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之後要不要還手?有幾句話比「打回去」更關鍵

2020-12-19 騰訊網

前幾天,表妹跟我打電話,說是家裡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按照表妹的性子,肯定不依不饒,教育孩子說:「以後誰再打你,你就打回去,給他點顏色看看。」但是沒想到因為表妹這樣的話,孩子在幼兒園碰到別人不小心惹到他,就很暴力地去打別人,從「被打的一方」變成「打人的一方」,老師天天告狀,弄得表妹很苦惱:「這孩子該怎麼教才好?」

關於孩子被打之後要不要還手這件事情,家長與其告訴孩子「打回去」,也不能忘記告訴他以下兩句話,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打回去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但不是要傷害到別人」

不管孩子為什麼被別人打,但是受到欺負總是現實。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要打回去」也是可行的,但是不要忘記囑咐孩子「打過去可以,但不要傷害到別人」,以防孩子不懂得分寸,打到別人要害部位,真是有理說不清了。

小時候,弟弟被別人欺負的時候,他之前都是忍著,而有一天媽媽告訴他:「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後來,弟弟再被打的時候,他拿起一個硬物把別人的頭打破了,流了很多血。還好去醫院縫了幾針,沒有太大的問題,否則造成更大的問題可真的是悲劇了。

所以,在孩子受到欺負,告訴他「打回去」的同時,也要提醒他注意度,不能打別人的頭和其它的要害位置,「打回去」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好惹的,但是不是為了傷害到別人。

「別人沒有打你,不能提前動手打別人」

同時,即使是被別人打了之後,教會孩子勇敢反擊,但也不要忘記給孩子強調:別人沒有打你,你不能提前動手去打別人。這也是一般有素養的家庭會教育孩子的基本準則:作為有素質的人,不能成為施暴的一方。

我們為了讓孩子不在學校被人欺負,所以希望孩子能學習某項運動或者是練習武術,只是為了讓孩子體質更強健;同時,我們要讓孩子有自信的心態,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懂得積極尋找應對的策略,自己實在解決不了就找大人尋找幫助,而不是自己慢慢承擔。

而如果我們每個家長都這樣教導孩子:不能動手打別人,而孩子自身有這樣的意識,自然在學校裡就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傷害事件,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來說,也免於面對更多的危機。

所以,在面對孩子被打之時,教會孩子「打回去」是正確的處理方法,但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就能把問題解決了,同時還要告訴孩子「要把握度,不能傷害到別人」;然後,還要把「不能提前動手打別人」當成基本的準則。家長們都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
    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是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寬容是傳統美德,應該多講道理而不是動手,何況小孩子之間的打鬧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打架和欺負。」
  •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家長一定要知道!
    晚上朋友就收到一個孩子母親電話,因為聽說孩子下午被別的孩子打了。朋友馬上向孩子母親解釋,兩個孩子是打過架,不過說不清楚是誰先動手打人。老師們事查看過孩子是否受傷,沒看見孩子身上有傷痕。孩子母親很生氣,朋友安慰了一個多小時,才算是勉強解決了這件事。朋友說,現在當幼兒園老師挺為難的,他們總是叮囑孩子們不要打架。
  • 孩子被打,應該還手打回去嗎?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也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冷血暴力。關於「孩子被打,應該教育孩子還手嗎?」這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一直眾說紛紜。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還擊的智慧」爸爸媽媽恰當的處理方法,將危害孩子一生。因此 爸爸媽媽一定要教孩子恰當的「還擊」。大家先討論一下一般的爸爸媽媽常見的幾類處理方法,你認可嗎?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謙讓。
  •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但作為老師,他們很清楚如果被打的孩子還手,打人的孩子不僅不會住手,很可能會更憤怒,要不要打回去?被打的孩子遭到更嚴重毆打往往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 孩子被打之後要不要「打回去」?別籠統定義,這樣教育才一勞永逸
    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受到更多人的歡迎,有句話說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為人正義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如何只圖眼前的利益或者一直便宜只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吃虧。作為父母,首先要歸正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不講道理,主動傷害他人。如果受到他人的欺負,父母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我有一個穩贏的辦法
    孩子們之間出現衝突,程度如何、誰對誰錯、又要怎麼處理,它涉及到的因素實在太複雜了。成為母親之後,我們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一旦孩子被打、被罵、被搶了玩具,母親的本能會讓我們第一時間做出保護孩子的舉動。這就是你當時所做的,我們認為無可厚非。今天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都在告訴我們,孩子受挫時,最需要來自父母心理上的支持。
  •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就像英國詩人楊格說:「男人都鐵石心腸,但只要當了父親,就會有一顆柔軟的心。」所以不少網友心疼秦昊,紛紛留言說:站起來,打回去,跟他拼了。確實要打回去,被人欺負了,長大會他會有陰影的。在場的老師和孩子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呆了,被打的男孩也是楞了幾秒才發現疼痛後大哭起來。面對我們的質疑,剛開始她還理直氣壯地申辯,說那個男孩整天揪自己女兒的馬尾。直到我們問她:「你一個懂道理的大人去打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合適嗎?」她才啞口無言。就像金星在節目中提到,自己兒子有一次被打,金星問孩子為什麼不打回去?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孩子在學校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現在學校都提倡素質教育,要求校風好,讓孩子不要打架。但是禁止了聽話的孩子,卻讓那些「調皮蛋」有機可趁。我孩子所在的班級老師開始也是要求不要打架,但是同學群裡經常看到這個孩子被誰欺負了,那個女同學臉被人劃傷了。不要打架,成了愛打人孩子的「護身符」校園暴力屢禁不止,被打要不要打回去?‍
  • 糕媽: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我有一個穩贏的辦法
    大家好呀,「我愛問糕媽」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新的一年,想聊一個媽媽們糾結了很久的「老問題」:孩子被打該不該打回去?比如@S 的這條留言:@S,這位媽媽你好。我一向覺得,問糕媽收到的問題裡面,最難答的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關於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孩子們之間出現衝突,程度如何、誰對誰錯、又要怎麼處理,它涉及到的因素實在太複雜了。
  • 孩子被打要還手嗎?80%父母沒看到背後的育兒盲區
    孩子被打,要不要鼓勵打回去,差不多80%的朋友都是選擇讓孩子打回去的。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時我的小助手可兒看到了微博的結果,就在我們工作群說,啊,為什麼都是鼓勵自己孩子打回去啊? 結果,我們小團隊剩下的幾位成員都在說,當然打回去啊,不然呢?
  • 孩子被打後,該不該還手?李玫瑾教授直言:挨打一定要還回去
    ,不要和別人起爭執,更不要動手打人。在這樣的教導下,浩浩一直是一個乖巧的孩子,但同時也是同學欺負的對象。一天,浩浩再一次鬱悶著回家了,浩浩媽得知孩子這是又被欺負了,於是如往常一樣給他灌輸以和為貴的道理,可是這一次,浩浩反常般爆發了,哭著說:「就是你總是叫我讓著他們,打人是不對的,不要還手,現在他們都欺負我,張子峰上次被欺負打回去之後,他們都不敢欺負他了。」
  • 孩子被打要不要還手?
    他是一個性格開朗,脾氣溫順的孩子,從小被我們教育不要隨便打人。可是,他卻被欺負了。 事情發展是這樣的。 班上有個男孩子,喜歡挑釁。他會選擇對象,女孩子不欺負,比他高、厲害的男孩子不惹,專挑班裡白淨的、脾氣好的或者瘦小的男孩子下手。也不是多麼狠的手段,就是錘一下推一下的。
  •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朋友的孩子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媽媽卻說他是「窩裡橫」,一到外面受人欺負,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有時似乎是寬宏大量,可更多的時候,他是在壓抑自己的委屈。朋友說:「雖然我很明確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但是看到他被打時忍氣吞聲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對此,睿睿父親直接帶著孩子找到欺負人的孩子,並告訴睿睿:「爸爸在這裡,你敢不敢打回去?」  但即使這樣,孩子也只是抓住對方小朋友的手打了一下。
  • 孩子被打了,比起「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支持孩子「打回去」的媽媽,理據充分:並不是在意孩子一時吃虧,而是要讓孩子有捍衛自己權利的意識。否則孩子會在日後面對爭端時,都習慣退讓,更容易被欺負。而不支持孩子「還手」,更傾向於讓孩子跑開、報告老師的媽媽也有道理:當我們告訴孩子「打人不對」的時候,要如何同時告訴他「可以打回去」呢?這不是「以暴制暴」嗎?
  • 告訴孩子:被欺負要「打回去」有多重要?孩子還不還手區別很大
    爸爸說「別人打你,可以當場還回去」,孩子照做之後,再也沒有被同學欺負過小傑學習成績好,人又文靜,在四年級時被老師安排在一個調皮的同學旁邊學習。要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小事可忍,大事可不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家長要清楚一個事實,很多孩子還沒有被打後要打回去的意識,事後只會委屈、害怕,家長不說,孩子不懂如何保護好自己,所以說孩子還不還手區別很大。
  • 孩子被打,要不要還手?父母的做法很關鍵
    朋友的孩子可可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媽媽卻說他是「窩裡橫」,一到外面受人欺負,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我擔心一味地忍讓會讓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懦弱,以後豈不是一輩子都要受人欺負?可是教孩子還手,顯然又違背了我的價值觀,讓孩子以牙還牙,簡單粗暴地處理事情,顯然不是教育孩子的初衷。」說到這裡,可能大多數父母都會有同樣的困惑,孩子不還手覺得委屈窩囊,小孩之間打鬧有時候並不是故意的,孩子也很難分辨,如果別人只是不小心碰到你就打回去也不應該。
  •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叫他打回去?
    最近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受到了不少心理學家的攻擊,說她的育兒方式是有問題的,其中一個觀點被攻擊的最多,就是:孩子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這個問題也是家長們問的最多的育兒問題之一了,李玫瑾老師的觀點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她還舉了一個自己家小孫女的例子,最後還告訴了小孫女下次遇到了這種事請,用什麼方法打回去。
  • 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
    別急,這個方法絕對好用,那孩子在學習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麻煩,常見的問題就是打架最堵心的事,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心疼孩子被打,一方面糾結要不要叫他們打回去。我有一個朋友給我說,「她的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喜歡動手的小朋友,有事兒沒事兒就過來推一下打一下,寶寶也不知道還手,只會傻站在那裡,她也很心疼,有時候她也讓她的孩子給打回去可是他就是不還手,氣的我也想給他一頓打了。也嘗試過讓孩子離他們遠一點,不要跟他們玩,但是孩子又想跟他們玩,真鬧心。」