同上課
    近日,碧桂園集團黨委、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清華大學碧桂園及結對幫扶縣『同上雲黨課』活動」,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冬雪,碧桂園集團黨委書記、黨校校長、總裁莫斌等人共同為廣大職工黨員線上講授黨課,一起回顧黨的奮鬥歷程,貫徹落實黨建扶貧思想,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碧桂園創投2億增資蒙娜麗莎廣西公司 將持股13.5%
    鑑於桂蒙公司經營和發展需要,擬以增資方式引入投資者深圳市碧桂園創新投資有限公司。2020年12月22日,公司、桂蒙公司及碧桂園創投共同籤署了《增資協議》,約定碧桂園創投以2億元,認購桂蒙公司新增註冊資本6,242萬元,剩餘部分即人民幣13,758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 北京現代1號工廠暫停,大規模員工轉崗離職,背後原因並不簡單
    自2017年以來,整個汽車市場發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合資品牌以韓系汽車為例銷量急劇下降,而德系汽車則繼續以高姿態保持增長狀態,中國自主品牌也成功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國產汽車似乎逐步被廣大消費者接納。車市兩級分化,到底原因何在?
  • 三年近萬人「消失」 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 投顧暴增2萬
    當前證券從業人員數量相較3年前(2018年初)34.24萬人,減員規模近萬人。劇變集中在經紀業務領域,三年時間裡,證券經紀人減員2.4萬人,減幅接近3成;全行業持牌投顧數量增加近2萬人,增幅約50%。  國家層面大力提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也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增量業務空間,疊加保代註冊新規實施等,今年來保代人數也快速擴容。
  • 深耕一線碧桂園廣州七大產品系即將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長遠看好三四五線樓市的碧桂園在廣州等一線城市也取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入穗20餘年碧桂園已在廣州擁有了數十個項目。除了廣州碧桂園、碧桂園鳳凰城、華南碧桂園等早期「郊區大盤」在廣州主城區也有保利碧桂園公園大道和碧桂園藏瓏府等在售項目。當前人居消費已經呈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單一住宅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各色人群居住需求。
  • 淨利下滑中的銀行業:工行半年減員1萬人,建行員工平均月薪降1150元
    薪酬方面,7家銀行薪酬總額上升,8家銀行下降;光大銀行人均半年薪酬福利增5.54萬,浙商銀行下降4.55萬。在員工人數方面,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累計半年減員2.8萬,郵儲銀行則持續擴張,半年新增1.5萬員工。但因疫情影響,上半年部分銀行春招放緩。在即將到來的秋招上,據悉五大行2021秋招規模或將突破6萬人。
  • 三年近萬人「消失」,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
    當前證券從業人員數量相較3年前(2018年初)34.24萬人,減員規模近萬人。劇變集中在經紀業務領域,三年時間裡,證券經紀人減員2.4萬人,減幅接近3成;全行業持牌投顧數量增加近2萬人,增幅約50%。國家層面大力提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也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增量業務空間,疊加保代註冊新規實施等,今年來保代人數也快速擴容。
  • 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李毛:今年再減員2萬人
    十礦智能化綜採工作面創造三項國內新紀錄,生產效率同比提高62.5%,人均產煤量突破1000噸/年大關,特別是取消夜班生產制,顛覆了集團煤礦60多年來的工作模式。下一步,我們要以「智能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一優三減」及「四化」建設,不斷提升煤礦安全高效水平。2020年將建成8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和8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到2021年年底,主體礦井要完成智能化改造。
  • 成見|萬科物業萬人招聘與碧桂園機器人的煲仔飯
    2月17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萬科物業宣布啟動2萬人招聘計劃,為部分居民提供崗位,涉及物業保安、保潔和保修;物業專家;房產經紀和裝修;數位化產品和開發;市場和營銷;財務、投資和人力等六大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萬科物業專門成立了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代號「長江」。
  • 三年近萬人「消失」,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投顧...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境內證券行業從業人數33.27萬人,較年初增員4563人,增幅1.39%。其中,在註冊制改革以及保代新規實施的共同作用下,保薦代表人數量增幅超過50%;持牌投顧數量依然持續增長,年內增員近7000人;證券經紀人延續近兩年來的減員態勢,年內減員逾8000人。
  • 滙豐控股集團計劃未來兩年全球裁員2.5萬人
    總部設在倫敦的滙豐控股集團9日宣布重大重組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全球裁員近2.5萬人,以節省運營成本,達到每年削減50億美元成本的目標。  根據重組計劃,滙豐計劃到2017年底裁員2.2萬至2.5萬人,接近全球員工總數的10%,其中英國裁員比重最高,達8000人,接近英國員工總數的1/6。
  • 三年近萬人"消失",券業生態重塑?經紀人銳減2.4萬,投顧暴...
    當前證券從業人員數量相較3年前(2018年初)34.24萬人,減員規模近萬人。劇變集中在經紀業務領域,三年時間裡,證券經紀人減員2.4萬人,減幅接近3成;全行業持牌投顧數量增加近2萬人,增幅約50%。國家層面大力提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也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增量業務空間,疊加保代註冊新規實施等,今年來保代人數也快速擴容。
  • 碧桂園的機器人故事可能更為荒誕
    核心產品陷入窘境之外,碧桂園人員的變動也波詭雲譎。今年3月份時,集團宣布對全國區域進行重新劃分合併,減少了14個區域,38位高管獲得新任命,涉34位高管免去原職。後來發布的財報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碧桂園有87851名僱員,較2019年底的10.18萬人減少了約1.4萬人。
  • 碧桂園拿地、天朗攜手大發進駐!
    01碧桂園4.18億元拿地136畝5月29日,渭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成交公示信息。公示信息顯示,渭南市華州區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41781萬元摘得2-2-30宗地。根據此前的出讓信息顯示,2-2-30宗地位於渭南城區渭水街與宣化路十字東北角,東至渭源街、西至宣化路、南至渭水街、北至渭源街,土地面積90830.94㎡(折合136.2464畝),土地用途為居住用地,容積率2.0-2.5。工商信息顯示,渭南市華州區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屬於陝西碧桂園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